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脾脉歌
脾脉实并浮。消中脾胃亏。口干饶饮水。多食亦肌虚。
阿阿缓弱春扬柳。乃脾之本脉也。经云。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今脾脉实而且浮。是为土中有火。火炎则土燥。故为消中之病矣。诸脉以实为实。以虚为虚。惟脾脉则以实为虚。何也。以脾胃本和缓故也。经脉别论云。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若土中有火。则饮食易于焦熬。不能化行津液。上输于肺。散精于脾。以荣养肌肉。故口干饶饮水。多食亦肌虚也。
按帝曰。诊得胃脉病形何如。岐伯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泻。
按儒门事亲云。八卦之中。离能 物。五行之中。惟火能焚物。六气之中。惟火能消物。故火之为用。燔木则消而为炭。焚土则消而为伏龙肝。炼金则消而为汁。 石则消而为灰。煮水则消而为汤。煎海则消而为盐。干汞则消而为粉。熬锡则消而为丹。故泽中之潦。涸于炎晖。鼎中之水。
干。于壮火。盖五脏心为君火正化。肾为君火对化。三焦为相火正化。胆为相火对化。得其平。则烹炼饮食。糟粕去焉。不得其平。则燔灼脏腑。而津液竭焉。故入水之物。无物不长。入火之物。无物不消。夫一身之心火。甚于上。为膈膜之消。甚于中。为肠胃之消。甚于下。为膏液之消。甚于外。为肌肉之消。上甚不已。则消及于肺。中甚而不已。则消及于脾。下甚而不已。则消及于肝肾。外甚而不已。则消及于筋骨。四脏皆消尽。则心始自焚而死矣。故素问有消瘅。消中。消渴。风消。膈消。肺消之说。消之证不同。归之火则一焉。故消瘅者。众消之总名。消中者。善饥之通称。消渴者。善饮之同谓。惟风消。膈消。肺消。此三说不可不分。风消者。二阳之病。二阳者。阳明也。阳明者。胃与大肠也。心受之则血不流。故女子不月。脾受之。则胃不化。故男子少精。皆不能成隐曲之事。火伏于内。久而不已。为风所鼓。消渴肠胃。其状口干。虽饮水而不咽。此风热格拒于贲门也。口者。病之上源。故病如是。又经曰。二阳结谓之消。此消乃肠胃之消也。其善食而瘦者。名曰食 。此消。乃肌肉之消也。
单滑脾家热。口臭气多粗。
脾胃者。应唇而通口气者也。今脾脉见滑。则脾家有热。而口气臭矣。脾有火则上蒸于肺。而清肃之气不行。肺叶举而口气粗矣。
涩即非多食。食不作肌肤。
夫脾主中州。而能摄血。故曰营出中焦。脾阴足则磨谷能消食。而连肉润肌臀矣。涩为血少。今脾脉而见涩。则为脾虚血少。脾既虚。则饮食不甘美。故曰。即非多食也。纵强食之。亦不能作肌肤矣。熊氏谓脾脉见涩。是心火虚。故令脾土无生气。其说亦太转折。张氏谓其涩为肺脉。见于土部。是子来母位。实邪为患。故能多食。不多食则肌肉消瘦矣。其说更悖。
微浮伤客热。来去作微疏。
熊宗立云。脾部脉微而浮。是外之风邪热毒。客舍于脾也。故乍热乍止。如客之往来。非本经之正病。但安其脾胃。则自愈矣。
有紧脾家痛。仍兼筋急拘。欲吐即不吐。冲冲未得疏。
经脉别论云。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紧则为寒。脾胃而见紧脉。是为内伤生冷。木气郁于土中。不得发越。故腹痛而筋急。欲吐不吐。即呕逆也。呕逆则气扰乱于胸中。而冲冲未得疏泄。若能得一吐。则木气条达而复伸。筋自不拘。腹痛自止矣。
若弦肝气盛。妨食被机谋。
此为木来克土。必致妨碍饮食。而为贼邪所谋害矣。
大实心中痛。如邪勿带符。
脾脉大实。则为脾有实邪。而为心中痛者。何也。按经脉篇云。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又云。脾病为心下急痛。故曰。大实心中痛也。藏病则传于府。足阳明胃经是也。足阳明病。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故曰。如邪勿带符也。
溢关涎退场门。风中见羁孤。
脾属土。其性镇静。其畏风木。开肌腠也。其液为涎。脾气不足。则所胜侮之。脾土被克而起。致中州无权。风木之邪肆虐。故风痰壅塞于上。而涎液溢出于口。此为太阴中风之证。太阴。脾土也。脾土主灌溉四傍。今既中风。则如人之羁旅孤危。而一无所根据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