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脾胃
大意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经文)脾胃盛则善食而肥。多食不伤。过时不饥。脾胃衰则少食而瘦。多食易伤。过时易饥。或虽肥而四肢不举。此脾实而邪气亦盛也。或善食而四肢削瘦。此脾强而邪火旺也。脾胃盛衰可见也。(东垣)
内因
胃可纳受。脾主消导。一纳一消。营运不息。生化气液。(指掌)乃传于脏腑。故胃为五脏之本。六腑之大源也。(经文)若饮食饥饱。寒暑不调。则伤胃。胃伤则不能纳。忧思恚怒。劳役过度。则伤脾。脾伤则不能化。二者俱伤。纳化皆难。而恶心胀满。面黄倦怠。食不消化等症作矣。(汇补)
外症
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显火上行。独燎其面。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肠鸣泄泻。脾胃既病。下流乘肾。土来克水。则骨乏无力。是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东垣)气血精神。由此而日亏。
脏腑脉络。由此而日损。肌肉形体。由此而日削。(指掌)
受病分辨
饮食劳倦。则伤脾胃。(经文)故有劳倦受伤者。有饮食受伤者。有劳倦后继以食伤者。有食伤后加以劳倦者。大抵劳役伤脾者。心口按之不痛。饮食伤脾者。心口按之刺痛。(谦甫)又食伤。则其症初寒。后变郁热者多。劳倦。则其症初热。后变虚寒者多。故经曰。始受热中。末传寒中。即是谓欤。
变病分辨
脾属阴。主湿化。胃属阳。主火化。伤在脾者。阴不能配阳而胃阳独旺。则为湿热之病。如痈肿疮疡。食 黄疸。消渴肉痿。噎膈痰火。食少之类是也。伤在胃者。阳不能配阴而脾阴独滞。则为寒湿之病。如身重肢麻。
面黄浮肿。痞胀噫气。倦怠积块。泻利之类是也。又不能食者病在胃。能食而下能化者病在脾。(汇补)
四肢不用
脾病而四肢不用者。以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能自至其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之气。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经文)
头足浮肿
四肢属脾。眼胞上下亦属脾。脾衰则清气不化。浊液不输。水湿停留。故头足浮肿。(东垣)
九窍不利
凡人饮食入胃。先行阳道。阳气升浮。散满皮肤。充塞巅顶。则九窍通利。病患饮食入胃。先行阴道。阴气降沉。遽觉流于脐下。辄欲小便。当脐有动气。隐隐若痛状。是真气谷气不能上升。故九窍不利也。(东垣)
食后嗜卧身重
脾旺则饮食运动。脾衰则运动迟难。故凡食入后。精神困倦。沉沉欲睡者。脾气馁而不能运动也。至于身重。亦属脾湿。或因内受。或从外袭。俱当健脾分利。若无湿气。止属脾虚。并宜补益中气。升腾下陷。大禁渗利。(汇补)
脉法
脾气受伤者。脉浮大而无力。胃气受伤者。脉沉弱而难寻。此皆不足之脉。易于寻按者也。更有脉大饱闷有似食滞。误用克伐疏利。而郁闷转甚者。此乃脾虚而现假象。即洪大之脉阴必伤。坚强之脉胃必损也。
宜温理黄宫。发育自治。若再用攻伐。变患蜂起矣。(汇补)
脾气变现
脾附于胃之外。形如马刀。闻声则动。动则磨食。以健运为体。喜燥而恶湿。其味甘。其臭香。其色黄。其声歌。
