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七章 人体精气的仓库

    元阴、元阳、气、血、津液构成了人体的基本物质,这些物质为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提供了能量和动力,人体要很好地使用和分配这些物质,就需要在体内有储藏场所,这就需要引入“五脏”的概念。所谓五脏,就是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为什么这五个脏器要叫“脏”?“脏”在古代写作“藏”,“藏”有两个含义,一是深藏在内的意思,二是储藏、蕴藏的意思。第一个意思好理解,深藏嘛,心、肝、脾、肺、肾自然都深藏在体内,我们无法从体表看到和触摸到。那么“储藏、蕴藏”又怎么理解呢?《内经》上称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什么是“精气”?“精气”就是元阴、元阳、气、血、津液等人体物质的精华。原来,五脏储藏的就是元阴、元阳、气、血、津液等人体基本物质的精华,是人体五个藏精气的仓库!
    五脏储藏精气对人的生理活动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来看看自然界的现象。中国有五大淡水湖,分别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这五个淡水湖可起到蓄水和调节的作用。在雨水多时通过河流将水储存到湖中,干旱时又将水补给到河道中,从而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下尽可能保持河流水位的平衡,使之既不泛滥而成为涝灾,也不干涸而成为旱灾。如今旱涝频发,与当初填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水调节功能下降不无关系。人要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也需要合理分配、储藏、调节、使用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能量,人体的五脏,就好比五个淡水湖,起到了储藏和调节人体精华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作用,这就是五脏的本质所在!那什么又叫“满而不能实”呢?元阴、元阳、气、血、津液这些人体的基本物质在五脏中得以储藏,并不是以具态物质存在,而是以其精华形式(也就是某种能量形式)存在,所以称其为“满而不能实”。好比一个瓶子,可以使其充满气体,但因为气体并非具态的物体,所以不能使瓶子填实。五脏所藏精气不同,在生命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就不同,下面我们就逐一来探讨五脏的功能。
    在讲脏腑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概念,那就是中医所称的脏腑并不等同于西医学解剖意义上的脏器。在日常的医疗过程中常会遇到这样的事,对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的患者,我们会说他是“肾虚”,而患者往往很难理解什么叫“肾虚”。好端端的肾怎么会虚呢?或是将肾虚理解为肾脏有毛病,从而引起不必要的担心,这都是因为误解了中医脏腑的概念所致。在中医上,一脏一腑都是人体某一功能的集合体,也就是说,中医是把人体某一系统的功能综合在一起,将其命名为某一脏或是某一腑,而不是单一解剖学上的脏腑。中医上的一个脏腑就相当于西医的一个系统,而一个系统功能的完成要很多物质作为基础,中医就将这些完成这一功能的物质看作是脏腑中所蕴含的“精气”。就拿上面的“肾虚”来讲,它其实指的是完成“肾”这个系统的功能所需要的物质的不足,也就是“肾”所藏的精气不足,而并不是肾脏本身的疾病。因此,我们在认识和理解中医脏腑时,要抛开西医解剖学上脏腑的概念,建立起一个中医的脏腑概念。
    脏腑是人体完成各种生理活动的核心器官,脏腑功能一旦失调,轻则致病,重则导致死亡。因此,研究和探究五脏六腑在人体中的作用,以及疾病状态下所出现的症状,是医学中不可忽略的部分。但五脏六腑深藏在体内,古代又没有现代的B超、X光、CT、核磁共振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如何探究体内脏腑的功能和病理变化呢?脏腑虽然深藏在体内,但脏腑在体内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通过血管、神经以及各种物质和全身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脏腑功能的各种状态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部位在人体的外部得到体现。中医学就是通过对脏腑与整体之间关系的研究和探索,创造了独特的“藏(音“葬”)象”学说。所谓“藏象”,就是“藏之于内而象之于外”的意思,也就是说,机体五脏六腑虽然藏在体内,无法被看到和触摸到,但它们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均可以在体外表现出来而被观察和了解到,因而我们就能利用观察、了解到的体外的变化来推断体内五脏六腑的病变情况。
    藏象学说指明了中医学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从机体的外在表现推断体内脏腑功能的变化),成为中医学理论的立足点,有了它,中医的望、闻、问、切就有了可靠而客观的依据,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才有了正确而科学的途径。而当了解和认识了“藏象”这种研究生命奥秘的方法之后,我们才不再会觉得中医“玄不可及”,才不会因为中医不借助仪器的检查而指责中医“不科学”。中国古代医家通过医学实践给我们留下了这份珍贵的医学遗产,其科学性可谓烛照千古,在“藏象”理论的指导下,中医脱离了对脏腑单一而微观的研究道路,走上了一条将脏腑和整体相关联的整体研究道路,使得我们对脏腑的着眼点放到全身,而不仅限于脏腑本身,从而对疾病有了一个更高和更全面的认识。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谈人体内这五个藏精气的仓库——五脏。
