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 > 佛经研究 > 阿含经 >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_宗瀅师

<- 第四十二集第四十四集 ->

第四十三集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3集
  这一集接杂含58经。佛陀开示凡夫正因为于五蕴内外执着有一个我,所以生我慢而流转;圣弟子也正因为知此五蕴无我的真相才得无我慢,疾得漏尽。所以于五蕴正知善见无我,就可以息灭贪嗔痴,止息生老病死苦;解脱就是于我执、我见、我爱、我慢中出离。
  这时有异比丘无明起恶邪见:无我谁受报?这是一个很熟悉的话题,也是大多数人迷惑的问题,千几年来争论不休。如果无我,造了这个业,谁来受报?生命中没有一个主体,那生命怎样从前生到后世?五蕴身心找不到一个我,那此身坏灭了,来世怎么相续?前生的我与后世的我靠什么而联系…..
  无我——佛法与世间外道不共的特质在此,凡夫与圣者的差别在此,后来部系之诤在此,印度佛教流变直至灭亡的原因也在此。想来,我们想不通的问题,佛陀时代早已有此疑问,佛陀也早已做了开示。
  对听到无我而想到“无我谁受报”的疑惑,佛陀直问:色无常否?让他停止想象。认为“有我才能受报”是想象得出的结论,我们很多的迷惑和疑问都是想出来的,但真相不是单靠想就能知见的,必须要看。经过看,只好回答说“色无常”,这是通过观察事实得到的,是有“我”论者也不能否认的,无常变易就不能主宰,那单一、独存、不变的“我”就无法成立了。非要舍此人人都可经验的事实另觅一个受报的主体,也只是“但有言说、问已不知,以非境界故”的臆想和猜测罢了。
  这一经严厉地指出:总想从前生到后世千方百计地找一个点去安立受报的主体,都是不能正解无我的恶邪见。已离开了佛陀无常、无我的教导,离开了身心生命,离开了实际可经验的。这是每个佛弟子都应当谨记的。
  杂含104经:除了认为众生生命有一个主体在造业、受报、轮转外,认为阿罗汉漏尽命终更无所有的恶邪见在佛陀时代也是屡见不鲜。看来凡夫外道都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么就是有一个实在的主体死此生彼,来来去去;现在知道阿罗汉圣者漏尽解脱、不受后有了,这个我就断灭了;不再相续就是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不能正见无我,就必然在常、断的边见中。舍利弗尊者依然引导焰摩迦比丘回归自身生命,看清五蕴无常、无我的真相而舍离边见。
  这一集还有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师父提醒我们:佛陀和圣弟子对听到的,会先去求证,当面确认,在平时生活中,我们也应学习这样求实、求证的方法,以避免是非、减少误解;对焰摩迦的恶邪见,众比丘劝诫无效,就报告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仍依佛陀教化的方式主动帮助,焰摩迦比丘也如实承认和诚恳接受,并依教导舍离邪见得见正法。圣弟子间依法依律,真诚友善,互助戏诫,共同增上,实在是令人钦敬。佛法教导我们质直不诌,对人对己,真诚坦荡,这对自心的净化及僧团的和合、清净都是很重要的。(就连毛主席都教育党内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此,对我平时所说、所行,有错误、不足之处,恳请大众师父多多帮助,给予指正、指导、批评,我愿向大家学习,与大家共同进步!谢谢!

<- 第四十二集第四十四集 ->

佛经,佛经研究,阿含经,杂阿含经选集讲记_宗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