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少阴篇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寝也。
    阴寒之证。血为水气所败而热度低弱。故脉微细。阳热主动而阴寒由主静。故但欲寝。黄坤载谓脉微细必兼沉。说殊有理。盖沉为里寒如井水之无波。如坚冰之无气。故于法当温而不当发汗。少阴无表热。惟脉沉反发热者。为太阳少阴表里同病。(太阳寒水属三焦、自腰以上有淋巴微管、自腰以下直达膀胱、乃有淋巴系统、腰中即足少阴藏、太阳标热本寒、寒水下陷少阴之藏、标热外出皮毛、故表里同病。)有麻黄附子细辛汤一方。得之二三日无里证者。有麻黄附子甘草汤一方。所谓无里证。少阴虽见虚寒。而太阳水气。尚未化为痰湿也。故但用开表之麻黄。温藏之附子。而无俟细辛以除饮。外此则脉沉者宜四逆汤。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宜附子汤。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而烦者。白通加入尿猪脆汁汤。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宜真武汤。亦有寒饮干呕者。宜四逆汤。盖温里方治为多焉。大抵少阴一证。寒极则死。阳回则生。是故同一恶寒卷卧。手足温者可治。而逆冷者不治。但举一端。可以得其要领矣。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寝。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少阴病欲吐不吐。用焦水道。因寒停止。蒸气不得上行也。水气不得上行。则上膈燥而不润。心营因燥而烦也。但欲寝者。阴寒在下而阳气不宣也。寒水在下。故自利。下寒则蒸气不得上行。故口燥渴。膈上下津液皆虚。所为引水自救也。巧久病之人。小便必黄者。阳气未绝于内也。至下焦虚寒,不能制阴寒之水。则肾阳已绝。故不受阳热蒸化。而小便反白。固知久病而小便色白者。皆危脉微细而沉。利不止。厥逆。揽呕而烦。故曰少阴病形悉具。上有虚热。下有实寒。剧投热药。必将倾吐而出。非用苦寒之猪胆汁。及减寒之人尿。引之下行。恐不能受。夫惟曲以调之。乃能尽白通汤之力而收其效。但令肾水得从温化。蒸气上行。则心烦燥渴愈。下行之不便。亦将色变矣。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腹吐利。
    脉右三部主水与气。属阳。左三部主精与血。属阴。脉之阴阳俱紧者。惟太阳伤寒无汗者有之。以其寒邪薄于外。血热抗于里。相持而不相下也。若见此脉而反汗出。则非表寒外束。而实为孤阳外越。孤阳外越者。阴寒内剧阳气外脱而不归其根也。是故不在太阳而属少阴。虚阳在上。故咽痛。阴寒在下。故吐利。此与上节略同。为假热实寒证。盖亦白通汤加入尿猪胆汁之证也。
    少阴病。下利。咳而谵语者。被火气却故也。小便必难。以强实少阴汗也。
    太阳寒水。以少阴肾脏为关键。寒水不能不作汗外泄。乃下陷于寒水之藏。由下焦直泄膀胱。夫惟寒水拥阴。一时肾膀胱中不能容纳。乃溢入回肠而为自利所以为少阴之本病也。惟咳而谵语。则为少阴证所本无。揆其所以至此变证者。则以火劫发汗之故。火劫发汗则阳气张。燥热上薄于肺则咳。燥热迫胃中津液外泄。则胃热上蒙脑气。昏暗而为谵语。阳热张于上。吸其下行之水道。故小便难。臂之打火这者。细微之火气在管中。能吸住人体。令毛孔中寒湿于皮外。此证浮阳因炎上浮。吸其下行之水。亦犹此也。愚按下利者决不谵语。已见谵语。当不复下利。此节当云少阴病下利。咳而谵语者。被火气却故也。则本病变病。较然分折。耦意咳而谵语。当用调胃承气汤。使腑滞下得。则燥热之气除。而咳与谵语可止。如是。则火气不吸引于上而小便能矣。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少阴为病。由太阳寒水下陷用焦。此时腰以上淋巴微管。阳气渐减。不与肌理毛孔相接泄为汗液。故脉细而沉数者。寒水下陷。孤阳将脱之象也。若更以表寒之故。误认为表阳不足。误用麻桂。强责汗液外泄。热势必阳气散亡而不归其根。而恶寒益胜。仲师所以有不可发汗之戒也。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少阴一证。血分中热度既低。不能外达肌理。水分中阴寒凝互。不能外达皮毛。脉微则无阳。于无阳之证而发其汗。则阳气以外散而益薄。如炽之散。如火之减。其人固已死矣。脉涩则血少而阴竭。于血少阴竭之证而下之。则阴血以下而益燥。如木之枯。如草之萎。而其人又死矣。此阳微所以不可发汗。阴虚所以不可下也。按太阳篇中脉微。此里虚。须表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脉涩为汗出不彻。更发汗则愈。脉象与些二证略相似。特此为太阳证言之耳。若已传少阴。则不惟脉微者当温。脉涩者亦当温。