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095、吴茱萸汤
[组成用法]
吴茱萸10~15g、人参10~15g、生姜20~30g、大枣12~20枚。
水煎取汁,温服,每日三次。
[方证]
1.干呕或呕吐涎沫。
2.头痛,或痛连及肩颈。
3.手足冷、烦躁而坐卧不安。
4.心下痞硬且满,按之痛或不适感。
[现代应用]
1.以呕吐清水、涎沫为主证的疾病。如神经性呕吐、妊娠恶阻、食管癌、急性胃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瘢痕性幽门梗阻、更年期顽固性呕吐等。
2.以剧烈头痛为主证的疾病。如高血压脑病、颅内压增高性头痛、结核性脑膜炎、血管神经性头痛、习惯性头痛、颅内血肿、顽固性头痛等。以眩晕为特征表现的高血压病、美尼埃综合征也可参照使用。
3.眼科一些疾病也有应用本方的场合。如视疲劳症、角膜溃疡、急性结膜炎、急性充血型青光眼、急性视神经乳头炎、闪辉性暗点、多发性顽固性麦粒肿等多种眼科疾病出现眼胀痛伴呕吐、手足寒冷时可用本方。
4.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以腹痛下利为主证时有本方证出现的机会。
5.本方还用于其他方面如厌食症、多寐、失眠、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癫痫、脏躁、急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克山病、痛经、不孕症、腹疝、荨麻疹、过敏性紫癜、上肢震颤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
[经验参考]
“干呕.或吐涎沫”是本方的主证之一,虚寒性呕吐多有使用机会。如《续建殊录》载“—人卒发干呕,医与小半夏汤,七日不瘥,声动四邻。于是迎先生诊之,心下痞硬,四肢逆冷,乃与吴茱萸汤,三帖而愈”。呕吐和下利同时出现也可使用本方,如许叔微《伤寒九十论》中记载:有人病伤寒数日,自汗,咽喉肿痛,上吐下利,医作伏气。予诊之曰:此证可疑,似是之非,乃少阴也。其脉三部俱紧,安得谓之伏气?伏气脉必浮弱.谓非时寒冷,着人肌肤,咽喉先痛,次下利者是也。近虽有寒冷不时,然当以脉证为主,若误用药,其毙可待。予先以吴茱萸汤救之,次调之以诸药而愈。呕吐可同时伴有胃脘部疼痛,如刘渡舟治某女,32岁。主诉胃脘疼痈,多吐涎水而心烦。舌质淡嫩,苔水滑,脉弦无力。初以为胃中有寒而心阳不足,投以桂枝甘草汤加木香、砂仁无效。再询其证,有烦躁夜甚,涌吐清涎绵绵不绝,且头额作痛。与本方3剂诸症皆消(《经方临证指南》1993,124)。有时即使没有明显的呕吐动作而表现为口流涎沫者也可使用本方,如李克绍曾治一老年女性,每人睡后即口流涎沫,及醒时,枕巾即全已湿透,回忆《伤寒论》中吴茱萸汤能治干呕吐涎沫,即予吴茱萸汤原方,竟获痊愈(李克绍《伤寒解惑论》)。
头痛性疾病也是本方应用的重要领域。从临床报道来看,本方所主之头痛常有以下特点。一是程度剧烈。病人每以手捶头或以头击墙,而且疼痛容易慢性化或趋向于顽固性。二是部位以巅顶痛及偏头痛居多,有的从巅顶连及颈肩—线酸痛。三是伴有手足逆冷。四是头痛几乎都伴有呕吐,只是呕吐的程度有轻重之别。既可为呕吐不止,也可为轻微的恶心;或仅仅是口吐涎沫,或流口水。呕吐物可为黄水、清稀痰涎,也可为清水,同时还会夹杂少量食物。呕吐量也多少不一。如刘景棋治一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八年,文革时受迫害,长期愤懑抑郁,久之心烦易怒,恶心吐涎沫、巅顶痛不可忍,近二年病情加重,失眠多梦易惊,记忆力减退,精神恍惚,性情暴躁,多狂怒,善疑,甚则厌世,胃纳日减,处于吴茱萸汤,服30剂后诸证基本消失,寝食良好,服至60剂,临床治愈(《经方验}>1987,78~79)。矢数道明治60岁妇女,剧烈头痛并反复呕吐,干呕从夜至天明。头顶百会部、太阳穴处贴有梅干,用毛巾缠头,在床上呻吟,痛苦不巳。极烦躁,睁眼即眩晕。诉说若一想到痛苦,宁死不欲生。脉沉微迟,颜面微潮红,因不眠而眼结膜充血。腹诊心下部膨满,感有停滞。压之不适,即作噫气。舌湿润,手足冷。全身乏力,苦于身尤置处。此乃“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为吴茱萸汤证。即与吴茱萸汤—剂,十多分钟后如雾放晴,头痛去,噫气止。用此方两日痊愈(《汉方治疗百话》)。在《汉方治疗实际》中,对本方的应用指征描述为:“用于发作性剧烈头痛,且多为偏头痛型。发作剧烈则呕吐。常于疲劳时,食量过多时,妇女月经之前发病。这种发作1个月发生1~2次或5~6次。发作时由于颈肌收缩,故从肩至颈酸痛严重,由左向右者较多,即从耳后连向太阳穴。这种酸痛,为用此方日标之一。发作时诊察之,主诉心下部臌满,胃不适者甚多,称为中医之‘心下逆满’证。这也是此方重要之口标。又发作时,足厥冷甚,脉有沉迟之象。另伴有一种烦躁状态,坐卧不安,起居苦闷。发生剧烈呕吐时,常不休止。恶心呕吐严重时,则吐胆汁。类似这样头痛患者,如不发作时,可持续2~3个月。每当发作时,服此汤头痛立即消失”。另外,《医方集解》以本方加附子名吴茱萸加附子汤,治疗寒疝腰痛,牵引睾丸,尺脉沉迟。总之,以呕、痛、冷为必见证。