    心脏,是人体唯一一个能不受意念控制而自主搏动的脏器,正因为其独一无二,所以,中医学赋予心在人体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中医称它为“君主之官”。心所藏的精气是什么呢?中医称其为“神”。什么是“神”?“神”不是人体元阴、元阳、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的任意一种,而是它们的综合、集中反映,也就是说“神”是包含有人体元阴、元阳、气、血、津液所有物质信息的一种精气。正因为心所藏的“神”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心在人体中地位的特殊性,它对人体各脏器和各物质就具有了统领和主宰作用,所以被称为“君主”。心通过自身的搏动和血管构成的闭合回路将血液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身各处,外达肌肤腠理,内至脏腑筋骨,无处不到,提供给各组织器官活动所需的养分,并带走其活动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说,心的功能旺盛则全身组织器官得到的营养就充足,反之,全身组织器官就会因营养不足而功能减退,甚至衰竭。心在血液循环中的这个动力作用,中医称为“心主血脉”,“主”,就是主持、主宰的意思。
    除了对血脉的作用外,心还有一个重要功能,那就是“心主神志”。现代医学认为,神志(也就是人的意识活动)是大脑的功能,中医为什么称“心主神志”呢?我们知道,人体任何组织器官的活动都需要营养的物质支持,而大脑更是人体血流量最大的器官,大量的血液所携带的氧气是大脑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而心脏正是保证大脑血液供应的原动力所在。心的功能强盛,则神志活动就能得到充足的物质保证,心的功能衰弱,则神志活动就无法得到正常的营养支持。更重要的是,任何意识活动,都有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而心所藏的“神”是人体基本物质的精华所聚,“神”无疑是人的意识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所以心主神志理论的提出,使我们对精神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那就是精神与物质之间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精神紧张、思虑过度或受到惊吓时,往往会出现心慌不宁甚至悸动不安的情况,有时还会有失眠、多梦等症状的出现,西医学认为这些症状的发生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但却缺乏很好的治疗方法。中医从心所藏“神”对意识活动的重要性这个角度出发,认为这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生,是心所藏“神”不足所致,从而运用补养心气的方法来治疗心慌、失眠、多梦,在临床上取得很好的疗效。
    心是人体中的“君主”,但和一个国家一样,人体光靠心这个“君主”是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那就要求其他的器官来辅佐心,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这个辅佐作用通过肺和肝来完成。肺,中医称为“相傅之官”,“相傅”就是辅助的意思,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总理,内外国事都要操心。那么,肺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辅助心这个“君主”来完成人体的“内外国事”呢?肺在中医上又称为“华盖”。华盖是古代皇帝头顶打的黄伞,肺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左肺又是覆盖于心脏上方,起到了保护和遮盖心脏的作用,所以古人称之为“华盖”。再来看肺的生理功能。提到肺,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呼吸,通过肺的呼吸,人体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并且吸入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部的血液循环(西医称为肺循环,也叫小循环),将氧气运输到全身各处,以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利用,中医把肺的这个功能称为“肺朝百脉”。为什么叫“朝”呢?以前封建社会,诸侯、大臣进见天子称为“朝”,这个“朝”的过程是怎样的?首先是各诸侯、大臣从四面八方会聚到朝廷,朝拜天子,然后大臣们各自将自己的想法上奏给皇帝,然后由皇帝根据大臣的意见,制定各种旨意,各大臣再把皇帝的旨意传达到地方,并具体付诸实施。我们再来看看肺和百脉的关系。百脉在肺汇聚,接着就和肺进行气体交换,也就是排出自身的二氧化碳,吸入肺中的氧气,交换完之后,再将氧气运输到全身各处,供给全身各组织、器官使用。肺循环的这个过程和诸侯朝天子的过程何等的相似!
