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胸背部
锁子骨
锁子骨,经名拄骨。横卧于两肩缺盆之外,其两端外接肩解。击打损伤,或骑马乘车,因取物偏坠于地,断伤此骨,用手法先按胸,再将肩端向内合之,揉摩断骨令其复位,然后用带挂臂于项,勿令摇动。内服人参紫金丹,外熨定痛散,再敷万灵膏,其证可愈。
人参紫金 定痛散(俱见山角骨伤)
万灵膏(见巅顶伤)
胸骨
(附:胁肋)
胸骨图(图缺)
胸肌即 骨,乃胸胁众骨之统名也。一名膺骨,一名臆骨,俗名胸膛。其两侧自腋而下,至肋骨之尽处,统名曰胁;胁下小肋骨名曰季胁,俗名软肋;肋者,单条骨之谓也,统胁肋之总,又名曰 。凡胸骨被物从前面撞打跌仆者重,从后面撞仆者轻。轻者先按证用手法治之,再内服正骨紫金丹,外用面麸和定痛散灸熨之,或以海桐皮汤洗之,贴万灵膏即能获效。若内血瘀聚肿痛,伛偻难仰者,早晨以清上瘀血汤、消下破血汤分上膈、下膈以治之,晚服疏血丸。有受伤日久,胸骨高起,肌肉削瘦,内有邪热瘀血,痞气膨闷,睛蓝体倦,痰喘咳嗽者,宜加减紫金丹,以消热化痰,理气健脾,润肌定喘。若伤重者,内干胸中,必通心、肺两脏,其人气乱昏迷,闭目,呕吐血水,呃逆战栗者,则危在旦夕,不可医治矣。若两侧撅肋诸骨被伤者,则相其轻重以分别治之,凡胸胁诸伤轻者,如黎洞丸、三黄宝蜡丸等药,皆所必需,宜酌用之。
清上瘀血汤 治上膈被伤者。
羌活 独活 连翘 桔梗 枳壳 赤芍 当归(酒洗) 山栀子 黄芩 甘草 川芎 桃仁 红花 苏木川大黄 生地黄
水煎,加老酒、童便和服。
消下破血汤 治下膈被伤者。
柴胡 川芎 川大黄 赤芍药 当归 栀子 五灵脂 木通 枳实(炒) 红花 赤牛膝 泽兰叶 苏木生地黄 黄芩 桃仁
水煎,加老酒、童便和服。
加减紫金丹
白茯苓 苍术(米泔浸,炒,各二两) 当归 熟地黄 白芍药(炒) 陈皮(各四两) 肉苁蓉(酒洗去鳞甲,一两) 丁香(一钱) 红花(五钱) 瓜儿血竭(三钱) 乳香(去油,三钱) 没药(去油,三钱)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用黄酒送下。
黎洞丸 治跌打损伤,瘀血奔心,昏晕不省,及一切无名肿毒,昏困欲死等证。
京牛黄 冰片 麝香(各二钱五分) 阿魏 雄黄(各一两) 川大黄 儿茶 天竺黄 三七 瓜儿血竭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各二两) 藤黄(隔汤煮十数次,去浮沫,用山羊血五钱拌晒。如无山羊血,以子羊血代之,二两)
以上十三味,共为细末,将藤黄化开为丸,如芡实大。若干,稍加白蜜,外用蜡皮封固。内服用无灰酒送下,外敷用茶卤磨涂,忌一切生冷发物。
三黄宝蜡丸 专治一切跌打损伤及破伤风,并伤力成痨,女人产后恶露不尽,致生怪证,瘀血奔心,痰迷心窍,危在旦夕。重者一钱,轻者三分,用无灰酒送下,立刻全生。如被鸟枪打伤,铅子在内,危在顷刻,服一钱,吃酒数杯,睡一时,汗出即愈。如外敷,将香油热化少许,鸡翎扫患处。服药后忌凉水、生冷、烧酒三日,如不忌此酒,则药无功。
天竺黄(三两) 雄黄(二两) 刘寄奴 红芽 大戟(去骨) 麒麟竭(各三两) 归尾(一两五钱)朱砂 儿茶(各一两) 净乳香(去油,三钱) 琥珀 轻粉 水银(同轻粉研不见星) 麝香(各三钱)
以上各称足分两,各研为细末,如无真天竺黄,以真胆星三两代之,再用好黄蜡二十四两,炼净,滚汤坐定,将药投入,不住手搅匀,取出装瓷罐内备用。
正骨紫金丹 万灵膏(俱见巅顶骨伤)
定痛散(见山角骨伤)
疏血丸(见凌云骨伤)
岐骨
