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幼幼汇集(上)\ 痫证候第二十二

    《内经》曰:痫为神不守舍,谓神乱也。大抵痫证皆由惊动,是脏气不平,郁而生涎,闭塞诸经,厥而乃成。或在母胎中受惊,或幼小感风寒暑湿,或饮食不节,逆于脏气而成者有矣。胎内受惊,与饮食作痫者多,而外感者间而有之。
    痫证有三
    《千金》云:小儿之痫有三,日惊痫、风痫、食痫是也。惊痫起于惊怖,大啼大骇而作也。风痫缘衣盖过暖,热则生风。先时初起,屈指如数物而作也。食痫因乳食太过,郁积热壅,其作不思乳食,吐而发热,后作痫者是也。
    痫名有五
    《三因方》云:古方有五痫,谓各循五脏之所发也。又谓发时其状有五,如牛马猪羊鸡声是也。其证备载于大人科,但小儿之痫多是三痫,三痫之中而食痫居多也。
    治法
    杨氏曰:痫证为小儿之恶候也。小儿血脉不壮,骨气未盛,为风邪所伤,为惊骇所触,为乳哺失节,停滞结癖经络而得之。大抵治法当别阴阳为要。大概血滞心窍,邪气在心,痰积遏经成痫,故宜顺气豁痰为良法也。凡小儿发痫,其候神气拂郁,瞪眼直视,面目牵引,口禁涎流,腹胀,手足抽掣,似死似生。或声或哑,或项背反张,或腰脊强直,但四肢柔弱,时发而时醒者,醒后当以平和气血,汤药调下苏合丸。未作之先,宜服五痫丸。发痫时,耳后高骨间必有青纹见之,以针挑破血出啼叫,庶气血疏通而痫不作。十岁以下,皆可灸,以除其根,十岁以上,可吐以断其源也。
    药方
    安神散 治小儿截痫,安心神。
    人参 茯苓 菖蒲 白藓皮 远志(各五钱) 石膏(二钱半) 犀角(锉) 甘草(炙。各一钱)
    上咀,加麦门冬一撮煎服。
    牛黄膏 治小儿风痫迷闷,抽搐潮涎。
    胆南星 全蝎(去毒炒) 蝉蜕(去足。各二钱) 僵蚕(去嘴炒) 白附子 防风 天麻(煨。各一钱)
    上为细末,蒸枣肉研膏丸,如小豆大,用荆芥淡姜汤调服。
    太乙散 治小儿胎痫正发,未分瘥后。
    天浆子(炒) 全蝎梢(各二十一个) 防风 麝香(一字) 天麻 辰砂(飞。各五钱)
    上为细末,用乳汁调化,不时服。
    (钱氏)五痫丸镇一切痫。
    朱砂(半两) 水银(一钱) 铅(二两) 雄黄(一两) 珍珠(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麻子大。每服一丸,金银煎汤下。
    南星散 治痫后喑不能言。
    天南星(湿纸裹煨)
    上为末,每服一字,猪胆汁调下。
    利惊丸 治食痫热痫者宜下之。(方见惊门。)
    瓜蒂散 治小儿十岁以上可用吐法。(方见大人痰门。)
    灸法
    神庭(一穴入发际五分。)
    百会(一穴在顶心。)
    囟会(一穴在上星后一寸。)
    长强(一穴在尾 端。)
    上随意会相宜,灸炷如麦大,灸三壮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