    肺的呼吸,除了气体交换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作用呢?在呼吸过程中,除了物质的交换,肺还能直接和大气接触,而大气中除了各种物质成分,它还具有一种信息,那是综合了温度、湿度、气压等的信息,我们称之为“气”。这个“气”不同于常说的空气、气体的“气”,也不同于前面讲的人体基本物质中的“气”,它是指中国天象学中的一个概念。一年有四季,气候有着周期性的更替,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事实上天气每日都有着不同的变化。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每过五日,气候就会有一个明显的质变过程,这个气候中最小的变更单位,中医称为“候”。而“气”呢?中医称“三候为一气”。三候就是十五天,因此“气”就是每过十五天气候出现的实质性的变化。十五天一个变化,一年就是二十四个“气”,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二十四节气!
    肺和大气直接接触,当然是最直接感受到节气变化的脏器,可以说,肺好比是一个气候的接受仪,能敏锐地感知节气的变化,并根据变化调节自身的生理功能,使人体能适应各种气候环境。肺对节气的感知和适应能力决定了肺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那就是“主治节”。关节炎患者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每逢节气,关节就会出现明显的酸痛症状。既然节气的变化和人体的关节有着密切联系,而肺又是人体感知节气变化,调节自身状态的器官,那么,肺对人体关节就也相应具有治理作用,这就是中医所称的“主治节”。讲到这里还没提到肺所藏的精气是什么,别急,我们马上就来探讨这个问题。前面已经提到,肺在脏腑中位置最高,这就使得肺还具有另一个作用,这就是在上一章中提到的肺在体内津液输布中的作用。我们再来重温一下《内经》关于津液在体内的输布过程: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其精华部分最终是“上归于肺”。原来肺中所藏的精气就是津液的精华之气,通过肺对津液的储藏和释放,以灌溉人体的各组织、器官,所以中医又称肺为“水之上源”。我们把肺的这个储藏功能和自然界一对照,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河水是高山冰雪融化流入河道所致。冰雪就是水凝聚而成的精华,高山就具有储藏水的精华的功能。这么一比较,肺和高山具有多么类似的作用和地位啊。这就是中医对生命科学的探究方法,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探讨人体生命奥秘的方法。
    下面我们来看心的另一个助手——肝。中医称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将军的职责当然就是要保证国家的内在安定,而要很好地完成这个职责,就需要采取各种手段和谋略来协调各方的关系,肝在人体内就扮演着这个“将军”的角色,对全身各脏器之间起着疏导和协调的作用。在肝的疏导和协调下,人体各脏器才能协调运转,而不至于各自为政。肝的疏导和协调作用,从“肝”字的构成我们也可以看出。左边形旁是月,表示肝的质地是肉质的;右边声旁是干,有冒犯、干预的意思,也就表明肝脏的特性就在于干预、协调体内其他脏器的功能活动,中医学将肝的这个特性称为“肝主疏泄”。“疏”是疏导,那么“泄”呢?很多中医书上将“泄”解释为“发泄”,这样的解释我觉得还不够准确和贴切。心情郁闷得到发泄之后的感觉是什么?我觉得这个“泄”字解释为舒畅、畅快更为符合肝的特性。肝的疏泄作用不但表现在对脏腑的疏导和调节上,更表现在使情绪舒畅、畅快上。我们平时把生气称为“动肝火”,这就是肝对情绪的舒畅作用失调而导致。