盖温则有气气发。则阴生兹阴。则无气无气则阴不生。内经言劳者温之。正此意也。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淋巴系统统水液壅阻。不得阳气以和之。则阴寒隔塞不通。如坚冰积雪久而益硬。故其脉沉弦而搏指。名之日紧脉之所以紧者。与寒犯太阳之浮系同。阴邪迫而阳气内抗也。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已过一候。使一候之中。阳气当回。借如严冬暴寒。三五日必渐回媛。此证寒去利下。肠胃凝互积垢。与寒水俱从大便宣泄。如冰之解。如雪之消。而川谷沥淇矣。阴寒不见压迫。即里阳不复抵抗。脉因暴微。阴寒内解。里阳外达。故手足反温。脉紧反缓。虽至发烦下利。必不至死。此少阴一证。所以阳回即生。益可证前条脉微脉涩者。皆非温药不治矣。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卷卧。手足温分。可治。
    少阴病。恶寒而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少阴为病。独阴无阳。为必死之证。下利而利自止。则寒水已去而微阳当复。恶寒卷卧。为少阴本病。设恶寒卷卧而手足逆冷。利虽自止。此证尚不可恃。所以然者。脾胃主四肢。脾胃绝。故四肢冷。内经所谓无胃则死也。惟手足温,则中阳未绝。投以四逆汤大剂。可以克日奏攻。故云可治。但亦有恶寒卷卧而不下利者。譬之冬令雨雪不甚。虽当阳回冲冰泮之期。绝无淹水流溢。时自烦者。阳回之渐。欲去衣被。则阳气勃发之象也。盖人之一身动作。奋发则毗乎阳。幽味则毗乎阴。方其恶寒卷卧。一幽味纯阴之象也。时自烦。则郁而欲动矣。烦而欲去衣被。则心气勃发。皮毛肌腠。阳气充溢矣。此证水气从下消。当从汗解。但用桂枝加附子汤。便当一汗而愈。故亦云也。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中风之证。由太阳而紧在太阴。故病发于肌理。内应于脾藏。肌理不解。太阳水气。乃由手少阳三焦(即淋巴输尿管之原名。)而陷少阴之藏。此证脉本浮缓。及水气下降。脉必沉而紧。若右三部阳脉见微。则水气不甚至可知。左三部阴脉见浮。则在里风寒不甚又可知。从子至寅上。
    天将大明。必极昏间。星芒烟烟。犹未也。气将转阳。必极阴寒。雾露不收。犹未也。自子至寅上。天光渐极昏黑。(俗称寅卵不通光)阳气益复剑束。(俗名五更寒)乃晦极将明。阴极转阳之大机也。少阴病之但欲寝卷卧一昏间之象也。恶寒脉微细。一独阴之象也。乃卷卧者忽然欲去衣被。恶寒者忽然发热内烦。是即少阴病之转机。今以晦极将明寒极将回之证。必于晦极将明寒极将回时验之。故必从子至寅上。不见昏间阴寒之象。方可信为欲解。否则曰之方中。阳气甚隆重。寒病遇此。何常不稍稍和暖。然天阳一过。而证情如故矣。岂可恃为欲解乎。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太阴少阴为病。多由太阳寒水内陷。陷于脾。则并胃中宿食不走大肠而为自利。其壮如涂泥。证属太阴陷于肾。则并手少阳三焦而为病。上中二焦。属淋巴微管。淋巴微管中水液泛四出。胃不能受。则上逆而为吐。下焦属淋巴系统。(即输尿管)淋巴系统水道横流。不及输泄。则混入大肠为利。其壮如河堤。证属少阴。一则为溏泄。一则为洞泄。此太阴少阴之辨也。惟人一落千丈身之阳热。内藏于血。水受血热蕴蒸。乃化为气为汗为津液为溺为白血球。血中热度渐低。(不足华氏九十五度)水乃渐寒。寒则泛滥。于是上吐而下利。手足及全身肌肉。皆受气于统血之脾脏。血中热愈低。则手足俱冷。而一身肌肉俱寒。所以然者。为其一身之水液。一如严冬奚涧生气减绝也。惟手足不逆冷反热者。为不死之证。虽脉不至。但须灸足少阴太奚穴七壮。太奚在外踝骨上。切姜成片。烧艾绒以灸。艾一团为一壮。使隔绝之里阳。与表阳相接。病必无害。盖火气虽微。使血行脉中。则甚有力。观太阳篇微数之脉节。当自悟之少阴病。八九日。和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桃核阴气汤主之(此条订证。)
    此证与小便色白者。相反。寒水太盛。则表证为手足逆冷。为恶寒卷卧。里证为下利不止。为小便色白。所以然者。以一身之血分。热度低弱。不能蒸化水液故也。若少阴无阳之证。延至八九日。忽然一身及手足尽热。此即上节谓手足不逆冷反发热不死之证也。然后文突接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二语。殊难解说。夫一身肌肉及手足。皆微丝血管及经脉流知之处。皆为脾藏所主。则一身手足尽热。似与膀胱绝无干涉。不知血分热度增高。水液必受灼烁。故久病发热之人。小便必黄赤而短。今以寒尽阳回之证。水气渐微。一身阳热蕴蒸。始而小便短赤。断而大便坚而色黑。热乃由肾及膀胱。胞中血海。遇湿热郁蒸之气。势必化为环血。外见少腹胀满硬痛之证。此与本篇三急下证大同小异。皆寒尽阳回之证。当下以桃核承气汤。使瘀血从大便而出。其病秘愈。然则本文必便血也下。当是脱去桃核承气汤主之七字。如此。则本文以字文交。方有著落。以之为言因也。盖因蓄血之证。原不能自行便血。其中自有治法在。若以为桃花汤证。则大误矣。
