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石硫黄

    出南海诸番。岭外州郡或有而不甚佳。鹅黄者名昆仑。黄赤色者名石亭脂。青色者名冬结石。半白半黑者名神惊石。并不堪入药。一种水硫黄。出广南及资州。溪涧中流出。
    以茅收取熬出。号真珠黄。气腥臭。止入疮药。亦可煎炼成汁。模写作器。如鹅子黄色。(颂)有土石二种。石硫黄生南海琉球山中。土硫黄生广南。嚼之无声者佳。舶上倭硫黄亦佳。(庚辛玉册)
    味酸。气温。大热有毒。气味俱浓。纯阳之物也。入手厥阴经。主疗心腹积聚。邪气冷癖在胁。咳逆上气。及腰肾久冷。脚冷疼弱无力。除冷风顽痹寒热。虚寒久痢滑泄。霍乱。
    续阳气暴绝。治阴毒伤寒。小儿慢惊。妇人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能化金银铜铁等物。(诸本草)凡人下元虚冷。元气将绝。久患寒泄。脾胃虚弱。垂命欲尽。服之无不效。
    但当中病便已。不可尽剂。如病势危急。可加丸数。少则不效。仍加附子干姜肉桂服。硫黄亦号将军。功能破邪归正。返滞还清。挺出阳精。消化阴魄而生魂。(好古)秉纯阳之精。
    赋大热之性。能补命门真火不足。其性虽热。而疏利大肠。又与燥涩者不同。盖亦救危妙药也。但炼制久服。则有偏胜之害。(濒湖)硫黄伏生于石下。阳气溶液。凝结而就。其性大热。火炼服之。多发背疽。(孙升)金液丹。乃硫黄炼成纯阳之物。有痼冷者所宜。今夏至人多服之。反为大患。(泊宅编)昔有人病不得溲。卧则微通。立则不能涓滴。遍用通利不效。其人平日常服黑锡丹。因悟此必结砂时。硫飞去铅不死。铅砂入膀胱。卧则偏重犹可溲。
    立则正塞水道。故不通耳。取金液丹三百粒。分十服。煎瞿麦汤下。铅得硫气则化。累累水道下。病遂愈。(夷坚志)早衰齿落不已。以生硫黄入猪脏中煮熟捣丸。或入蒸饼丸梧子大。
    随意服之。管范云。猪肪能制硫黄。此用猪脏尤妙。昔有遵服。年逾九十犹健。后醉牛血。
    洞泄如金水死。(类编)石硫黄偏得山石剽悍之性。阳燧为体。动流为用。气禀火温。味兼木酸。盖木从火得。风自火出故耳。本经主妇人阴蚀疽痔。及恶血为眚。无以奉发美毛。正骨柔筋者。悉属阴凝至坚。对待治之。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矣。阴证伤寒。厥逆烦躁。腹痛无脉。危甚者。舶上硫黄为末。艾汤服三钱。得睡汗出而愈。一切冷气积块作痛。硫黄焰消各四两结砂。青皮陈皮各四两。为末。糊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饮下三十丸。元脏久冷。腹痛虚泄里急。玉粉丹。生硫黄五两。青盐一两细研。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五丸。空心热酒下。
    以食压之。伏暑伤冷。二气交错。中脘痞结。或泄或呕。或霍乱厥逆。二气丹。硫黄硝石等分。研末。石器炒成沙。再研。糯米糊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新井水下。老人冷秘风秘。
    或泄泻。硫黄柳木槌研细。半夏汤泡七次焙研。等分。生姜自然汁调蒸饼。和杵百下。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空心温酒或姜汤下。妇人醋汤下。此药暖元脏。除积冷。温脾胃。进饮食。治心腹一切 癖冷气。酒鳖气鳖。嗜酒任气。血凝于气。则为气鳖。其痼冷败血。入酒则为血鳖。摇头掉尾。大者如鳖。小者如钱。上侵人喉。下蚀人肛。或附胁背。或隐肠腹。用生硫黄末。老酒调下。常服之。一切恶疮。真君妙神散。用好硫黄三两。荞麦粉二两。为末。井水和捏作小饼。日干收之。临用细研。新汲水调敷之。痛者即不痛。不痛者即痛而愈。
    〔论〕硫黄入先天真火之窟以消阴翳。阳燧为体。动流为用。其所主治。当绎前哲痼冷二字。并好古所谓破邪归正。返滞还清之义。(产硫之处。必有温泉作硫黄气。其性味大热。而为纯阳之物。宜于痼冷可知。)夫水火二气相反。而乃以相合。硫黄为至阳之精。实乃阴中之阳。其化铅与五金也。固感于所自始之阴而合和以化之。非止以猛毒而制所不胜也。
    即其恋于铅也。义固可思矣。(石硫黄的入命门。为水中之阳。义具铅总按中。)
    〔辨治〕 入药。取颗块莹净光腻色黄者。夹土及石者不用。凡入丸散。须以萝卜剜空。
    入硫合定。糠火煨熟。去其臭气。次以紫背浮萍同煮过。消其火毒。更以皂荚汤淘之。去其紫黑浆。方用。一法。打碎。盛绢袋。用无灰酒煮三伏时用。又。硝石能化硫为水。以筒盛硫。埋马粪中一月。亦成水。名硫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