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嗳气证

    (《内经》名噫气俗作嗳气,今从之,即饱气有声出是也。)
    病机
    《内经》曰:心为噫。又云:太阳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为噫,故曰上走心为噫也。
    又曰: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也。
    曰:少阴之复,噫哕是也。(此热伤心之所致也。)又曰: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善噫。
    又曰:太阳之复,唾出清水,及为哕噫是也。(此寒伤心之所致也。)
    丹溪曰:嗳气为胃中有痰有火。春甫谓嗳气多是胃气不和,窒塞不通则嗳气。何以见之?凡人食饱后多有嗳气,由饮食饱则胃不舒畅而致然也。噫气苦非食后,则为胃虚而不和。丹溪谓痰与火,特一端耳,医者察之。
    脉候
    右关弱短,左关滑大,此脾虚肝盛也。寸脉紧而噫者属寒,寒在上焦,胸中不得而噫。寸口脉弱而缓者,阳气不足。
    趺阳脉微而涩,微无胃气,涩则伤脾。寒在膈而反下之,寒积不消,胃微脾伤。谷气不行,食已自噫,胃气不通,为闭塞之病。
    药方
    十味保和汤 治胃气虚而滞作嗳。
    人参 茯苓 陈皮 半夏(姜制) 白术(各一钱) 藿香 香附子 砂仁(各六分)木香 炙甘草(各三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温服。
    (《本事》)枳壳散 治心下痞闷作痛,多噫气如败卵。
    枳壳 白术(各五分) 香附子(一两) 槟榔(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日三服,不拘时。
    (丹溪)半星丸 治痰火气嗳。
    半夏(制用姜) 南星(同上) 软石膏 香附子 栀子(各等分)
    上为末,神曲为丸服。
    针灸法
    脾经穴(经云: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腹胀善噫,视其盛虚热寒,陷下取之也。)中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