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 > 华严经 > 金狮子章讲记_海云继梦法师

<- 第十二章第十四章 ->

第十三章

  十三.学佛人的四个标准
  我们接着看「成菩提第九」的最后一句,「究竟具一切种智,名成菩提」。它前面已经先定义,菩提是道、是觉。这个「道」,从因地看与从果地看是不一样的,但都是在菩提道上;也就是说,你从起站看跟从终点站看是不同的。从起站看,就是从初发心一直到成正觉,也就是成菩提。发菩提心并不表示已经成菩提,成菩提是菩提心已经圆满。
  「究竟具一切种智,名成菩提」「究竟」有穷尽之意,也就是穷尽一切种智;当整个过程都走过了,这时便具有一切种智,「名成菩提」。「一切种智」是三智之一,又叫做一切相智,这是佛智,到这个地方总相与别相都通达了。
  佛的能力是做什么用,假如你从无神论的立场来看,会看不出来;倘若从佛是个人的立场来看,那就不一样。这个世间称为缘起法界世间,而佛是在一真法界里面,不会到缘起法界来。「佛到缘起法界来做什么?菩提正觉的佛是法身佛,法身佛常住菩提涅槃、常在一真法界,来这世间做什么?」这个问题是很多人喜欢问,却又问不清楚的地方。佛不会是住在上面太热了,想一想,下来凡间喝口清凉的爱玉冰吧 不是啦,那是你想的。那么,他是为了什么因缘而来呢?
  佛是在一真法界,他在娑婆世界示现,有种种因缘,而这个因缘,就是《妙法莲华经》的「妙」,单单要讲这个「妙」,就要讲九十天,那对我们来讲,就变成不妙了。这个因缘的妙,不是我们大脑可思可议,所以它讲「妙」。这部分在基督教设定得很好,它说上帝要做什么,你不要问,那是上帝的问题。因为这部分我们的脑经用不上,那不是上帝的问题,而是整个法界因缘的问题。法界因缘不是大脑所能思辨,因为它的宏观是超越时空,跟你无关。虽然你在危难之时呼叫佛菩萨,佛菩萨也会慈悲哀悯的跟你相应,但那只是很微小的一小部分而已。
  从法身来看,他最重要的是能够通达各个世界——不同的佛剎,不同的佛国度。而在什么时机在娑婆世界示现,什么时机应该入灭,他有种种因缘,这不是大脑所能知道。有一些行者、大德针对这个部分,就他所知道的把它归纳成好几条,这部分讲起来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事实上也不只这些。
  佛示现出来以后,不是给你看,他有一个住持时间;佛在世的那段期间叫住持,守护住这个世间。就悉达多太子这一生来讲,从他出家到成佛、入灭,示现守住的时间大概是五十年,半个世纪的时间住持。这是从化身的立场,你可以看到他从成道到入灭这段期间,经历了创立、守住、毁坏这三个阶段,但你看不到法身佛示现的部分。
  法身等于法界,这个世间在尚未毁坏之前,都属于佛的示现,佛所主持的。现在你生活着、尚未毁灭的这个世界,就是佛所住持的世界、所教化的国度。他示现成佛的那个时候,世界才开始吗?也不是,那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而已;这个世间从成立以来,他就开始在运作了,佛陀一再地示现,你看不到。你现在所看到的,只是经典所记载的这一段;「两千五百年前,在印度有个悉达多太子,一生下来就会走路,然后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如果只看到文字这一段记载,那大部分都是迷信。乖一点的照着讲,不乖的就批判一通。批判的不对,照着讲的也不对,因为他只是示现而已。就像师子一样,它只是个相,假相,真正的部分不在这里。
  真正的部分是这个时代,从人类文明开始到人类文明毁灭——人类文明开始的时候叫做创立;到了这个时候通通叫住持、守护着;一直到文明毁灭结束——这都是佛的智慧所在。一个人也是一样,也是历经创造、守住跟毁灭这三个阶段,只是对于怎么创造、怎么毁坏,不清不楚罢了。怎么来?很无奈的来,怎么走的?很不甘心的走。那你说这一辈子苦不苦?佛来,是清清楚楚地来;走,是明明白白地走。我们都是迷迷糊糊地来,然后很无奈地走;若是可以明明白白地走,这就是修行人,那下辈子也会清清楚楚地来,然后再明明白白走,那样就是成就了。
