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十八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五页。这一科是讲到「子二、染法的熏习」,这当中分二科:第一科是「正明熏义」,先把染法生起的因缘作一个总说;现在讲到「丑二、释义差别」。
丑二、释义差别
杂染法的生起当然有三个因素,第一个是无明,第二个是妄心,第三个是妄境,这三个相互作用。前面一段是一个总说、是一个略说,这以下把无明、妄心、妄境详细的差别情况作一个说明。我们看论文,这当中有三段,先看第一段:
此妄境界熏习义,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念熏习,二者增长取熏习。
我们先讲到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我们所接触的这些颜色、声音,乃至各式各样的触觉,这种六尘「境界」对我们的内心产生二种的影响:第一个「增长」我们的「念」,第二个「增长」我们的「取」。这个「念」法藏大师说是一种分别心,就是智相跟相续相,这个地方等于是一个分别的法执,我们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情,产生一种好坏的一种看法,「增长念熏习」。
我过去读佛学院的时候,我们佛学院的老师都是传统佛教的老和尚。读了三年以后,我有一个同学到南传的僧团去参学,他好象去了三年,他在佛学院的时候成绩满优秀的。三年以后他回来看我的时候,他跟我谈一些教法,我发觉他的思想有很大的改变。他内心当中赞叹空性,对于诸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再也不生好乐,对于真空妙有不再好乐,就是欢喜寂静,这就是变成一种小乘种姓。他以前在佛学院的时候,我们都是同学大乘的;可见得你跟某一种人在一起,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你看到他走路、看到他讲话,你跟他在一起久了以后,他就会释放一种力量,你也释放一种力量,结果大家平衡。所谓的平衡是说,他们人多你人少,结果你不能改变他,他改变你,这就是增长念熏习。就是说你所处的环境,不管是什么颜色,或者你听到什么声音,它都释放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能对你是增长或者折损。就是我们凡夫的心一定是有所住(圣人的心是无所住,环境对他没有影响。),你有所住,这环境就对你有影响力。第一个影响力就是产生一个念,你对事情的好坏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当然这是很微细的,这个还没有到造业。第二个增长取,取就是一种爱取、一种欲望,追求的欲望,这个欲望就是可以造业的,推动身口去造业。在唯识学上说:一个人欲望的生起,在《成唯识论》上说是依止根本识。依止根本识有二层解释:第一个,就是你根本识里面的种子,就是你前生欲望很重,你今生欲望也是很重,这是内在的因素;其次,依止根本识,就是依止第八识的现行,就是说你阿赖耶识是一个什么样的果报,对你的欲望有影响。比方说你是一个天人,就算你今生本来欲望很淡薄,你变成天人的时候,你的欲望也会变得比较重。你要是变成一只蚂蚁,你会比较认命,你是一只苦命的蚂蚁,人家随便丢一个糖果你就很满足了。但是你要是一个释提桓因,你的欲望就不可思议了。所以说我们所处的环境,对我们爱取的欲望,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一个是分别,第二个是欲望,这个都会受环境的影响,这叫妄境界的熏习。再看妄心的熏习。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业识根本熏习,能受阿罗汉、辟支佛、一切菩萨,生灭苦故。二者增长分别事识熏习,能受凡夫业系苦故。