    少阴琐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能治。
    少阴为病。但厥无汗。为阴寒在里。阳气不能外达。此本四逆汤证。但温其里寒。水得温自能作汗。若强发其汗。三焦水液既少。不能供发汗之用。阳热随药力暴发。必牵动全身阳络。血随阳升。一时暴决而出于上穹。如黄河之溃堤平吾。山而溢钜野。不能限其所之。故或从口鼻出。或从目出。卒然虽以预定。气脱于下。血冒于上脱。如垂死之离魂。冒如大辟之去首脱者不还。故曰厥冒者立罄。故曰竭阴阳并脱故称难治。此与妇人倒经败血出于口鼻者。固自不同。鄙意当用大剂灸甘草汤以复既亡之阴。复重用龙牡姜附以收散之阳。或能于十百之中。挽救一二。此亦仲师方外之微旨也。
    少阴病。恶寒。身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少阴病恶寒。表阳虚也。身卷而利。里阳虚也。手足逆冷。中阳不达四肢也。盖人一身之卫气。为水液所蒸化。而卫气之强弱。实视血中热度高下为标准。血中热度渐低。皮毛中水液不能不化气。卫阳因见微弱而病表寒。人一身之肌肉。皆为孙络所密布。血热与外寒相抗。是生表热。因为一时暴烦欲去衣被者。若一身肌肉血热数不充。则血中黄色之余液。盖成寒水。而郑卧不起。寒水下陷肠胃。中阳既败。阳气不达四肢。手足因而逆冷。此证为独阴列阳。故云不治。盖人之将死。其血先寒。血不温。则水不化气。营气亡于内,而后卫气亡于外。于无治治法中求一线生路。惟有大剂四逆汤。或能救什一于千百也。
    少阴病。吐利。燥烦者。死。
    少阴为病。水气在心下。渗入于胃。胃不能受。因而吐逆。水气从三焦下注。输尿管容量太窄。不能不相受。泛滥而入大肠。因而自利。阴寒内据。真阳外浮。是生燥烦。目欲望瞑而寝不安。口欲望言而心不耐。一精气将脱之象也。脾胃内绝。谷气不达四肢。因而手足逆冷。试观无病之人。饥则身寒。饱食之后。即一身手足皆热。此即脾胃阳气。外达四肢之明证。今绝粒多日。故冷嘲热讽至肘膝。此即内经所谓则死之证也。
    少阴病。寒水太甚。则为自利。若下利已止。便当寒尽阳回。此利止手足温者所以可治也。然必身和脉微。时见微汗。乃为阴阳自和。若阴竭于下而阳脱于上。则必有眩胃之变。盖血虚之人往往头眩。下寒愈甚。必见戴阳。耦意此证。当重用龙骨牡蛎以谮阳。四逆汤以温肾。用大补气血之地潞参以固脱。譬之。油灯欲灭。火必忽然大明。或烟飞于上。益以膏油则火归其原矣。或亦愚者之千虑也。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倦。脉搏不至。不烦而燥者。死。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倦。此四逆汤证也。加以脉搏不至。则通脉四逆汤证也。此证以阳回而生。以寒极而死。故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若不烦而澡。则心阳绝而肾阴独张。所谓阴凝于阳也。夫少阴一证。但令有一线微阳。即属再生之机。医者志在救危。甯不效而受谤。毋有方而不用。张隐庵谓知死之所去。即知生之所从来。得一线生机而挽回之。功德莫大。真至言也。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此俗所谓肾不纳气也。六七日已尽一候。一侯已过。寒水之藏当得寒尽阳回。此时三焦水道貌岸然。当渐化气。里气既和。血分不受阴寒逼迫。而脉之沉紧者当去。吸入之气当静。盖水与气本是一源。无病之人。吸入之气。由鼻直抵丹田。呼出之气。由丹田直出肺窍。此无他。气之下行为水。肾因收摄于下。水之上行为气。肺乃通调于上也。肾气下绝。肺气上脱。其息乃高。金匮云。在下焦者其吸远。难治。高则易出。远则不至。同一例也。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燥。不得卧寝室者。死。
    少阴为病。大率寒水太胜。水气愈寒。则血中热度愈低。其脉因微而细沉。重阴之人。不能受清阳之气。故终日昏昏欲睡。此为少阴本证。汗出不烦。则心阳大衰。自欲吐者。阴寒迫于下。胃中阳气垂绝也。盖少阴之病。以中阳为生化之本。故恶寒倦卧手足温者可治。以胃中阳气。尚能旁达四肢也。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以心阳郁而欲动。终不为阴寒所陷。譬之久闷思嚏。久卧思起。虽不虑达。所原。其中尚有动机存焉。若夫汗出不烦。则心阳将绝。自欲吐。则胃阳将绝。此时若早用厥阴篇通脉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或可挽救一二。若以为病者安静不足虑。五六日后。自处烦燥。不得卧寝。真阳外脱。已无救矣。此仲师言外之微旨。向来注无人道及。为可恨也。