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选
第十选
佛法的修行方法(二):《小空经》(一九O)
(一)经文大意: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舍卫国,住在东园鹿子母堂。
当时,尊者阿难在傍晚时分,禅坐完毕后,去见佛陀,问佛陀说,世尊在释迦族的城市游化时,曾经说过:「阿难!我多行空。」不知道我有没有说错?
世尊回答说:
「阿难!彼我所说,汝实善知、善受、善持。所以者何?我从尔时及至于今,多行空也。阿难!如此鹿子母堂,空无象、马、牛、羊、财物、谷米、奴婢,然有不空,唯比丘众。是为,阿难!若此中无者,以此故,我见是空,若此有余者,我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
阿难!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村想,莫念人想,当数念一无事想。彼如是知:空于村想,空于人想,然有不空,唯一无事想。若有疲劳,因村想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人想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一无事想故。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
复次,阿难!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人想,莫念无事想,当数念一地想。彼比丘若见此地有高下,有蛇聚,有棘刺丛,有沙有石,山□深河,莫念彼也。若见此地平正如掌,观望处好,当数念彼。阿难!犹如牛皮,以百钉张,极张托已,无皱无缩。」「彼如是知,空于人想,空无事想,然有不空,唯一地想。若有疲劳,因人想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无事想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一地想故。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
复次,阿难!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无事想,莫念地想,当数念一无量空处想。彼如是知,空无事想,空于地想,然有不空,唯一无量空处想。若有疲劳,因无事想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地想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一无量空处想故。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
复次,阿难!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地想,莫念无量空处想当数念一无量识处想。彼如是知,空于地想,空无量空处想,然有不空,唯一无量识处想。若有疲劳,因地想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无量空处想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一无量识处想故。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
复次,阿难!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无量空处想,莫念无量识处想,当数念一无所有处想。彼如是知,空无量空处想,空无量识处想,然有不空,唯一无所有处想。若有疲劳,因无量空处想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无量识处想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一无所有处想故。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
复次,阿难!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无量识处想,莫念无所有处想,当数念一无想心定。彼如是知,空无量识处想,空无所有处想,然有不空,唯一无想心定。若有疲劳,因无量识处想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无所有处想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一无想心定故。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
彼作是念:我本无想心定,本所行、本所思。若本所行、本所思者,我不乐彼,不求彼,不应住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彼如是知,空欲漏,空有漏,空无明漏,然有不空,唯此我身六处命存。若有疲劳,因欲漏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有漏,无明漏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此我身六处命存故。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谓漏尽、无漏、无为、心解脱。」
不论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都行此真实、空、不颠倒,谓漏尽、
无漏、无为、心解脱。阿难!当学如是。
(二)论述:
经中所说的修行方法,其特色就是以较轻的染著,来替代已经存在的较重染著(烦恼)。不断地替代下去,直到能完全地消除为止,这就是经中所说的「多行空」了。
