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当归四逆汤之注释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伤寒论》)
    【注】
    和久田氏曰:「平素气虚之人,外邪袭入于心胸,正气为之抑压,自四肢厥逆,脉细欲绝者,以此方排心胸间之寒邪,导下水气,舒畅正气,则厥寒复温,脉带阳气而愈矣。与三味之四逆汤不同,彼已在内,有下利清谷证,故于四肢谓厥冷。冷者,自内冷也,属于内之词也。寒者,自外来也,属于外之词也。此证在心胸间,非腹内之变也,故变文而书厥寒,示其异也。细者,脉幅如丝也,故曰欲绝也,可以想见其情矣。」
    下利,脉大者为虚,以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尔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注】
    和久田氏曰:「脉大者,所谓洪大无伦也。浅按则大,虽有幅,然重按则细如蛛丝之脉也。革者,谓弦大而芤之脉也。芤者,中空,如葱之切口也。此为虚寒之候,但此言下利脉大者,为虚之一语,例也。『以强下之』以下,谓此方证也,谓凡下利脉大者,虚寒之例也。今病人以强下之故而胃肠衰,设脉浮革者,则不可以实论也。因尔者,因强下也。因强下,虽不下利,然脉浮革,而肠中水鸣者,当为虚寒,此方主之也。此证与前章『脉之细大』如相反,其归一也,而此脉较彼更虚也。余按凡虚寒证,脉浮大者,腹候时,其动气迫于心下,有浮大之状也,不可误为阳证。又案三味之四逆汤,因下而致下利清谷者,此方因下而但肠鸣脉有虚证者,亦内外之不同也。」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桂枝、芍药、细辛、大枣各5.5克,甘草、通草各3.5克
    上细锉,以水二合五勺,煎一合,去滓,一日分三回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