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癫证

    癫者,阴旺,故脉现细濡、稍滞,关寸较大、尺微,舌苔白腻。
    【治则】
    健胃和胃,疏肝平胆,清肺理气,化痰利窍。
    【方药】
    云茯苓9克粉甘草6克炒杭芍9克粉丹皮9克制首乌9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生龙骨12克牡坜粉12克炒干姜6克草果仁5克石菖蒲12克朱砂粉1.5克(晚上睡前一次服)水煎温服。
    【方解】
    云茯苓、粉甘草,健脾和胃;炒杭芍、粉丹皮、制首乌,疏肝平胆;广橘红、炒杏仁、法半夏、广郁金,清肺理气,宽胸降逆;生龙骨、牡蛎粉,潜敛浮阳;炒干姜,温暖中下;草果仁,暖中和胃;石菖蒲,化痰利窍;朱砂粉,镇心安神。
    【加减】
    下寒重者,加制附片9克,温肾以祛寒。惊悸不眠者,加炒枣仁15克,养心以安眠。上热,舌苔燥腻者,加黄芩炭6-9克,以清相火。大便干结者,加决明子15克,润肠以利便。小便不利者,加冬葵子9克,滑窍以利尿。兼小狂者,加蜀漆3克,豁痰以利窍。
    【忌宜】
    忌食辛辣刺激之品,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及环境安静。
    【按语】
    癫狂,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精神病。
    癫者,语无伦次,沉默寡言,又名文痴;狂者,狂言妄语,躁扰不宁,动而多怒,又名武痴。
    癫狂之根源,缘于中土湿旺,标见停痰。为惊悸之重症,癫起于惊,狂生于悸。治当燥土去湿,佐以化痰。湿去则痰无由生,痰去则神宇泰定,阴阳顺接,脏腑和平,可渐而向愈。
    【临床医案】
    例1:程某,男,33岁,西安市人。1984年3月15日初诊。自诉:经常头痛,恐惧,已3年。3年前开始,头昏,头木,恐惧,自认为有人用电视遥控自己,失眠,通霄不睡,无缘无故哭笑,有幻觉,妄想,眼珠上翻。曾在陕西省精神病医院住院,确诊为轻度精神分裂症,至今未愈,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脉细濡、稍涩、左关尺右关寸较大,舌苔,自满厚腻。
    辨证:中气不运,脾胃不和,肝胆失调,心肾不交。
    诊断:癫狂。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理气降逆,蛰火潜阳。
    处方:
    云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黄芩炭9克炒杭芍12克制首乌30克广橘红12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生龙骨12克牡蛎粉12克炒干姜6克缩砂仁5克辛荑花6克山萸肉15克5剂,水煎温服。
    3月20日复诊:其妻代诉:药后仍恐惧,昨晚欲用刀子自杀。脉细濡、紧、动、关尺大,舌苔白腻。上方去法半夏、黄芩炭,加桂枝木、炒小香9克、补骨脂9克,5剂,水煎温服。
    3月24日三诊:仍感头昏,喊叫。脉细、弦、紧、左关尺右关寸大,舌苔白腻。原方加炒枣仁4克、朱砂粉1.5克(睡前一次冲服),5剂,水煎温服。
    3月29日四诊:仍有恐惧感,自认为有人控制自己,不时欲用刀子自杀,头昏。脉细濡、右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加炒枣仁15克、朱砂粉1.5克(睡前一次冲服),5剂,水煎温服。
    4月3日五诊:药后神志稍清醒,精神好转,胡言乱语减少,有时头昏。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加炒枣仁15克、朱砂粉1.5克(睡前一次冲服),5剂,水煎温服。
    6月24日其妻来诉:上药服30余剂,基本痊愈,已经上班。
    3月29日方再进,5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2:白某:女,24岁,西安市人。1979年元月12日初诊。其母代诉:1968年患精神病,经治疗好转。1979年12月25日,因生气夜间开始哭闹不休,说笑失常,近一周加重,经治疗,无明显好转,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患者乱动,不配合,无法诊脉察舌。
