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痰饮门

    加味二陈汤
    治一身之痰。
    (1)橘红,熟半夏,白茯苓,炙甘草,生姜,如要下行,加引下药;要上行,加引上药。
    (2)湿痰多软,如身体倦怠之类,加苍、白术。痰厥头痛,倍加半夏。
    (3)寒痰痞塞胸中,倍加半夏,甚者加麻黄、细辛、乌头之类。
    (4)风痰,加南星、枳壳、白附子、天麻、僵蚕、猪牙、皂角之类。气虚者,更加竹沥。气实者,加荆沥,俱用姜汁。
    (5)热痰,加黄芩、黄连;因火逆上者,降火为先,加白术、黄芩、软石膏、黄连之类。眩晕嘈杂者,火动其痰也,亦加山栀、黄芩、黄连。
    (6)血虚有痰者,加天门冬、知母、瓜蒌仁、香附、竹沥、姜汁。带血者,再加黄芩、白芍药、桑白皮,饮。血滞不行,中焦有饮者,取竹沥,加生姜、韭菜、自然汁。吃三五盏,必胸中烦躁不宁,后自愈也。
    (7)气虚有痰者,加人参、白术。脾虚者,宜补中气,以运痰降下,加白术、白芍药、人参、黄芪之类,姜汁传送,或加竹沥尤效。
    (8)食积痰,加神曲、麦芽、山楂、炒黄连、枳实以消之。甚者必攻之,宜用丸药。兼血者,用补药送下。中焦有痰者,食积也,胃气亦赖所养,卒不使虚亏,攻之尽则虚矣。
    (9)老痰,用海石、半夏、瓜蒌仁、香附、连翘之类,五倍子佐他药。大治顽痰,宜丸药。喉中有物,咯不出,咽不下,此痰结也,用药化之,加咸药软坚之类,如瓜蒌、杏仁、海石、桔梗、连翘、香附,少佐朴硝、姜汁、炼蜜和丸,噙服之。脉涩者卒难开,必费调理。气实而痰火热结者,吐难得出,或成块,吐咯不出,火气滞者,难治。
    (10)痰在膈上,胶固稠浊者,泻者不去,必用吐法。脉浮者宜吐。
    (11)痰在经络间,非吐不可,吐中就有发散之意。凡用吐药,宜升提其气,便吐,加防风、桔梗、芽茶、生姜、韭汁之类,或瓜蒂散。吐时用布系勒肚腹,于无风处行之。
    (12)痰在肠胃间,可下而愈,如枳实、甘遂、巴豆、大黄、芒硝之类。但利痰之药,不可过多,多则脾气虚,痰易生而转多矣。
    (13)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违;痰在皮里膜外,非姜汁、竹沥不可及;在四肢,非竹沥不能开;在经络中,亦宜竹沥,必佐以姜、韭汁。
    (14)膈间有痰,或颠狂,或健忘,或风痰,俱用竹沥,与荆沥同功。气虚少食,用竹沥;气实能食,用荆沥。
    (15)凡人身上中下有块,如馒头,或腰脊骨节胀满高起者,俱是痰也。问其平日,好食何物,吐下后,方可用药。宜以威灵仙为君,五加皮、乌药、红花、防风、独活,水煎服之,外用晚蚕砂醋洗,炒热,绢片包定,可于膏药上,带热慰之。
    (16)凡人头、面、颈项、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者,皆痰注也,宜破结散消之。
    破结散
    治石瘿、气瘿、血瘿、肉瘿、马刀瘰疬。
    海藻酒洗,龙胆草酒洗,通草,枯矾,海蛤,粉煅,川贝母去心,昆布酒洗,各三钱,神曲炒四钱,半夏曲二钱,松罗茶三钱。
    为细末,每二钱热酒调,食后服,日二次。忌甘草、鱼、鸡、五辛生冷。
    化痰丸
    天门冬去心一两,黄芩酒炒一两,海粉另研一两,橘红一两,桔梗五钱,香附杵碎淡盐水浸炒五钱,连翘五钱,青黛另研三钱,芒硝三钱。
    为细末,炼蜜入生姜汁少许,和药杵匀,丸如龙眼大,噙化一丸,或清嚼细咽之。或为细丸如麦米大,淡姜汤送下五六十丸。此等老痰,大率饮酒之人多有之,酒气上升为火,肺与胃脘,皆受火邪,故郁滞而成。此方用天冬、黄芩,泻肺火也;海粉、芒硝,咸以软坚也;瓜蒌仁,润肺消痰;香附,开郁降气;连翘,开结降火,皆不用辛热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