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白芥子

    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Brassica alba (L.)Boiss. 的种子。味辛,性温。入肺、胃经。功能: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主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白芥子含白芥子甙(Sinalbin)、芥子碱(Sinapine)、芥子酶(Myrosin)、脂肪、蛋白质、黏液质及维生素A类物质。
    白芥子甙经芥子酶水解,产生异硫氰酸对羟基苄酯(p-Hydroxybenzyl isothiocynate)(白芥子油)、酸性硫酸芥子碱(Sinapine bisulfate)及葡萄糖。酸性硫酸芥子碱经碱性水解可产生芥子酸和胆碱。
    药理作用:
    1. 抗真菌作用 白芥子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 刺激作用 白芥子甙,本身无刺激作用,遇水后经白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性油(白芥子油)。
    芥子挥发油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泡、脓疱。通常将芥子粉除去脂肪油后做成芥子硬膏使用,用作抗刺激剂(刺激性药物使用于皮肤局部,其作用不仅限于用药部位,并牵涉到其他部位,产生治疗作用时,称为抗刺激作用),治疗神经痛、风湿痛、胸膜炎及扭伤等。使用前先用温水湿润,以加强芥子酶的作用(沸水则抑制芥子酶的作用)。应用时间不超过15~30分钟,皮肤敏感者只能应用5~10分钟。
    芥子粉作为调味剂,使唾液分泌及淀粉酶活性增加,使心脏体积和心率减少。小量可刺激胃黏膜增加胃液及胰液的分泌,有时可缓解顽固性呃逆。内服大量可迅速引起呕吐,可用于麻醉性药物中毒之治疗。
    3. 其他作用 白芥子甙水解物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使痰液变稀而起祛痰作用。
    家兔静脉注射芥子生理盐水浸出液,血压先有轻度上升,后则下降,呼吸增快。
    亦有报告指出,给动物长期喂饲芥属植物可使其甲状腺肿大,此可能由于分泌了过多的促甲状腺激素所引起。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百日咳 白芥子25g、蜜炙枇杷叶15g、苦参15g、麻黄7.5g、大黄2.5~5g。前三味用水350ml,煎沸后入麻黄、大黄再煎至45ml,此为1周岁小儿1日量,分次温服。治疗224 例,治愈186例,好转32例,无效6例。〔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3;(4):33〕
    2. 治疗肺结核 白芥子研末加醋拌成糊状,放于直径3~4cm之膏药上,依次轮流贴于下列对称之穴位上:结核(大椎旁一寸半)、风门、肺俞、心俞、肾俞。每隔4~5天贴1次,每次贴1 穴。当局部有烧灼感时即取下膏药,继之局部可出现小水泡,不宜贴过久。以此法为主治疗肺结核空洞40例,空洞44个,显效者15个,好转者 13个,无变化者14个,恶化者2个。其中痰检 38 例,阴转4例。〔江苏医药 1976;(1):51〕
    3. 治疗哮喘a. 白芥子21g、细辛21g、玄胡12g、甘遂12g,共研粉末,加入少量面粉,用生姜汁调成膏,分别摊在7张5cm2 的油光纸上(或加麝香0.21g,分撒在7张膏药上),把药膏贴在穴位上(大椎、风门、肺俞、膏肓),胶布固定,2~4小时取下,贴后皮肤有水泡反应。治疗340例,其中病程10年以上者157例,有效139例,无效18例;病程10年以下者183例,有效172例,无效11 例。二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福建中医药 1983;(5):12〕
    b. 白芥子2份,细辛、甘遂、仙茅各1份,烘干,共研细末,过筛后蜜封。用时与生姜汁调成糊状,取药适量涂在胶布上,然后敷贴在所选定的穴位上。治疗325例,疗效稳定的95例,疗效不稳定的175例,无效55例。〔湖北中医杂志 1985;(5):32〕
    4. 治疗面神经麻痹 白芥子适量,开水洗净,研细加开水呈糊状,涂患者面部(口角左歪涂右侧,右歪涂左侧),再用注射针头划破患侧颊黏膜,涂少量芥汁,一般涂药6~8小时后面部呈紫褐色,严重时起水泡,此时将药除去,如水泡破裂可按一般外伤处理。治疗5例,用药3~11天后全部治愈。〔新医学 1974;(10):532〕
    5. 治疗胃脘痛 白芥子、细辛各40%,甘遂、延胡各10%,研末,用生姜汁调成花生米大药丸,药心放入少许麝香,用4cm×4cm胶布选贴6穴,每次贴2~3小时,每周贴1次。选穴在胃经、脾经流注时辰(7~11 时)取该经俞穴为主。治疗120例,显效13例,有效88例,无效19例。〔云南中医杂志 1988;(2):39〕