前面染污的力量是由环境引起的叫资熏(资助的资),它对我们内心染污的功能有资助的作用;这个地方是习熏,习是自己的体性发动出来的。「妄心」,这个心是生灭,生灭就是会造作、活动,我们每一个心只要起心动念,你念头一动,这件事情就产生二个因素:第一个是「业识根本熏习」。假设今天,你的心跟环境一接触的时候,跟某人、或者跟某一种环境接触的时候,你的熏习是一种业识根本熏习,就是一种对立的思考,这样子就产生一种「阿罗汉、辟支佛、一切菩萨」的变易的生死,这是阿赖耶识,这阿赖耶识界外的变易生死就不能断绝。就是你每一次生起一个对立的思考,就加强了阿赖耶识的这种相续的功能,也就加强了界外变易生死的力量,当然这是很微细的。第二个是「增长分别事识熏习,能受凡夫业系苦故。」前面的对立非常微细的,还不牵涉善恶。当我们在活动的时候,又产生六粗的烦恼、爱取的烦恼,我们去追求要的东西,追求到了的话当然是贪爱,就放纵自己的欲望去享受;追求不到就恨。这种爱恨功能发动的时候,就增长我们凡夫的业力跟痛苦的果报。就是你要是放纵这种爱跟恨的念头,表示我们三界的业力跟三界的痛苦就很难解脱了,谁也救不了我们,这个就是所谓的「增长分别事识熏习」,增长爱取的烦恼。前面是增长这种对立的烦恼,这个都是由妄心自己生起的,就是我们的不如理作意引生的。看第三:
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
前面的妄境是资熏,外在环境引生;妄心是习熏;「无明」是通内通外,有习熏跟资熏。先看由内引生的,「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无明的活动,第一种是根本无明,根本无明是一种对立的思考,增长了阿赖耶识,这个是习熏;第二个是枝末无明,就是我们对环境的爱取,增长我们的分别事识,就是前六识的六粗烦恼,这个叫做资熏。这一段等于是讲到我们在生命流转当中,染法生起的力量,这个地方把染法的生起作一个总结。
我们三界流转,从佛法说是因缘生;我们不同意是由 上帝来决定;或者是说是无因缘,莫名其妙所生的。生命 它有一定的轨则,就是因缘生。这个轨则,主要是由内心 引生的,内心引生的叫做不觉,由内心的愚痴引生的;第 二个由环境的助长,「不觉为因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 」:就是这念心有二个力量引导我们流转。我们刚开始从 一个对治烦恼的角度,你选择一个好的环境很重要。你看 我们中国的孟母三迁。孟子他过去的善根应该是很强大, 能够成为一个亚圣。但是他小的时候住在一个菜市场旁边 ,整天就是学人家怎么样卖菜。他母亲看这样子下去不行 ,这小孩子以后是个卖菜的,就搬家搬到坟墓旁边。他在 环境当中,这坟墓也释放一种力量,他就学怎样去拜拜祭 祀。他母亲还是觉得不满意,下定决心,就搬到学校旁边 。学校的色声香味触,它也释放一种力量,就是读书。孟 子以后就好乐读书。当然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就是明白道 理。明白道理以后,就能够改造我们的身口意,果然成为 一代的亚圣。就是说,孟母要是不改变环境,孟子可能只 是个卖菜的,能把菜卖得很好,如此而己。所以我们不能忽略环境的因素。
在《成唯识论》上说:假设我们不求生净土,你起码要发愿做人。《成唯识论》中警告所有菩萨说:成佛之道不是一生一世,你一定会有来生,但是你怎么规划你的来生?这你要发愿。你看天人释提桓因,他以前做人的时候是好乐修学佛法。有一段时间,佛陀说法的时候他都不来参加。这个时候目揵连尊者看不过去,以神通力飞到天上去呵责释提桓因说:你以前做人的时候,佛陀说法你都来听;现在做了释提桓因,怎么都不来听法?释提桓因说:我是很想来听法,但是没有时间。目揵连尊者说:你们诸天衣食自然,怎么会没有时间?他说:我是不用为衣食而忙碌没有错,但是我有很多事情,我有很多的宫殿要打点,很多的宫女要照顾。目揵连尊者是个出家人,他也不知道诸天的情况,当然不相信。这个时候释提桓因就说:这样子好了,我有很多儿子,我的儿子也有很多宫殿、很多宫女,我就找我一个福报最差的儿子过来问好了,他只有一个宫殿、几个宫女而已。他就下命令去请他的最小的儿子来。请第一次,这个儿子回答说没有时间来。释提桓因说:再去请,父亲请他来。第二次还不来。这个时候释提桓因火大,就跟侍者说:这次再不来,就要杀头了!这个小儿子就心不甘情不愿来了。他说:父亲什么事?你有话赶快讲。释提桓因就跟目揵连尊者说:师父你看,这是我最小的儿子。他的生活是最单纯的,都没有时间来;其他的大儿子更不要讲了,我更不要讲了!我哪有时间去听佛陀说法?就是说你今生积集了布施、持戒、忍辱的善业,你不可以生到天上去,障道!境界为缘长六粗,就是说你的善根,因为诸天的果报现前以后,产生了遮障,没有办法修习佛法,太忙碌了!当然你也不能到三恶道去,三恶道的地狱、饿鬼、畜生虽然苦,有出离心,但是这个苦的刺激太厉害了,你也很难静下心来听闻佛法,增长善根。所以你要是不求生净土,一定要发愿做人。境界为缘长六粗,这个环境很重要,就是一定要善得人身,这第一点。