    那么,肝为什么会具有“疏泄”作用呢?肝又是靠什么来完成“疏泄”呢?这就要归功于肝所藏的物质——血。有了这个“血”,肝就具有了疏导脏腑、舒畅情绪的资本和能力。为什么血有这么大的作用?前面说过,血是人体一切脏腑组织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样也是人类精神意识活动的能量提供者,所以血对人体脏腑组织和精神活动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日常生活中当两个人产生纠纷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当然是使纠纷双方都得到利益的满足。对脏腑来说,最大的利益莫过于对血的需求,肝正是通过对所藏的血的调节和分配,来起到对各脏腑的疏导、协调作用,并达到舒畅情绪的目的。肝对血的储藏、分配作用,一则可以调节人体在各种状态下各脏腑对血的不同需求,不至于在剧烈活动、情绪激动等需血量增加的情况下,各脏腑因争夺血而发生“冲突”,二则可以保证人体进行精神活动所必须的血液支持,避免因缺血而导致精神活动受到抑制而出现情绪抑郁、心情不舒等疾病。
    肝在中医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罢极之本”。现在大多数的中医书把“罢极”解释为“疲劳到极点”,我认为有失偏颇。“罢”有两个含义:一是停止、休止的意思,二是可以通“疲”字,有疲乏、劳累的意思。这里的“罢”应该取哪一种解释呢?我们放一放,先来看一下“极”的意思。“极”就是“极点”的“极”,我们说“物极必反”,这个“极”就是物质状态发生根本转变的一个临界点。比如说月满月亏,月亮到了最圆(望)之后又要逐渐变缺,等到了完全看不到(朔)之时,又会逐渐丰满,直到恢复为圆形。这个过程中朔和望可以看作是月亮变化的两个“极”,物质到了“极”的状态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知道了“极”的含义再来看“罢极”。把它解释为“疲劳到极点”显然无法令人信服,而把“罢极”翻译为“一个状态发展到极点之后向另一个状态发展”更为贴切。我们知道,人体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其生理变化要随时和自然保持协调和适应,这样人体才会健康。如春夏气温升高,人体就会通过血管扩张、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增加来适应外界的温热环境;秋冬气温降低,人体就会通过血管收缩、肌肉紧张、汗腺分泌减少来适应外界的寒冷环境。人体如何来实现与自然的“同步”呢?上面我们讲到肺通过对自然界“气”的变化的感知来调节人体,但“气”的变化是细微的,十五天就是一个“气”,因此可以把“气”看作是外界环境的量变,当“气”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那就会导致质变。这个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极”?比如说春天气温转暖,温热的“气”逐渐积累,到夏季达到极点,然后开始向反方向发展,在秋季气温开始变冷,寒冷的“气”逐渐积累,到冬季达到极点,然后又向温热发展,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一年的四季。其中冬春之交和夏秋之交可以说是气候的质变的临界点,也就是“极”,到了“极”,气候就会向一个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
    人体怎么来感知“极”,并使自身也出现和自然相适应的反方向变化呢?这就要靠肝脏!也就是说,人体阳气随着四季更替会出现生发、旺盛、收敛、潜藏的过程,其中由旺盛转到收敛,从潜藏转向生发,这是人体阳气变化的两个“极”。这个“极”的变化,就是由肝来掌控。所以中医说肝为“罢极之本”!可以打个比方,收听广播往往要先调到一个大致的波段(粗调),然后再进行细微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收听效果(微调)。肝就相当于粗调,它把握人体在自然环境发生“极变”时的内在状态变化,而肺则相当于微调,它使人体随时和气候的量变相适应。有了肺和肝的作用,人体就实现了和自然的息息相通。
    前段时间,一患者向我询问有关身体状况的问题。把完他的脉,我说你的脉象右脉细弦,左关脉沉弱(有关脉象的详细机理和意义可参阅第十六章),右脉主气,细就说明气不足,弦则说明气不畅;左关脉主肝,沉弱则说明肝的功能不足,所以我认为你可能会有消化能力差、胃脘胀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容易疲劳、容易感冒等症状,特别是冬春之交和夏秋之交这些症状更容易出现和发生。患者听完,感到非常惊讶,他说,我都没说你怎么知道的?去年9月和今年2月我是得了两次非常严重的感冒,自觉胃口、精神都受到很大的影响,你太厉害了。我说,这就是肝为“罢极之本”的道理。
