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一章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五(之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五卷)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
“阿难尊者恭敬地对佛说:世尊,如来您虽然为我们讲说了‘二决定义’之法门,不过,我看世间那些想要解开绳结的人,假如不知道绳结结在哪里的话,我相信他们终究无法解开。”
【第二义门】此处指“二决定义”当中的“第二决定义”之内容。所谓:“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其实,在“二决定义”的“第二决定义”当中,世尊已经阐述了生死轮回的根结所在,那就是:“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可是,阿难尊者对此并未充分领会,甚至,他还为自己不知道身心之根结所在而深深自责:
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疟。
“世尊,我和法会当中的有学声闻也是这样,我们从无始以来,伴随着无明而生生死死,却不知道其中的根结所在。如今我虽然得到了多闻佛法之善根,成为出家人,却好比隔天就要定时发作的疟疾病一样,烦恼习气时常还会发作。”
【隔日疟(音:虐)】指“疟疾”病,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定时发冷发热的疾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有学声闻,即初果、二果和三果,虽然名为“圣者”,已入圣流,已经断“见惑”而见道,不同于凡夫修行人。但是,他们由于尚未断尽“思惑”的缘故,其烦恼习气尚在,偶尔还会发作。所以,阿难尊者将自己和有学大众的修行比喻为“隔日疟”。
而尚未见道的凡夫修行人呢,其烦恼不像“隔日疟”,更像是“常神经”,时常都在神经质当中,处处分别计较,无论喜怒哀乐,都在粘着六尘境界,都在不停地制造苦因、苦缘和苦果,又怎会不苦海无边呢。
所以呀,什么人最苦?那些已经知道修行,但尚未见道的人最苦。有人说:不对吧,那些芸芸尘世众生,连修行都不知道,连佛法都不曾听闻,他们岂不是最苦么?
答:他们虽然苦,但不知何为“苦”,所以,人家苦得心甘情愿,理所当然。反而呢,和已经开始学佛修行,开始知苦的人相比,似乎就不那么苦了。哎,苦习惯了嘛,也就麻木了。
又有人问:那到底什么是“苦”呢?
答:“苦”者,逼迫也。不愿上学,非得上学,这是苦;不愿工作,非得工作,这是苦;不愿成家,非得成家,这是苦;不愿被领导管,非得被领导管,而且是变态地管,这是苦;不愿见到的人,每天都会碰到,还必须要和他们打交道,这是苦;不愿放弃的兴趣爱好,因为没时间没精力没条件等等而必须要放弃,这是苦;相处久了,已经厌烦了的亲人等等,还必须要应对,必须要相处,这是苦;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参加各种学习班,被学校和老师逼着去为分数而竞争,这是苦;长大了为了生存而逼着自己去拼命挣钱,这是苦;有了孩子以后,还要高瞻远瞩地为了孩子的前途而逼着他把玩耍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学习、再学习,孩子当然会逆反,孩子逆反了自己当然不高兴,这叫做没事儿找苦。
还有,时常被逼着说假话,说些阿谀奉承之言,这是苦;时常被逼着和周围人作比较,为了面子而不得不这样那样,这是苦;想法和欲望太多了,被现实逼着不得不纷纷舍弃,这是苦;穷困的时候,被日常生活煎熬逼迫,这是苦;宽裕的时候,被内心对于贵族生活的渴望而煎熬逼迫,这是苦;富贵的时候,被内心对于荣誉和特权的向往而煎熬逼迫,这是苦;那些亿万富豪、超级名人以及领袖们呢,表面上啥都有了,但是,却时时被百姓和媒体偷窥的视线逼迫着,被不能长生不老的生命现实逼迫着,被美女帅哥太多而体力实在招架不住逼迫着,被相互间的竞争危机乃至于暗杀和绑架的种种可能性逼迫着,被衰老、疾病和死亡一步紧似一步地逼迫着,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苦。
总之,放眼这尘世间的一切,哪里不是苦呢。
以上都是些尘俗无聊之苦,对于已经“见道”的人来说,如阿难尊者等等,他们大体超越这些苦了。但是,阿难尊者尚未明白生死烦恼的根结所在,因此,他便继续向世尊请法:
惟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
“但愿您大慈大悲,怜悯我们这些沉溺于生死苦海的众生,开示我们,就在当前的身心之中,什么才是生死根结?从哪里下手才能够解开根结呢?”