  我们这辈子反正就已经这样迷迷糊糊的来了。那没关系,关键是现在你要弄清楚。「我为什么来这里?人生就是这样子吗?我们这样活着有意义吗?我以后要往哪里去?」当你开始这样探讨、摸索时,就叫做觉醒,发菩提心了。然后你开始奋斗、直到豁然大悟——我们是假设你这辈子就成就了——那你要离开这个世间,就可以自己做决定,而不是很无奈、很不甘心地走。你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这个时候还没有具一切种智,虽也是成菩提,但成的是一个小菩提。
  「成菩提」是我们学佛的一个标的没错,但一般人不了解,听人家说自己开悟了就很高兴,这种「听到自己开悟很高兴」,就表示还没开悟啊。有没有开悟自己应该要很清楚,一定要人家说你有开悟才算,那一定还没开悟。有没有开悟,自己一定要知道,但是当自己不是很确定时,可以去验证,但求证的时候要很谦虚。可不要学永嘉大师的「一宿觉」很有名,他是知识分子,去见六祖慧能前,已然精通天台止观法门,因为看《维摩经》而发明心地,已经是很有成就。因为没有人印可,后来听慧能弟子玄策说「不妨到漕溪去看一看」,才去见慧能大师。一个非常高傲的徒弟,要来跟师父比高下,见面后,两个人在云端上打来打去,那我们这些在云端下面的,只是淋个落汤鸡而已,因为根本不知他们在打什么,高手过招啊!
  我们现在千万不要有那种慢心,自己有点成就,需要人家印证,那要很谦虚的,而且也不要人家一说你开悟,就高兴得要死,这都表示我们的成就不够穷尽,只是某一部分。所以我们每次在谈成就时,一定要谈佛陀十号,你要用那十个标准来看;当中可能有一、二个达到标准,但其它尚未具足,还要继续努力。如果只是达到一、二个,就停在那里,那就成了焦芽败种了。
  就一个行者来说,可能会小有成就,但要绝对避免慢心。因为有些人很认真地修学,但他有一点心得、成就以后,想跟别人分享,若是缺少谦虚的心,那个信心往往会不自觉地流于傲慢,这一点我们要留意。尤其是到达一个大阶段的成就以后,假如不留意,那就会很麻烦了。这时就不是谦不谦虚的问题而已,因为周遭会跟你「包牌」,你会被周围的软贼包了、给淹没了,福报、名声、舞台都给你,那就忘了我是谁了,这个就是慢心魔。慢心魔起来以后,他自己不知道,虽然也会一再地反省检讨,但他整个趋势都弄错了。修行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用功一段时间之后,验证这个阶段没错,再往下一个阶段前进;前进后再验证,每一个阶段都一再地验证。但走了几个阶段后,要是突然发现「哎呀,我全弄错了。」那时候就要大幅度的调整,要去闭关了。但我们很多人会将错就错,干脆错到底,那牛魔王就跑出来了。
  修行的过程难免会有错,错了再调整没关系,问题是你到底谦虚不谦虚、受教不受教?这是一个关键。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让你去求证自己走的路对不对,那就是:你是不是一步一步走上来?假如有人告诉你,运用什么技巧可以怎么样的话,那大概都弄错了,修行的技巧不是这样讲的。他一定是一步、一步,直到整个基本动作都很熟练时,这时可以有个技巧没错,但假如没有前面资粮道的熟练动作,而跟你讲综合运用的技巧,那没有用,因为用不上来。所以,修行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老实修行!你要一再一再地训练,不要找快捷方式,找快捷方式就会有很多地方都弄错。这部分,等我们讲行门的时候,再来谈这个部分。所以,你在成就的时候,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小区块而已。经文这里他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就是全方位,因为他究竟具一切种智,全方位的成就,整个法界都穷尽了,这个叫入法界。
  入涅槃第十。
  见师子与金,二相俱尽,烦恼不生,好丑现前,心安如海,妄想都尽,无诸逼迫,出缠离障,永舍苦源,名入涅槃。
