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妊娠
《灵枢·决气篇》云:两精相抟,合而成形,常先生身,是谓精。《灵柩·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两精相抟,二气妙凝,合而成形,血以濡之,化其神魂,气以煦之,化其精魄,涵养变化,五气完足,瓜熟蒂落,十月而生,是为人。
未形之先,爰有祖气,祖气之内,包含阴阳。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土也。胎以气化,而不以精化,精为果中之仁,气为仁中之生意,胎得土气,生意为芽,芽生则仁渐枯,故精不能生,结胎者,精中之生意也。胎气既结,血以濡之,而化其魂神,气以煦之,而化其精魄。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气血之根,总源于脾胃。脾胃属土,乃化生气血、培养胎元之根本,所以黄元御曰:胎妊者,土气所长养也。土气充旺,则四维得养,木火以生长之,金水以收成之,化生五神,爰生五气,以为卫外,产生五精,以为内守,结五脏,以为宫城,开五官,以为门户,日迁月化,潜滋默长,形完气足,十月而生,是为人。
妊娠恶阻
【脉证机理】
《金匮要略》云: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胎气初结,中气凝壅,升降之机堙郁,冲和之气雍破。胃气初郁,故症见口味厌常而喜新。及其两月胎成,胃气阻逆,故症见恶心呕吐,食不下,是病妊娠恶阻。胎气阻膈,而致脾胃不和,肝胆失调,升降倒置,阴不能上承以济阳,则阳盛于上,故见头昏、心慌、气短、口渴、失眼,阳不能下潜以济阴,则坎中阳虚,故腰腿酸困无力。胎气形于脉,故脉现细濡、关寸较大、寸动,舌苔白薄腻。
【治则】
健脾和胃,平胆舒肝,清肺降逆。
【方药】
云茯苓9克粉甘草6克炒杭芍9克全当归9克广陈皮9克炒杏仁9克白蔻仁9克姜半夏9克缩砂仁9克煨生姜9克
水煎温服。
【方解】
云茯苓、粉甘草,健脾和中;炒杭芍、全当归,平胆舒肝;广陈皮、炒杏仁、姜半夏,清肺理气,降逆止呕;白蔻仁,和胃止呕;缩砂仁,温中保胎;煨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加减】
腹痛者,加延胡索9克,或加粉丹皮6-9克,疏肝以止痛。
失眠者,加炒枣仁12克、炒五味子9克,敛肺养心以安眠。气虚口渴,舌苔白腻而厚者,加红人参6克、天花粉9克,清热益气,生津以止渴。木香香窜下行,禁用;若与半夏同用,有坠胎之弊。
若素有症疾,怀孕之后,胎连于症,则症亦加重,甚则漏下。因气血同趋养胎,正气虚弱,无以御症使然。脉见细濡、稍弦、关尺大,舌苔白腻、或见舌质较紫。以上方加广郁金9克、粉丹皮9克、苏泽兰15克、炒桃仁15克、缩砂仁9克、石菖蒲9克治之。脾大者,可用“桃核承气汤”,或酌用“抵当汤、丸”治之。
【忌宜】
忌生冷、大辛、大热之食物,勿劳累。宜静卧休息。
【按语】
平脉,指脉象和平,人无疾病之脉,亦即细濡之脉。阴脉小弱,即尺脉微而寸脉稍大之象。手少阴脉动,指脉动在神门穴。手少阴心脉候于左寸,神门脉动,左寸必动,左寸动,右寸也动,故手少阴脉动,即寸脉动之变文。
胎气一结,中气壅阻,阴阳格拒,因而恶阻。法当理气行郁,和胃降逆,清上热而行郁滞。内热者,加清润上焦之品,内寒者,加温中暖下之味,酌其脏腑阴阳之偏而调之,不宜用填补之剂。
素有症疾者,因气血养胎,正虚邪实,可见漏下。法当去症,则漏下自止,经云有故无殒,不必畏犯虚虚之戒。
胎漏
【脉证机理】
胎元化生,一月二月,木气生之;三月四月,火气长之;五月六月,土气化之;七月八月,金气收之;九月十月,水气成之,五气皆足,胎完而生。
