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 > 佛经研究 > 阿含经 >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_宗瀅师

<- 第二十一集第二十三集 ->

第二十二集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22集
  这一集的学习,可以看出佛陀为什么为弟子开示五蕴法门,以及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五蕴法门。佛陀时代,那些沙门婆罗门都在因为生命的苦迫探求着原因,并作出各种努力,但终因有“我”的观念而不可能离系。而佛陀正因为悟到生命没有一个单独不变的主体,打破了所有的颠倒错见,佛陀独排众异,宣说无我,从而从一切沙门、婆罗门、凡夫、外道中超越出来。“无我”也正是佛法的不共之处。经中,佛陀冷静、清晰地分析了凡夫我见是怎样产生的:当眼见色,就生起了“我”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到),加入了各自的感受、记忆、意志和认识,也就是对“我”的身体(我的感受、我想到、我认识到、理解到等)执为实有(即对五蕴执取染着),这样“我”就产生了。所有的执取都是因为六根触对六尘中,因与无相相应的触、受生爱、取、有从而流转。所有的知、所有的见都来自于根尘触。佛陀指出了我们起执着、起我见的地方:即皆于五蕴的功能作用中见我、异我、相在。正是于身心相依、内外交感的生命活动中,生起各式各样的我见。虽每个人的我执、我见表现各异,但都不离各自五蕴而起,所以观察根尘触而起五蕴的功能运作,在此活动过程中,执为实有生起我见而诸根增长,也就成了我们日常修行的下手处了。但从实有感而来的我见,每个人都很坚固,光靠观念上知道和理解“无我”的道理是不够的,佛陀教导我们应从时间(过现未)、空间(远近)、内外、粗细、好丑这十一个角度观察,体会五蕴的无常。这些对自己来说,觉得会有一些难度,但都是需要平时加以训练的。

<- 第二十一集第二十三集 ->

佛经,佛经研究,阿含经,杂阿含经选集讲记_宗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