    辨证:中气不运,内脏失调,脾虚肝郁,胆胃上逆,二火不藏。
    诊断:癫证。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清肺理气,蛰火潜阳。
    处方:
    云茯苓9克粉甘草6克黄芩炭9克炒杭芍9克大熟地9克广橘红9克全瓜蒌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15克生龙骨12克牡蛎粉12克草蔻仁6克石菖蒲9克朱砂粉2克(睡前一次冲服),3剂,水煎温服。
    元月16日复诊:患者未来诊,其母代诉:患者服一剂药后即清醒,二剂药后能下地活动,现已能干轻度家务活。上方继服,3剂,水煎温服。
    元月20日三诊:患者神志已完全正常,自诉:心慌,头昏,两手发麻,脚心痒,睡眠差。脉细濡、右稍涩、关寸大,舌苔白腻。原方去朱砂粉,加赤丹参9克,3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3:高某,男28岁,西安市人。1986年6月21日初诊。其父代诉:患精神分裂症5年,经治疗,明显好转,犯病次数减少。
    近又犯病,失眠,骂人,多怒,大便干,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脉濡数、两寸关大,舌苔白厚腻、边尖红。
    辨证:内脏失调,肝胆郁滞,君相不藏。
    诊断:狂证。
    治则:健脾疏肝,和胃平胆,潜降二火。
    处方:
    云茯苓9克建泽泻9克黄芩炭9克炒杭芍9克制首乌30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生龙骨9克牡蛎粉15克北沙参12克缩砂仁5克肉苁蓉15克炮干姜4克朱砂粉1克(睡前一次冲服)
    6剂,水煎温服。
    10月14日复诊:药后效不显,加之天气热,仍狂躁不安。在陕西省精神病医院住院三个月,今天出院。自诉:头木不适,他无明显感觉。脉细濡、左关尺右关寸大,舌苔白腻。上方去黄芩炭、肉苁蓉、炮干姜、朱砂粉,增生龙骨为12克,加银柴胡9克、炙米壳3克、补骨脂6克,6剂,水煎温服。
    10月22日’三诊:药后头木已愈,睡眠好转。骑自行车来诊。
    脉细濡、稍弦、右关尺大,舌苔白腻。原方去炒杭芍、肉苁蓉、炮干姜,增生龙骨为12克,加银柴胡9克、炙米壳3克、柏子仁9克、补骨脂9克,10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4:侯某,女,15岁,西安市人。1985年10月21日初诊。
    其母代诉:患痫证3年余,经常犯病,口吐白沫,昏迷不省人事,甚则叫声如猪如羊,醒后乏困无力。经多方治疗,无显效,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形体消瘦,精神较差。脉细濡、关寸大,舌苔白腻。
    辨证:中气不运,脾湿肝郁,胆胃上逆,气滞不降。
    诊断:痫证。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清上温下,理气化痰。
    处方:
    云茯苓9克建泽泻!,充黄芩炭9克粉丹皮9克制首乌20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槟榔片15克牡蛎粉15克补骨脂9克草果仁5克煨生姜6克
    6剂,水煎温服。
    11月1日复诊:药后自感尚可,上月29日犯病一次,5分钟即过。脉细濡、弦大而涩、关寸较盛,舌苔白薄腻。上方去黄芩炭、粉丹皮,加炒杭芍12克、全当归9克、北沙参9克,10剂,水煎温服。
    11月17日三诊:未犯病,精神好转。脉细濡、右弦、寸关大,舌苔白腻。原方去建泽泻、黄芩炭、粉丹皮、草果仁,加粉甘草9克、炒杭芍12克、全当归9克、草蔻仁4克、北沙参12克、柏子
    仁9克,10剂,水煎温服。
    12月9日四诊:一周前犯病一次,较轻微,3分钟即过。原方去黄芩炭、补骨脂、草果仁,加炒杭芍12克、北沙参12克、缩砂仁4克、柏子仁9克,10剂,水煎温服。
    1986年元月2日五诊:未犯病。脉细濡、右关寸大、稍有牢象,舌苔白腻。原方去建泽泻、粉丹皮、补骨脂、草果仁,加炒白术9克、炒杭芍9克、北沙参12克、缩砂仁5克、白姜蚕9克,10剂,水煎温服。
    元月24日六诊:未犯病,体重增加,精神明显好转。脉细濡、稍弦、两寸关大,舌苔白腻。原方去建泽泻、粉丹皮、补骨脂、草果仁,加炒白术9克、炒杭芍9克、北沙参12克、草蔻仁4克、白姜蚕9克、炒山萸肉12克,10剂,水煎温服。
