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人觉经讲义_证严上人
八大人觉经 讲义
证严上人 讲
目录
八大人觉经讲义前言
八大人觉经第一觉知(世间无常...)
八大人觉经第二觉知(多欲为苦...)
八大人觉经第三觉知(心无厌足...)
八大人觉经第四觉知(懈怠堕落...)
八大人觉经第五觉知(愚痴生死...)
八大人觉经第六觉知(贫苦多怨...)
八大人觉经第七觉知(五欲过患...)
八大人觉经第八觉知(生死炽然...)
八大人觉经讲义结语
□□□□□□□□□□□□□□□□□□□□□□□□□□□□
□ □
□ 《八大人觉经》讲义 前言 □
□ □
□ 证严上人 讲 □
□ □
□□□□□□□□□□□□□□□□□□□□□□□□□□□□
前言
我曾在报纸上看过一句话,『闲人无乐趣,忙人无是非。』大意是说:一个吃饱饭没事做的人,一定不快乐,日子过得毫无意义。
不过,现在这个社会,又有谁会是闲人呢?每个人每天总是匆匆忙忙,一副忙碌状,而他们忙得快乐吗?我看不尽然吧!他们每天放著正事不做,却忙著应酬、打麻将、观光旅游。我想,这种忙一定会使他们在饱乐之后,感到疲倦与空虚。
人生宝贵的光阴,如果都被这些『无事忙』浪费掉了,而真正快乐的工作,却没做到,这是多么可惜啊!
甚么是人生快乐的工作呢?
凡是有利于社会群众的工作,都是快乐的。
但有人却不这么想,每天只为自己的私欲、自己的需求而忙碌,把自己关闭在私我的牢狱中,无法接触到宇宙中真正善良可贵的人性,以致心胸不能开阔,宁愿空抛时光在是非中;这种人毫无人生价值感,那有乐趣可言,这样多痛苦啊!
人生苦短,真正需要做的事,实在太多,如能分秒必争、心无旁骛,去为福利人群而努力,过看殷实而富有意义的人生,那有空闲时间去惹是生非呢?这才是『快乐忙』的人生。
不为正事多忙一点,却会惹是生非,这是为甚么呢?那是由于喜欢计较,计较某些人做得较少,某些人做得不好?像这种凡夫俗子,不知人生的价值,不善于利用人生宝贵的精力,常沉迷于人我、利欲、是非之中,这实在是可怜又可悲!
佛陀以多种方法教育弟子,使弟子们能从迷惘是非的凡夫地,迈向清明康庄的圣域──觉悟之道。它能让我们认清天地宇宙的真理,更能反观自性,发掘良知,寻思分别世态事相──甚么事是该我尽力所为,甚么事是我该尽力防止,而不可为。
甚么是觉悟之道呢?佛陀在『八大人觉经』中开示八种觉悟之道,教育我们如何离欲、离苦、远离灾难。
□□□□□□□□□□□□□□□□□□□□□□□□□□□□
□ □
□ 《八大人觉经》第一觉悟讲义 □
□ □
□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
□ 四大苦空,五蕴无我; □
□ 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
□ 心是恶源,行为罪薮; □
□ 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
□ □
□ 证严上人 讲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世间无常 □
~~~~~~~~~~~~~~~~~~~~~~~~~~~~~~~~~~~~~~~~~~~~~~~~~~~~~~~~
『世间』甚么是『无常』呢?凡是有物质、有形态的东西都是无常。有许多考古学家,他们研究世间物质景观的结果,发现一切大自然现象曾是倒山为海、移海为山,在几千年前,海底说不定是现在您我所居住的深山,或是陆地。地质天天在变,时时都在移动,山海也无时不在变动中。
佛教中有很多文物,如敦煌的石窟,佛像林立,可以说是佛门的胜地,但历经了几世纪,许多精美的雕刻已埋入风沙中。所以科学愈是发达,愈可体会出佛陀所说的世间无常、生灭变异的真理。世间的物质固然无一不在成、住、坏、空变异之中,而众生的心性,也难免沦于无常、虚伪、生住异灭的妄想里。
就以人来说,过去的恩爱,甜言蜜语,一旦情尽、反目成仇,因爱生嫉,终变成恨,这也是无常啊!
有一对年轻夫妻,以前很恩爱,但因故吵架,大大竟翻脸无情,利用晚上先生睡觉时,向先生泼硫酸,使先生面目全非,一只眼睛因此被挖掉,而她也被警方逮捕。
这个例子,只是人间爱情形态的一部分,世间有多少恩爱甜蜜的爱情故事,到头来却变成了悲惨的结局,这种情形,也是无常啊!
爱情、事业、财富,的确是无常的。商业钜子王永庆曾说过一句话:『富不过三代。』这句话正代表了财富的无常。
所以说,科学愈发达,愈可印证佛陀所说的世间无常、生灭变异的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国土危脆 □
~~~~~~~~~~~~~~~~~~~~~~~~~~~~~~~~~~~~~~~~~~~~~~~~~~~~~~~~
就像前面举的例子,庄严雄壮的敦煌石窟建筑,几千年后会被风沙所掩埋,青山有朝也会变成沧海;尤其科学发达的现代,多少美好的自然景色,却毁在战争中,这些在在都显露了『国土危脆』的真理。
尽管我们看到了,也听到了这些事相,但如不深入佛教的教理,那也是会迷迷糊糊的含混过去,没有人会仔细的去体会。
唯佛陀能缜密寻思,透彻它的谜底,开导我们发掘智慧、去寻求世间无常、国土危脆的奥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大苦空 □
~~~~~~~~~~~~~~~~~~~~~~~~~~~~~~~~~~~~~~~~~~~~~~~~~~~~~~~~
人类多数的罪,是由我们自身发生。人为了享受自身私欲,为了保护自己,而做了很多伤害他人的事,如果他能看透色身,就可以尽此报身,为众生求安乐,也为自己寻求觉道;引用现代的一句话,也就是『牺牲享受,享受牺牲』。
在人群中,有些人真的是『闲人无乐趣』的无聊人生,这些人就是太看重自己,舍不得把身心献给社会。因为过分保护自己,这些人一点也不快乐,可以说是『富中之贫』。这一类人生,他虽在物质上无缺,但在精神与情感上,却贫乏得可怜,他舍不得付出感情与爱心。相对的,别人付给他的,一定也是表面应酬,而非出于真心的对待;得不到爱人与被爱的幸福,这种人生,实在毫无乐趣可言。
人体是四大假合。四大就是『地、水、火、风』,人生辛苦忙碌到最后,大限到时的那天,四大散坏,风归风、火归火、土(地)归土,又有甚么好计较的呢?
世间的苦、是苦在那里呢?是苦在我们太看重自己的生命、身体。
佛陀告诉我们四大苦空,所以我们应利用现在的身体,利用四大组合的人生,看开自己,追求爱的真谛──良知。尽一己之力,投注于谋求人群幸福之道,如此才能达到人生快乐的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蕴无我 □
~~~~~~~~~~~~~~~~~~~~~~~~~~~~~~~~~~~~~~~~~~~~~~~~~~~~~~~~
人们往往就是太执著于物相,而生出分别心──是你、是我,这是我喜欢的、我讨厌的,划分得清清楚楚;以致对于我爱的就拚命去争、去求、去嫉妒,使自己成为心胸狭窄的人。也正因为如此,而造成了很多的苦乐业报。
我们应该静思体认爱的价值观──如你真正的爱一个人,你也必须去爱他所爱的人,这样才能使你、我、他,都生活在爱的和睦中。这就是大爱,它没有嫉妒与仇恨。
佛陀教我们要怀抱大爱,不要把爱局限于某个人或某些范围,那是短暂而虚伪的。古来圣贤,如释迦牟尼佛、孔子、耶稣基督,他们的爱都是彻底的、广泛的,并且把爱恒久的延续下来,付给众生无限的爱心。
同样的一份爱、一份情,为何我们要被爱与情,束缚得无比痛苦与悲哀呢?为何不把这份爱,化为清净、快乐而坚固的爱呢?这就是众生执迷的所在。
总说一句,佛陀教我们要看透人生的物象,要深彻去了解人真正宝贵的感情,不要被外界物欲蒙蔽障碍;这就是『五蕴无我』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灭变异 □
~~~~~~~~~~~~~~~~~~~~~~~~~~~~~~~~~~~~~~~~~~~~~~~~~~~~~~~~
佛陀所说的人生四相生灭变异,也是无常之一。
人的心念有『生、住、异、灭』的流动形态;人身有『生、老、病、死』四种灾苦;世间有『成、住、坏、空』四种变迁过程。
这些都是佛陀所说四相『生灭变异』的无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虚伪无主 □
~~~~~~~~~~~~~~~~~~~~~~~~~~~~~~~~~~~~~~~~~~~~~~~~~~~~~~~~
世间有那些东西是真、是实呢?到头来一切终究如梦境一场……。只是我们却执著在梦妄、挣扎景况中受尽折磨,而不能自觉!