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  细辛  (各二两)  附子(一枚炮)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  甘草(灸各二两)  附子(一枚炮)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 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此二节为少阴初病。及其未见吐利逆冷诸里证。先行发汗。预防里证之治法。后节无里证二语。原自赅上节方之。后节得之二三日。即为申明前节始得之义。要其为有表热无里证可以发汗而愈则一也。且前节之脉沉实。赅后节言之。金匮水气篇云。水气病。其脉沉小。属少阴。虚胀者属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列方治。实为麻黄附子甘草汤。此即始得少阴病,必见沉脉之明证。初非见沉脉者。但宜麻黄附子细辛汤。不见沉脉者。方可用麻黄附子甘草汤也。盖太阳伤寒。未经发汗。水气由手少阳三焦。(即西医所谓淋巴系统)并注寒水之藏。即为少阴始病。水气下注。故其脉沉。少阴始病。太阳标阳。不随寒水下陷。故反发热。水壅寒水之藏。输尿管太窄。不能容纳。始溢回肠而病自利。少阴始病。水气未经泛滥。故不见里证。反发热者。水藏之寒。不与表气相接。故于麻黄附子汤中。用气辛味烈之细辛。温水藏而散其寒。使水气与表热相和而作汗。但无里证者。水气虽陷。与太阳标阳。曾隔绝。寒水之下陷。实由中阳之虚。故于麻黄附子汤也。用灸甘草以益中气。使中气略舒。便当合淋巴微管乳糜。外达皮毛而为汗。张隐庵乃独认麻黄附子甘草汤为发汗之剂。于麻黄附子细辛汤则否。要其误。特因前一节发汗字。后节有微发汗句。强作解人。独不见金匮水气篇心下坚大如磐证。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下。有分温三服。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训乎。岂加桂甘姜枣。纥能发汗。去桂甘姜枣。即不能发汗乎。况麻黄附子加灸甘草。尚能发汗。易以辛温散寒之细辛反谓不能不发汗。有是理乎。是所谓以其昏昏使人昏昏也。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湎。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阿胶(三两)黄芩 芍药(各二两)鸡子黄(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三升。去渣。内阿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为病。多由寒水下陷。阴寒内据。阳气格于四肢。故手足逆冷。里寒既胜。表阳复虚。故恶寒倦卧。水气溢入大肠。故自利。究其阴尽阳回。亦当在七日经尽之后。要未有二三日以上即病阳热者。黄坤载云。水藏在阳明为不足。在少阴为有余。有余则但欲寝。本篇之首章是也。不足则不得卧。阳明篇时有微热喘冒不得卧是也。阳动阴静。和去天渊。断无二三日前。方病湿寒。二三日后。遂变燥热之理。此盖阳明府热之伤及少阴。非少阴之自病。其说颇为近理。为向来注家未能见及。胃中燥热上薰。故心中烦。阳热张于上。故不得卧。考其病原。实为血亏液耗。故不这白虎承气证。而为黄连阿胶汤证。按人一身之血原。起于人胃之谷食。谷食多胶粘之性。其津液所化。即为白血球。既而随营气上升。达于心肺二藏。乃一变而红血球。今以胃中燥热。阻其血生之原。则心肺无所承受。不特心脏血少而生烦。肺营不得承胃中水谷之液,而水之上源垂绝。方用苦降之芩连以清上热。阿及芍药补血得瘀。加生鸡子黄二枚培养中气。而滋生血生津之原。(按西说鸡子含有发抠泊、以助消化力、中有硫磺磷质。按磷质为骨与髓之未成者、鸡骨本小、今在卵中、当以出卵之鸡推算、为数甚微。 惟流质为鸡子黄金部分。热力硫磺。在中医原系增长胃中消化力之品。大致含水量于发抠油中。资人骨内细胞之基质、愚按此即白血球这原质,又言鸡卵含有甲种维生素、能防止结膜干燥症、卵黄更含有乙种维生素、能防脚气病、予按所谓维生素者、为精血环周之原料。足以滋燥除烦、心肾之交、实有赖乎。但使津血渐复。心气得下交于肾。肾气得上交于心。乃得高枕而卧焉。
    小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附子汤方
    附了(二枚炮)白术(四两)人参(二两)茯苓 芍药(各三两)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正阴寒方盛之时。不应便知五味。隐庵矣五味释口中和。是不然。口中和当是不燥不吐。不燥则水气在上。不吐则胃无热。不能与水气相抗。惟胃中无热而水气独盛。其证当下利而手足逆冷。不当独见背寒。其皆恶寒。则太阳之表证也。以少阴病而兼太阳表证。是宜先灸风池风府以泄其表。然后用附子汤以温其表。按六气之病。惟温病不当被火。以其津液先耗也。少阴证而见表寒。则在里之寒湿必甚。与温病之不当被火者。适得其反,故不妨先用灸法。以微除其表寒而通阳气。续乃用生附子白术祛皮中水气。且水寒则中气不达。于是用人参以和之。茯苓以降之。水寒则血凝。更用芍药以泄之。而表里通彻。此亦先解温其里之意也。
