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先辈之论说治验
《肘后百一方》本方条曰:「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求真按:「肺结核之枯瘦骨立,咳嗽频发,痰沫黏着于咽喉,而难咯出,呼吸浅表,心力减衰,发热,不食,微渴者,用本方,屡得奇效,但未尝得救其死。故葛洪所说,恐就其一时之效时云尔。」
《松原家藏方》曰:「麦门冬汤,治诸黄胖,脉弦大,气逆胸满,心下硬,身色淡黄,行动则气急,或爪甲枯黄而张者。」
求真按:「黄胖病为一种之贫血证,余未知此说之是否。」
麦门冬加地黄连石汤,治咳血不止者。
求真按:「是本方加地黄、黄连、石膏治咯血,无可否。」
麦门冬加石膏汤,治中风脉洪大,上逆有热,大便少,半身不遂者。
麦门冬汤,治咳嗽火逆上气,咽喉不利,痰声不湿者。
求真按:「『痰声不湿者』五字,宜注意。」
麦门冬汤,治虚劳咳逆,手足烦热,羸瘦骨立者,或咳血及衄者。
《芳翁医谈》曰:「偏枯中风,言语蹇涩者,当与麦门冬加石膏汤。此本据『火逆上气,咽喉不利』之语,师家以为常法。」
求真按:「虽脑溢血,有本方证者,亦可与之。然为常法,非也,不可从之。」
痫家,舌焦或白色如渍水数日者,主用连、石二味为末,外敷。内用诸药加于麦门冬汤之类,以服之。
虚劳,多汗,寒热,咳嗽,诸证备者,…咳甚者,皆宜麦门冬汤,必兼起废丸。大概此丸,男妇皆可用。
求真按:「有起废丸证,则可用之。不然者,不可用之。」
一妇人,下利不止三年,面色痿黄,眼泡肿重,舌上糙涩而色淡白带灰,或时如常,不大羸脱。虽卧床,如欲远行时,有中途畏惧发晕之状,必还家后得愈云。此实痫也,乃与麦门冬加石汤。二十日许,利止。又服二十日许,痊愈。
《方舆輗》本方条曰:「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虽为此汤之本旨,今且可为劳热咳嗽之主方矣。沈明宗注《金匮》云:『余窃拟为肺痿之主方也。』更有古之葛洪《肘后百一方》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圣济》云:『无人参,有竹叶、生姜,治虚劳,烦热,口干,舌燥,欲得饮水方。』此语可用参考。」
《餐英馆治疗杂话》:「《医宗金鉴》谓『大逆』之『大』字,当是『火』字。因此外感证,既历汗下,又历病因之痰促及一切杂证,宜以津液枯燥,虚火挟痰,上炎于咽,咽喉不利,痰少有声为的证。时而面赤,则更为确证,是以用麦冬、人参、大枣,培养胃中之真阴,以镇虚火之上逆,更以半夏涤痰下气,则阴水自生,火邪自不上奔矣。此诚仲景通天之手段,故喻嘉言先生谓麦门冬汤为治本之良方也。若以头痛必用川芎、蔓荆之类,咳者必用五味、桑白之类者,此庸医之所为,岂能治其病源乎。沈明宗曰:『余窃拟为肺痿之主方,一切痿证,皆可有效。老人及虚人,亦应此方证为多。』」
求真按:「此说解『上气咽喉不利』颇详,可熟读之。」
《蕉窗杂话》曰:「一人过于劳碌,暇时,恣食酒肉,后大发衄血。经医四十余人,不能治。三日后,自止。但因是左边头痛如裂,昼夜不安,故辞归,来求余治。见其人面如长枣,且问前医之治法,悉作血虚,用地黄类滋润剂。余即云:『欲吾治此,惟用大剂麦门冬汤,加黄连、石膏耳。』不十日,顿愈。此因诸医皆惑于血证之所致,而不知为厚味郁积邪火之证故也。」
求真按:「面如长枣者,颜面充血,恰如大枣之赤色也。」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消渴,身热,喘而咽喉不利者,加天花粉。大便燥结,腹微满者,兼用调胃承气汤。治久咳,劳嗽,喘满短气,咽喉不利,时恶心呕吐者。《肘后方》曰:『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按生姜甘草汤证亦如尔云,可疑。今验病者,此方为胜。」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肘后》云通用于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者,为的治也。《金匮》有『大逆上气』句,虽漫然不确,盖肺痿、顿嗽、劳嗽、妊娠咳逆等证,有大逆上气之意味。若用之,则有大效,故此四字,有简古之深旨存焉。小儿久咳,此方加石膏,有妙验。咳血,此方加石膏,虽为先辈之经验,但有变为肺痿者,因用石膏过久,则有不食脉减之虞,故若用《外台》麦门冬汤类方之意,加地黄、阿胶、黄连,则适合而能奏效。又仿《圣惠》五味子散意,加五味、桑白皮,则咳逆甚者有效。又老人津液枯槁,食物难以下咽,类似膈证者,亦可用之。又大病后,饮药嫌恶,咽下有喘气,如竹叶石膏汤证,无虚烦者,用之,皆咽喉不利之余旨也。」
《橘窗书影》曰:「一妇人年二十三四,产后得外感,咽喉肿塞,痰喘壅盛,口中臭气甚,绝食数日,手足微冷,脉无力,疲劳极。余作麦门冬汤加桔梗,使徐咽下。又煎祛风解毒,加桔梗、石膏,使冷而含嗽之。一昼夜,咽喉分利,少下粥饮。后经二三日,现发热,烦渴,咳嗽,脉虚数,有外感之状,与竹叶石膏汤加桔梗、杏仁而愈。」
一人患梅毒,数年不瘥,咽喉糜烂,声音嗄而不出,虚瘦骨立。来都下医治,无效。余与麦门冬汤加桔梗、山豆根,兼用结毒紫金丹。数日,声音朗亮,咽喉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