  「见师子与金,二相俱尽,烦恼不生……」谈到这里是智正觉,就是法身的意思。从「能」的部分来看——师子代表「事」,金代表「理」;或者师子代表「相」,金代表「体」——也就是「相与体」二相、「事与理」二相俱尽了。
  这时,你就体会到前面所提的——师子跟金子、金子跟金性、金性跟自性、自性跟法性、法性跟本体、本体跟「那个」——全部消失了,「二相俱尽」,这时候烦恼不生,关键就在这里。法身是没有烦恼的,他没有烦恼的DNA,你要留意到。在修行的过程中,要先训练拒绝烦恼的DNA;凡夫则是有搜寻烦恼的DNA,所以有事没事会去找烦恼。修行没两下,就跑来问:「师父,你看我修的怎么样?」我要是说你「不怎么样」,那你烦恼就起了。「他一定是没修,才不懂我的境界,可是讲经又讲的蛮好的……。」你会自己去找理由、编故事,那叫做自寻烦恼!
  修行人不要找理由,与其找理由诠释你的行为,不如去拜佛。当你在为你的身语意三业做合理化的妄想时,不论是讲给别人听或自我安慰,都是在造业。「我那个行为应该没错……」或是想「我那样应该不对,应该要……」诠释的理由、对与不对都不要想。你就去拜佛、拜忏。你要是想:「我又没错,为什么要拜?」没错就不要烦恼,没错为什么会起烦恼?那就是业嘛!有业,你就拜啊!拜到不起烦恼,那个烦恼宿习的DNA就除掉了。
  生命体就叫做识性体,他很容易沾染烦恼,你要怎么样使他不沾染呢?那就要有防护罩、要有绝缘膜,那烦恼一上来,就会自己掉了,黏不上!娑婆世界有很多尘境,我们称为法尘——纯法尘是没烦恼的,我们一般带的是综合法尘——法尘是众生烦恼最多的一个根源,他会一直黏上去;有的是瞬间,就像瞬间接着剂「啪!」马上粘住了;有的是强力黏胶,黏上去就拔不下来。这时候无论怎么叫你转心、转境,你就是转不过来了。但你若能有一个防护膜的话,当法尘一来时,就会自己滑落,黏不上去,那就叫做没有烦恼的DNA,就是无烦恼DNA的成就者。
  怎么拒绝烦恼?那你要有一层防护膜——最好是每次听到是非就去拜忏。很多人都有「迎接」烦恼的DNA,怎么说?一听到人家说「你知道吗?那个……」就拉长耳朵靠近去,接着就掉进去了,开始掉到是非圈里打滚。尤其是那种「报马仔」,喜欢到处打听、传播第一手资料、道场是非的,那都是很不好,是无间地狱业啊,那就麻烦了。所以我们应该要先养成拒绝烦恼和不留烦恼这两个基本模式,一个修行人首先要把烦恼除掉,若烦恼不除,又喜欢迎接烦恼,那问题就大了。法身他根本没有烦恼,因为已经二相俱尽,体相双泯了。
  「好丑现前,心安如海」,这都是讲法身的部分,不是讲法界。前面讲六根六尘境界,现在是讲法身的境界,也就是人际之间、人事之间和人物之间。换言之就是,人跟人、人跟事、人跟物之间,二相都尽,心安如海。这在生命来讲,是一段很深长的一个途径,真正的训练是在这个地方。所以他说「妄想都尽,无诸逼迫,出缠离障」,妄想都尽了,没有任何的逼迫,缠他的「缠」已经离开了,不被缠住,障碍也永离了。这是有烦恼的人,所希望到达的目标。可是你会发现,因为完全用大脑处理,所以剪不断,理还乱,处理不完。
  大脑可以用,但是用在「点火」的时候,后面的推力不要用。你为什么要去用推力呢?因为你要用合理的推理。比如没饭吃了,应该去赚钱,这是大家的想法,因为没钱不能吃饭,这是合理的推理。既然要赚钱就要认真,既然要工作就要负责任,这都是大脑的基本逻辑,基本逻辑要用没错,但你若是再往下,那就错了。第一步负责、尽心没错,但第二步接着就竞争了,第二步开始就错了,竞争再来就成了斗争,接下来就造业,苦就来了。
  「所有到我手上,都要认真做」,那你就只好等。假如不用大脑那就很简单,我要吃饭,那我就好好修法,修法就有饭吃。你说可能修到饭来之前,就已经「入涅槃」了,那就入涅槃,有什么不好?可是你不会这样想,所以大脑会一再地起作用,你不会用生命。
  学佛人有四个标准,提供给大家参考。第一是认识法身,这个法身包括整个法界。因为你不认识第二生命,也不认识第二世界,你一直在第一世界跟第一生命之打转,而且还搞得乌烟瘴气。因为大脑对第一世界跟第一生命,都无法弄清楚了,遑论第二世界和第二生命。学佛人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告诉你,一定要认识,而且是彻底的认识。你不认识不要紧,但要带着疑情一直往前参,彻底的认识法身跟法界。