    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实现,需要充足的物质作为基础,而人体各种物质都来源于饮食。这就要求人体有一个脏器能将摄入的饮食转化为人体所能利用的物质,这就是脾,中医称之为“仓廪之官”,意思就是掌管粮食的脏器。这里要说明的是,中医的脾和西医解剖学意义上的脾脏有很大的差别,西医的脾脏只是一个造血器官,而中医的脾则是综合了人体所有消化功能的一个总称。胃和小肠是饮食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但饮食的消化、吸收,除了胃的磨碎食物作用外,更多地要依赖胆汁、胰液、胃液等消化液对食物的分解和利用。因此饮食的消化是一个系统的功能,这个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是协同工作、密不可分的,中医学就是将这些协同完成同一功能的物质和器官进行归纳,综合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这也是中医在脏腑研究中的主导思想和方法。可以这么来理解中医意义上的脾:胃和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饮食的主要场所,但胃和小肠消化和吸收饮食的动力却要脾来提供。人体摄入的饮食(包括水饮和食物)通过脾的作用,可以转化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吸收利用的精微物质,另一类是无用的糟粕物质。其中的精微物质被人体吸收并加以利用,而糟粕物质通过各种途径仍旧排出体外,中医称脾的这个功能为“运化”。当脾的运化功能减弱时,摄入的水饮和食物就不能转化为人体可以利用的物质,反而停留在体内,形成各种病理产物,影响人体的营养吸收和糟粕排泄,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食物内停就会出现消化不良、脘腹饱胀、食欲不振、完谷不化(指大便中夹杂有未消化食物)等症状,水饮内停则会导致肢体浮肿、呕逆清水、舌苔厚腻等一系列症状,对这一类疾病,我们就可以采用健脾助运的方法来治疗。
    脾在完成对饮食的运化之后,还要把形成的精微物质输送到心和肺,通过心肺的“主血脉”“朝百脉”作用将这些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以供各组织器官利用。中医将脾的这个上输精微物质的作用称为“脾主升清”,“清”指的是“清气”,也就是饮食经过消化而形成的精微物质。脾的运化和升清作用都有赖于脾所藏的物质——气。前面一章已经讲了,气是人体生命原物质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运动,通过气的运动,脾才能将外界的各种饮食转化为人体所需要和能利用的各种物质,也只有通过气的运动,脾才具有了将饮食中吸收转化来的精微物质向全身传递的动力。也是因为气具有固摄血液的作用,藏气的器官——脾也就具有了对血液的统摄作用,所以中医称“脾统血”。
    气、血、津液都找到安家的地方了,现在就剩下元阴和元阳这两种物质了。前面已经讲了,元阴和元阳是生命的原物质,它是生命孕育、生长的最初始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才使得人体生长发育、繁衍生息,因此,这两种物质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它们藏在哪里呢?这就是肾。由于肾所藏的元阴与元阳是生命的原物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源泉所在,所以中医把肾称为“先天之本”。正因为如此,人的生长、发育、繁衍的正常进行,就和肾有了密切的关系。我们来看看中医经典《内经》中有关肾和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关系: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从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强壮、衰老的关键,而这个“肾气”就是元阴和元阳,在中医上,又将它们合称为“精”。人从出生到成人再逐步走向衰老,肾气也经历着由实而盛、由盛而衰的变化,可以这么说,人的一生就是体内肾气盛衰变化的结果。肾气盛则人体生长、发育、强壮,肾气衰则人体衰老、羸弱,肾气竭则人体走向死亡。讲到这里,前面讲的“肾虚”就很好理解了,“肾虚”就是肾中储藏的元阴、元阳亏损和不足,其中元阴亏损我们称为“肾阴虚”,而元阳亏损我们称为“肾阳虚”。元阴和元阳的不足,又会导致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功能下降和减弱,从而出现各种疾病状态。