一般人往往活在彼此是非的人际关系中,世间上唯有两种人得到真快乐、也无是非纷扰,那就是『大智』与『大圣』;他们没有苦的感受,即使辛劳磨难也心甘情愿,这就是超凡入圣;他们不受世间的利害得失影响,他们的任务是为人群而生活。这就是我常说的,释迦佛是为众生而修行,为众生而成佛的道理。
所以说,只有贤人与圣人才能摆脱『虚伪』是非『无主』的假相。
我们既已发心学佛,就应紧追圣贤脚步,修学解脱之道,不受世间事物的影响,开阔心胸,心无一物,放下欲念私心。
这并不是不管世间事物,而是能够把世事拿得起放得下,像是虚空,任乌飞游,而不留一丝痕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
~~~~~~~~~~~~~~~~~~~~~~~~~~~~~~~~~~~~~~~~~~~~~~~~~~~~~~~~
人与人为何会有是非呢?是因为心念大狭窄,无法容纳一个人或一句话,一天到晚都在话中挑毛病,时时刻刻猜忌别人会在他背后说长道短,心中一点也无法泰然。所以说一个人的心胸、度量一定要宽大,才能容纳别人的一言一行。
人生本来就是变异无常,苦多乐少。有谁敢说,他这辈子都很如意、很满足、很快乐呢?物质缺乏有物质缺乏的烦恼,物质太丰富又有太丰富的烦恼,缺少了感情也有烦恼,如果不能认清这些,透彻道理,只一味追求,计较,认不清、弄不好,则心是恶源、形为罪薮,这一辈子一定『闲』无乐趣、『忙』也是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
~~~~~~~~~~~~~~~~~~~~~~~~~~~~~~~~~~~~~~~~~~~~~~~~~~~~~~~~
透彻佛教教理,就能真假分明,快乐自在。人生之所以有苦,是因为真假颠倒,把假的看成真的,去争执、去计较;把真的却看成虚妄的,不去用心理会,这就是颠倒人生。
学佛是希望能觉悟,能觉悟的话,就能真假分明,视生死、平常;即使『忙』也忙得快乐,『闲』也闲得很逍遥自在。
□□□□□□□□□□□□□□□□□□□□□□□□□□□□
□ □
□ □
□ 《八大人觉经》第二觉知 □
□ □
□ 多欲为苦。 □
□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 □
□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
□ □
□ □
□ 证严上人 讲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多欲为苦 □
~~~~~~~~~~~~~~~~~~~~~~~~~~~~~~~~~~~~~~~~~~~~~~~~~~~~~~~~
我们都知道,人因多欲而苦--
有财欲的苦,钱越多,越想要赚钱;事业越做越大,烦恼也就越积越深。
有利欲的苦,每个人都想占优先,想去追求利益,造成心不自在,而产生痛苦。
又有名欲的苦,为了求名不辞辛劳......。总之,财多也苦,子孙多也苦,有名也苦......真是无所不苦。所以佛陀说:「多欲为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 □
~~~~~~~~~~~~~~~~~~~~~~~~~~~~~~~~~~~~~~~~~~~~~~~~~~~~~~~~
因为心多贪欲,也因造成了人生种种的业,这些业就像一条绳子一样,把我们牢牢的绑住,困在六道当中,很难解脱。
人的善与恶是平行的。在造福的过程中,也会无意中造业,所以常是苦乐参半,设若善业强盛,就可以上升天道;由于在天道中完全是在享受福报,没有机会可以再修行,也就没机会再造福--因天道中的人都是享福的人,没有人需要你去帮忙,因此,你就没有机会发心造福业,一旦福报享完,及下堕罪业的地方,三恶道。所以说:我们如要求福,就不要到天道去,因为天福是承在人间所造的业报生天堂,那是人人享受的地方。其实所谓的享受是消耗福报,是消极生活,因为没有再造福的机会。
就如世间的有钱人家,因为环境富裕,整天沈醉于享受逸乐中,既没有机会也不懂得关心苦难中待援的众生。何况投生天道,就更没有因缘造福了,即使发心要行善也无机会。所以我一直在提倡,一定要保持做人的机会;我们必须要发愿--世世常行菩萨道。
通常,我们在回向时,会有如下的发愿--
「愿消三障诸烦恼」。「烦恼」,大都指贪、嗔、疑而言。因贪嗔能生障碍,人有了贪就易发嗔,由于嗔心而起疑念。
人们何以不能缔造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呢?大都因为舍不得付出(贪)。不但不能舍,反而要争(嗔)。为什么要争?只因为我们不明真理(疑)。
这贪嗔疑三种恶念正是我们内心的诟病,一定要消除。所以学佛的人,第一件要求的就是:愿消三障诸烦恼,使身、口、意三业讲究善行,防止恶念。
「愿得智慧真明了」。佛教徒要追求的,不只是福报,更要勤修智慧,才能有真正的福业;要成佛必须福慧平行双修。我们要修的福,应该是到任何地方都会受人敬爱的福缘--有被人支持、成就事业的好人缘,就是福缘,也就是我常说的「未成佛前,先结好人缘。」
我们如常做利益众生的事,就可以广结众生的福缘,而这些行为,须要智慧的指引。因此,我们更要求自己「智慧真明了」,使心地清净、智慧开启,所看到的事,就能彻底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人生在世,没有一个人不在有意无意间造下罪业,在未认识佛法以前,「开口动舌,举足动步,无不是业。」这是地藏经中所说的。有时业未显形而埋在心底,有时无意中说话伤到别人的心,有时身不由己的走错路,这些都是业的种子--因。所以说人生在世,没有一个人不造业,而有业必有报。我们所求的是希望消除业障,让我们在这辈子能仗持佛法,清净业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世世常行菩萨道」。要发愿生生世世来人间行菩萨道,意思就是要常得人身,在人间做救济人群的事业。
学佛要知道「生死疲劳,从贪欲起」。众生在六道--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地狱道和饿鬼道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轮回不已,实在非常疲劳。这些疲劳的是都从贪欲而起,所以我们必须少欲知足;能满足的人,才有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
~~~~~~~~~~~~~~~~~~~~~~~~~~~~~~~~~~~~~~~~~~~~~~~~~~~~~~~~
修行学佛的目的,除了为社会人群谋福利之外,更要追求佛陀的教理,知道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要以什么形态去选择人生,如何进取佛法……直到生死自由,来去自在,如此就可达到想要以什么形态来人间,就可以随自意身形来人间的自在。
观世音菩萨可以三十二应化身,以种种形态出现人间,应人间的需要现身形,救脱人间的众生,就是因为生死自在的关系。
要生死自在,首先必须要少欲无为。我们既然来人间,应该抱持「来人间是为众生而来」的态度。为众生来人间,就是菩萨;为自己来人间,就是凡夫。我们今生能再来人间,就是过去生中造就人道的福因,由人道的业力牵引而来的。虽然目前还是凡夫,但是我们应该很庆幸,已得人生,有能闻佛法。我们常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既然以听闻佛法,就要赶快走向佛道,努力修行,佛经不单是我们要去听、去念,还要我把它当路来走。
佛陀将经就是讲道,经者道也,人若能依道而行,终会到达目的地。因此,学佛道若能依教奉行,终必成佛。
有道是:佛法难闻今已闻。现在既然以听闻佛法,就要赶快把握。「此身不向今身度,更向何生度此生?」我们既然以得人身、闻佛法,如不赶快利用今身把自己度了,了脱烦恼断身死,更要等到何身度此身呢?我们要爱惜、重视自己的力量,不拘大小,取诸社会、用诸社会。财富既然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它,来□好你将来要通往菩萨道的桥梁。
学佛必须要常常以佛道为自己当行的路。人都常常执著于生死而不得自在;因为怕死,所以就求神、求鬼、安太岁……做出很多荒谬不合理的迷信行为。
有一位老太太,他很虔诚的礼拜各种神只,并且也皈依了三宝,但是他只是形式上的皈依,并不是正信的佛教徒。虽然他很有钱,儿子媳妇表面上也很孝顺,但是他一往生仍停尸在家中,他的几个儿子就吵起来了,争著要她身上的裤带。
在台湾有种习俗,就是若能得到父母往生所穿裤子上的裤带,就象徵将来会有财库。
因为他们争吵不休、没有结果,于是就去求神问卦,老太太一附在乩童身上,就哭著诉说她死后连裤子也没得穿。