岐骨者,即两凫骨端相接之处,其下即鸠尾骨也。内近心君,最忌触犯。或打仆,或马撞,则血必壅瘀而多疼痛,轻者只在于膈上,重者必入心脏,致神昏目闭,不省人事,牙关紧闭,痰喘鼻煽,久而不醒,醒而神乱,此血瘀而坚凝不行者也,难以回生;如神不昏乱,仅瘀痛不止,胸满气促,默默不语,醒时犹能稍进饮食者,宜早晨服加减苏子桃仁汤加枳壳,晚服疏血丸,外贴万灵膏,再以炒热定痛散熨之,庶可愈也。又凡周身骨之两叉者,皆名岐骨,学人宜知之。
加减苏子桃仁汤(见巅顶骨伤)
疏血丸(见凌云骨伤)
万灵膏(见巅顶骨伤)
定痛散(见山角骨伤)
蔽心骨
蔽心骨,即鸠尾骨也。其质系脆骨,在胸下岐骨之间。跌打撞振伤损,疼痛不止,两胁气串,满腹疼痛,腰伛不起,两手按胸者,宜内服八厘散,外用艾醋汤洗之,敷万灵膏,渴饮淡黄酒。忌茶水、生冷、糠米粥。
八厘散、万灵膏(俱见巅顶骨伤)
凫骨
凫骨者,即胸下之边肋也。上下二条,易被损伤,左右皆然。自此以上,有肘臂护之,难以着伤。在下近腹者,用手提之易治,盖其肋近边可以着手,则断肋能复其位也,其人必低头伛腰,痛苦呻吟,惟侧卧不能仰卧,若立起五内皆痛,或头迷神昏,饮食少进,宜内服正骨紫金丹,洗以八仙逍遥汤,贴万灵膏及散瘀等药可愈。若在上之第二肋,或有断裂垫伤,塌陷不起,因位居膈上,难以入手,虽强为之,亦难完好,其所伤之血留于膈上,若不随药性开行,必结成包囊。其包轻者系黄水,硬者系血块,则成痼疾矣。
正骨紫金丹(见巅顶骨伤)
八仙逍遥汤(见玉梁骨伤)
万灵膏(见巅顶骨伤)
阴囊
凡阴囊被人扯破者,用鸡子黄油,并金毛狗脊毛,薄摊涂油于上,次敷封口药;又用截血膏敷贴,或乌龙膏敷贴亦可。内服加减紫金丹,洗用紫苏叶煎水洗之。
凡阴囊有青黑紫色肿者,用定痛膏加赤芍、草乌、良姜、肉桂各少许打和,用韭叶捣烂同贴。如无韭叶,用葱叶亦可。仍服利小水之药。
定痛膏 治打仆伤损,动筋折骨,跌磕木石压伤肿痛。
芙蓉叶(二两) 紫荆皮 独活 南星(生) 白芷(各五钱)
上共为末,加马齿苋一两,捣极烂,和末一处,用生葱汁老酒和炒暖敷。
封口药(见鼻柱骨伤)
截血膏(见唇口伤)
乌龙膏(见凌云骨伤)
加减紫金丹(见胸骨伤)
背骨
背骨图(图缺)
背者,自后身大椎骨以下,腰以上之通称也。其骨一名脊骨,一名膂骨,俗呼脊梁骨。其形一条居中,共二十一节,下尽尻骨之端,上载两肩,内系脏腑,其两旁诸骨,附接横叠,而弯合于前,则为胸胁也。先受风寒,后被跌打损伤者,瘀聚凝结,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形。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背膂始直。内服正骨紫金丹,再敷定痛散,以烧红铁器烙之,觉热去敷药,再贴混元膏。
正骨紫金丹 混元膏(俱见巅顶伤)
定痛散(见山角骨伤)
腰骨
腰骨,即脊骨十四椎、十五椎、十六椎间骨也。若跌打损伤,瘀聚凝结,身必俯卧,若欲仰卧、侧卧皆不能也,疼痛难忍,腰筋僵硬,宜手法:将两旁脊筋向内归附膂骨,治者立于高处将病患两手高举,则脊筋全舒,再令病患仰面昂胸,则膂骨正而患除矣。内服补筋丸,外贴万灵膏,灸熨止痛散。
止痛散 止痛消肿,活血通经,辟风驱寒。
防风 荆芥 当归 蕲艾 牡丹皮 鹤虱 升麻(各一钱) 苦参 铁线透骨草 赤芍药(各二钱)川椒(三钱) 甘草(八分)
共享末,装白布袋内,扎口煎滚熏洗。
补筋丸(见 骨伤)
万灵膏(见巅顶伤)
尾骨
尾 骨,即尻骨也。其形上宽下窄,上承腰脊诸骨。两旁各有四孔,名曰八 。其末节名曰尾闾,一名端,一名橛骨,一名穷骨,俗名尾椿。若蹲垫壅肿,必连腰胯,内服正骨紫金丹,洗以海桐皮汤,贴万灵膏。
正骨紫金丹(见巅顶伤)
海桐皮汤(见两颧骨伤)
万灵膏(见巅顶骨伤)
(以上见背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