土为四象之母,在脏为脾,在腑为胃。脾为生血之本,胃为化气之源,胎元化生,全赖气血之煦濡,故保胎之要,首在培土。中土阳旺,则善纳而健运?化源充足,气血充沛,金火清凉,而上不病热,水木温暖,而下不病寒。木温而火清,则血畅而不凝,金凉而水暖,则气行而不滞,气血环抱而煦濡之,形神安固,绝无伤堕殒落之患。
中气虚衰,则四维失养,生长之气弱,则胎不发育,收成之气弱,则胎不坚完。木火之气衰,则胎堕于初结之月,金水之气弱,则胎殒于将成之时。
中土阳衰,缘于命门火败。《难经·三十六难》云: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命门火败,肾水澌寒,侮土灭火,不生肝木,故胎多堕在火气长养之时。
妊娠三至四月,因阳败火虚,肝气郁陷,贼伤脾土,故堕前小腹F坠疼痛,腰痛下血。木气遏陷,胆胃必逆,故症见头目晕眩,心慌气短,恶心欲吐。肝木郁遏,故脉现弦细、关寸大,舌苔白薄。
【治则】
健脾疏肝,补气止血,温肾固胎。
【方药】
云茯苓9克焦白术9克全当归9克炒杭芍9克上肉桂4克大党参l5克炒杏仁9克炒杜仲12克炒莲房12克棕榈炭12克补骨脂6-9克三七粉3克(分两次冲服)水煎温服。
【方解】
云茯苓、焦白术,健脾和胃;炒杭芍、全当归,舒肝止痛;大党参,补气固胎;炒杏仁,清肺理气;三七粉、棕榈炭、炒莲房、上肉桂、炒杜仲、补骨脂,温补命门,止血固胎。
【加减】
上有虚热者,加黄芩炭6克,清上以保胎。胎动不安者,加缩砂仁6克,暖中以安胎。肝气郁陷,脉现关尺大、稍弦,小腹下坠疼痛者,去上肉桂,加桂枝木6克,舒肝升陷以止痛。呕吐者,去上肉桂,加煨生姜6 9克,和胃降冲以止呕。
【忌宜】
忌生冷及大辛、大热食品。以营养丰富之食品为佳。勿劳累,宜静卧将息。忌房事。
【按语】
怀孕1至2个月殒胎者,谓之流产;3至4个月殒胎者,谓之小产;6个月以上殒胎者,谓之早产。
命门火衰,为殒胎之源。所以然者,火衰则中气虚寒,气血化源乏竭,无以养胎,故易殒落。治当朔本求源,重在温补肾阳,益命门之火以安胎,兼调脾胃肝胆及止血,则胎动可安,胎漏可止,而无殒落之患。
偶见怀孕7至8月,突然腹内鸣声如啼,谓之胎哭。系因展腰或登高所致。急取黄豆一百粒撤地上,令孕妇弯腰拾取,胎哭随即而止。
妊娠高血压
【脉证机理】
怀孕之后,由于胎气阻洪,气机不利,致使胆胃上逆,肝脾下陷,君相二火不能潜降,以温肾水,肾水不能上承,以济心火,而致上热下寒。上热,故症见头目昏晕,心烦气短,血压升高(以舒张压偏高为主)。下寒,故症见脘腹胀满,小便不利,腰腿酸困疼痛。脾湿肝郁,上热下寒,故脉现细濡、滞涩、或伏涩、关寸大,舌苔白腻。
【治则】
健脾和胃,平胆疏肝,清肺理气,和胃降逆。
【方药】
云茯芩9克建泽泻9克黄芩炭9克炒杭芍9克全当归9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姜半夏9克炒杜仲12克夏枯草12克茺蔚子12克煨生姜9克,水煎温服。
【方解】
云茯苓、建泽泻,健脾利湿;黄芩炭、炒杭芍、全当归、夏枯草,平胆疏肝;广橘红、炒杏仁、姜半夏,清肺理气,和胃降逆;炒杜仲、茺蔚子,温阳利尿,降压;煨生姜,和胃降冲。
【加减】
腰痛者,加骨碎补12克,温肾壮腰以止痛。腹胀者,加苏泽兰15克,利湿化瘀以消胀。尺脉弱,小便清长者,加补肾脂9克,温肾以涩尿。肾亏者,加菟丝子9克,暖下以补肾。
【忌宜】
忌辛辣、大热、刺激食物,忌腥荤。宜食清素食品及植物油。
不宜劳累。
【按语】
妊娠高血压,系怀孕之后,气血同趋养胎,致使虚阳上浮,肾家虚寒,脾湿肝郁,肺失通调,水湿瘀阻所致。治同一般高血压,而加温肾利湿之品。尿利湿去则胀消,头目眩晕亦随之而除,血压下降而向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