她一身都很虔诚的拜神拜鬼,但死后,仍堕入鬼道,而无法超生,这就是因为她平时对佛教没有正信,无法对子孙施以佛教教育,以致含恨而终。她在世时不能看开财物,不懂得取诸社会、用诸社会,她如果能够在活著时,利用自己手边的钱,尽量去造福人群,那么这福业都由她带去了,经云:「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自己修行自己得,自己作的功德自己受用,不要等到身后让子孙替你做。地藏经说:「七分功德,六者生者自得,亡者只得一分。」
学佛要学正见,虔诚念佛,自己痛下功夫。若是发菩提心,用心念佛,就不必怕子孙是否为我们做功德?如过自己不念佛、不用功、不造福,到时子孙为我们做多少功德都没用处。
总之,虔诚的念佛,多发菩提心,为社会众生做救济工作,如此就能福回双修,生死可断,菩萨道也可完成。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有此第二种觉悟:
多欲为苦。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我们要行像觉悟的道路,不要只迷于一般的信仰,只要你做好你应做的事,自然就有善人、护法护著你。
□□□□□□□□□□□□□□□□□□□□□□□□□□□□
□ □
□ □
□ 《八大人觉经》第三觉知 □
□ □
□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 □
□ 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
□ □
□ □
□ □
□ 证严上人 讲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 □
~~~~~~~~~~~~~~~~~~~~~~~~~~~~~~~~~~~~~~~~~~~~~~~~~~~~~~~~
凡夫心常常是无厌足的。财产多,还要更多;权势大,还要更大;男人既有娇妻,还想要有美妾;先生好,还希望他百依百顺;孩子乖,还想要他样样得第一,以光耀门楣……这种多欲多求的生活,的确是苦不堪言,尤其易生犯罪心理,构成罪恶行为。
在我们四周围的人群中,常听到某人为了追求某种利益(欲),以致落得潦倒落魄的地步,这些悲惨的经验,正是无穷尽追求利欲的下场。
人,总是为了追求名、利、权势而劳碌终生;对于情爱,贪求不厌,每于私情欲爱缠绵不休中,万般痛苦不能解脱!
几年前,有位太太来找我,他的先生是知名的企业家,对她百依百顺,以世俗人眼光看起来,她是很享福,物质生活是上上等的,可以说是幸福中的幸福人。但她仍觉得很苦,看到我时,哭的很伤心,我问她:「你有什么不满意呢?」
她说:「师父啊!他对我感情不专,使我痛苦、不满」。
我问她:「到底你要追求多少感情才满意呢?不要太强求,感情如同一个球,愈硬碰,它跳得愈高愈远。」
她问我:「那要如何解决呢?」
我回答她:「放宽尺度,你爱的范围太狭窄了,犹如把感情当成一条绳子,缚(管)得他对你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才使你那么痛苦。你应该以柔和的感情来宽容他的一切,不要以占有欲、威力来加诸在感情上面,否则先生表面又顺又爱,但内心却又烦又畏,也就难怪他会对你有欺骗的行为。你若能把爱扩大到去爱他所爱的人,他一定会感谢你,同时也更珍惜这份感情中的恩情,因为你所给予他的爱是那么的自在。人的感情就像是洪炉,只要你多给他宽大的爱,满足他的感情,再冷再硬的心也会被它融化……。」
这位为情所苦的太太,后来果真做到「去爱他所爱的那些人」,夫妻的感情如此,父母子女的感情也是如此。
芸芸众生,本来可以相处自在,过著感情和乐的安定生活,但只差在「心无厌足,惟得多求」,为了多求,难免心起烦恼,「增长罪恶」。因此佛陀常教诫弟子:切莫求无厌足,为情所苦,再造恶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菩萨不尔,常念知足 □
~~~~~~~~~~~~~~~~~~~~~~~~~~~~~~~~~~~~~~~~~~~~~~~~~~~~~~~~
菩萨与凡夫不同处,是凡夫对欲念不知足,因此多求多苦,多做诸业。而菩萨却能常念知足,能安贫守道;他所追求的是智慧道业。
人都喜欢互相比较,假如一直向上比,当然是永远不能满足的。何不想想:自己虽有不如人,但却也有人不如我。
在台湾的我们,生活可以说是很富足。看看非洲地区,有无数人正挣扎在饥饿的状况中,就以台湾目前的贫户,与他们相比,都比他们幸福得多。
人比人总是永远比不尽的,因此我们应该常念知足。尤其发心行菩萨道者,就必须心常欢喜,能安贫守道,精进慧业。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在讲学中常常以颜回为弟子的榜样。在论语中有段:「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我一直把这段话做为自己日常生活的座右铭,因为他意味著所追求的是丰富的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
~~~~~~~~~~~~~~~~~~~~~~~~~~~~~~~~~~~~~~~~~~~~~~~~~~~~~~~~
菩萨的感情是广大没有范围、没有边际的,他能包容宇宙,他能无限量的爱一切众生,但却丝毫不求众生感情的回报。因此物质并不影响他的道心,他常念知足、安贫乐道,他所追求的只是智慧,因此说「惟慧是业」。凡夫与菩萨的分别就在「迷」与「觉」中。人的生命只有几十年,但我们的慧命是无穷尽的,我们要学菩萨追求慧命,惟慧是业。切莫只追求名利、爱欲,受尽苦恼折磨,这实在太不值得了。
常有人向我诉苦,而我也都常对他们说:「你要解开烦恼痛苦,就必须对佛教教理多追求了解,看开物欲……拓宽人生的感情,把爱扩展分散给芸芸众生,将爱你孩子的心,去爱你所看的到、听的到、需要你爱的孩子,扩展个人狭窄的私爱,普爱天下的众生。佛教讲因果,你如付出那么多的爱给众生,相对的,你同样会获得那么多众生的爱。」
爱本来就是无穷无尽,爱心广被可利益天下,就是慧命的延长;如果,爱只收缩于私己范围,就会增长恶业。愿我们与菩萨共修学,少欲知足,安贫手道,培养慧命,生活在快乐中。
□□□□□□□□□□□□□□□□□□□□□□□□□□□□
□ □
□ □
□ 《八大人觉经》第四觉知 □
□ □
□ 懈怠堕落。 □
□ 常行精进,破烦恼恶, □
□ 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
□ □
□ □
□ 证严上人 讲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懈怠堕落 □
~~~~~~~~~~~~~~~~~~~~~~~~~~~~~~~~~~~~~~~~~~~~~~~~~~~~~~~~
多欲之人的确是苦,惹恶造罪者,都由多欲起。菩萨之所以成为菩萨,是因为他少欲知足,安贫乐道,有信心、有智慧、有毅力。因此能不受物欲左右,能得身心解脱自在。
佛陀担心弟子们会错意,而误以为既然在社会上多欲会造成恶,倒不如远离人群独善其身,以致产生了消极的心理,因此在四种知觉中警惕我们:可以少欲,但绝不能懈怠堕落。
我们所说的少欲,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不管,什么都不求不,而是对善的我们要积极的去做、去求进展,不要为日常的生活事物、是非,而患得患失,而痛苦、失意、消极。
人,大多被五欲所困。有了一点成就,还想要得更多,而有得就有失,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佛陀时常开导我们切莫为物欲所驱使,亦莫为财利而争夺。应得的,就该以正当的劳力方式去取得,并需取于社会用于社会;不该得的,或有损于人的,就不该去取,这样才不会有得失的痛苦。
佛陀说不能懈怠,懈怠的人一定会堕落的。佛陀鼓励我们,虽然要少欲,但绝不能懈怠。也就是:得时切莫骄狂,忘本失真,失时更不能消沈自卑。
子贡问学于孔子说:「我如果能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否就很好了呢?」
孔子听了说:「能够修养到这种程度是很好的,但是还差了一点点。如能贫而乐、富而好礼,则更好!」
在贫困中仍能安乐、自在,不因贫困而产生自弃、自卑感;富能不骄傲,而时时以礼待人,这才可贵。佛陀教导我们的意思也在此:人生必须要积极上进,不因境遇的得失而丧失生存的斗志,既知人生多欲是苦,就必须赶快精进去欲。精进就是要安贫乐道,进修慧业。
人的过去是怎么来人间的,我们无法知道;现在该怎么做人我们更是茫然,更何况于未来?每个人都不知道要如何做个真正智人?