第二个,你一定要发愿生长在有三宝住世的地方。所以在「普贤十大愿王」当中,我们一个菩萨刚开始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这个就是修归依。就是说三宝为什么要去礼拜?三宝是一个大功德的境界,你礼不礼拜,他还是安乐的。重点是,我们对三宝的礼拜忆念,我们就能够跟三宝结缘,生生世世生长在有三宝住世的地方。所以你看「十大愿王」刚开始先修归依──先礼拜、口业的称念赞叹、意业的归依,然后再所谓的听闻佛法,再开始广修善法、起大悲心,后面的普贤十大愿王才开始增长智慧,生起大悲。
这个地方就是说,你要为你未来的生命创造一个学佛的好环境,这第一个。当然环境是一个助缘,第二个重点当然是不觉为因,就是这个不觉迷惑颠倒的对治,这也是重点。在南北朝,道安大师宏扬般若法门。他在宏扬般若法门的时候,很多出家众的弟子都来听,也有很多在家弟子来听课。在家居士当中有很多都是当时的王公大臣,都是大福报者,掌握着整个国家大权,也来听道安大师讲般若法门。《般若经》讲完以后,道安大师有一个弟子就问师父说:师父啊!像我们出家众听您讲《般若经》,大家都进步很多;但是你看在家居士王公大臣,他《般若经》听完以后,他们在朝庭当中的斗诤还是非常地凶猛,好象没什么减少?般若法门好象对他们没什么改造,为什么?同样的法,跑到这个人的心中产生一个解脱的力量,跑到他的心中好象没什么改变,这是怎么回事?道安大师说:这些王公大臣来听经,他没有真正的觉悟;没有真正的觉悟,这个法变成什么?就是「观一切法空」,这些王公大臣平常在宫殿的时候,斗得太厉害,起心动念太强了;回来以后,在佛堂当中用空性把心安定下来,让自己的心在空性中休息一下。等到休息够了以后,再从空出假,继续斗争。就是说空的法门只是他暂时的休息处,他没有用这个法门来启发对生命的觉悟,改造他生命的看法,非常可惜!所以说「不觉为因」,就是说你虽然今生出家,你开始布施、持戒,或者做一个佛弟子;但是如果你内心的觉悟没有发动,这在你生命当中的因缘,只能叫做积集善业。积集善业,就是说你不觉的功能还在,来生福报很大,但是可能会造业。就是你不觉的功能为因,福报的因缘一刺激的时候,可能会增长你的欲望,就造作罪业,第三生就堕落到三恶道,这叫三世怨。所以我们在熏习当中要掌握二个因素:第一个是选择一个清净的环境;第二个是你要赶快加强你心中的光明,把你心中的觉悟,对生命的真相,什么是痛苦的因缘?什么是安乐的因缘?你的生命何去何从?这件事情你要清楚的弄明白,在死亡到来之前要把这件事情弄清楚。这个地方讲到染法的因缘,第一个是心中的愚痴,第二个是染污环境的刺激。
子三、释熏习净法丑一、正明熏义
前面的是说明堕落力量的生起,这个地方是讲解脱力量的生起。解脱的力量也是要因缘生,它也不是上帝可以送给你的。这当中分成二科,先看「丑一」的「正明熏义」,先把净法熏习作一个总说。
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
我们今天有志于修学佛道,应该怎么做才能够使令自己内心当中这种清「净」的善根,对三宝的信进念定慧的善根能够生起,乃至于「不断」的增长广大?提出一个问,这以下有三段:
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
第一段净法的生起,「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我们老实一点的说,我们内心当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无明,愚痴就是对立的心,对立就会产生一个取舍及追求。我们会去追求一些五欲的快乐,有些人追求财、有些人追求色、有些人追求名,每一个人所追求的不同,但大方向都是追求。当然追求成功了以后,有些人会成就安乐,有些人还是痛苦。这就是我们在还没有接受佛法之前,我们的心就是在得失当中流转,成功了又失败,失败了又成功。慢慢的,这个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会感到「弟子心不安」,我们会感觉到内心当中没有归依处,「流转三界中,何处是依怙?」我们发觉所追求的财富、眷属,乃至于声名,都是非常的脆弱,随时会破坏,我们非常没有安全感。这个时候你内心当中,就是所谓的「本觉内熏」,你的「真如」开始刺激你,你开始对这些成败得失,这种流动的变化开始厌烦。你开始为什么会厌烦?表示你在无明心当中,有一个本觉的功能没有失掉,它提醒你这不是真正的归依处。这个时候我们的本觉就开始去「熏习无明」,这是第一个,我们本身本具的善根。