    6. 治疗膝肿(鹤膝风)初起 白芥子60g,研末,用烧酒或黄酒调成糊状,摊布上,包敷患处,干即再换,以局部发泡为止(发泡后应避免感染)。治疗2例,皆愈。〔浙江中医杂志 1965;8(10):18〕
    7. 治疗近视眼 白芥子压耳穴(眼、目1、目2、肾为第1组;太阳、肝、神门以及这三个穴位的耳背相对处为第2组),胶布固定,施加压力,使患者感到酸胀或热痛为止,嘱咐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所贴穴位3~5次,每次3分钟,两耳交替贴药,间隔1~2天换药,5次为1疗程。如第1组穴位疗效不佳时可采用第2组穴位。治疗409例,贴药4次后复查视力,总有效率为83.5%。〔云南中医杂志 1987;8(3):33〕
    8. 用于减肥 白芥子药粒贴敷耳穴位上,按压2~3分钟后用胶布固定,每周换1次,5次为1疗程。休息1周再作第二疗程。主穴:饥点、口、肺、脾;配穴:内分泌、直肠下段、肾。治疗肥胖患者540例,体重减轻3kg以上者81例,减轻0.5~2.5kg者292例,无效167例。〔陕西中医 1983;(3):23〕
    方剂选用:
    1. 治疗高年咳嗽,气逆痰痞: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2. 治疗风湿涎痰,结成痞块:外用白芥子为末,醋调敷患上。内用白芥子为末,神曲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三钱,清晨参枣汤下。(《方脉正宗》)
    3. 治疗翻胃,吐食上气及羸弱不欲动:白芥子,晒干,为末,酒服方寸匕。(《普济方》)
    4. 治疗臂痛牵引背胛,或辍或作,由营卫循行失度,痰滞经络,或似瘫痪:真白芥子、木鳖子各三两(麸炒),没药(另研),桂心、木香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温酒下。(《妇人良方》白芥子散)
    5. 治疗风湿脚气肿疼无力:白芥子、芸薹子、蓖麻子、木鳖子(去壳)、白胶香各一两,胡桃五枚(去壳)。上六味,一处捣三千杵,成膏。每用皂子大,摩疼处。(《圣济总录》芥子膏)
    6. 治疗肿毒初起:白芥子末醋调敷之。(《濒湖集简方》)
    7. 治疗伤寒后,肺中风冷,失音不语:白芥子五合(研碎),用酒煮令半熟,带热包裹熨项颈周延,冷则易之。(《圣济总录》芥子酒熨方)
    配伍效用:
    白芥子配伍紫苏子、莱菔子 白芥子温肺化痰、散结利气;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莱菔子降气化痰、消食导滞;三药伍用,有温肺化痰、降气平喘、化食消积之功效,用于治疗痰壅气逆之咳嗽喘逆、胸闷痰多、食少难消之症,尤以老人、虚人咳嗽痰喘,日久不愈为宜。
    白芥子配伍甘遂、大戟 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甘遂、大戟泻水逐饮散结。三者伍用,有祛痰逐饮之功效,用于治疗痰饮停滞膈下之咳嗽、胸痛、胁痛、喉中痰鸣、流涎多痰、,或胸背、颈项、腰胯突然隐痛不可忍,或手足冷痹,或神志昏倦多睡等。近年来多用于治疗渗出性胸膜炎。
    【注意事项】
    宜忌:肺虚咳嗽、阴虚火旺者忌服。皮肤过敏者不可用本品外敷。
    毒副作用:本品外敷,可引起发泡甚至化脓,此时即使停药,愈合亦较慢,此因芥子油已被吸入皮肤,停药后仍继续发挥作用所引起。芥子油对黏膜刺激性很强,15%溶液滴入兔眼很快引起明显的结膜水肿。
    【医家论药】
    “白芥子,辛能入肺,温能发散,故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散痛消肿辟恶之功。……盖白芥子主痰,下气宽中;紫苏子主气,定喘止嗽;萝卜子主食,开痞降气。”(《本草纲目》)“白芥子,消痰癖疟痞,除胀满极速,因其味厚气轻,故开导虽速,而不甚耗气,既能除胁肋皮膜之痰,则他近处者不言可知。”(《本草正义》)
    “利胸膈痰,止翻胃吐食,痰嗽上气,中风不语,面目色黄,安五脏,止夜多小便。又治扑损淤血。”(《医学入门》)
    “白芥子,味极辛,气温,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效。然而肺经有热,与夫阴虚火炎咳嗽生痰者,法在所忌。”(《本草经疏》)
    附注:白芥子系原药材入锅内炒至深黄色、微有香气为度入药者,亦称炒白芥子。旧时多以北地所产者品质较佳,作为正品,称北芥子;南方江、浙一带,也有将食用芥子入药者,但疗效不及白芥子,故临证有强调用真白芥子者。本品与生者相比,辛散作用较缓,温中散寒,化痰利气之功较著;生白芥子辛辣气浓,对胃刺激性较大,很少内服,常作外用;其辛散走窜,通络止痛力胜,无论风寒湿气、肿毒初起或经络气血淤滞者,均可用之捣敷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