人时时受到周遭环境影响而起心动念,接触顺境时,就高兴得意忘形;受到逆境时,则烦恼悲泣。因为受境界所牵制而喜怒常,心随境转,动汤不安;智慧功力也因之受阻,不能发挥效用使待人处事的日常生活不得自在,这就是凡夫。
佛陀教导我们在排除欲念后,进而统摄精神,认真地去追求陀教理,「常行精进」,如此才可增加正确的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常行精进 □
~~~~~~~~~~~~~~~~~~~~~~~~~~~~~~~~~~~~~~~~~~~~~~~~~~~~~~~~
什么是精进呢?精就是「不杂」,进就是「无退」。精是专一念,要做一件事必须专心才做的成;无有二念,才有进步。若具足完成功德事业,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信心,二是精进,是摄持,四是智慧。
佛陀在世的时候,因为众生多烦恼、多无明、以致造业,在佛陀得道后,为了改变众生观念的偏差,因此到处讲经、教化。在经典中,有这么一段故事: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个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著一条河,东庄约有五百户人家,庄内的众生常造诸恶业,没机会听佛法,每天总是吃喝玩乐、安逸懈怠中度过。佛陀怜悯众生,因行化到东庄欲度化他们。
东庄的人,听到佛来了,都很高兴,因为佛成佛后,即受到印度人的崇拜与爱戴。所以东庄的人很虔诚的礼敬佛陀,请佛为们说法。佛陀说法的那几天,东庄的人形态上都表现得很虔诚,心理上却无法接受教化。佛陀看在眼里、悲悯在心里,也只能空叹无可奈何。
有一天,从河的对岸--南庄,来了一个人,全身湿淋淋的到的佛面前虔诚礼拜,那份虔诚恭敬的行仪,使见闻者都产生了衷心的感动与无限的信心。
佛陀问来人:「你是什么人,怎么来的,要到此做什么?」
来人恭敬的回答:「我是一个愚直的人,我住在南庄那边。久闻世尊游化人间,开启人心智慧,灭除众生的愚迷烦恼,所以我虔诚一心要来听受佛陀的教法。一路赶来,但行程中间却横隔著一条河,别人告诉我,河很深,必须渡船才可过。但当时岸边无船,我又求法心切,有人告诉我:即然你那么急,何不涉水过去?因我就涉水而来了。」
佛陀听了非常感动,赞叹地说:「信能度渊,摄为船师,精进除苦,慧到彼岸。」
信能度渊,意思是说只要你有信念,即使深渊大河也可度过;相反的,没有信心的话,即使是进在咫尺,也无法到达。
再说「摄为船师」。摄就是接收,即使没又渡船,但只要你有信念,肯去接受教法,这个法就像是一条船,可以送你到彼岸。「精进」就能离苦,离此岸的苦而得到彼岸的乐。有智慧就可以登彼岸,所以说信心、精进、摄持、智慧,是脱离三界、离开六欲的主要条件。在日常生活中,能看开世间物欲的烦恼,也就能安贫乐道,从凡夫境界升华到圣人的境域。
佛说这段话,其实是一语双关,一方面是赞叹从大江对岸的东庄,为求佛法,而不惜险难,游水渡江的愚直人。另方面则在鞭策近在咫尺的东庄人群,虽近于佛前,而不起诚敬的信念,不生希求、受教、持法、精进、智慧的道心。因东庄人嗔欲心炽盛,所以求道心念不专诚。
道心就是理性,人的本性也是佛性;凡人都有佛性。欲念如果扩张下去,就会埋没理性,而理性如果能发扬起来,就可以制止欲心。
现在社会上的人,多数由于「欲」来牵引大家去造业。这个「欲」不知丧失了多少人的志节、败坏了多少人的名誉。世人为名为利、贪求名闻而争,不知害惨了多少人,欲能引诱我们进入烦恼的深渊。人生的确是多欲为苦,多欲能使罪业增长。佛陀教育我们看开这些物欲,防止物欲冲昏了良知,埋没了良能。
佛陀常教诫我们离欲、进修,精进功德、增长智慧,多作利益人群的福业;这是菩萨该做的。所以说常行精进,破烦恼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破烦恼恶 □
~~~~~~~~~~~~~~~~~~~~~~~~~~~~~~~~~~~~~~~~~~~~~~~~~~~~~~~~
佛陀教导我们要精进,精进才能破烦恼恶。常有人问:「人为什么会不得自主,如疑人任环境摆布、被命运安排呢?」
我的回答是:「只有凡夫才会被命运(业力)安排,圣人自能安排命运。」
如何安排命运呢?必须用信心、愿力及智慧,坚毅地去破除烦恼的恶念,当智慧生时则业力随转,一切就能解脱自在。所以说圣人能创造环境,自我安排命运。
能「破烦恼恶」,就能「摧伏四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
~~~~~~~~~~~~~~~~~~~~~~~~~~~~~~~~~~~~~~~~~~~~~~~~~~~~~~~~
「魔」的意思是指会使人心恐慌、苦恼、愚暗迷乱的东西。魔字分开即是「麻」与「鬼」。麻是一种很容易生长的植物,种子落地即生出密密麻麻的枝蔓,进入麻丛中容易分不清方向,心中就会产生惊慌恐怖。又疑心就会生暗鬼,这分疑念也会变成魔,魔并非指青面獠牙的恶鬼,而是指人的心地产生了太多的杂念疑虑、诸多烦恼,而产生了恐慌忧恼的心理。
四魔是天魔、死魔、烦恼魔、五阴魔。现在分析如下:
一、天魔:意思就是欲天烦恼。欲天不但物质丰富而且寿命长,既没有受施造福的对象,更没有闻法听教的机会。就如同人间富有的人家,因为物质富有,随著权势名声愈大,本有的良知就被物欲层层蒙蔽。所以说天魔就是欲界的魔,为了贪图享受去追求欲念,这种人生就会荒废时间,耽误道业。人生一切的功德是时间累积起来的,现在不做,就没有未来的福业。人生无常,社会上需要你时,就必须赶快去做。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现在,如有欲念缠心,道心就无法精进,不要以为福报、健康永远都跟随著你,假使有这种想法,就会遭天魔所控制而不得解脱。
二、死魔:「人」最怕的是「死」,但是既有生就必有死。没有人知道自己能活几年;也没有任何人可以解答什么年龄才算是死的标准时间。不过佛陀曾对弟子说:「人命在呼吸间」,只要一息不来,此生即告终了。这是最令人恐慌、烦恼的事了。
三、烦恼魔:有些人经济很富裕,时间也很多,但却一直像蚕一样的作茧自缚,这些烦恼均来自贪、嗔、疑。所谓的烦恼并不是以人的生活物质做标准,而是心境状态的分别,人如不能知足就永远都在烦恼中。