    少阴病。身体疼。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俾主肌肉及四肢。惟肾主骨。少阴为病。水胜而血寒。血中热度低低。阳气不能外达于肌肉。故身体疼。四肢为诸阳之本。阴寒内据。则中阳不达四肢而手足寒。水寒则湿凝。湿流关节则痛。水寒血凝。里阳不达。故其脉沉。而治法特主附子汤以温里。水得温则卫阳复。而渗入骨节之寒湿。足以化气外出而内痛止。血得温则营气达而肌肉手足之热度高。不复以脉络凝瘀而见逆冷竣疼诸证。所以独不用灸者。为其无太阳之表寒也。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角一半整用一关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渣。内赤石脂方匕。温服七合。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少阴为病。水凝而血败。寒水过多。不及注肾膀而为溺。乃溢入回肠而下利。水寒血凝。浸成朽腐。乃便脓血。非温化其寒而填止其湿。不惟下利不止。而脓血又将加剧。此证先下利而见脓血。与金匮先便后血正同。故桃花汤方治亦与金匮黄土汤略相似。方中用亦石脂。与用宠中黄土同。用干姜与用附子同。用粳米与用甘草同。惟下血为湿热伤血而下注。与水寒伤血不同。故彼方有黄芩而本方无之。下血为鲜血。与腐败而成脓血者。又不同。故彼方有养血之阿胶地黄。而本方无之。此则二证之不通治也。试观壅疽之成。有湿热壅阻。血络腐败而成脓血者。有寒湿壅阴血络腐败而成脓血者。若夫少阴之下利而见脓血。表热不生而脉微细。其为水寒血败何凝。妇人多淋带者。其经水必淡。血先腐也。无脾为统血之藏。而主一身之孙络。血之热度。以阴寒而益低。血之形质以浸 灌而始败。自经渗漏不止。脾藏生血之膏液。益复空虚。故仲师立法。但令寒湿并去。脾精得所滋养,即下利脓血当便愈。盖此证寒湿为第一因。由寒湿浸灌。致内脏血络腐败为第二因。由下利而脾精耗损为第三因。方治所以用赤石脂。为主药。干姜次之。而粳米又次之也。譬之之炉灰止水。黍谷回春,土膏发而百物生矣。少阴病。水盛于里。故恶寒。水寒而夺其血之温度。故无表热。二三日至四五日。已将及一候。设令阳气渐复。在里之寒水,当从阳化乞。肌表外泄为汗。惟水寒内据。血络凝瘀。乃病腹痛。譬之冬令手足寒郁而血凝。因病冻疳。始则结而成块。久则痒痛溃烂。少阴病之腹痛便脓血。何以异此。假令当未下利未便脓血之时。一见硬痛。急用四逆汤以温之。阴寒内解。水气四出。则小便当利。小便利水道得所输泄。决不至溢入大肠而下利不止。且阴寒一解。肌肉得温。脉络渐和。即不当更便脓血。所谓曲突徒薪也。惟其失此不治。水道壅塞 。因见小便不利。水溢后阴。则下利不止。水寒血腐。因便脓血。证情与前证同。故治法亦同。桃花汤命意。说已见前。兹不赘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师但言下利便脓血者可刺。而不言所刺何穴。张隐庵举可刺之由。为脓血之在经脉。此说良是。柯音伯直以为当刺 期门。不知同一下血。不能不研求虚实而辨其所从来。金匮云妇人中风。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敢然汗出者愈。今谓水寒血腐之少阴证。可与阳热血实者。同治此正。与醉余梦呓略无差别。然则谓当刺期门者。妄也。按此证孙梓材言当刺脐下一寸关元。此穴为任脉上行经穴。下通胞中血海。上承脾之大络。刺之以泄寒毒。外复以附子或姜片。灼艾而灸之。使寒湿得温化气。下利脓血愈。盖火气虽微。散入脉络中而力甚巨也。又云此证若兼小便不利。当得兼刺 合谷。不应。则更刺气海。陈藏器之所指幽门二穴。交信二穴。虽不若柯音伯之迂远。然究不若刺关元之信而有微耳。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燥欲死者。吴茱萸黄汤主之。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打。温服七合。日三服。
    少阴为病。设但见吐利手足逆冷。此外绝无兼证。则方治当用四逆理中。要无可疑。其所以四肢逆冷嘲热讽者。则因上吐下利。中脘阳气微弱。不能旁达四肢故也。顾同一吐利手足逆冷之证。而见烦燥欲死。即不当妄投四逆理中。所以然者。中阳既虚。则上下隔塞不通。浮阳上扰。因病烦燥。姜附热药。即以中脘隔塞之故。不能下达反以助上膈浮热而增其呕吐。故但宜缓以调之。方中但用温中下气之吴茱萸以降呕逆。余则人参姜枣。皆所以增胃汁而扶脾阳。但使中气渐和。津液得通调上下四傍。而呕吐烦燥当止。水气微者。下利将随之而止。设呕吐烦燥止而下利未止。更用四逆理中以善其后。证乃无不愈矣。上可于言外体会而得之。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卢汤主之。