    在“肾气”的盛衰变化的过程中,由于元阴和元阳的相互作用,又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物质,中医称其为“天癸”。什么是“天癸”?“天癸”有什么用?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天癸”对女子的“月事时下”“有子”,对男子的“精气溢泻”“有子”有着重要作用,翻译成现代用语就是和女子的月经来潮、受孕,与男子的初次遗精、生育有直接关系。原来,“天癸”是一种促进人体性功能发育成熟的物质,在女子十四(二七)岁、男子十六(二八)岁时出现。“天癸”的出现,使人体的性腺组织发育成熟,为生育繁衍作好准备。而到了女子四十九(七七)岁,男子五十六(七八)岁,随着元阴与元阳的消耗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减弱,“天癸”就会逐渐衰竭,而这时人的生育繁殖能力也会逐渐下降和丧失。元阴与元阳是贯穿人一生的生命物质,那么对我们来说,了解它们在体内的充足程度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旺盛程度,意义就非同寻常了。
    再回头看一遍上面《内经》关于人体内“肾气”变化过程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人体有三样东西和“肾气”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那就是骨骼、牙齿、头发。因此,通过对这三种组织的观察,就可以了解体内元阴、元阳的充足程度和作用强度。如果骨骼坚硬、牙齿坚固、头发乌黑光泽,那就是肾中精气旺盛的表现,而骨骼松脆、牙齿动摇、头发枯槁花白,那肯定是肾中精气衰败的表现。为什么骨骼、牙齿、头发可以作为肾中精气是否旺盛的观察点?其他心、肝、脾、肺四脏所蕴藏的精气是否也有类似的外在“哨点”?
    元阴、元阳、气、血、津液五种精气储藏的地方有了,那就该它们发挥作用了。湖水滋养的是庄稼树木,而五脏精气滋养的则是人体组织,不同脏腑所藏的精气滋养的组织是不一样的,这就使得五脏和五种机体组织发生联系,中医将其称为“五脏在体”。具体来讲,心在体为脉,肝在体为筋,脾在体为肉,肺在体为皮,肾在体为骨。也就是说,心所藏精气主要滋养的是脉管,肝所藏精气主要滋养的是筋经,脾所藏精气主要滋养的是肌肉,肺所藏精气主要滋养的是皮肤,肾所藏精气主要滋养的是骨骼。而牙齿作为骨骼的一种延伸,当然也成为了肾所藏精气滋养的对象。
    在清朝医家陈士铎的《石室秘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长齿的方法:雄鼠脊骨全副,余骨不用,尾也不用,头也不用……新瓦上焙干为末,不可烧焦,乘其生气也,用一瓷瓶盛之。每日五更时,不可出声,将此药轻擦在无牙处,三十六擦,药任其咽下,不可用水漱口,一月如是。日间午间擦之更佳。
    鼠在十二生肖中称为“子鼠”,而“子”在方位上又属于北方,属水,这表明鼠是秉受“肾气”最足的动物。这点可以从老鼠极其旺盛的繁殖能力(肾主生殖和发育)上得到印证。而脊骨又是老鼠的肾气最为集中的地方(肾主骨和脊髓),用它来长牙,其中蕴涵的深意非常值得我们玩味。不要小看古人这种对生命与疾病的探索方式,很多现代医学认为不可思议的疾病,就是中医运用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解决的。这里面的道理,我们现在虽然还不是特别明白,但可以隐隐感到有一个天地造化的奥妙在召唤着我们,而中医正是揭开这个奥秘的一把钥匙,沿着古人指出的方向,我们必将在对生命与疾病的探索中取得新的突破和发现。