有些接受本会帮助的低收入户,他们的精神生活过得比一般人在自在,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一向在贫困中过惯了,很知足;他们的观念中已失去了一分与社会争斗的烦恼。反观芸芸众生都不知足,有了财富还想要更富有;在社会中有很多使人眷恋不休,于欲爱中造业的陷阱,诸如目前社会风气动汤不安,经济犯层出不穷……,这就是烦恼魔。
四、五阴魔:五阴是色、受、想、行、识,众生都具有这五阴烦恼。
「色」,是一切看的到的物质都叫做色,包括我们的身体。
「受」,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于人、事、物,时刻所感受到的喜怒哀乐中的感觉。
「想」,这个字,上面是「相」,下面是个「心」字,意思是:日常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形相牢牢印在心上,便成了这个「想」字。也就是说:一切人、事、物、色、形相,都常在心中起贪、嗔、疑等烦恼的念头,常令人爱恋不舍,造一切罪恶。
「行」,是一切的动作,从生至老之间,看不到的生灭,它时刻都在起灭、生长、变化。而一切物质无时不在败坏中,只是使人毫无觉察。它也称为「行蕴」,其运行变化极其细微,只是看不到、摸不到的。
「识」,就是识别,感触「人」、「事」、「物」而生喜、怒、爱、厌……。学佛者,所学就是要把意识转回本性,能这样,则智慧门开,光耀明净,届时自可把握自己的生死,控制业力、创造命运,就不会被三界魔王牵制在欲界中不得自在。
人生因为有以上四魔的困扰,而使大家无法解脱自在,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要少欲精进。
凡夫总是心多欲念,求不厌足,常被欲念所拘束。心里空虚,常常烦恼,在心不厌足中造业;而菩萨的意念则常在慧业。其所追求的就是要如何才能够开拓智慧之门?如何才能增加心理建设的方针?这是佛陀的教育,也就是教育我们如何去透彻了解物欲的价值观,挣脱「惟得多求,增长罪恶」之苦。
除了少欲知足外,我们要精进,不能懈怠,一旦懈怠必定会堕落,尤其在佛教中修行的人更不能懈怠。人必须与时日竞争,切莫使时日空过。一切的功德需要长时间来累积完成。所以说:时间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业、可以充足我们的功德。
我们应该要利用人生,绝不能懈怠堕落,一定要精进去破烦恼恶,「摧伏四魔」,才能「出阴界狱」--离开三界六道,不受烦恼。
□□□□□□□□□□□□□□□□□□□□□□□□□□□□
□ □
□ □
□ 《八大人觉经》第五觉悟 □
□ □
□ 愚疑生死。 □
□ 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 □
□ 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
□ □
□ □
□ 证严上人 讲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愚疑生死 □
~~~~~~~~~~~~~~~~~~~~~~~~~~~~~~~~~~~~~~~~~~~~~~~~~~~~~~~~
众生常流转于愚疑生死中,愚疑是不明道理,醉生梦死,只知追求享受,造诸恶业。于四大调和──身体健康、行动自如时,却被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所蒙蔽,虚掷时光而毫无觉知,以为每天都会如此安乐。却忽略了「明月不常圆,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的道理,因而极难想像无常变化于瞬间的可能,而只顾耽于眼前的欲乐。
世人所认为的孝,都以物质为主,以为在日常生活中能供给父母吃饱、穿暖或物质上的享受,就是尽孝了,其实不尽然。
佛陀所说的孝道是:除了物质生活安逸之外,重要的是──能使父母离愚痴、长智慧得永恒的心灵解脱。
佛陀成道后,专程回到皇宫度化父王信仰佛法,并感化了养育他的姨母出家;又于圆寂之前,特地到忉利天为母说地藏经(地藏经被称为佛教孝经)以报母恩。
又有高僧莲池大师做七笔勾文,第一笔勾文:「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离得尘垢,子道方成就。啊!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笔勾。」
文中的意思是:父母恩德重如山丘一般无比崇高,虽然极尽世间美物孝养,亦难尽报其爱彻骨髓、牵肠剖腹的宏恩于万一,也无法救亲得脱五道;故云:「亲离得尘垢,子道方成就。」只有父母能得超脱,做人子的孝道才可完成。
要如何使父母能离尘垢呢?有二种方式:
一这是自修:自修才能自得,地藏经说过,在生的眷属用最虔诚的态度,请法师诵经超度,即使再恭敬,七分功德,六者生者自得,亡者只能得七分之一。所以要让子孙为我们做功德,倒不如自己去做,才能分分己得。好好自修是得道解脱的因,如期望后人代做「超度」,那种希望实在是太渺茫了。所以我们应引导父母踏入佛门,好好体解佛法,及时自修。
佛教中有个故事:释迦牟尼佛成佛后,度化了一千二百人,组织了一个僧团,浩浩荡荡的回到他的国家宣扬佛法。他要回国之前先派遣弟子向父王报讯,净饭王听说儿子要回了的消息,非常高兴。天还没亮就带领全国的大臣,到大河的岸边等候。那时佛陀也带了他的僧团来的河的彼岸,隔岸相对,看到对岸僧团庄严的气氛,全国人民油然兴起欢喜、敬重、虔诚的心理。
佛陀用竹筏一批批的把僧众度过河,净饭王把他们安顿在一个清净的地方,供养他们。等他们吃完饭,净饭王与大臣到佛住的地方,看到僧众们服装整齐,形象庄严得不可冒犯,竟看不出那一位是自己的儿子──佛陀(他们已分离十四、五年之久)。那时佛的弟子阿那律(佛的堂弟),就上前引导。净饭王见到佛陀,心中难免有父子之想,阿那律告诉王说:「大王啊!你知道吗?佛陀现在是三界之师、人天之父,以超越人间,智慧圆满,觉行齐备,是超越三界的圣人,你不能做父子之想啊!」净饭王听了顿时觉悟,做皈依佛想,于是便对佛虔诚礼敬。有人就说:这是违背世俗之礼仪啊!