    猪虞汤方
    猪卢(一角)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病至三阴。大抵水寒湿胜。故下利一证。见于太阴者固多。见于少阴者亦复不少。惟少阴之下利。当与手足厥恶寒卷卧相因。寒水胜而中阳败也。至于阴寒下注。胃液少而阳热上浮。乃有咽痛胸满心烦之证。胃液虚则胃底胆汁化燥。燥气上炎于食管。因病咽痛。肠胃中秽浊下行畅遂。上气始退。故有大便行后。因得噫嗳而胸闷始解者。有大便后得欠伸而胸膈始宽者。惟肠胃中淋巴微管乳糜。以下利而日减。大便即不得畅行而见后重。由是上气不通而病胸满。胃居膈下而心居上。胃热上薰。心乃烦乱。之三证。病气皆见于上。而病根实起于下利。因下利而胃中胰液卒液馋涎一时。并涸大便因是不得畅行。仲师因立猪卢汤一方。用猪卢以补胰液。加炒香之米粉以助胃中消化力。若饭灰然。引胃蜀下行。但令回肠因润泽而通畅。则腐败秽可一泄而尽。下气通则上气疏。咽痛胸满心烦且一时并愈矣。(近世验方、用猪油二斤熬去渣、加入白蜜一斤炼熟、治肺热声哑、意即本此。)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生用)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升半。去渣。分温再服。
    桔梗汤方
    即前方加桔梗(一两煎法同前)
    何以知为少阴病。以脉微细但欲寝也。脉微细则营热日消。但欲寝则卫阳日损。二三日咽痛。则已寒慢阳回。而病在食营。胃热胜而燥气上逆。治之者当以清胃热为主。此固尽人而知之。然何以不用白虎汤而用生甘草一味。盖生甘草能清热而解毒。胃热上蒸。血分郁久成毒。若疮疡然。痛久则溃烂之矣。仲师用甘草汤。盖先于未成咽疡时预防之治也。然则不差何以有桔梗汤。盖胃中燥热上历。肺叶受灼则热痰胶固而气机不得宣达。非开泄肺气。则胃中郁热不得外泄。故加开泄肺气兼有针性之桔梗。以破咽中热痰以润滑而易出。胃中热邪且随之俱泄。而咽痛可立止。予常见道土宋左丞治咽喉证。常用青梅去核。中包明樊。轩瓦上煅灰。吹入病人咽中。热痰倾吐而出。虽疮已成者。犹为易愈。此变仲师用桔梗汤之遗意也。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方
    半夏(十四枚0七乃水之生成数、十四乃偶七而成、偶中之奇也)鸡子(一枚去黄)
    右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渣。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此节病证治法。历来注家。多欠分晓。先言咽中伤而后言生疮。则因伤而成疮。可知。然咽中何以伤。此不可不辨也。不能语言为疮痛。与不能饮食同。此言略无深意。但声不出。又属何因。日声不出者。非无声也。有所阻凝故也。盖此证始因咽痛。医家刺以刀针。咽中遂伤。久不收口。因而生疮。至于不能语言。风痰阻塞。声乃不出。若酒易汤方治。以止痛润燥为主。生半夏入口麻木。有止痛之能。而下达风痰。犹恐其夫之燥也。渍之以苦酒。则燥气化。所以止痛涤痰而发其声也。鸡蛋白以润燥。西医谓有中种维生素。能防止结膜干燥证。而又恐其凝滞也。合以能消鸡蛋质之苦酒。则凝质化。所以润咽中疮痛。而滋养以补其伤也。近世相传喉中击伤饮食不下验方。用鸡蛋一枚。钻孔去黄留白。入生半夏一枚。用微火煨熟。将蛋白服之。伤处随愈。亦可证咽中伤为刀针之误。生半夏蛋白之能补疮痛矣。日咽之不差更作三剂者。宜缓治不宜峻攻也。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桂枝  甘草
    右三味等分。务别寿节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少阴病咽痛。前既有甘草桔梗汤矣。此更列半夏散及半夏汤方治。既不言脉象之异。又无兼证可辨。则促师同病异治。究属何因。前条但言咽痛。本条独言咽中痛。此其可知者也。方中用生半夏,取其有麻醉性以止痛。并取其降逆去水以达痰下行。意当与咽中伤节同。用生甘草以清热而解毒。意当与甘草汤方同。惟桂枝一味。不得其解。按近世吴氏咽喉秘集中。有寒伏喉痹一证。略方此证肺经脉缓寒重。色紫不甚肿。若误用凉药。久必烂。其方治有用细辛桂枝麻黄者。甚至有呛食音哑六脉迟细之阴证。用麻黄三钱桂枝一钱细辛二钱者。然则此咽中痛证。脉必迟细而缓。其色当紫。其肿亦必不甚。然则仲师之用桂枝。亦所以宣通阳气耳。以其寒在血分故用桂枝而不用麻黄。且绿少阴不宜强责其汗故也。(咽痛用桂枝、近世无人能解。)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白通汤方。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打。分温再服。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即白通汤加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无胆汁亦可。
