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 > 法华经 > 法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

<- 第四十五集第四十七集 ->

第四十六集

  妙法莲华经大意 第四十六集 1981/7台湾圆觉寺档名:08-02-46
  我们再接著看下面:
  【比丘临终。具闻先佛之法。及得六根清净者。证人空也。得人空则出分段生死。故言命终。】
  这是经里面讲『比丘临终』,这个『命终』不是死了,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阿罗汉是入了涅槃,入涅槃也不是死了,「命终」也不是这个身命死了,不是。是说什么?证得『人空』就叫命终,真的命终。为什么?三界六道轮回的因断掉了。小乘经里面常有两句话说,「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就是这个地方命终的意思。他所作的是什么?所作的就是断见思烦恼,证人空理,小乘所修所为的就是为这个,只要见思烦恼断尽了,人空理证得,三界就超越。他身现在还在此地,没有看到他跳出三界,他真超三界。我们看到他没有超三界,什么原因?我们自己在三界里面看不出。他超出三界了,这就是经里面常说的「相随心转」,相分随著见分转。所以阿罗汉所居住的方便有余土,我们凡夫住的是凡圣同居土。为什么?我们住的凡夫土里面,有寂光土、又有实报土、又有方便土,四土是一不是二。完全看你自己的境界不相同,你境界高,你看的环境也不一样。所以我在《弥陀疏钞》给诸位说过,佛与大菩萨他们住的是寂光土,寂光土在哪里?就在我们现前,就是我们这个国土。但是他住的、他所受用的、心里面所感受的是常寂光;我们所感受的是生死轮回,苦海无边。这是什么道理?实际上经论里头,我一说你们大家都晓得,我说一个字底下你们都知道,光知道不行,你证不到,「心净则土净」,我们心不净!
  四土也可以说心清净有四种等差不同,得少许的清净,这就是方便有余土。我们要以上中下品来说,下品的清净、清净心,见思烦恼断证得了事一心,这是下品清净,这是现前这个环境,你所感受的是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是什么?也就是佛在《法华经》里面讲的「滞於化城」,是这个境界。中品的清净得理一心不乱,他感受现前这个环境是实报庄严土,与《华严经》里面讲的华藏世界没有两样。上品的清净,等觉菩萨以上的境界,他所受用的是什么?是常寂光土。一而四,四而一,确实是相随心转,四土境界随著我们清净心,这个清净不同的程度而转现。上一层的人看到底下的人看得清清楚楚,下面的人看不到上面人境界。同样有两个人,一个是凡夫,一个是阿罗汉,阿罗汉晓得凡夫的境界,凡夫不晓得阿罗汉的境界。凡夫看到阿罗汉,你不跟我一样吗?阿罗汉看到凡夫,你跟我不一样;凡夫看阿罗汉,阿罗汉跟我一样。佛要在你的身边,佛看你看得清楚,晓得你的境界,你跟他境界不一样。凡夫看到佛,跟佛手拉著手,佛你跟我也一样,没有什么不一样,所以记住,境为心转。我们要想了生死出三界,记住一定要得人空,得人空就要破我执;换句话说,要断烦恼障,见思烦恼你要把它断掉。见思烦恼是什么?就是唯识《百法》里面所讲的二十六个烦恼心所,那就是见思烦恼。见思烦恼要不断,人我空就证不到,六道轮回就不能超越。
  所以诸位一定要记住,我们念佛、诵经、持咒种种的修行方法,它是什么用处?就是把这二十六种烦恼给压住,不叫它起现行。如果你不晓得这个道理,你不知道这样用功就叫盲修瞎练。为什么?修是修了,一点用处没有,用了一辈子功,根本烦恼、随烦恼一天到晚起现行,你那个功夫不叫白用了吗?甚至於不晓得不善用功的,用功还起烦恼,我见过就很多!打佛七,这了不起,这在用功里面叫加行;换句话说,特别要用功夫。敲法器的有一个法器敲错了,眼睛都瞪起来,你用的什么功夫?用功就是把你的贪瞋痴慢伏下去,不要起现行。法器一敲错了,错了一下,瞋恨心马上起来;好了,不敲法器你还不起瞋恨心,这叫大大的颠倒。所以诸位一定要记住,用功的时候就是要息灭贪瞋痴,什么境界里面,善的境界、恶的境界,如法的境界、不如法的境界,贪瞋痴慢烦恼心所不起现行,你这个功夫压得住了。这个时候叫什么?这叫功夫成片,带业往生决定有把握,而且还可以说你随时可以去。你不是说要等李老师把这个经讲完吗?行,你只要到这个功夫就行了,不必到一心不乱,到功夫成片生死就自在。我喜欢今天走,今天就走得了,喜欢再住上一百年,就可以住一百年,随心所欲!也许诸位要问,功夫真正达到这里,他为什么不在这个世界住个一百年、两百年、一千年、两千年?他真有能力,但是什么?住久了,乏味,没意思,到他方世界去游览、观光,多自在!