「我生他的是血肉之身,是有生有死,会腐烂散败的不净身体。而他给我的是清净不死的慧命,所以我依他为师,理应做礼。」净饭王并向大众说:「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虽然身为国王,但行在五欲之中。我的儿子能成就佛道,给我一分光明,一个解脱的机会,这真是殊胜的因缘……。」
所以说真正的孝道,不是物质的供给,而是要救亲,而救亲之道在于使父母得道解脱。
二是仗子的道业:我们的身躯来自父母的精血,父母无法做的,我们应以他遗留给我们的精血骨肉,为父母修、为父母做,把功德回向他们。因为我们的身体都是父精母血所结成的,体中精血是父母遗留给我们的延续物。所以做子女的如能好好修持而有成就,那么父母也可得福德受用。
因此,要好好利用我们的身体,趁现在能自由说话、自由走动的时候,赶快去做,去福利人群、去宣扬佛法、去导人向善。不要把能说话的嘴巴用在搬弄是非造口业上,也不要把能行动的身体用在吃喝玩乐、耽恋物欲中,否则有损子道,生有何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 □
~~~~~~~~~~~~~~~~~~~~~~~~~~~~~~~~~~~~~~~~~~~~~~~~~~~~~~~~
因为众生「愚疑生死」,耽恋眼前欲乐,不知生死之苦。
所以「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多听、多学,就能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究竟的大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成就辩才 □
~~~~~~~~~~~~~~~~~~~~~~~~~~~~~~~~~~~~~~~~~~~~~~~~~~~~~~~~
说法辩才有: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乐说无碍。这就是四无碍辩才,也可称为四无碍智。
一、法无碍:佛陀的教法是圆融的,能随众生的根机去分析教法名相,使人心能通达,这就是法无碍。
二、义无碍:通达诸法义理,能为众生谆谆善导、细细分析,就是义无碍。
三、词无碍:运用深妙教义,面对众多的人群,知道利用各种适切的言辞、言语去分析,使人人都能了解佛法教义,这就是词无碍。
四、乐说无碍:是随顺众生的根性所需的教法而说,能圆融无碍、毫无厌倦,是乐说无碍。
佛陀说法有两种方式:一、所他语意,二、随自语意。
「随他语意」,是同样的道理要看众生的根机、知识能听懂什么,就以什么方法来教导,说方便法,谆谆善诱。
「随自语意」,就是把佛陀自己想说的法,也就是成佛之道、奥妙的真理实相,随著自己的心意而畅说无碍。
不管随他语或随自语,都是四无碍智。有如此辩才,才能教化一切众生,远离愚疑生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
~~~~~~~~~~~~~~~~~~~~~~~~~~~~~~~~~~~~~~~~~~~~~~~~~~~~~~~~
度众生有两种工具:
一是身的威仪,也就是「色」;二是口的说法,也就是从「声」。如果能够把身心见解、观念、行为举止改正过来,行为律仪就可俱足,而所表现的形态就自然而庄严。然后运用智慧辩才去说教法化,使一且众生都得到究竟的大乐。
□□□□□□□□□□□□□□□□□□□□□□□□□□□□
□ □
□ □
□ 《八大人觉经》第六觉知 □
□ □
□ 贫苦多怨,横结恶缘; □
□ 菩萨布施,等念怨亲, □
□ 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
□ □
□ □
□ 证严上人 讲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贫苦多怨,横结恶缘 □
~~~~~~~~~~~~~~~~~~~~~~~~~~~~~~~~~~~~~~~~~~~~~~~~~~~~~~~~
众生都是受业力牵引来到人间。业分善业、恶业;恶业的众生如无善缘,这个恶业的种子就会生生不息,所以有很多业障重的人,时常苦不堪言,往往有接连不断的灾害发生。
人往往在贫苦中再造恶业,不由自主的「横结恶缘」。有一位男子因家贫又不守家业,竟然为了太太生产时缺钱,向老母亲要钱,母亲不给,一气之下杀死母亲,这些都是贫穷造的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菩萨布施 □
~~~~~~~~~~~~~~~~~~~~~~~~~~~~~~~~~~~~~~~~~~~~~~~~~~~~~~~~
真正要做菩萨,就要常行布施。台北有位女士,原本要把她生的积蓄留给儿子,后来,她认为把钱留给儿子所能发挥的功效限,但建设医院却是千年百世都在发挥爱的功能,永远都在放出爱的光辉。因此,她就以儿子的名义捐出一大笔钱,这就是菩萨的布施,爱的教育。
我们一定要能提出这份菩萨精神来从事社会福利事业,希望大家把这份菩萨的精神用在家中,再以妈妈的爱心推广于社会──人间。把世间哀叫苦难的众生当作是我们的儿子一样地去爱他,这就是菩萨,如能把菩萨智慧用在家中,发挥这份爱的教育,这就是先生事业中的知识贤妇,也是儿女心目中的慈爱良母。
布施除了「财施」以外,还要注重「法施」与「无畏施」。「法施」就是精神教育。「无畏施」则使众生消除恐慌,离开罪恶的险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
~~~~~~~~~~~~~~~~~~~~~~~~~~~~~~~~~~~~~~~~~~~~~~~~~~~~~~~~
我们应该「怨亲平等」就像慈济本著「诚」与「正」,以诚恳、公正的态度去救助那些的确需要帮助的众生,无怨无亲,一律以平等看待。菩萨只有爱,永远没有憎怨的心、恶的念,无论过去曾与人结下任何恶怨,我们也要放弃这分怨念。孔夫子教学生要以德报怨,何况我们是要学出世的菩萨法,怎可有怨恨在心呢?既然是菩萨平等的心,当然就无怨无亲的念──也就不念旧恶了。释迦牟尼佛受提婆达多生生世世的迫害,但佛陀在法华经中还为提婆达多授记。他成佛的时间,依报、正报都比其他的弟子庄严,这就是以德报怨的精神。所以说「不憎恶人」,我们不可对恶人起憎怨心,这就是菩萨的平等心。
佛陀教导众生要修大直道,虽然尚有其他很多方便法门,但人在世间的时间不长久,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既然有一条笔直的康庄大道,可从凡夫地直通佛的境界,为何我们不走呢?「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真正的菩萨道。我们应向这条福慧双修的大道直走,不仅偏在少善根,应兼顾大福德。如此,极乐世界就在眼前。
□□□□□□□□□□□□□□□□□□□□□□□□□□□□
□ □
□ □
□ 《八大人觉经》第七觉悟 □
□ □
□ 五欲过患。 □
□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 □
□ 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 □
□ 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
□ □
□ 证严上人 讲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欲过患 □
~~~~~~~~~~~~~~~~~~~~~~~~~~~~~~~~~~~~~~~~~~~~~~~~~~~~~~~~
人之所以有苦恼、有过失犯错,都由于「五欲过患」而造就的。什么是五欲呢?就是五种欲念:一事财利物欲,二是男女色欲,三是名利权欲,四是美味食欲,五是懈怠睡欲──也就是财、色、名、食、睡,等五种爱欲。
第一,财利物欲:这是世间人都特别偏爱的。人忙忙碌碌在世间为的是何事而忙呢?很多人看到我时,就说:「师父啊!我最近有很大的困难,请您开示。」他们所谓的困难,总离不开最近事业不顺、最近被倒了一些钱¨¨等,因为事业不顺,因此有了苦恼。
目前台湾赌风炽盛,人人热衷投机生意,甚至发生许多劫财害命的社会问题,其原因不外大家一心谋求财利,所以说人生忙忙碌碌,大家都只为了财利物欲而造成无穷苦患。
财利可造就世间的罪业,但也可以造福人群。所以说财利是害人最深、恼人最多的;反过来说,如能把这些财利取于诸社会,用诸于社会,那就功德无量了!