    少阴为病。原以水盛血寒为的证。水盛则溢入回肠而下利。血寒则肢冷而脉微。血寒则水不化气。真阳不能上达。白通汤用葱白以升阳。干姜附子以温中下。但使血分渐温。寒水化气上达。则下利当止。若服汤后利仍不止。水之盛者益盛。血之寒者益寒。而见厥逆无脉。甚至浮肠胃于膈上。而见干呕心烦。热药入口。正恐格而不受。故于白通汤中针寒之人尿。苦寒之猪胆汁。引之下行。迨服药竟。热药之性内发。阳气当行。脉即当出。但脉暴出为阳脱。譬之油灯垂灭。忽然大明。微续者为阳回。譬之炉炭将燃。起于星火。此为生死之大机。诊病者不可不知也。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此条订证)
    真武汤方
    茯苓  芍药  生姜(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角。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角。肾脏下接膀胱。原属一身沟渠。而昼夜输泄其小便。然必血分充足。阳热无损。水道乃行。若阴寒在下。沟渠为之不通。譬之科令池治。虽不遇坚潦水不降水道。犹为壅塞。故少阴阴寒之证。二三日至四五日。寒水泛滥。并入太阴而成寒湿。腹与四肢为太阴部分。寒湿入腹则腹痛。湿与水不同。水则倾泄。湿则粘滞。小便所以不利也。寒湿停蓄腹部。中阳不达于四肢。故四肢沉重。寒湿凝互阻其血络。因而疼痛。故真武汤方用芍药以定痛。茯苓生姜术附以散寒而行水。此固少阴病水气在里之治法也。惟疼痛下自利三字。直可据后文或下利三字而断为衍文。其人或咳下。为本方加减治法。咳者加五味姜辛。所以蠲饮。小便利者去茯苓。不欲其利水太过。下利去芍药加干姜。欲其温脾。不欲其若泄。呕者去附子加生姜。以水在中脘。不在下焦。故但发中脘之阳。而不欲其温肾。此又少阴病水气外泄之治法也。少阴病。下利者。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及不恶。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三两)干姜(三两强人四两)附子(一枚生)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一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少阴为病。水寒而血败。水渗肠胃。则中脘阳衰。不能消融入胃之饮食。而完谷不化。阴寒内据而虚阳外浮。故里寒而外热。血中热度低弱。温度不达四肢。冷血厥冷。血为寒水浸灌。不能流通脉道。故脉微欲绝。内真寒而外假热。故身反不恶寒而面色赤。寒湿内陷。故腹痛。水气留于心下。胃中虚寒。故干呕。湿痰阻塞肺管。故咽痛。阴气以下利而日损。故利止而脉不出,通脉四逆汤。用甘草干姜以温中焦。生附子以温下焦。盖水盛血寒。为少阴本病。故以下利清谷手足厥逆为总纲。惟兼见脉微欲绝。乃为通脉四逆汤本证。盖胃为生血之原。胃中寒则脉微。按太阳篇脉结代用灸甘草。则本方之甘草。亦当用灸。惟里寒外热。外内不通。因病戴阳。面色乃赤。故加葱以通之。血络因寒而瘀。腹中为痛。故加苦平之芍药以泄之。呕者。为胃中有水气。故加生姜以散之。咽痛为湿痰阻滞。故加有石破天惊生之桔梗以开之。利止脉不出为里阴虚。故加人参以益之。此地又通脉四逆汤因证加减之治法也。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方
    甘草  枳实  柴胡  芍药
    右四味各十分。研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分俱去声)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日三升。煮取三升。去渣。以散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少阴病手足厥逆。原属水寒血败之证。故有恶寒卷卧腹痛下利诸兼证。若四逆而不见恶寒卷卧腹痛下利。其不为水寒血败。要无可疑。故不宜四逆汤之辛温。而宜四逆散之疏泄。所以然者。阳气不达四肢同,所以不达于四肢者异也。胃为生血之源。而主四肢。水寒血腐。故血不温度不达于四肢。而手足厥逆。湿痰与食滞交阻中脘。故血中温度不达于四肢。而手足亦见厥逆。但观四逆散方治。惟用甘草则与四逆汤同。则用枳实以去湿痰宿食之互阻。用柴胡以解外。用芍药以通瘀。但使内无停阻之气。外无不达之血热。而手足自和矣。此四逆散所以为导滞和营之正方也。惟兼咳者加五味干姜。与治痰饮用苓甘实辛同。五味实辛同。小便不利加茯苓。与用五茯苓散同。惟下利而悸。则加桂枝。所以通心阳也。腹中痛加熟附子一枚。所以温里阳也。肺与大肠为表里。肺气阻塞于上。则大肠拥滞于下而见泄利下重。譬犹置中通之营于水孟。以一指捺其上。则滴水不出。去其指则水自泄矣。泄利下重。于四逆散中重用薤白。与胸痼用栝蒌薤白汤同意。皆所以痛阳而达肺气。肺气开于上。则大肠通于下。若误认为寒湿下利而用四逆汤。误认湿热下利而用白头翁汤。误认为宿食而用承气汤。则下重益不可治矣。