  在这个世界世间人还有,没有功夫的人都有的时候觉得什么?活得不耐烦了,活得没有意思,他都想走。何况那些功夫已经到那个境界,已经到那个时候唯一能够留得住他的什么?就是教化众生,有很多人跟他学习,他很有兴趣,他可以多留几天。没有人跟他学,他方世界还有人想听他讲经,听他说法,还想跟他学,人家就到他方世界去!真有这个能力。李老师你们仔细去看看他的相,他不是个长寿的相,他人中是长,下巴颏很短,不是长寿相。他给我讲过,他那个长寿是这一生修来的。我这个相貌比他更薄,我活不了四十五岁的,我这个寿命也是自己修来的。一定要修得个生死自在,总算这一生没有白过,生死自在就什么境界里不生烦恼。不要给人争执,为什么?佛法是破执著的,不是叫你执著。你们读《金刚经》,佛无有定法可说,那还有什么执著?佛无法可说你还执著什么?执著就是生死轮回,执著就不是佛法,执著就不能够出离轮回,就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执著的人,所以你怎么能够执著?世间之事没有是非,是非是一切迷惑颠倒众生妄心里面变现出来。所以是非没标准,哪有标准?
  不但这个没标准,你就说我们拿佛教持戒戒律来说,戒律都没有标准。如果我们拿一个死的标准那就糟糕,那个问题就大了,譬如我们讲不杀生,不杀生这一条戒,名称完全相同,可是境界不相同。以五乘来说,人的不杀生跟天的不杀生境界又不一样,二乘人不杀生跟菩萨又不一样,菩萨不杀生跟佛不杀生又不相同,我们决定不可以拿我们这个境界,去衡量别人的境界。我们讲不杀生,不吃一切众生肉了,你要看看《济公传》,济公长老天天杀生、吃肉、喝酒,他大慈大悲。我们一看他把戒都破尽!结果怎么样?我们又造了口业了,我们又毁谤了圣人。这就是什么?他持戒持了个不杀生戒,跟我们持的不杀生戒的境界不相同。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哪个是佛再来的,哪个是菩萨再来的,我们肉眼凡夫见不到。我们说他破了戒,也许他是阿罗汉、菩萨再来的,那我们岂不是又造毁谤圣贤的罪过了?我们不晓得他的境界。所以,我在讲席里头一再跟大家说明白,戒律是戒自己的,不能拿戒律尺码去量别人。这个尺码子只可以量自己,不能量别人,量自己是对的,量别人就要造罪业。
  所以经律论都是佛教我们一个人的,除了一个人之外,别的都是佛菩萨。你要这样子的态度来修学,你这一生决定成佛;纵然不能成佛,求往生极乐世界那笃定没二话说的,决定成就。假如我们还是拿这个标准不量自己,天天去量别人,那就像灌顶法师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里面所讲的,念佛念到阿鼻地狱去了。我当年看《疏钞》看到这一句的时候,我很有疑惑,我就请教李老师,一个念佛的人,怎么会念到地狱,果报在地狱?再不好也可以得个人天福报,怎么会到三恶道去了?李老师听到我提出这个问题,他说这个问题是大问题,我在讲堂里向大家来解答。结果我们是在台中莲社星期五晚上上课,李老师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向大家解答。那就是刚才讲的,像打佛七,人家法师法器一下敲错了一个,你就瞪著眼起恶心,这样念佛就是念到阿鼻地狱去了。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过失?因为这个道场大家都求清净心,大家都在求一心不乱;你这样一搞的话,把道场搅乱了,使大家心里都看到你的时候,都失掉一心,这个罪过大了。所以不是你跟他敲法器两个人的关系,你是把整个道场搅乱,结罪是在这个地方结罪,这个罪过大了。你是搅乱一个人,那你是跟他的关系,你搅乱整个道场,那这个事情就麻烦。