    5月7日七诊:未犯病。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去建泽泻、粉丹皮、补骨脂、草果仁,加炒白术9克、炒杭芍9克、北沙参12、草蔻仁4克、白姜蚕9克、炒山萸肉12克,10剂,水煎温服。
    1987年3月27日八诊:未犯病,面色红润,基本已愈。脉舌同前。原方去粉丹皮、补骨脂、草果仁,加炒杭芍12克、北沙参12克、草蔻仁4克、白僵蚕9克、山萸肉12克、10剂,水煎温服。
    再未来诊。
    例5:侯某,女,18岁,山西省运城市人。1987年10月30日初诊。自诉:患痫证一年余,经常犯病。在当地医院治疗,效不昱,两月前慕名求治于麻瑞亭。服药一月余,病情好转,回原籍。近一月来犯病三次,因之来诊。脉细濡、两寸大,舌苔白腻。
    辨证:中气不运,脾虚肝郁,胆胃上逆,气滞不降。
    诊断:痫证。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清上温下,理气化痰。
    处方:
    云茯苓9克粉甘草6克黄芩炭9克炒杭芍9克制首乌30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槟榔片15克牡坜粉15克制香附4克白蔻仁5克炙米壳3克炮干姜4克10剂,水煎温服。
    12月4日复诊:上方服20剂,未犯病。脉细濡、右关寸较大,舌苔白腻。上方去制香附,增槟榔片为15克,减炙米壳为2克,加北沙参15克,10剂,水煎温服。
    1988年3月10日来函称:上方服30余剂,一直未犯病,纳食、二便、精神均正常。
    例6:曾某,男,21岁,陕西省富平县人。1986年8月26日初诊。自诉:近三年来,经常头晕,甚则昏倒,不省人事,右手发麻。在当地医院检查,脑功能、血压等均正常,屡经治疗,效不显,仍经常犯病,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脉细濡、促、关寸大,舌苔白满腻。
    辨证:中气不运,胆胃下逆,浊阴不降。
    诊断:厥证。
    治则:健脾疏肝,平胆和胃,潜敛浮阳。
    处方:
    云茯苓9克粉甘草9克全当归9克黄芩炭9克制首乌20炒杭芍12克广橘红9克法半夏9克广郁金9克槟榔片15克牡坜粉15克北沙参12克草果仁5克煨生姜6克炒杏仁9克5剂,水煎温服。
    8月30日复诊:药后自感尚可,未犯病。脉细濡、稍弦、关寸大,舌苔白腻。上方去甘草,增制首乌为30克、牡蛎粉为20克,加炒白术9克、天花粉15克,5剂,水煎温服。
    12月8日来函称:间断服上方,一直未犯病,无明显不适。
    例7:聂某,男,23岁,西安市人。1984年元月7日初诊。自诉:头痛伴抽搐,半年余,就诊于西安某医院,未确诊。经治疗,效不显,仍不时头痛抽搐,纳差口渴,因慕名求治于麻瑞亭。脉细濡、弦、关尺大,舌苔白满腻。
    辨证:肺热不敛,胆胃上逆,筋脉不柔。
    诊断:抽风。
    治则:平胆和胃,疏肝清肺,调和营卫。
    处方:
    银柴胡9克黄芩炭9克炒杭芍9克制首乌20克天花粉15克法半夏9克粉葛根9克生甘草9克鲜生姜6克肥大枣4枚
    2剂,水煎温服。
    元月8日复诊:药后头痛抽搐明显减轻,口渴已止,纳食增加。昨晚犯病两次,后来又犯病一次,但很轻,仍未大便。脉细濡、关尺较大,舌苔白腻、根稍厚。上方去大枣,加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2剂,水煎温服。
    元月11日三诊:药后明显好转,昨晚犯病一次,纳食睡眠均好。脉细濡、右关寸大,舌苔白薄、根厚腻。原方去粉葛根、大枣,减银柴胡为7克、天花粉为12克、粉甘草为6克,加云茯苓12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辛夷花6克、牡蛎粉15克、北沙参
    15克、缩砂仁4克,3剂,水煎温服。
    元月17日四诊:药后病情明显好转。近来几天因劳累又加重。脉细濡、关寸较大,舌苔白腻。原方去银柴胡、天花粉、粉葛根、大枣,减粉甘草为6克,加云茯苓12克、广橘红12克、炒杏仁9克、辛夷花6克、牡蛎粉15克、北沙参12克、缩砂仁4克,3剂,水煎温服。
    4月6日五诊:上方服30余剂,头痛抽搐一直未犯,它无明显不适。脉细濡、关寸大,舌苔白腻。已痊愈。停药。
    随访3年,未见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