    关于肾与骨骼的关系,在这里我还可以讲个小故事。我亲戚的女儿在跳舞时不慎摔了一跤,导致左手尺骨、桡骨骨折。当时做了尺骨、桡骨的切复内固定手术,但是术后骨折端一直没有骨痂生长,半年后西医诊断为“骨折后骨不愈合”,认为需要重新再做植骨手术。这时我亲戚来向我咨询,问我植骨手术的效果怎样,这个手术值不值得做。我告诉他说,骨折后不愈合,说明机体本身的骨骼生长能力差,这个生长能力不是植骨所能解决和改善的,更何况植骨手术过程中骨骼的骨膜被剥离,这又会加重对骨骼生长能力的破坏,所以我认为手术效果肯定不会好,甚至会使情况更加恶化。对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最正确的应该是改善和提高机体本身骨骼的生长能力。我亲戚又问,那怎么样才能改善人体的骨骼生长能力呢?我说,中医认为,骨骼的生长和肾中的精气有着密切的关系,骨骼生长能力不足,可以通过“补肾”的方法来治疗。我亲戚觉得有道理,采用了我的方法,结果用“补肾”类中药(杜仲、骨碎补、金毛狗脊、川断、鹿角胶、熟地、枸杞、山茱萸)连续治疗了3个月后,拍片显示骨折断端完全愈合。这也有力地证明了中医对人体物质和功能之间联系的探索方法是完全可取和正确的。
    既然五脏精气所滋养的组织不同,那么不同组织的营养状态和功能盛衰就能反映出五脏精气是否充足、五脏功能是否强盛,所以对脉、筋、肉、皮、骨五种组织的观察可以使我们了解五脏精气的情况。而脉、筋、肉、皮、骨五种组织各自在体表有其精华聚集显现的地方。如脉在体表的精华显现是面部,因为面部是人体毛细血管最丰富的地方,面部的色泽可以反映出脉管弹性及脉管中血液的充盈程度。筋在体表的精华显现是“爪甲”,中医称“爪为筋之余”,也就是指人体的指(趾)甲是体内“筋”的延伸,所以指(趾)甲的光泽、平整与否就反映了“筋”的情况。肉在体表的精华显现是唇部,唇部是人体体表唯一没有皮肤覆盖的肌肉组织,所以也是肌肉营养状况的最佳反映。皮在体表的精华显现是毛,有句成语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也就是说,毛是依附于皮而存在的,所以,毛的营养状况和精气之间的关系比之于皮来得更为灵敏。骨在体表的精华显现是头发,人年老时骨骼松脆,头发也随之变白,可见头发的荣枯和骨骼的强壮有着一定的关联。既然面、爪、唇、毛、发是脉、筋、肉、皮、骨在体表的精华显现,那么,这五处也同样是五脏精气的外在显现,所以中医称: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既然五脏精气在体表有其精华显现的部位,那么,这些部位的色泽和形态的变化都可以反映五脏精气的变化,通过对这些变化的研究也就可以推断五脏精气的情况,这就是中医望诊的依据所在。五脏所藏的精气为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了能量,精气在转换为能量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变化,而体内的五种体液(汗、泪、唾、涎、涕)就是五脏精气变化的结果。怎么理解体液和精气之间的关系?我们来举个简单的例子。水加热后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中携带有大量的热能,而当水蒸气遇冷凝结为水滴时,便释放其所蕴涵的能量,而当能量释放后,水也重新由气态恢复到原来的液态形式。精气与体液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水蒸气与水之间的变化过程来理解,五脏精气在在完成对机体组织的滋养后,随着其能量的释放,五脏精气也就转化为人的五种体液,中医称这五种体液和五脏之间的关系为“五脏在液”。具体来说,五脏和五液之间的关系分别是:心在液为汗,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肺在液为涕,肾在液为唾。
    讲到这里,问题又来了,心在液为汗还好理解,因为心中精气灌注于脉,而精气中能量释放,通过汗孔而外出为汗,但肝、脾、肺、肾和泪、涎、涕、唾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确定的呢?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便要引入中医学的“五脏开窍”理论。