其液涎。有病则五者变现发露于外。(六要)
瘥剧日期
脾病者。愈于庚辛。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日 慧。日出甚。下晡静。(经文)
治法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损于脾则肌肉削瘦。饮食不能为肌肤。故宜调其饮食。适其寒温。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经文)
脾虚升阳
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内经)奉者。脾胃和。谷气升。行春夏之令。故人寿。降者。脾胃不和。壳气下流。行秋冬之令。故人夭。升降之理。所关甚钜。所以脾虚久病。宜升阳扶胃药中。每寓升发之品。(汇补)
脾虚补肾
脾肾交通。则水谷自化。(杨仁斋)若房劳过度。下焦阳虚。不能上蒸脾土。熟腐五谷。致饮食少进。胸膈痞塞。或不食而胀。或食而呕吐。或食而不化。大便溏泄。用补脾不效者。当责之少火不足。以火能生土故也。其症必兼肾泄遗精。宜八味丸或四神丸治之。(汇补)
胃症补心
有前富后贫。身心悲苦。或锐志功名。或劳神会计。气散血耗。皆令心主不足。无以生长胃气。由是饮食减少。肌肉瘦减。宜补养心脏。盖脾为己土。以坎中之火为母。胃为戊土。以离宫之火为母。所以补胃必兼补心也。其症每多惊悸怔忡。健忘不寐。宜归脾汤加益智仁。寒症见者。加炮姜。(汇补)
用药总法
凡养胃必用参、术。健脾必用枳、术。健者。运也。动也。脾气不运。而助其健运也。与天行健之义同。故七情郁结。饥饱失常。膏粱浓味。酿成痰火。使脾胃不和。必用枳、术二味。若饮食伤脾。用二陈四君之类。劳倦伤脾。
用补中建中之类。各以见症有余不足加减。补火生土。以八味丸、理中汤。补下焦阴火。以归脾汤、人参养荣汤。补心火。寸关滑数无力。恶心口渴。不喜饮食。胃有虚火也。二陈汤加姜炒黄连、枳、术。后加人参。气口缓弱。或迟而无力。或虚大无神。呕吐不食。胃有虚寒也。必过服寒凉生冷所致。宜香砂六君子加浓朴、苍术。甚者加炮姜。气口滑实。呕吐不食。体浓多郁。属湿痰。仍宜吐之。吐定。以二陈、二术、香附、川芎。开郁行气。气口脉芤。胸间作胀。口中血腥臭。或胃脘痛。面痿黄。乃胃有死血。加韭汁。后以越鞠丸加血郁药。倍山栀。凡过食炙爆浓味多怒人。有此症。若四肢倦怠。饮食不进。乃脾虚也。以参、术、白芍补脾。山楂、麦芽健运。关脉沉缓。能食不化。停滞心下。痞满嗳气。咽酸噫臭。乃脾弱食滞也。宜二陈、枳、术、山楂、麦芽。后用补剂。平时食不消化。枳术丸最效。随症加减。痰。加半夏。火。加黄连。寒。加砂仁。久病后。吐泻后。食不消化。
脉涩或弦。重取无力。属脾阴血少。津液不能濡润。以致转运失常。宜养血润燥健脾。若四肢倦怠。面黄手心热。脉大无力。宜补中益气汤。久病不食。或食不消化。或过服克伐。致损脾胃。六君子汤。脾胃两伤。
纳化皆难。或吐或泻。面色痿黄。倦怠乏力。参苓白术散。衰年久病。脾胃不和。食少不磨。或吐或泻。补脾药中。加砂仁、肉果、补骨脂等。温暖下焦。或用八味丸以补命门。皆虚则补其母也。所以健脾不应者。用之屡效。浅见者去桂、附。即不效。肥人体倦。脾胃不和。食少饱闷。胃中有湿痰也。宜燥之。二陈、二术、香附、浓朴。
