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辨烧热
夏禹铸曰:烧热之因不一,不可概作风寒,今照症发明,人当探本。
肺部烧热有五
一、感冒。面色寒滞,两颊或似水红桃花,鼻流清涕,恶风痰壅,治宜芎苏饮以表之。
一、受暑。面色惨淡,唇口舌皆淡白色,四肢困倦,神气萎靡,自汗烦渴,或说诡话,宜用清暑益气汤。
一、本脏发热。邻家有流行 痘者,不可误除。
一、本脏有虚。面色白,口气微,唇舌淡色,或发嗽热必轻微,治宜用五味子、麦冬、冬花、白术、白茯、陈皮等味,服之自愈。
一、本脏有热而发烧热者,面色红燥,口中作渴,鼻门干燥,或大便秘结,治宜泻白散。心经烧热有二。
一、 面红狂躁,唇舌色红紫,口气莽莽,小便赤,治用黄连、生地、木通、甘草、竹叶。
一、 舌白,口气微,小便清,惊悸,烧热微微,此虚烧也。治用茯神、远志、甘草。
脾家烧热有三。
一、实热。舌唇、牙床皆红燥,或破裂,或碎烂,或大便秘结,或泻黄,或口渴气莽,治用石膏一钱,灶心土三钱,黄芩,甘草。
一、虚寒。脾本无寒,虚则生寒,面生惨淡,唇口淡白,微渴,口气微微带温冷,烧热势微,治用六君子汤。气虚即脾虚,治法同。
一、实痰烧热。脾本有痰,因湿而动,或兼食伤面色黯晦,唇有晦色,喉内痰势响滑,治宜六君子汤加藿香。
肝经烧热有一。
一、肝经烧热。面色青,目直视,或惊,或转筋,或两手寻衣捻物,或多怒,治用泻肝汤,或天保采薇汤。
时毒烧热有一。
一、时毒烧热。或肿颈,或肿腮,或身有肿毒,或头疮,搽药疮愈,毒气归内,气喘,治用天保采薇汤托解。疮复出,仍用天保采薇汤一、二剂,自愈。
血虚烧热有一。
一、血虚烧热。面无血气,下午至夜烧热加重,唇口白淡,大便常滞而不出,出则溏泻,治用四物汤。
余会试都门,有粤东臬司张玉川乃嫒,年十三岁,身极瘦弱,每食只能一茶钟许,终日微微烧热,下午加甚,都中医俱作童痨治,不效。延余一望,知为血虚。血虚必肠胃无滋,以致窄狭,故不能多食。用四物汤加浓朴、橘红,服十剂,兼用熟大麦米为饭,半月愈。此望色审窍而知血虚烧热之一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