第二个,「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刚开始当然是一个善根,善根「以熏习因缘」,这个「因」就是本觉内熏为因,这个「缘」就很重要了。这个「缘」法藏大师说:三宝的加持力叫缘。你没有善根,你希望能够观察到生死疲劳,想要厌恶生死;但是没有三宝的加持,你不可能成功的。所以刚开始我们就是要有一些助缘,可能你是看到佛像的庄严生起欢善心、或者听闻佛法明白道理、或者参加法会唱唱「炉香赞」,总之你有这种想要去寻求解脱的一个善根,再接触到三宝的助缘,这个时候就使令我们第六意识的生灭心,开始厌恶生死的苦,寻求涅槃,心中开始有变化,你生命的目标开始改变了。你对于这些生死的境界──财、色、名、食、睡开始厌恶;对于这种寂静安乐的涅槃开始好乐,就是你内心当中产生一个正确的观照力。你过去觉得很重要的,现在觉得这件事一文不值了;你以前把这件事不当一回事,你现在觉得这件事很重要:你生命的希望改变了。为什么会改变呢?当然是有因缘,就是第一个善根的触动,第二个跟三宝的接触。
第三个,「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 」这个第六意识的「妄心」,当然前面只是「厌」恶生死 ,欣求涅槃的一个观照力;这个地方就讲到行动力,你开 始付出行动,开始在三宝的环境当中去持戒修福,造种种 的善,断种种的恶。这个时候就加强我们本觉的功能,这 种觉悟的功能,这个地方讲到净法「熏习」,也等于是二 个重点。前面的染法的熏习是「不觉为因,境界为缘」; 净法的熏习也是二个因素,「本觉为因,三宝为缘」,这 二个因素缺一不可。
本觉的生起我们作一个说明。佛法的修学跟世间的工 作不一样:这世间我一天工作八个小时,我去的时候打个 卡,回来下班就算了,你心中对你的工作生不生好乐不是 重点,你把工作做完就好了;但是佛法不能这样子的,它 是心地法门。就是说你内心当中没有觉悟观照,你拜〈八 十八佛〉,那个味道就不对了,那个力量也生不起来。你 一定是以本觉为因,就是你的观照力,所有的法门都是要 发自内心的觉悟,你所造的善业才有意义。
唐太宗,在中国的历史是非常英明的皇帝。唐太宗晚年 的时候,唐太宗这个人是有点好大喜功,他皇帝做久了以 后,别人对他有点不恭敬,他就去讨伐他。高丽就是这样 ,高丽的使臣对他不是很恭敬,他就亲驾御征,亲自带着 兵去打高丽,结果虽然把对方打败了,但是被射到一支毒 箭,从此以后身体就不行了。后来他晚年的时候,箭的病 痛一直的折磨他。他这个时候知道:做国王的权位这件事 情,靠不住了,他要在有生之年赶快创造一个功德,他就 把国师玄奘大师找过来,他说:朕想广修福德,在佛法当 中有为福德以何为最?说我现在已经晚年了,我知道我的 生命不多了,我希望在我能够作主的一天,广修福德,什 么样的福德是最殊胜的?这个时候玄奘大师说:一切福德 中,以弘护正法,开人智慧最为殊胜。当然我们今天也要 赞叹一些慈善事业,你没有饭吃,我盖个餐厅让你来吃饭 ;你有病痛,我盖个医院让你来治疗病痛:这都是非常值 得赞叹的。但是他吃饱饭以后,把身体弄健康以后,他心 中的颠倒依旧,他会继续去造罪业,继续招感痛苦,所以 我们这样子对众生的利益就不大了。一个对众生成就真实 的利益,莫过于你告诉他佛法的道理,启发他心中的光明 。告诉他痛苦是怎么产生的?安乐是怎么产生?想要离苦 得乐,趋吉避凶,什么东西该断?什么时候该去做?你要 告诉他这个道理。所以在整个佛法当中,法布施对一个众 生的受益,是生生世世的受益;财布施只是得到今生的受 益。所以在净法熏习当中「本觉」,你要想尽一切办法, 在佛法当中透过闻思来启发你对生命的觉悟。你的觉悟没 有生起,你只是靠自己的信心勉强去布施、持戒,这样子 对净法的生起帮助不大的,只能够说是生起善业,所以净 法的生起「本觉为因」是第一个,第二个「三宝为缘」。 我们要不断地亲近三宝,所以我们可以从净法熏习当中得 到一个结论:在世间上有二个功德是值得赞叹的:第一个 是弘护正法,开人智慧;第二个是你能够成立道场,安身 办道。成立一个道场,让大家在这个环境当中不断的熏习 ,让大家能够在这个环境当中持戒、做早晚功课、拜佛、 听经,这个功德不可思议。因为「三宝为缘」,你创造一 个三宝,让大家能够亲近,增长善根。这个地方是说明净 法的生起,以本觉为因,以三宝为缘。第二段就把净法生 起的次第详细的说明:
自信己性。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
这个地方就详细的说明净法生起的一个道次第。这个道次,第一个是「自信己性」,这个地方法藏大师把它判作十信位。就是我们刚开始依止我们内心的觉悟观照,然后不断地依止三宝、不断地造作,断恶修善,刚开始的阶位叫做「自信己性」,这是十信位。这个时候我们修行的动力,就是「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身为一个大乘学者,你不管是拜佛也好、持戒也好,你总是觉得你所有的造作,就是去开显自性本具的功德,他不向外追求的。当然这个真如佛性对一个凡位的菩萨来说是仰信,谁也没有看到真如佛性的功德,但是假藉语言文字的认知产生一个信解,这个信解是从文字上得知,所以叫仰信,刚开始都是这样子的。这个仰信真如,在我们断恶修善很重要的。比如说:我们平常有时候会有一些烦恼的活动,这烦恼可能是贪欲、也可能是瞋恚,身为一个佛弟子,我们会知道这是一个过失相,会带来痛苦的果报,我们会想办法对治。但是在对治之前,如果你能够先作一个动作会有帮助的,就是说在对治烦恼活动之前,你先正念真如,你先告诉自己一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把这句话念三遍,你就告诉自己烦恼是虚妄相,这个时候你再起动你的佛号,你会发觉效果更好,这个地方有所不同。就是我们刚开始,比如现在去作一个善法,或者布施、或者持戒、或者是拜〈八十八佛〉的善法,有时候也不想做,这个时候你也是告诉你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你会比较容易去做善。所以刚开始在断恶修善,十信位要花一万劫的时间,他整个断恶修善的重点就是仰信真如,就是修这个重点。
第二个,「知心妄动,无前境界。」这个叫十住,于真如理如实安住。前面的十信位是一个外凡的资粮位,外凡就是心游理外。就是说我们在佛堂拜佛的时候正念现前,或者在讲堂的时候听法师的讲经,我们知道这一切的境界都是我心中所现的影像,离开我这念心,没有少法可得。但是正常情况,我们离开佛堂以后,我们的心都是心外求法,都是对立的,大部分都是心游理外,就是外凡位,大部分都是活在对立当中。但是十住的菩萨不同,十住的菩萨叫做加行位(内凡加行位),他有禅定的力量,所以他心中的止观强,他的心跟境界一接触的时候,他知道这些境界的确是心中的影像,离开心没有这些境界可得,都是我的心动,才有这些境界存在,所以说他止观的力量加强。所以我们讲十信的菩萨其实是就一个信心,仰仗对于真如佛性的归依信心断恶修善,慢慢慢慢的趋向真如;但是十住菩萨不同,他在信心之外有一个强大的观照力。
第三个,「修远离法」。这远离法就是包括十行跟十回向,都是属于加行位(加行位包括十住、十行、十回向)。什么叫「远离法」?法藏大师说:就是六度的妙法。六度为什么叫远离?就是布施能够使令我们远离悭贪,持戒远离烦恼,忍辱远离瞋恚,精进远离懈怠,禅定远离散乱,智慧远离愚痴。这个时候我们假藉六度的法门,来对治心中的烦恼障,叫做十行;把这些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功德,回向于真如法界,这是十回向,修远离法。就是说前面的「知心妄动」,还是偏重在一种内心的止观,还是偏重在观照力,行动力还是比较薄弱的,比较欠缺的;到了十行的时候,就正式的把内心的观照付诸行动,表现在六度的行动。
