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酒齄皶鼻(一例)

    赵×,女,40岁,简易病历,初诊日期1968年2月22日。
    主诉:鼻部红斑已三、四年。
    现病史:三、四年前鼻尖及鼻两侧出现潮红,逐渐发展扩大延至两 颊、前额,起红色米粒大之丘疹,鼻尖部有红丝,自觉微痒,平时大便经常干燥。久治不效,来我院门诊治疗。
    检査:鼻部潮红,并有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及毛囊孔扩大,鼻周围面部散在高粱米粒样大的红色丘疹和稍大之坚硬结节。
    脉象:沉弦。
    舌象:薄白苔。
    西医诊断:酒皶鼻。
    中医辨证:肺胃积热,血瘀蕴结。
    立法:凉血清热,活血化瘀。
    方药:
    生栀仁四钱 干生地三钱 紫丹参四钱 赤芍三钱 黄芩三钱 枇杷叶五钱 生白术五钱 地丁二钱 天花粉四钱 紫草根三钱 茜草根三钱 红花一钱半
    服上方十剂后,鼻部红班颜色转淡,原坚硬结节变软,红斑上脓疱见吸收,痒感感轻。继服上方,配合栀子金花丸(附方33)、大黄蟅虫丸(方见302页)等交替服用。同时并用颠倒散(方见313页)水调外用。两周后,鼻部红斑已明显好转,颜色渐趋于正常,鼻尖部毛细血管扩张已全部消失。再投以养阴清肺膏(附方84)、栀子金花丸,外用普榆膏(方见316页),继续治疗一月后,基本痊愈,
    [按语] 酒皶鼻好发于青、壮年。本病的发生,多因肺胃积热,复感风热之邪,血瘀凝结而致。根据病情的发展,可分为三期:
    1.红斑期:开始时鼻部表面出现油腻发亮,红斑时隐时现,以后红斑可以扩大,持久不退。法宜清宣肺热,凉血活血。处方:
    枇杷叶五钱 桑白皮五钱 黄芩三钱 黄连一钱半 赤芍三钱 白茅根一两 龙胆草二钱 菊花三钱 生甘草二钱 地骨皮三钱
    外用颠倒散,凉开水调数。
    方中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清热宣肺和胃;黄连泻心经之火;胆草清肝经之热;配以赤芍、白茅根、凉血活血;加地骨皮取其凉血清肺,配合桑白皮,为泻白散;甘草和中解毒。
    毛细血管扩张期:在红斑的地方出现扩张的毛细血管,毛囊孔扩大,可经常出现针头至高粱粒大小样红色丘疹或脓疱。治宜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处方:
    当归三钱 生地三钱 赤芍三钱 川弯一钱半 黄芩三钱 生栀子三钱 桃仁三钱 红花一钱半 丹参三钱 外用大枫子油(附方60)加珍珠散(附方42)调敷。方中以四物汤养血和营,配合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黄芩、栀子清利三焦之热;丹参活血软坚散结。血热明显者可加紫草根、茜草根凉血活血之剂。
    肥大期:鼻部遂渐肥厚变大,称鼻赘。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散结。大黄蟅虫丸加减:
    大黄三钱 蟅虫三钱 桃仁三钱 红花三钱 甘草三钱 丹参四钱 牡蛎四钱 川贝三钱 公英四钱 生地四钱 云苓五钱 黄芩三钱
    方中大黄、蟅虫、桃仁、红花活血通络,消肿破症;地黄、甘草濡养血脉,和中,祛邪化瘀而又扶正;丹参、牡蛎、川贝母养阴活血软坚;公英宣肺气,清解郁热。若患者体质较好,可加三棱、莪术破瘀化结;若患者体弱兼有虚象者,加生芪、党参补气之品以扶正。
    外治可用三棱针放血后,加用脱色拔膏棍(方见272页)贴数,每2~3日换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