在家人对于理财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如此财利就可造就功德;出家人亦然,能充分运用财利在世间做福利人群的事业,这分财利就可换取不朽的精神。
记得在三十多年前,有一位出家的修行人,他修持得很好,佛学知识研究得很深,也很会说法,平时有很多人供养。后来病了一场后,往生了,众人在料理他的后事时,发现他的榻榻米下,堆著的都是一束束的新台币。随然他的形象是出世,但精神思想还是具有凡夫的财利物欲。
出家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在家居士呢?在俗的人士对佛法还不明,对人生的真理还不能看透,难免财利物欲的心会更重。总之,人还未脱离本性之前,都会有财利物欲的贪念,舍不得用这些财物来造福人群。人生如能看得透彻,就该用行动表现出来;如同这位法师,如果他能在三十年前把堆在床下那一束束的新台币,拿出来用在社会福利、造福人群的话,那么在三十年后的今天,一定还会有人怀念他,而这位法师的精神也可流传在人间。就不致于造成他死后,在家的子孙及僧家的弟子为了那些新台币而争执不休;社会上有很多的大企业家,钱多、太太多、儿女多,以致死了后,那些太太女儿为了争夺遗产而对簿公堂,大起干戈,由此看来,他们所遗留下来的不是钱财,而是祸害。
第二:名利权欲:社会上如果不是为了财利物欲的争夺而动乱,那就是为了名利权欲;你们看看有多少叱吒商场、官场的知名人物,往往愿尽全部家产,来成就他的名欲。以现实的例子而言,每次的选举季节一到,参选人就用尽心血、花费时间、金钱,为的就是想要获得名位。
记得在我的故乡丰原镇,有一位地方人士为了要竞选镇长,选举前,几乎每天都挨家挨户的去拜访选民,晚上回家又要与智囊团研究策略,日夜不得休息,家中像是开流水席似的,进进出出的人川流不息,只能用车水马龙来形容他家的盛况。投票结果他是当选了,可是就在当选那天,他竟因中风而死了!想想他为了名位,辛苦奔波,结果最后的下场是人死、钱尽、名空。这又有何用处呢?有些极具知名度的人士,他们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他们争名利、权欲之心过强,所以说名利、权欲是众生的一种过患。
第三:男女色欲:如果不为才不为名,那就是为了情。社会上有很多惊人的血案,都是为了色情所致;使家庭破裂,不能幸福,其原因也大部份源自色欲。在一个家庭中,如果夫妻中一人的心另有所属,这个家庭就埋伏了破裂的危机,而家庭一破裂,子女的教育就成了问题;所以说男女的色情除了危害自己的身心之外,也会破坏家庭,进而造成社会问题。因此,男女色欲可以说是五欲中最严重的一项。
现在的社会生活安定,人民生活富足,吃得饱、穿得好、住得豪华,也因此产生非分之想。孔子说:「饱暖思淫欲」,人一旦吃饱穿暖,心就想向外在环境寻乐,并切往往不去寻找正当的娱乐,而是寻求旁门左道的乐子。有很多人向我诉说苦恼时,往往离不开家庭问题,有时我会觉得「问情何在?」每个人在结婚前总是山盟海誓、海枯石烂、永不变心,曾几何时,说变就变?因此为情牺牲的人时在太傻了,人生来世间难道就只为了情而活吗?如为了感情而牺牲,那就等于抹煞了父母给我们的身体、生命,这是罪大恶极的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有位年轻的小姐来找我,说她曾为了感情自杀过,第一次自杀时男友陪侍在旁,照顾的无微不至;第二次自杀时,他只到医院探望一下;第三次自杀,他连去探望也没有。我问她:「你现在还要自杀吗?」她摇头了。问情是何物呢?老实说感情是最不可靠的。为了感情而杀人毁己,甚至抄家灭门的是层出不穷,这就是色欲的祸害。
第四:美味食欲:以前有一位老人家问人说:世间有什么坑永远填不满?有人说是海,有人说是深谷。他说:「你们都猜错了,那就是「鼻下横」──嘴巴。」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的杀业,除了人与人之间除了相互残杀之外,就是杀害一切生物;杀害生物的目的,只为了贪图口腹之欲,一个小小的嘴巴竟然吃尽了天下众生。
过去在佛陀在世时,有弟子问佛:「等到何时才能天下太平,战争停止,刀兵劫尽呢?」佛陀回答:「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古时候的战争是骑马用刀用箭,那已经够残忍了,而现在的战争发展成核子战争、化学战争,只要一按下电钮,世界就在瞬间毁掉。看见现在屠宰业可都改为电动,从入口处门进去,从出口处出来时,都已剥好皮、拔好毛、剖好胸,把一切过程都处理好了。这么进步的屠宰技术究竟又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吃、为了口腹之欲,其实人只要两碗饭就可以饱腹,有何必为了贪图美味,而去杀害那些生物呢?
现在的家庭都不像家了,以前每户人家都有烟囱,烟囱一冒烟,就知道这家子已经再做饭了,多温馨的景象啊!而现在都改用瓦斯,甚至不用厨房设备,或不下厨而天天上馆子的人也大有人在。如果有一天能源发生危机时,那生活又将要如何呢?所以我常说若能保持平常粗菜淡饭的生活,那该是最幸福最健康的。
第五:懈怠睡眠:人生就是在懈怠睡眠中慢慢的堕落,每个人的人生,真正在做人做事的时间,即使再勤劳的人也只做了三分之一而已。一天二十四小时,睡眠占了八小时、吃饭二小时;一个月三十天,就睡了十天、吃了六十小时,一年十二个月,睡了四个月、吃掉七百二十小时。再加上幼年不懂事、老年不能做事,人生能做事的时间就很有限了。
「懈怠」是不精进的意思,人生除吃睡之外,就是贪玩、游手好闲,这种人生有意思吗?我们常说佛陀出现在人间,是为普渡众生;人所已被列入众生之一,是因为我们与一切生物、动物,没什么不同,所以说不度人,而说度众生。学佛之初应该先学做人,珍惜时间,进修己德,成就事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 □
~~~~~~~~~~~~~~~~~~~~~~~~~~~~~~~~~~~~~~~~~~~~~~~~~~~~~~~~
人一定要自救,要自救必须远离五欲。把财利、物欲,取诸社会,用诸社会,」造福人群,这就是功德。把名利权欲换做无代价的付出、把精神力量随分随力的付出、把事业的精神换成志业的精神、把男女间的爱换成普利众生的爱、把迷情换成觉情(觉情就是觉有情,把众生疑迷的染情,换成净觉的悟情)、把懈怠换成精进、把睡眠换成工作、把美味换成粗食淡饭来修行;能这样做就是功德。
转五欲为功德,就是修行。肯修行即使是俗人也成就无量功德,就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一样,所以说,「随为俗人,不染世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常念三衣,瓦钵法器 □
~~~~~~~~~~~~~~~~~~~~~~~~~~~~~~~~~~~~~~~~~~~~~~~~~~~~~~~~
出家人修行有「三衣」,也称袈裟;有五条衣、七条衣、二十五条衣,佛制弟子只蓄三衣。在家人应常这样想,出家人有三衣,而在加人却为了衣著经常追求流行,永远无法获得心里的满足。
穿衣只不过是蔽体、取暖、礼节而已,如果虚荣心重,天天都觉得少一件衣服,如此就会很痛苦,我们要常常反省自己,虽然我们是在家,但也可以过著如出家人一般知足的生活。
「瓦钵、法器」事出家人不离身的器物。当初佛在世时,弟子都有一个钵。三衣、瓦钵、法器,代表粗衣淡食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志愿出家 □
~~~~~~~~~~~~~~~~~~~~~~~~~~~~~~~~~~~~~~~~~~~~~~~~~~~~~~~~
「志愿出家」这句话,你们千万别误会信佛就要出家。所谓志愿出家,就是虽身在家,心也要又这份志愿出家的精神。我们既然要学佛,就要种下佛的种子,过去、未来一切诸佛也都一样,没有不发心出家,而能成佛的;今生此世你虽是在家,但如能发心学佛,志愿来生有这个因缘可以出家──能现出家僧像,住持三宝,才能弘扬佛法的精神,成就度化众生的事业。所以说我们要立下志愿,要有出家人的信心、毅力、勇气,才能成就度生大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
~~~~~~~~~~~~~~~~~~~~~~~~~~~~~~~~~~~~~~~~~~~~~~~~~~~~~~~~
「守道清白,梵行高远」就是要我们好好守戒律,在家要守五戒的规矩,出家要少三百四十八条或二百五十条的戒律,各人坚守各人的岗位、各人严守各人的规矩,能守戒不犯叫清白。梵行,梵是清净、不染著。
在家受五戒以后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能守得这五戒的话,就是清净,如能做到这样,就是「慈悲一切」。怎么说呢?因为如果能把五欲物利,转过来守佛陀的教诫,那么自然就可以启发良知、发挥良能,所做的一切都是福利人群,利益众生,当然也就慈悲一切了。
□□□□□□□□□□□□□□□□□□□□□□□□□□□□
□ □
□ □
□ 《八大人觉经》第八觉知 □
□ □
□ 生死炽然,苦恼无量; □
□ 发大乘心,普济一切; □
□ 愿代受众生无量苦, □
□ 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
□ □
□ 证严法师讲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 死 炽 然 ,苦 恼 无 量 □
~~~~~~~~~~~~~~~~~~~~~~~~~~~~~~~~~~~~~~~~~~~~~~~~~~~~~~~~
生死从无间断,它可分两种:一种是分段生死,另一种是变异生死。
六道的众生,大家都在分段生死的阶段,什么是分段生死呢?就是一段一段的生命。比如我这段人生的生命,如只有五十年的寿命,到了五十岁死了,这就结束了一段。死了之后,是否一了百了呢?不!还是有下一段的生命延续,若问下一段将是怎样的生命体呢?那就要看这一世在人生的五十年间到底做了什么业。这辈子如能十善具足,这股业力就会引生天堂。神识一旦离开了肉体,这个身躯就可称为「死」,但往生天堂又是「生」,所以说死是生的开始。假如这一生,没做善事,但也不犯做人的规矩,守身清白,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不犯;此生结束,舍掉了身躯,这股业力就会引我投胎为人,这也是生。世间千万年来,没有不死的人,人生是几十年一股的生命体,因此说是分段生死。
为善生天堂,做人不善不恶的仍然生在人间,那么做恶的到何处去呢?他们必定会舍人身堕地狱。悭贪不舍的人,舍了人身堕入饿鬼道;不守妇道,不守人伦者,堕入畜生道。所以善道与恶道是以做人为中心,为善的上升,为恶的下堕,都在分段生死中。
天堂也有分段生死,只不过天人寿命长、快乐多,人间的一百年,是忉利天宫的一日,人间的平均寿命是七十岁,忉利天宫的寿命是一千岁,人间过完了一世,而忉利一日还未过完;天堂是苦少乐多,人间是苦多乐少,随著业力去受报。
在佛陀看来,三界天道如处于火宅中,死生险难,苦患无量!法华经火宅譬喻品中把这种情况分析得很清楚,所以说:「生死炽然,苦恼无量。」
人间一切的事物都不如我们想像中的理想,世界各地的天灾人祸不断的发生,伤亡人数动辄百千,无家可归的人比比皆是,这些天灾人祸真的是无法避免与抗拒吗?