  第二个是弄清楚你跟法身、法界的关系。我们要把认识法身、认识法界当作人生的第一要务,接着你要弄清楚与法身、法界的关系。第三个是,弄清楚和法身、法界的关系后,那我要走哪一条路?我要对他负什么责任?第四个是,当你知道自己的责任后,接下来要做什么,就很清楚了。
  这四个阶段,先把第一个标的弄出来——法身、法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什么?我跟他的关系如何?责任是什么?现在要做什么?都朝这个目标来,没有不成就的。而且你的命运就开始改变,你的人生开始改变,算命的对你会束手无策,他没有办法算了。你本来该怎样的,现在都没办法了,因为你已经成为整个法界的重心。你开始看清目标,要向那个地方前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身、法界,这三个是同一个,名字不一样,弄清楚后,就可以浩浩荡荡的出发。
  这里你一定要弄清楚,要先把这个标的订下来,接着,你自然就会用生命。你不要问「为什么?」没有为什么。若是没有先把标的订下来,你一定会为了解决世间的烦恼、困难、挫折,一缠再缠,前后勾索。比如就会用大脑想「我要赶快赚钱,先把贷款给还清了。」为了赶快赚钱,就把储蓄全部押进去,结果碰到跌停板,连跌个三天后,你就住院去了。这都是你在想的啊!因为大脑在做推理的时候,外在的无常一直在起作用。用大脑只有一缠再缠,一直在那边理不清,因为烦恼是跟无常倂在一起的。你有福报,那就是有福报的烦恼;没福报,则是有没福报的烦恼,因为无常在起作用,所以我们要远离无常。远离无常,只有用生命进入第二世界、第二生命,那才有可能,不然无常始终跟着你。有些人常说「我要是没结婚,就没这些烦恼」,其实有烦恼的人,不管他结不结婚,都一样有烦恼;离了婚还是有烦恼,因为是烦恼跟着你,跟婚姻没关系。你到哪里,那个烦恼就一直跟着,所以要留意的是这个部分。障碍也一样,因为你有业因在,业果一定会出现,会一直缠着,这个叫障啊,所以你要离障,要出离这个娑婆世界。但你若执迷不悟,那就没办法。这地方告诉我们,法身存在的状况,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他前面把法界解释清楚了,到最后则是要证法身——入法界,不管入到一部分或是入到全面,都叫入法界——证法身可能证分分法身,所以《华严经》里头,他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是法身佛。只要破我、法二执无明,也就是舍识用根、转识成智以后,再加上一分保衽,让根本智起作用,这时候就是法身大士,这是第一个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四十一分无明要全破,现在只破一分无明,成就什么?一年级。上面还有四十个老大哥,及最后一个大老师,也就是四十二妙觉位;要真正成就,就是要到法师位,到达妙觉这个境界。所以破一分无明,那后面还有是十一位,一共是四十二位。
  证得一个位次当然也算成就,但离真正的成就还差得很远,所以我们还是要谦虚的往前进。一般有所成就的人,因为有信心,多少会有点慢心,但这个慢心你要适当的处理。适度的表达你在这个领域里头的体验,把那个体验的认知分享给人家,这是必须的,但绝对不能瞧不起别人;自满一流露,那就是傲慢了。慢心一定要除掉,否则很容易着魔,所以我们特别将这个部分提出来,大家一定要留意。
  如果我们不以四十一位、四十二来谈法身,而用第一生命、第二生命来谈,那你从第一生命转到第二生命后,往后还有第三、第四……一直到N+1个生命。这N+1就是表示,你要全方位、而且要一再地超越。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但很有可能这一分法身都还没穷尽,知道吗?