“您的回答,也将会让未来世那些苦难众生们,得以免除轮回之苦,不再流落于欲有、色有、无色有这三有之火宅。”
阿难尊者请法之后,竟然再次流出了泪水,此乃至诚心的表现,也是对于自己迟迟不能够得证无漏圣果的反省与惭愧。在佛陀的十大弟子当中,阿难尊者直到佛陀涅槃,也没能够得证四果,这是绝无仅有的。
作是语已,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阿难尊者如此请法之后,与有学大众们一起五体投地,阿难泪如雨下并翘首以待,恭候佛陀的无比殊胜之开示。”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
“当时,世尊怜悯于阿难尊者,以及法会当中的有学大众们。同时也为了给未来世一切众生,铺设出世之正因,巧做将来解脱之智慧眼。”
“于是,世尊用他阎浮檀紫金色的光明之手,为阿难尊者摸顶加持。”
所谓的“为出世因,作将来眼”,就是针对咱大家来说的。阿难尊者反复提问,可谓是逐层深入;世尊的解答呢,自然也越来越明晰。随着下文生死轮回之根结的披露,正好为咱大家铺设了一条出世解脱之路,为咱指明了将来成佛的方向。
各位仔细看清楚之后,就请放下虚假的尘世牵挂,及时踏上修行之路吧。否则,岂不是自甘堕落?也辜负了世尊的一片苦心呀。最重要的,是辜负了自己获得自在解脱与无边安乐之大好时机。
许多人总是说,好,等我把某某事处理完了,把某某人的工作做通了,等等,我就专门去修行。可是呢,某某事通常是永远也处理不完的,某某人的工作通常是永远也做不通的。所以呢,嘿嘿,您就在尘世里慢慢煎熬吧。
可惜的是,您不光煎熬自己,也会去煎熬别人,会造下无量的业,会苦海无边。本来是为了亲人着想,而放弃了修行的年华。可是,等到苦境到来之时,必然会烦恼,会责备亲人的羁绊,会相互埋怨,甚至,还会相互伤害。
——这就是纠缠,无聊的世俗纠缠,永远也不可能理清。只有大智慧者才有勇气一刀两断,毅然去走自己的解脱之路,他们必然会获得成就。到那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没有哪个亲人不会得益的,而且是极大的无边利益。
当世尊为阿难尊者摸顶加持之时,随即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感应:
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祇陀林灌如来顶。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这时,所有的十方诸佛世界都发生了六种吉祥的震动,所谓动、涌、起、震、吼、击。正在住世的数不清的微尘数如来,都各自从顶上放出百宝光明。这些光明,从各自世界汇聚到祇陀林当中,共同为释迦牟尼如来灌顶。”
“在会的大众们,看到如此景象,都觉得从未有过的殊胜。”
正在住世的十方如来,不仅共同为释迦牟尼如来灌顶,还替世尊共同来解答阿难尊者的提问,以表达此法的真实不虚: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
“于是,阿难尊者与法会大众,共同听到十方世界的微尘数如来,异口同声地告诉阿难说:善哉!阿难,你想要知道什么是‘俱生无明’,那个让你流转于生死轮回的根结,正是你的‘六根’,再也没有其它了。”
【俱生无明】即前文“发业、润生”二无明之合称,此二无明恒与生死轮回相伴随,因此得名。论其内容,正是六根,更非他物。
以上解答了阿难尊者所问的“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以下继续解答“从何名解?”:
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你还想知道无上菩提的修行途径,可以让你迅速成就安乐解脱与寂静妙常的,还是你的‘六根’,绝非其它。”
【寂静妙常】如来与一切众生共有的大涅槃,它远离一切造作,无比安宁,故名“寂静”,也叫做“本来寂静”;它非生非灭,且妙用无穷,故名“妙常”。
咱的“寂静妙常”在哪里?就在咱的心底,那个不可破坏的“觉性”,也是“六根”的“知觉作用”之源头。
虽然承蒙十方如来异口同声地解答了自己的提问,但是,对于这个答案,阿难尊者仍有疑惑,不是怀疑十方如来,而是尚未明白其中道理。
仅就这一点来说,阿难尊者也是咱大家的榜样。他不会轻易相信那些自己尚未明白的东西,哪怕是十方如来亲口所说。如今的许多人则不然,他们会盲目地信一些东西,包括那些骗子大师们的满口胡言。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阿难尊者虽然听到十方如来这样的解答,但他心里还是不明白,所以再次行稽首礼,恭敬地问佛:为什么说让我流转于生死轮回的,和让我获得安乐解脱与寂静妙常的,同是‘六根’,而并非其它呢?”
所谓的“更非他物”,那么,除了“六根”之外,还有哪些事物呢?那就是“六尘”和“六识”了。整个法界,可以划分为“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和“六识”。
因此,阿难尊者的疑问就在于:为何生死轮回的根结是“六根”,而不是“六尘”和“六识”?为何获得安乐解脱与寂静妙常的途径也是“六根”,而不是“六尘”和“六识”呢?
