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二相 念真如
无二相 念真如
【经文】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无者,无二相。”“无二相”是没有染净、好坏、善恶、修与不修甚至佛魔对立的状态。
“无诸尘劳之心”尘劳也就是烦恼之心。如果你在相上产生分别,是你的心产生隔阂、二元。只有你的心隔,相上才会隔,心不隔,相自然不会隔,这是相应的。
“念者,念真如本性”,这是修行方法,大家自己体会。怎么念呢?
“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这段真是说得透彻,我认为不需要多讲。一个参禅的人,学任何的方法、法门的人,把这段当成咒语来领悟,三天就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真如即是念之体”,真如,历来经典里都说,真如就是这颗心,看不见摸不着,没有正面描述的。六祖也说,非青黄黑白,非大小方圆所束,非善非恶,非远非近。真如本体虽不可说,但是它有用啊!念就是本体之用,真如是念之体。
我们可以在“真如自性起念”上去用功。眼耳鼻舌身意,只是工具,不是它们能念,色声香味触法,无善无恶、无好无坏,都是一个缘起对应之法,好比饿了就想吃,困了就想睡,都是无善无恶无记的。但是我们的见常常有问题——哦,这个好,我要多来,这个不好,我要少来;有益的我要抓住不放,那个对我不好,我要推开它——贪嗔二法就出现了。心的流转是这样的。所以“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啊!这里把六根、六尘都给否定了。其实色声没有坏,尽管没坏,但是没有眼耳了也就等同于零了。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所以“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然而,我们再想想刚才说的张拙秀才的诗文:“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各中若了全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你就知道“不染万境”,又有什么可说的呢?“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心念已经纯熟了,没有什么可以沾身。所以“经云”——“经”就是《华严经》,最究竟了义的大乘经典,佛法不是教人愚痴迷惑之法,而是真正的智慧之法——是“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这跟世间的学问不同。世间的学问,是“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知”。他不知,并不是“不动”。
在这一品中,把我们的根本问题——定慧的不二、一行三昧、三无——都讲了。如果这其中的一个我们能很好地运用,修行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佛经,六祖坛经,六祖坛经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