为了提高疗效,吴茱萸汤常与他方合方使用。如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可加强止呕之功效。治疗胃酸过多、胃中痞痛、嗳气频频等,可与旋覆代赭汤合方使用;治疗头痛头晕、胃部胀满,有振水声叮合苓桂术甘汤等。本方中吴茱萸为主药。根据前人的经验,生姜量应倍于吴茱萸,人参量应等于吴茱萸,这时疗效最佳。当合方使用时,吴茱萸可用6g左右,原方使用时10~15g为宜。吴茱萸有毒,大剂量使用要慎重,而且煎煮时间要长。从仲景原方用法来看,以水7升煎取2升,所用时间显然易见。据报道,本方服后有20%可出现头痛加剧、或眩晕、或欲呕、或觉身体麻痹、或觉烦热等不良反应。消失时间扣分钟到5~6小时不等(新中医,1958;6:1)。临床应注意观察,事先和病人作交代,以免患者惊慌。当然,出现反应不一定都是“瞑眩”,还要考虑是否方不对证。“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仲景告诫也不可忽视。
[原文点睛]
1.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243)
2.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
3.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
4.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金匮要略》第十七篇第八条)
昊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掰)。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注论精选]
成无己:内,胃为之市,食谷欲呕者,胃不受也,与吴茱萸汤,以温胃气。得汤反剧者,上焦个内也,以治上焦法治之(《注解伤寒论》)。
汪苓友:按吴茱萸汤之义,具略已见于阳明病食谷欲呕,及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二条之中矣。然二条之证系借用,不若此条厥阴病,干呕,吐涎沫,头痛,为正治之方也。吴茱萸色绿,得震坤之气,性辛烈而味苦厚,入足厥阴风水之脏,善治痰涎上攻头痛,兼能温中,下逆冷气,止呕吐,故用之为君,以散泄阴寒之气,人参甘温,能补五脏诸虚不足者也,故用之为臣,以补中气,敛涎沫。生姜辛温,为呕家圣药,故用之为佐使。以大枣大能和茱萸之毒,合人参之甘,配生姜之辛,而能散发寒邪,补益中州,奠安胃气。盖头痛虽由厥阴经阴寒之气上攻,实系胃中虚寒之极所致,得温得补,则寒气散而呕吐止,头痛亦除矣。即吴茱萸汤一方,而用之得宜,神效如此(《伤寒论辨证广注》)。
柯韵伯:要知欲死是不死之机,四逆是兼胫臂言,手足只指指掌言,稍甚微甚之别矣。岐伯口:四未阴阳之会,气之大路也。四街者,气之经络也。络绝则经通,四未解则气合从。合在肘膝之间,即四街也,又谓之四关。夫四郊扰攘,而关中犹固,知少阴生气犹存。然五脏更相生,不生即死。少阴之生气注于肝,阴盛水寒,则肝气不舒而木郁,故烦躁;肝血不荣于四末,故厥冷;水欲出地而不得出,则中土不宁,故吐利耳。病本在肾而病机在肝,不得相生之机,故欲死。势必温补少阴之少火,以开厥阴之出路,生死关头,非用气味之雄猛者,不足以当绝处逢生之任也。吴茱萸辛苦大热,禀东方之气色,人通于肝,肝通则木得遂其生矣。苦以温肾,则水不寒;辛以散邪,则土不扰。佐人参固元气而安神明,助姜、枣调营卫以补四末。此拨乱反正之剂,与麻黄、附子之拔帜先登,附子、真武之固守社稷者,鼎足而立也。若命门火衰,不能腐熟水谷,故食谷欲呕。若干呕吐涎沫而头痛,是脾肾虚寒,阴寒上乘阳位也。用此方鼓动先天之少火,而后天之土自生;培植下焦之真阳,而上焦之寒自散。开少阴之关,而三阴得位者,此方是欤(《伤寒来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