    人生活在各种复杂的自然环境之中,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也和外界环境、气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夏天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加,而冬天则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人体也会随着四季的更替出现不同的生理变化以适应外界气候环境的变化。人体为什么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不断调节自身的生理状态呢?前面已经讲过了,人体自身的生理状态主要是受五脏精气的调节,那么,要使五脏精气和外界环境紧密联系起来,这就要求人体有和外界交换信息的器官,通过这些器官,使五脏能随时得到外界的信息,从而不断调整自身精气的释放和使用。这些和外界交换信息的器官就是舌、眼、口、鼻、耳五官,这五官和五脏之间的联系就是中医所称的“五脏开窍”。其中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
    五脏开窍理论的提出,使五脏和外界之间有了交换信息的中转站,外界的各种变化可以通过五官将信息传递到五脏,而使五脏产生不同的生理变化。另外,五脏的功能状态也能通过五官反映出来,五官功能正常与否,取决于五脏精气是否充足。例如:舌的味觉功能减弱,是心中精气不足的表现;眼睛干涩、模糊是肝中精气不足的表现;鼻不闻香臭是肺中精气不足的表现;耳聋失聪是肾中精气不足的表现;等等。了解了五脏开窍,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五脏和五液之间的联系了。
    通过五脏的“在体”“在液”“在窍”,五脏和人体的皮、肉、脉、筋、骨五种组织,鼻、口、舌、目、耳五官七窍,涕、涎、汗、泪、唾五种体液联系成为五个以五脏为中心的系统。而这五体、五液以及五官的变化,均可以反映出五脏内在的机能的强盛情况和蕴藏物质的充盈程度,从而让我们了解到五脏的工作状态。
    在这五体、五液、五官之外,五脏还和人体的情志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中医说的五脏“在志”。所谓“在志”,指的就是五脏和五种情志之间的联系。这五种情志分别是喜、怒、忧、思、恐,它们和五脏的对应关系是: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忧,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
    五脏为什么会和情志有关系?在“五脏开窍”中我们曾经讲到,五脏通过五官来达到和外界交换信息的目的,五脏根据外界信息的变化随时调整自身的功能状态以达到和外界相适应的目的,情志变化就是外界信息导致人体产生的精神意识活动。这种精神意识活动,其实也是五脏在外界信息影响下对自身活动进行调节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情志活动是五脏所藏精气的变化结果。
    既然情志活动是五脏精气所化生,那么过度的情志活动势必对人体的五脏精气造成影响和损伤。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发怒或情绪不愉快时会感到两胁或肝区胀痛,在思虑过度的情况下会出现饮食不香、胃脘饱胀等症状,这些其实都是情志对五脏精气造成损伤所致。根据五脏和情志的对应关系,任何一种情志的过度刺激都会导致相应脏腑的损伤。具体来说,过喜则伤心,过怒则伤肝,过思则伤脾,过忧(悲)则伤肺,过恐则伤肾。反过来讲,由于喜、怒、忧、思、恐分别是五脏精气所化生,所以,五脏精气的充足程度也会影响人体情志的变化。如心中精气有余,则会喜笑不休;心中精气不足则会悲伤易哭、心神不宁、焦虑失眠。肝中精气有余,则会急躁易怒,甚则狂躁不安、打人毁物;肝中精气不足,则会情志抑郁、心情不舒。肺中精气不足则会出现多愁善感、忧愁难解,甚则悲伤不止。脾中精气不足,则易于多虑多疑。肾中精气不足,则多恐易惊。
    情志变化和五脏精气的关系体现了情志活动对五脏的影响,也给我们提供了治疗情志疾病的新思路,那就是通过调节五脏精气的方法来治疗某些精神性疾病。将人的情志变化和五脏功能、体内精气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人的情志活动不再以一种单独的精神意识活动而存在,这是中医对情志的独特的认识。通过这种认识,中医创造了多样而有效的情志类疾病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