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 > 佛经研究 > 阿含经 >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_宗瀅师

<- 第四十三集第四十五集 ->

第四十四集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4集
  这一集接杂含104经:比如长者多财,有怨家恶人,诈来仆役,谨敬左右,却常思害命。令主悦意,不自防护时,手执利刀,以断其命。凡夫对五蕴作常想、安稳想、不病想、我想我所想,于此保惜,终为怨家所害。圣弟子于此观察,五阴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非我,不受不着而自觉涅槃。
  杂含259经,是摩诃俱希罗与舍利弗尊者的对话:
  未得无间等法的比丘思惟五受阴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无我,可得无间等法;有学圣者,精勤思惟五受阴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无我,可得增上果;阿罗汉亦思惟五受阴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无我,见法乐住。所以,做这样的思惟,可转凡成圣,也可成就四个沙门果,无学圣者仍依此见法乐住,可见,平时培养对自身五蕴这样的思惟是多么重要。
  杂含107经中,佛陀教导120岁的那拘罗长者于五阴集、灭、味、患、离如实知,就可虽身苦而得心不苦。
  这几经的学习,真切认识到自己根本就没有按照佛陀的教导对五蕴身心做观察,更没于对此身心的爱着生起厌离感。也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惟处在怎样的模式下。因为终日为无明所覆,对五蕴集灭味患离不如实知,时时为虚幻不实的境界牵转,没得到的想得到,得到了的想保留;念念落入对随缘而起的现象的分别执着中,不离我优我等我劣的思绪。对自己的色身是很爱惜的,意识不到这是变易败坏之法,并不思惟此磨灭法正朝向、也必朝向衰老、疾病、死亡迈进,没有感到最大的无常就是死。偶尔为如刺如杀的病苦折磨得苦不堪言,突然意识到死是自己正在面临、也必然面临的大事,才有了一点迫切感,心情一下就沉重了,又唉声叹气,心灰意冷。对超越不过去的身苦深深感到无奈,似乎不得不接受了,于是放下一些贪恋和爱染,但这毕竟是消极地接受,被迫地放下,即使面对死到临头,只要发现有一点点快乐的感受生起,都立刻追逐不舍,只要有一丝能转向不老、不病、不死的可能,马上死灰复燃,欢天喜地,对未来又充满希望,跃跃欲试。如此反复,不停轮回,确如经中所说:对五蕴作常想、安稳想、不病想、我我所想。终日抱着贪嗔痴作父母,把如病如痈如刺如杀的毒钵当亲人宝贝,爱着保惜,为它系缚,任它支配,终为怨家所害。
  身苦心也苦,一定体会过吧。可以心不苦的,想知道吗?那就学习圣弟子观察自己身心吧,发现它的真相,就可以不再上当受骗了。共同努力!

<- 第四十三集第四十五集 ->

佛经,佛经研究,阿含经,杂阿含经选集讲记_宗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