其实,仅就其法相内容来说,这也不难理解。在“十八界”当中,“六尘”有多少?无量无边,一切事物没有不是六尘的。“六识”有多少?念念无穷尽,一切心念没有不是六识的。在“六尘”和“六识”的交界处,就是“六根”,那么,“六根”有多少呢?对于任一众生来说,“六根”仅有六个而已;而究其根性来说,仅是一个“知觉性”而已。
——像这样去繁就简,就可以找到“十八界”的枢纽,那就是“六根”及其不二的“知觉性”。这就好比找到了衣服的领子一样,一下子就可以把衣服齐整地提起来,纲领在手了,一切都变得简单了。因此,无论生死轮回,还是安乐妙常,都与“六根”及其“知觉性”密切相关。
以下是世尊的解答,其中法义很深奥,需要仔细学习与体会: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在‘十八界’当中,‘六根’与‘六尘’一同发生于心源,而所谓的‘六根’被‘六尘’束缚,或者‘六根’于‘六尘’得解脱,这两者本无差别;至于‘六根’对‘六尘’所发起的‘六识’,那本来就是虚妄分别,就好比‘空中花’一样,纯属幻觉。”
【根、尘同源】“六根”属于阿赖耶识的“见分”,“六尘”属于阿赖耶识的“相分”,两者都来自于阿赖耶识,即众生的染净和合之心体,所以说“根、尘同源”。其实,也就是“万法唯心”或“万法唯识”的另一种表述。
【缚、脱无二】“六根”被“六尘”束缚,叫做“缚”;“六根”不被“六尘”束缚,就是解脱,叫做“脱”。可是,无论束缚与解脱,既然“根、尘同源”,束缚也罢,解脱也罢,还不都是一心嘛!故名“缚、脱无二”。
短短的一句话,世尊就把法界的实际状况表述清楚了。那么,在如此的法界实相当中,为何以“六根”为生死轮回的根结,也以“六根”为圆满解脱的途径呢?
对此,世尊继续说道:
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
“阿难,‘六根’与‘六尘’是互为因缘的,由‘六尘’而发生了‘六根’之‘知见’;因‘六根’而现出了‘六尘’之‘相状’。其中,‘相状’和‘知见’本来就没有自性,就如同两根相交相缠,才能够站立生长的芦荻草一样,谁也离不开谁。”
【交芦】有一类芦荻草,单独一根无法站立,需要两根并生,相交相缠在一起,才能够站立生长。
咱的“六根”之“知见”,也就是常说的“知觉”,它与“六尘”的“相状”共存,谁也离不开谁。它俩都是虚妄的,都没有“独立性”可得。因此,如果大家以为自己“六根”的“知觉”与“知见”是一种真实存在的话,那么,这就是典型的“无明”错认,生死轮回因此而显现。
反过来,如果大家能够认识到自己“六根”之“知见”如幻不实,那么,它也不会断灭,而是当即回归为“如来知见”,也叫做“无上知觉”,它本来就是“大涅槃”,具足本来的无漏、真如与清净。
对此,世尊继续说道:
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因此,如今你们在‘如来知见’当中,别立‘六根’之‘知见’,这就是生死无明之根源;反过来,一旦认识到‘六根’之‘知见’当中,本无能知与所知的对立,亦无能见与所见的差别,那么,这个‘六根’之‘知见’当下就会回归于‘如来知见’,它本来就是大涅槃,具足无漏、真如与清净。”
“此‘六根’之‘知见’一旦回归于‘如来知见’,它就是法界之全体,大而无其外,小而无其内,其中又怎会有‘其它’呢?”