「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不念。」这是讲十地菩萨。这个菩萨透过前面的观照力跟六度的行动以后,他一念的相应慧就成就了所谓的十地。这个大地有二种功德:第一个不动,就是大地的菩萨他内心当中有强大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所以遇到顺境逆境,他都知道这是一个生灭相而已,暂时的生灭相;我内心真如的功德不可思议,他不向外求,所以不为一切环境所动,就像大地它不动,这个人在大地上面走来走去,大地不动,这个是强调自力的功德。第二个荷负,大地能够荷负一切众生,不管你是好人坏人,大地是平等的来荷负。十地菩萨的心也是一样,他能够平等的来救拔一切众生。所以说大地菩萨他有不动义跟荷负义来譬喻菩萨。你为什么能够做到?因为他「如实知」道离开了这念心,没有这些外「境」可得,这些境界都是心中的业力所显现,再由心中的执取把它扩大。所以他就生起「种种」的六度的「方便」,「随顺」中道真如的妙「行」,在一切境界当中「不取不念」。「不取不念」就是不生我法二执,他整个修行都是会归到真如,说是称性起修,但是全修在性。就是说我们在布施、持戒,一般人除非正念真的是很强烈的现前,大部分我们在修善的时候,一般我们这个善法是没有办法会归真如,我们总是觉得善法会给我们得到安乐的果报,一般人很难想到说「我修善法会开启我的真如」,有这种想法很少。但是十地菩萨他不向外追求,他修总总的善法,他「不取不念」,他是全修在性,所有的修德是在开显性德,他完全是向内会归的。
看最后的佛果,「乃至久远熏习力故,无明则灭。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以无起故,境界随灭。以因缘俱灭故,心相皆尽,名得涅槃,成自然业。」前面的十信、十住、十回向、十地是叫因地,这个地方是讲果地。经过我们前面内在的观照力还有行动力,刚开始从信心,再产生观照力,产生行动力以后,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这个时候「无明则灭」,心中的这些枝末无明、根本无明这种对立情形消失了。「无明灭故,心无有起。」内心当中没有这种分别心,没有分别心当然就不再造业了,一切生死的果报就消失了,包括内心不觉的因,包括这些生死染污的「因缘」,都消失了以后,「心相皆尽」,这个时候有漏的生灭心、生灭门全部穷尽,这个时候内心当中成就二种功德:一个是「涅槃」的寂静,一个是「自然业」的他受用。这个「涅槃」是法身自受用常乐我净的功德,是别人不能跟你分享的,佛陀自己安住的。佛陀跟众生接触的时候,他所显现的叫「自然业」他受用功德,就是应化身跟报身,这个时候整个生命从一个杂染的生灭门,又回归到真如门,真如门当中显现的「涅槃」跟「自然业」二种功德。这个地方是说明净法的熏习,净法的生起因缘。
在净法熏习当中,我们刚始其实就是修十信,「自信己性」。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上说:在我们的成佛之也教我们一个殊胜的法门,就是求生净土。就是十信位的菩萨有退转的力量,这个时候劝我们:在十信位,你也可以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以这种外在清净因缘的熏习,来加强内心的善根,这后面会说明。所以在本论当中,道当中,最因难突破的就是十信位了。他说:加行位的菩萨到十住以后,他止观力强,要去断恶、修善、度众生就不困难。就是凡夫在修善,比如说我们现在去拜〈八十八佛〉,觉得〈八十八佛〉很重要,我们也觉得积集种种的善法很重要,但是实际操作有困难。就是圣人去修善、去度化众生比较容易,但是凡夫要去修善、去度化众生有困难。为什么?我们心中有烦恼,这一定会有问题──烦恼障。所以在「自信己性」的时候,当然这个地方刚开始就是《成唯识论》上说:「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就是你要能够不放弃,求住唯识性。所以说十信位的菩萨虽然困难,但是成功的关键就是看谁不放弃。一个人能够不放弃努力,他就是能够度过十信,所以十信位就是靠不放弃。后面马鸣菩萨马鸣菩萨马鸣菩萨的止观有二个:一个是真如三昧,一个是念佛三昧。真如三昧是自力法门,念佛三昧是他力法门,这后面都会说明。好,我们今天把染法熏习跟净法熏习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佛经,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讲记_净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