  这就好像你现在注册,刚成为一年级的学生,但并不表示一年级的成绩都圆满了,一年级的功课很多都要去充实,比如国文、英文……那有很多科目。一年级读完,还有二年级、三年级……小学毕业,那还有国中、高中、大学……。大部分在七地以前的菩萨都不能穷尽,尤其是登地以前的菩萨。那个位次大都不能穷尽,是因为你有个性。比如有些人爱读书,可是就不爱运动;有些人爱运动,可是就不爱画画。每个人的嗜好跟专长会有所不同,换句话说他会有所偏,所以在因地的时候很难全能,即使是最基础的部分都很难。
  有些时候随着成长,可能甲区块的分数很高,乙区块却是零,但这并不表示乙那个区块你不会,只是你没有往这方面去发展而已,所以我们很难整体性的成长,一个人在生活中的真实状况就是这个样子。在知识领域或生命成长的领域,要各个区块都具足圆满并没有那么容易。所以即使是一个法身大士,已经在一个位次上,比如说初住位,可能不知还要再到人间来磨练多少次,才会达到圆满。
  譬如说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里面,第十七参的甘露火王,虽然是当国王,但也只是学国王那一部分而已,学者的那一个区块,可能就没什么成就。那么,在十七位这边,可能要出现好几世,才能把十七位那个部分全部穷尽。所以,我们在一个位次上,可能需要花很多时间,才有办法让某一部分充分成长起来,而另外一部分的局部成长,就只是这样而已。一辈子当然不会是单一,可能有好几个部分,但绝对不是全部。
  又比如说你现在是个学者,我们用以前印度的社会来说,学者修行当然就是婆罗门,他在知识这方面很强,可是政治他就不懂了;若是现国王身或者高官身来修行,那是刹帝利,那婆罗门这部分就会没学到;要是现企业家、商人来修行,那就是吠舍,那就成就吠舍这个区块,婆罗门跟刹帝利的部分,就没有修;也可能现首陀罗相,当个员工、长工或者佃农之类的,这也可以修行啊,而且有可能程度是十七位的地方,只是现佃农身的相这样而已。那这辈子当国王的,当佃农要修的那些性德就会没修到。
  当现国王相时,就要学怎么下命令;若是现佃农相,就要学怎么接收命令。下命令和接收命令,二者的心情跟态度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要留意,你有可能在某一方面有极高的成就,但在另一方面可能完全没有触及。你不是不会,也有可能会往那个区块发展,但是因缘的转变可能是到下辈子去了。所以一个修行人,基本上不但没有悲观的权利、没有自暴自弃的权利,也没有起傲慢的权利。从这一方面来看,修行人还是很可怜,想要讲话大声一点都不行,因为不能傲慢嘛。
  所以从「究竟具一切种智,名成菩提」来看,每个人在每个阶段示现的身相上面,所进行性德上的培养、调整跟成长,他有种类上的不同。这是每一个行者,在反观自身的时候,所要注意的。

<- 第十二章第十四章 ->

佛经,华严经,金狮子章讲记_海云继梦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