少加枳实。气下坠不行。加升、柴。丹溪谓升柴二陈二术汤。能使大便顺而小便长。盖为湿痰滞于中。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痞塞填闷。以致二便阻塞。甚至小水不通者设。二术燥脾湿。二陈化痰气。升、柴引清气上升。清气一升。浊气自降。郁结开通。津液四布。湿流燥润。而小便长矣。瘦人脾胃不和。传化失常。大便干燥。口中燥渴。心下饱闷。多属血虚。宜健脾养血。忌渗涌分利。以白术、白芍、陈皮、甘草、麦芽、浓朴、姜炒黄连、当归、麦冬之类。如中焦湿热太盛。即是有余。须五苓平胃之类。削其敦阜之土。若病久。或禀赋怯弱。
生冷油腻伤脾。而虚闷痞满不食者。必以白术为君。茯苓、陈皮、香、砂和中药为佐。若喜食而运化迟者。以枳术加神曲、山楂、二陈、谷芽之类。砂仁、白蔻。气味辛香。俱能快膈开胃。但恐积湿成热。故无火者宜之。如胃弱面青。面白淡黄。手冷脉缓者。稍加二味于参、苓、术、草中。最效。今人不知其性。动言白蔻太克。岂知杨仁斋云。虚人脾胃弱而痰食交滞成疟者。加白豆蔻使元气运动。而脾胃流通。寒热自解。且东垣于补中调中诸方。尚用草豆蔻之辛烈者。何惮白豆蔻之辛平乎。又食入倦怠迷闷。辄欲小便者。此元气下陷。
补中益气汤倍升、柴。膈间痞闷不食。面惨脉沉。此是气郁。当从郁治。不可填补。凡补脾胃药中。须入补心药。盖火能生土也。即古方用益智仁之意。
脾胃选方
二陈汤(方见痰症) 六君子汤 八味丸 补中益气汤(三方俱见中风) 枳术丸(方见伤食) 平胃散(方见暑症) 小建中汤(方见劳倦)
参苓白术散 治脾胃虚弱。食少不进。呕吐泻利。或大病后。扶脾助胃。极效。
人参 白术 茯苓 山药 扁豆(姜炒各一两半) 甘草桔梗 薏苡仁 莲肉(各一两)
末之。每服二钱。枣汤下。张三锡加麦芽一两。砂仁三钱。山楂五钱。为丸屡效。有痰。加半夏八钱。若脾弱多燥结者。以前本方入猪肚中。缝紧煮烂。捣丸服。
健脾丸 如无他症。但食后不能传化。因而食少者用之。
人参 白术(各四两) 山楂肉(一两半) 麦芽 橘皮(各一两)
或再加砂仁。或木香、荷叶煮陈谷芽。米粥为丸。如四肢倦怠。面色痿黄。口淡食少。耳鸣。本方加炙甘草五钱。茯苓二两。便泻。加山药、扁豆、莲肉、肉果。如有湿痰。加半夏一两。胆星一两半。蛤粉、赤苓各一两。以神曲糊丸。如有火。嘈杂恶心。加炒山栀一两。黄连五钱。水泛丸。如多郁。心下不舒。食少倦怠。妇女多有此症。去人参。加香附五两。川芎一两半。神曲糊丸。如血少肠胃枯涩。口干便秘。皮肤枯燥。食不能运。妇人经血衰少。淡白色。加当归、白芍各二两。抚芎、麦冬、柏子仁各一两。建糖丸。
治中汤 治脾胃不和。中满呕逆。恶心泄泻。
人参 干姜 白术(各一钱) 陈皮 青皮 甘草(各七分)
水煎。
枳缩二陈汤即二陈汤加枳壳、砂仁。
浓朴温中汤 治脾胃着寒。停食。
陈皮 浓朴 干姜 茯苓(各八分) 甘草 木香(各五分)
水煎。
人参开胃汤 治脾虚停食。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神曲 麦芽 砂仁 浓朴 丁香 藿香 莲肉 生姜 枣肉水煎。
七味白术散 治脾胃虚而伏火。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干葛 藿香 木香椒术养脾丸 治脾胃虚而着湿。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川椒 麦芽 苍术 干姜 砂仁实脾饮(济生) 治脾虚挟寒湿肿胀。
白术 茯苓 浓朴 木香 木瓜 草果 干姜 大腹皮 附子(炮各一两) 甘草(炙五钱)
每服四钱。水一钟。姜三片。枣一枚。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