经中所说的「空」,应该有两层含意:其一,是与一般用法相同的,指实物上的不存在。其二,则是指舍除;尤其是指烦恼的舍除。就第一层含意来说,如果是当前因缘和合而存在的,就相对地称为「不空」。例如,在鹿子母讲堂中,只有比丘众,而没有象、马、牛、羊、财物、谷米、奴婢。所以,空的是象、马、牛、羊、财物、谷米、奴婢等,不空的是比丘众。这就是经中所说:「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的意思,这是一种充分尊重因缘存在的如实态度。不颠倒,也就是不错乱的意思,不过 ,在方法的使用上,如「地想」、「无量空处想」、::等,都还是以「 假想观」的禅思观想技巧来成就的。
思惟(想),如果能够逐渐地止息到「无想定」,而且还能够再进一步地突破对「无想定」境界的执取;即经中所说的「不乐彼、不求彼、不应住彼」(「彼」即是指「无想定」的境界),那么便是契入解脱了。而要使自己的心思,能够从像瀑流般的奔腾杂乱,止息到能体会「不乐、不求、不住」的舍离境界,经中施设了六个中继目标:首先,以念「无事」,来取代平常挂念东、挂念西的纷乱念头与烦恼。等到挂念东、挂念西的疲劳(烦恼),完全被专注力较强的「无事想」所替代而不存在了(空了),这时,可能造成烦恼的,就只有「无事想」了。像这样,依此类推,以专注力较强的观想:「地遍处想」↓「无量空处想」↓「无量识处想」↓「无所有处想」↓「无想心定」(无想心定,即非想非非想处定),一直替代下去,结果心思愈来愈细腻,烦恼(疲劳)的强度,也愈来愈微弱。而要能一层一层的替代深入,其关键所在,还在于佛法的正见──「舍离」上。只要在这中间的任何一个中继站上,觉得「感觉很好」,而有所恋栈的话,那么,就会在那个境界上停滞,无法再作更深一层的进展。即使到了「无想定」的境界,如果不能有所突破,「不乐彼,不求彼,不住彼」的话,那么仍然是缺那临门的一脚,与解脱无缘。
「地遍处」,指的是观想一大片平整的地面,而得定的。平整的地面,其平整程度,经中形容为就像一张拉平钉紧的牛皮(鼓面)。这是要靠著集中注意力,从实际上的一小片平整地面观察做起,将平整地面的影像,清清楚楚地印入脑海里,然后以专注的观想力,拓展出一个广大,而且平整地面影像的「假想观」。此时,因为专注于经营「地遍想」,所以没有空闲去想那关于「人」、关于「村落」的事情,因此也就不会有因「人」、因「村落」而来的烦恼(疲劳)。成就了「地遍想」的,其禅定程度,最深的,可以达到色界中最高的「第四禅」。之后,再往更深处而能够替代「地遍想」的,就得进入「无量空处想」了,这是属于无色界禅的禅定。
如果参考「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等「十遍处」的禅定修学内容,我们可以推论,经中所说取代「无事想」的「地遍想」,也可以换成「青想」、「黄想」、「赤想」、「水想」、「火想」、「风想」中的任何一想。因为这些想,所用的方法原则上相同,细微的程度也相近,只是用来观想的对象不同而已。
「无量空处想」(也就是「空无边处想」),这是在「第四禅」「舍离」的基础上,更深一层的超越了物质的境界,而以无量的虚空为观想对象的。「无量识处想」(也称为「识无边处想」),则又超越了虚空观想的对象,而返回到以自己能观的「识」(或说「心」、「意」)为专注对象的。往后,再深一层,则又得超越了对「意念」刻意的想,而进入「无所有处想」。最后,更要平息了一般想的作用(相当于「非想」),而进入「无想心定」(「无想心定」,即「非想非非想处定」)。「无想心定」,虽说是无想,其实还是存在著细微的乐著想的,所以又称为「非非想」。「非想非非想」可以理解为:不是一般粗重的想,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想的,就像水面上的油花,虽然无法捞起来当油用,但又的确是带有油的性质,不能拿来当一般用水一样。心念虽然到了这样微细的程度,但是也还未能达到解脱,只有觉悟到应该「不乐彼,不求彼,不住彼」,连最细微的乐著想都能舍离,才能契入解脱的。(参考《清净道论》∧第四:说地遍品∨、∧第五:说余遍品∨、∧第十:说无色品∨,印顺法师著《空之探究》∧第一章∨第四、五、六、十节)
从「无事想」到「无想心定」,《小空经》所说的修行方法,是一连串的禅定修习,这是重于禅定修行的法门的。在《罗縻经》(二O四)中,描述了佛陀自述其修学过程,从其间,我们可以了解到,佛陀也曾经经历了「无所有处想」与「非想非非想」的深定,也许,这是当时修行的主流吧!然而,佛陀在经历了这些深定后,「复作是念:此法不趣智,不趣觉,不趣涅槃」而超越舍离了。所以,后来在佛陀的教学中,并不是以这样的方法(定),为修行最后的目标的。而解脱的阿罗汉圣者中,也还有不会入深定的「慧解脱」阿罗汉呢(《大因经》(九七))。
《小空经》中所提供的修行方法,应当以治标替代的渐次修行原则为重点,而这样的修行原则,是可以扩展到无关于修定技巧方面的,可以在修行上,广作运用。如《增上心经》(一O一)中,举出的五种消除恶念方法:
①念与善相应的事,让念头没有机会念恶。如果在念善相时,还是有其它的恶念延伸出来,那么,就应该再以其它的善念,来止息这个又生起来的恶念。就如同木匠,用墨绳、利斧等工具(善相应事),来治木令直。
②以观想恶念所会带来的灾患,来止息这个延伸出来的恶念。就如同在一位端正可爱的少年人脖子上,挂上腐胀臭烂,流脓的死尸,那么,他就显得恶秽,也就不会再去爱染他了。
③如果采用上面的方法,还是会延伸出其它恶念时,那么就应当以停止上面所说的所有念头(不念念),来止息恶念。就如同闭上眼睛不去看,或根本就避身而离去一样。
④如果以停止观想(不念念),还会有恶念产生时,那么,就应当以、渐进的方式,以「思行(意志力)渐减其念」,直到连恶念都消除为止。就如同走得很快的人,先想慢下来,待走慢下来,才能再想坐下来,待坐下来后,才能再想躺下来一样。
⑤当在以「思行渐减其念」当中,还会延伸出恶念时,那么,就应当「齿齿相著,舌逼上□,以心修心(入禅定),受持降伏」。就像两个大力士,捉一个瘦弱的人,很容易就能将他完全降伏一样。 在这五种方法中,除了第②以外,可以说都与《小空经》的修行原则──替代法有关,尤其以第④最为相近。替代的修行法,常是治标的。治标的方式,虽然不是根本的,而且也可能会有其它的副作用产生,但是,治标的法门,如果仍然不忘失解脱的目标,或者,最后还是能够引导趣向解脱,那么,即使只是粗略的,只要立即有效,也都不失为好的修行方法。
佛经,佛经研究,阿含经,中阿含经十二选_庄春江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