  所以你看看佛法这五戒的偷盗戒,偷盗戒为什么那么严重?偷盗戒是堕地狱。为什么说我们偷那么一点点,根本就不值得的会堕阿鼻地狱?如果你要是偷一个人家的,你偷他千万亿万,你这个债主就一个,就跟他两个关系,与别人不发生关系。道场物叫十方常住物,道场里头一分一厘都是十方信众供养的,而道场里面,这个修行道场所有修行人都有分,他来也好,他不来也好,都有分。所以你在这个道场里偷了这一片纸,这个债主有多少?无量无边,凡是在这个道场里捐一分钱,出一点点功德的,或者发一个欢喜心、随喜心的他都有分,他都是你的冤家债主。十方所有修行办道的人,你都欠他债,你不堕地狱往哪堕?所以可怕就怕在这个地方,这是最严重的。你偷窃国家的东西,你这个结罪是全国老百姓,为什么?人人有分,老百姓都纳税。我们政府好像装一个电话机在这里,你把它偷掉,你这个罪是向全国人结罪。但是还没有在寺庙里常住物,常住物是什么?是向过去、现在、未来十方的信众结罪,这个不得了,这个罪太大了。所以这些偷盗人他不知道,他不晓得偷盗有这么严重的果报。佛为什么把偷盗列在根本戒当中?他不晓得这个道理,这个事情做不得!
  还有一种偷盗,不但没有罪还有功德,所以这个东西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这个道场寺院里面没有道,这些人都不是修行,打著佛的招牌来骗取信徒的这些供养,他们自己在享受。这个道场什么常住物、经书,你要把它偷去,你晓得什么?它没有用。譬如说很珍贵版本的经书,外面找都找不到的,你把它偷来,偷来怎么样?我们把它印了出来流通,让大家都看得到,你这个不但没有罪还有功德。为什么?他自己不能弘扬,他自己不能够受用,你拿去传播的时候,给大家都能得到佛法的功德利益,这就有功德没有罪过。所以戒律条条是活的,不是死的,正法道场他们是依照这个来修学,那一点都不能动。所以你要有慧眼,《楞严经》里面讲「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正法的道场少,邪法的道场多,你要能够辨别邪正,哪个道场是正的,是主持正法的,哪个道场不是的。但是如果说是刚才举的偷盗,你是存的什么心?弘法利生的心是正确的;如果说是自私自利的心,那还是阿鼻地狱罪过。譬如说我们偷了一本经书来,我们花了很多钱把它翻印出来流通,这是功德。你要是把翻印出来的经书,自己说这个书是稀有的,好的本子,是绝版书,我在后头还要「版权所有,不准翻印」,我要拿去买卖赚钱,那这就罪上加罪。这些道理并不很深,并不是想不到,头脑稍为清醒一点人,都能够想得到。
  所以我收藏了不少好版本的经书,我绝不执著,我也绝不吝啬。有许多人想问我要,我有两个条件,两个条件当中有一个,我就恭恭敬敬的供养。第一个条件,你发心讲这部经,你弘扬,我的书会供养你。为什么?我拿来也是想弘扬的,可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你能够弘扬,你代我弘扬我求之不得,我给你磕头顶礼,为什么?省了我的力气,你帮我去弘扬。第二个条件,你不是弘扬,你拿去翻印流通,我供养你。现在印刷术发达,以前这些书我要用的时候,我在这上面还要圈点做记号,有的时候写些字在上面,把书都糟蹋掉。现在我留的善本书,一本都不糟蹋,我自己要用,你看看像你们一样影印出来用,我这上面写字,我的原本上一个字都不留。这就什么?自己有受用,原本保在那里,留给后人,后来的人他发心去研究,发心去翻印。所以现在我这个本子几乎统统留著,只做一个功用,就是做翻印的底本。你们要学讲的时候,我把它影印一份给你就好了,我的原本还可以保留;如果你要是翻印的话,我的原本就供养你。所以诸位对於这些道理要晓得,就是佛法是活活泼泼的,佛法是破执著的。所以戒律的精神,你要懂得,戒律的作用,你要懂得,它的精神与作用,都是帮助我们得到清净心。如果我们在戒律里头生了烦恼,就立刻要提高警觉,我们错误了。
  怎么烦恼?这个烦恼有两种,一种是自己愚痴、迷惑,不通达戒学,我自己做了好多罪过,这个心里头不安这错了。佛法里面做事情不可以后悔,忏悔是什么?后不再做,这叫忏悔。为什么不能后悔?因为你晓得,这个业力是有消长的,你这一后悔你的心里头,阿赖耶识里头的业力就又增长了一分。我昨天做了错事情,昨天做错事情恶业种子,今天一想的时候这个种子力量又增加一层。我这个又想,那好了,你这个恶业种子天天增加,恶的力量强大,先受恶报;不后悔,不想它,虽有这个种子它不增加力量。所以叫你想什么?天天想佛,天天想菩萨,天天想到度众生,希望这个种子力量天天增加。不要以为打个妄想不要紧,打个妄想里头不是下种子,就是给种子增加滋润。所以疑悔都是烦恼心所,你们不看看六个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随烦恼就悔,这烦恼起现行要不得的!这是一种从自己产生的。
