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附∶辨舌

    张三锡曰∶金镜录载三十六舌,辨伤寒之深浅吉凶,可称详备。然细讨究,不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而已。陶节 曰∶伤寒邪在表,则舌无苔。热邪在表,则苔渐生。自白而黄,黄而黑甚则黑裂矣。黑苔多凶。若根黑或中黑,或尖黑,皆属里热。全黑,则热极而难治。常见外感挟内伤,宿食重而结于心下者。五六日,舌渐黄,或中干而边润,名中焙舌。此则里热尚浅。若全干,无论黄黑,皆属里证,分轻重下之。若曾经下,或屡下不减,乃宿滞结于中宫也。询其脉之虚实,及中气何如。实者润而下之。虚人神气不足,当生津固中气。有用生脉散,对解毒汤而愈者。有用附子理中汤,冷服而愈者。一则阴极似阳,一则阳极似阴,不可不辨。
    白苔属寒。外证烦躁,欲坐卧于泥水中,乃阴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而然。脉大不鼓,当从阴证治。若不大躁,呕吐者,从食阴治之。
    白苔燥 虚而微热,或不得汗,或胃中少有饮而不行,宜温解。
    白滑苔 虚寒胃寒,阳气不振,宜温。
    白苔起芒刺 津液不足,胃中有物,宜运动。
    黄苔 微热,热渐入里,或燥渴之象。宜清解。
    灰色苔 胃中有物,中气虚热,渴而不能消饮者,宜温解。
    黑色苔 热入里实。燥浓者,宜下。滑润者,水困火,宜温。虽黑而润,所谓水极似火也。不燥为异。
    凡伤寒辨舌者,以舌属心而主火。寒为水也,水寒凌火,舌受其困。
    产后辨舌者,以心主血也。经云∶少阴气绝,则血不流。故舌紫黑者,为血先死。
    凡见黑舌,要问曾食酸甜咸物否?能染成黑色。凡视舌色,虽有成见,亦必细审兼证,及脉之虚实。不尔,恐有毫厘千里之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