    少阴病。至六七日。正阴尽阳回之候。阳回则病机当见阳明。所谓少阴负趺阳为顺也。按阳明篇浮热在表。水湿内蕴。则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之证。故有猪苓汤方治。导水邪而清血热。今下利未止而见咳与呕之兼证。则为水湿内蕴。与阳明篇小便不利同。渴心烦不得眠。则为热在血分。与阳明篇渴欲饮水同(饮水为饮寒水)况必烦不眠。尤为湿热留郁营分显据。此所以宜猪苓汤。猪苓汤方中。所以重用阿胶也。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之证。多死于阴寒。不死于阳热。故黄坤戴以少阴负趺阳为顺释全篇大旨。见地特高。三急下证。虽亦为亢阳之过。然终异于独阴无阳之证。令人无记措手。故予即从关于阳明者。以申黄氏未尽之义。口燥咽干当急下者。口与咽为饮食入胃之门户。胃中燥实。悍热之气上冲咽喉。则水之上源先竭。而下游将涸。口燥咽干。所当急下者此也。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痛。口干燥。病机亦出于胃。胃中阳热。协胃底胆汁下陷。则胃液涸而胃之上口燥。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舌苔或黄燥。或焦黄。而上下津液将竭。此下利纯青。由于胆汁与胃液同涸。所当急下者此也。六七日腹胀不大便。不惟胃燥。并大肠亦燥。常见不大便者。小溲或短赤而痛。肾阴以肠燥而竭。腹胀不大便。所当急下者此也。独怪今医家。遇口燥咽干者。则用生地石斛瓜蒌根。腹胀不大便者。则用五仁苁蓉白蜜。其在清热养阴。卒之阴液告竭。终于不救。为可痛也。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干姜(两半)附子(一枚生)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温再服。
    少阴为病。水寒血败。前已屡言之矣。脉沉则为血寒。血寒于里。则皮毛肌腠间水液浸灌。愈不得化气外出。而表里皆寒。垂死之人。所以逼身青紫者。温气先绝。而热血先死也。(今人动称发斑伤寒危证、不知早用温药、原不必有此现象。)玩急温之三字。便可知生死之机。问不容发。四逆汤用生附子一枚。若畏生者猛峻。而改用熟附子。畏干姜辛热而改用炮姜。则无济矣。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饮食入口即吐。有肠胃隔寒不通而热痰上窜者。于法当下。此金匮大黄甘草汤证也。惟肠胃不实而气逆上膈者。不在当下之例。所谓心中温温欲吐者。譬如水之将沸。甑底时泛一呕。气之上逆者不甚至。故欲吐而复不能吐。(今人谓之泛恶。)始得之手足寒。则中阳不达可知。脉弦为有水。迟则为寒。寒水留于心下。故曰胸中实。此与太阳篇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同例。彼言胸有寒。为水气在心下。故宜瓜蒂散以吐之。此言胸中实。亦心下有水气。故亦宜瓜蒂散以吐之。仲师所以不列方治者。此节特为水阴寒证不可吐而当温者说法。特借不可下而当吐者以明其例耳。惟膈上有寒饮干呕。其方治似当为半夏干姜散。轻则小半夏加茯苓汤。仲师乃谓四逆汤者。按金匮云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少阴本证。脉必微细。四肢必厥逆。水寒血冷。与金匮脉弱厥相似。而为阴邪上逆之危候。故亦宜四逆汤也。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下出。必数与日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下。灸之。(此条订证)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此为水分太多。血之热度。受寒水压迫而益见低弱。此本四逆汤证。若呕而汗出。肺胃气疏于上。而小肠之垢。必将以上部开泄而脱然下坠。故知必数更衣。盖一呕即汗出。汗一泄则更衣一次。汗再出则更衣二次。故云必数更衣。反少者。则为浮阳在上。吸引大肠水液而不得泄。然则当温其上之上字。当为下字之误。所灸必在足少阴太溪三阴交诸穴。盖温下以收散亡之阳气。兼以温在里之虚寒。否则呕而汗出。方苦浮阳在上。而又温其上以张其烟。稍知医理者。尚不肯为。奈何诬仲师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