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案例编号035
主治病名 牙缝出血
歌诀 牙缝出血火难消,老年患此命自凋,大二三椎脾胃俞,合谷三里针效高。
穴位介绍 大椎:在督脉,转头不动为大椎。 二椎:在督脉,第二椎。
三椎:在督脉,第三椎。 脾俞:在第十一椎下,去脊一寸五分。
胃俞:在第十二椎下,去脊一寸五分。 合谷:住手大指,次指歧骨间陷中。
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两筋间陷中。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金鉴:牙衄牙缝内出血,胃肾二经虚实热,实多口臭牙坚牢,虚者反此当分别。此证由热而成,当分虚实,无论大人小儿,若胃经实热者,则血出如涌,口必臭而牙不动。若胃经虚火者,牙龈腐烂有淡血渗流不已。若肾经虚者,血则点滴而出,牙亦微痛,口不臭而牙痛,或落者。
【分析一】:验方新编注:牙缝出血之病,此名牙宣,亦名牙衄,不外乎阴火内燔,阴虚热极,冲激阳明,发时血流不止,若不急治,则难救也。然高年人,牙缝出血,紫黑血块如涌泉者,乃真阴失守,龙火飞越,倘若三日不止,则最为危险。
医疗案例
【案例一】:区女士,年三十六岁,台湾人,住台北县新店镇二十张路。患牙缝出血,时流时止,已八年之久已面无血色,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疲惫不堪。经张先生推荐,于民国五十六年三月四日来所求治,即针、大椎、二椎、三椎、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继施针数次而愈。
【案例二】:张君,年二十六岁,福建人,住台湾省基隆市信二路。患牙缝出血,历经半年余,于民国五十七年十二月十九日,来所求治,当予施针、大椎、二椎、三椎、脾俞、胃俞、合谷、足三里,先后针治四次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