  另外一种就是看到别人犯戒,这心里头不舒服、难过了,把你的清净心失掉。你都忘掉了因戒生定,我因为持戒把定破坏掉,这个戒白持,这个戒律是什么?没有达到目的。我的戒律是要达到清净心,是为了清净心而持戒的,是为了定而持戒的。现在我持戒反而清净心得不到,定得不到,这就是不晓得戒学的精神,完全不懂戒学,盲修瞎练。定的目的是什么?定的目的开智慧。所以小乘声闻缘觉就是不晓得定的目的,定得到,定得到很自在,是一种非常高的享受,於是乎迷在定里头去,不知道定的作用是开智慧。所以持戒的人会迷在戒里头,迷在戒里头不会得一心,不会得清净心,不会得定;得到定的人迷在定里头,他不能开慧,这都是错误,都是盲修瞎练。不晓得戒与定都是方便法,是楼梯,楼梯上住不得,要爬上去,爬上去之后要把它舍掉,你才能够更登一级。
  所以欧阳大师在「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这里头说得很透彻、很清楚,告诉我们佛法自始至终,开始是正信、正见、正行,到最后所证的是正觉。证果是什么?就是正觉,最后的目的是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最后的目标。开始是正信,我们现在如果是连这些道理都不能通达,我们的信就不是正信,我们的见解不是正见,为什么?死在教下,不晓得佛的意思。开经偈里头就告诉我们,「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真实义不在字里行间,是在文字之外。所以读经、听讲要晓得弦外之音,言语文字里头没有,但是你要藉言语文字去体会你才能够得到。正信、正见之后你的行为就正,你做的善行是正的,你做的恶行还是正的,这个妙妙极了。像五十三参里面,五十三参里头有杀盗淫妄,都是正行、菩萨行。甘露火王杀生、杀人;伐苏蜜多女是淫女,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酒家,日本人所说的妓女,那是菩萨正行;胜热婆罗门愚痴,贪瞋痴都是正行。那在我们看这还得了吗?所以世间法没有一法不是正行,悟了就是正行,问题在哪里?问题就正见。什么叫正见?心清净一尘不染,一尘不染的时候什么都是正的。心地有染污的时候,天天诵《法华经》,天天拜阿弥陀佛,都不是正行。为什么?因为你有执著,你有迷惑,你心里头有佛、有众生,你心不清净。正行是什么?心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是正行,所以济公长老杀生、吃肉、喝老酒正行。诸位要晓得,什么叫正、什么叫不正?心里面有念头就不正,心里头没有念头,清净就正。
  为什么?因为一切事是依他起的,依他起事里面没有邪正、没有善恶、没有是非。是非、善恶、好丑是你自己心里头生出来的,什么心?无明心里生出来的。清净心里头没有,真心里头没有,所以大家要晓得这个道理。这个心是什么心?就是《百法》里面讲的八识五十一心所、二十四个不相应,这些东西是什么?《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那还有什么事情?没有事情!所以他的境界里头没有善恶、是非、好丑。蕅益大师说得清楚,所以我们把蕅益大师「开示录」,我从日本回来之后印了十二万份,就是《无际大师心药方》,我印在那个后面。那篇开示文字很短,说得清清楚楚,给我们讲境缘没有好丑。境是什么?境界,就是我们物质生活环境。缘是什么?缘是人事,除了自己,一切人都叫做缘。一切人之外,一切畜生乃至於一切万物,那就叫境界。境与缘没有好丑、没有善恶、没有是非,什么都没有。是非、善恶、好坏,都是你自己烦恼心所里面产生之物。佛叫我们离妄,不是叫我们离这些事,离这些事那把世间法统统破坏,那真是家不成家,国不成国。不是叫你离这些事的,是叫你什么?离妄心,离幻是离幻心、离妄心。不是叫你把这个事都不要,事都不要,性也没有,那还得了吗?