天灾起自共业,而人心造就其业,欲救世间灾难,必须先救人心。佛陀出现在人间为的就是使众生的心灵得救,如能使人心平和则天下的灾害人祸,就可平静。
俗话说:「天助自助。」在佛教中也有所谓「天龙八部护法」的记载;所以要救天灾人祸,就必须先净化人心,把一切众生的良知启发,让其法挥爱的精神力量,凭著这份爱的力量就可使天下吉祥,社会和睦,家庭幸福。每个人的心地都能保有宁静,人间就是真正的天堂了。
佛陀一直在努力教育我们,世间有生死的痛苦,有种种灾祸得苦恼,如果我们能先去认清苦的来源,才会知道要如何去发心治苦。因此佛陀说:「苦恼无量。」生在人间的确是苦恼无量,有生、老、病、死之苦,有爱别离苦,有怨憎会苦,及种种灾害无常险难之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发 大 乘 心 ,普 济 一 切 □
~~~~~~~~~~~~~~~~~~~~~~~~~~~~~~~~~~~~~~~~~~~~~~~~~~~~~~~~
佛教中有二种法门:一是大乘,二是小乘。小乘是独善其身,他们知道世间无常,生死痛苦,所以要赶快去修行。
佛陀教育众生要自救之前,必须兼具救人;要发心,须发菩萨心,菩萨心就是「大乘心」。既然发心学佛,就要深深体会生死的苦恼,我们应该利用时间,赶快发「大乘心」,普天之下的人得救,自己也一定得救。抱著舍小护大的精神,才能「普济一切」,使天下众生都可得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
~~~~~~~~~~~~~~~~~~~~~~~~~~~~~~~~~~~~~~~~~~~~~~~~~~~~~~~
除了普济一切众生之外,我们还要发:「愿代众生受无量苦」的心愿,但愿一切众生的苦都我来代替承受,人伤我痛,人苦我悲,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同体大悲。不但要代众生受苦,更进一步要「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这就是「无缘大慈」。
地藏王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愿力,也是「但愿众生得离苦,不愿自己求安乐」的精神。
学佛如不肯发普济众生的大乘心,则是「慈心不周」,如此学佛,就是学得不够究竟;假如我们不肯去代众生受苦,那就是「悲心不切」。
若有人问你,怎样的人才算有慈悲时,那就要先问他:当看到别人快乐时,是否自己也欣喜快乐;看到别人苦恼时,是否有如自己受难、遭困地痛苦?如果能有「人伤我痛」之感,就是悲心至切;别人得救,我能感到很欢喜,这就是慈心周遍,也就是佛陀教导我们的第八种觉悟。
我常说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拿出至诚的心,有至诚的心,何患事不成、愿不了呢?我一向不谈神通、怪异,但偏会有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发生,这就是心力。
学佛要先从我们的心学起,修行也要从我们的心修起,救世也要从我们的心救起,如有这份慈悲周切的心,我们就是真正的佛弟子,真正具有菩萨的精神。我们拜地藏王菩萨时,其实是拜我们心中自性地藏的本能───大愿;念观世音菩萨是念出我们心中的本具良知───慈悲。我们如能了久解拜佛、学佛的意愿,以佛所教化的大乘心,来普济一切众生,立地藏王菩萨的愿,发观世音菩萨的心,那么此刻的我们,人人都是地藏王菩萨,个个也都是观世音了。
□□□□□□□□□□□□□□□□□□□□□□□□□□□□
□ □
□ 《八大人觉经》结语 □
□ □
□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 □
□ 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盘岸; □
□ 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 □
□ 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
□ 若佛子弟,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 □
□ 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
□ □
□ 证严上人 讲 □
□ □
□□□□□□□□□□□□□□□□□□□□□□□□□□□□
佛陀讲八大人觉经时,一再叮咛,希望大家好好发大乘心,期使众生能得毕竟安乐。最后,佛陀做了以下的结语: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盘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子弟,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指的是以上八种觉悟,是诸佛菩萨所觉悟的,也就是诸佛菩萨自行化他的德业妙行。
菩萨也叫做「觉有情」,就是已经觉悟的有情。凡夫的情是受污染有色彩的,菩萨的情是清净的,没有色彩也没有界限的,不但自无始以来至现在,还可以延续于无终无尽的未来。菩萨与众生有一份不解之情,菩萨跟著众生在六道轮回中生生灭灭、去去来来,是为什么呢?只是为了救济众生。
菩萨与众生之间,早已解下不解之缘,无论众生到那里,佛菩萨也就跟到那里,这是由于菩萨大人能彻底觉悟而发大乘心的缘故。一般人即使能够觉悟,也只是少分觉悟,无法真正普遍去体会到人我众生佛性平等的道理。既已透彻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就应「精进行道」,好好把握时间,在菩萨道上勇猛精进修行,永不休止,不要沈浸在人我是非中。
我们所要修的是慈悲与智慧,用这份慈悲修智慧行;有透彻的慈悲,就有具足的智慧,这就是「慈悲修慧」。
人间就像是茫茫的大海,凡夫在大海中浮沈,生死不休的轮回在六道中,时而升为人天,又时而下堕地狱,沈浮不停。而我们学佛就像是坐著般若船一样,在茫茫大海中,救度沈浮的众生。所以说:「乘法身船,至涅盘岸。」我们不但自己乘这艘船自度,而且能救度众生,同达涅盘彼岸。「至涅盘岸」,就是到达没有生死轮回的地方。
菩萨虽然以到彼岸,能断生死,但是还要把这艘船划回来广渡众生,永无休止的在茫茫大海中做救度众生的工作,所以说「复还生死,度脱众生」,希望众生人人能觉悟,个个成为菩萨大人。
「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指的是前面所说的八种修行觉悟的事项,无非是要开导一切众生,让我们知道生死的无常,觉悟生死的痛苦,知道学佛就在了脱生死。佛陀是见道者、开道者、说道者,能引我们入康庄大道,「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若佛子弟,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身为佛弟子要常常心念这八种事,念念不断,就可以消灭无量罪,当然只要我们不离开这八种修心觉悟的方法,绝不会去犯错造罪,绝对不会走错路。如此我们就可「进趣菩提」──走进菩萨道中,「速登正觉」──很快的就可以与佛的智慧平齐。
如果我们有佛陀的智慧与菩萨的慈悲,就能「永断生死,常住快乐」,不会再有生死的苦受。菩萨永远在人间,但他一直不觉苦,因为菩萨是自愿欢喜来做救度众生的工作;虽然在人间无休止的来回,却很快乐,所以有「菩萨游戏人间」之说。
佛经,八大人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