  离得掉离不掉?离不掉。为什么离不掉?因为事就是性,古人讲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器不要了,我这个茶碗是黄金做的,我不要这个杯子。那黄金要不要?我要黄金,那杯子就是黄金,金就是杯子,你能离得掉吗?离不掉!离个什么东西?离个妄心。我在这里起了贪心,起了瞋恨心,这假的,把这个贪心、瞋恨心离掉,离幻即真,这就是幻妄。所以我一再给大家讲离什么?离遍计所执。不是离依他起,依他起离不掉,依他起是器,圆成实是性,它两个是一体的。水与波、金与器这没法子离,这不相干的,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有障碍的、有麻烦的就是遍计所执,人我执、法我执。此地告诉我们,离了人我执就证得了人空,出分段生死,我们在六道轮回里面命终了,为什么?不再六道轮回。诸位果然到这个境界,现在就不受六道轮回,现在命就终了,六道轮回的生命终了,就没有了。
  我们现在身还在这叫什么?这就是小乘经里面常讲的「有余依涅槃」。有余什么?我这依他起在,依他起的在,遍计执没有了,断了,遍计执命终了。依他起长寿,依他起就无量寿,就证得无量寿;遍计执命终了,依他起就无量寿;遍计所执要没有离开,依他起短命,为什么?有生有灭,六道轮转。诸位要是真正把这些道理都想明白,都贯通了,你真是心开意解,你自己才真正看出来前途是无限的光明,不是一团漆黑在前头摸索,不是的,一片光明。我跟大家讲你要是不能够悟,你要是不能信,那无可奈何,我觉得我的责任尽到了。真正的成就是要靠大家自己悟入,悟是开启,入是什么?在我们生活上证得。发现生活原来就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你自己证得,证得怎么样?生死就没有。再讲念佛,给诸位说,得事一心不乱,这个比功夫成片高。功夫成片的人没有得人空,没有出分段生死,他那个力量只是什么?可以把烦恼压住,烦恼没断,他的功夫、他的定力能够控制烦恼,叫烦恼不起现行,他有这个能力,但是没有能力断烦恼。证人空的人是断烦恼,就是得六根清净。
  在这几句话里头,我特别再要告诉诸位的,因为什么?怕大家产生怀疑,就是『具闻先佛之法』,这个「具」是具足。这个我们一听头大了,具足三藏十二部这么多,我统统都要听,这个事情做不到!此地具闻,悟了就是具闻;不悟,你把三藏十二部念烂了,你也没闻。所以怕诸位看到这个字发生了误会。我们想想六祖大师当年在黄梅闻法,忍大师跟他讲《金刚经》,我算算时间决定不会超过两小时。而且《金刚经》从「如是我闻」,只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具闻,他开悟!你要不信他具闻,三藏十二部随便拈一部经来你问他,他都给你讲得头头是道,他都通了,这叫做具闻。所以佛法里面讲具闻是讲你大彻大悟,以这个为目标。或者我们再给诸位说,以念佛人来讲就是理一心不乱为目标,你现在就得理一心不乱现在就具闻;没有得到,没有得到叫多闻。多闻是什么意思?薰习,一遍一遍的听,听了之后开悟,用意在这个地方。但是你可不能执著,你可不能去研究,你愈研究是增加你的迷惑。听懂了就懂,不懂就不懂,不懂也不去研究,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求一个心清净。清净到极处,就跟那水一样,水先是大波浪,慢慢它小波浪,慢慢没有波浪,没有波浪就像一面镜子,什么都照得清清楚楚,就开悟。为什么不去研究?一研究又起波浪;换句话说,佛法的目的就是求的风平浪静。你一研究你又自己制造波浪,这个佛就喊冤枉!所以佛经研究不得的,解不得的。我在给诸位说这么多话都叫做废话,你千万不要当真,你要把这个废话当真,那你心里头又起波浪;听完这些废话之后,心平气和,风平浪静,这就对了,这就如法。

<- 第四十五集第四十七集 ->

佛经,法华经,法华经大意_净空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