所谓的“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相当于前文所说的“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这里的“知见”指“如来知见”,也叫做“无上知觉”,其中本没有心与境界的分立,本没有能知与所知,本没有能见与所见。此时,法界圆满,尚未显现出生死轮回。
可是,随着“六根”的出现,“无上知觉”就会在“六根”门头显现为六种“知觉”作用,这就是“六根”之“知见”,与它相对应的“六尘”也会同时发生。于是,“六根”与“六尘”相缠缚,就显现为生死轮回。而其根源呢?恰恰就是“六根”的出现,所以,前文当中,十方如来告诉阿难尊者:“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
反过来,就是修行途径,即所谓“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这里的“知见”就是指修行人当前“六根”之“知见”,也就是咱大家的“知觉性”,它就是实修解脱的下手处。
具体方法呢,即“反观观自性”,或“反闻闻自性”等等,从当前“六根”的某一根入手,反观其根性之“知见”是何形貌。观到极深处,“根”与“尘”之间的粘着一旦脱开,便会觉悟到,其中本没有能知与所知,能见与所见,而本来就是圆满的全知全见。此时,“六根”之“知见”便回归了本来面目,它当体就是大涅槃,具足无漏、真如与清净。
它就是咱的如如佛性,本来就蕴含在“六根”之“知见”当中,而此佛性的显现,离不开“六根”之观修。因此,前文十方如来告诉阿难尊者:“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下面,世尊开示如此重要法义之后,特意用偈语予以重述。这种对于重要内容的重述,在“十二部”经当中名为“重颂”,梵文“祇夜”。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当时,世尊为了阿难等人加深理解,便用偈语重述法义,这样说道:”
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
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
“在广大圆满的‘妙真如性’当中,所现出的一切‘有为法’当体即空,它们随因缘而生,也同样随因缘而灭,故如幻不实。”
“而此‘妙真如性’本身呢,它属于‘无为法’,从来没有生起与消灭,其体性并非实有,所以也如同‘空中花’一样虚幻不实。”
【真性】指法界之真体,不可破坏之本性。
它有无数个名字,《楞严经》卷一称之为“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等,卷二称之为“妙明真心”等,卷三称之为“如来藏妙真如性”等,卷四称之为“湛圆妙觉明心”等,卷五称之为“寂静妙常”等,乃至于,后文卷六称之为“觉海性澄圆”等,卷七称之为“妙性圆明”等,卷八称之为“妙明真净妙心”等,卷九称之为“本觉妙明觉圆心体”等,卷十称之为“精真妙明本觉圆净”等。
觉悟此“真性”,就叫做“明心见性”,以此智慧,可谓是顿时超出生死轮回,了生死,达涅槃。
在此广大圆满的“真性”当中,所谓的“有为法”,就是“六根”、“六尘”与“六识”;而“无为法”呢,就是显现和承载它们的“法性”,其实,也就是“真性”本身。在这里,世尊开示大家,不仅仅一切“有为法”缘生缘灭而如幻不实;就连“如来藏妙真如性”本身,它属于“无为法”,但是,它也不是实有的,而同样是如幻不实。
——请注意,正因为咱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如幻不实,所以,才意味着它圆融、自在与解脱。同时,它如幻不实而永远不会断灭,所以,它本来圆满,具足常、乐、我、净等无量妙德。
这真是太棒了,咱大家的本来面目竟然是这样的,完全不需要任何条件,它就是最最圆满与清净的。当您觉悟如此妙性与妙义的时候,怎会不觉得惊讶呢!所以呀,六祖大彻大悟之时,他会惊奇地连续说出五个“何期”,深表知足与满足。
虽然“有为法”之“十八界”和“无为法”之“真性”都如幻不实,但世尊仍旧会方便宣说“真”、“妄”二法。例如前文所说“识性虚妄”,就是指“六根”对应“六尘”而发生“六识”,三者都是“妄”法;其后的“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则宣说“无上知觉”乃是“真”法,即“真性”也。
关于其中缘由,世尊继续说道:
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
“如来之所以宣说‘六根’、‘六尘’和‘六识’是‘虚妄’法,这是为了显发其中的如如‘真性’;其实,说妄说真同样是两种虚妄言说而已,不可拘泥于此。”
“究其本来,虽然方便称为‘真性’,其实,它本不属于‘真’,也不属于‘非真’;此‘真性’当中本无任何对立,又怎么会有‘能见’之‘六根’和‘所见’之‘六尘’呢?”
以上正所谓“根尘同源”是也。接下来,乃是对于“缚脱无二”之重述:
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
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
“在‘六根’和‘六尘’之间,其中本没有任何真实性,它俩是虚妄共生的;就好比相交相缠而共生的两棵芦荻草一样,谁也离不开谁。”
“因此,无论‘结缚’与‘解缚’,其主因都在于‘六根’;所以说,圣者‘解缚’与凡夫‘结缚’,其所行并没有两条路,都用的是‘六根’。”
“你观察一下两根芦荻草相互交缠当中的‘交缠之性’,就会发现,说它是‘空’,或者说它是‘有’,两者都不成立。因为,说它‘空’,它却有帮助芦荻草站立的作用;说它‘有’呢,除了两根芦荻草以外,却根本找不到独立的‘交缠之性’了。”
“同理,根尘之间的‘束缚之性’也是如此,它不是‘空’,也不是‘有’,而是本来虚妄。凡夫迷惑于根外有尘,以为两者实有,这就是无明束缚;圣者智慧开明,通达根尘同源,了悟两者同属虚妄,于是便得解脱。”
虽然是“重述”,但其中法义极为丰富,省略颇多,请大家仔细体会。一旦理解,必然受益匪浅。
接下来,虽说“缚脱无二”,但从凡夫到圣贤,这个根尘之间的虚妄“纠结”,即“根结”,还是需要解开才行,其下手处,依然是“六根”当中选择一根。一根的根结解开以后,六根也随即纷纷开解;六根的根结都解开以后,所谓的“一心”或“真性”也就无所标立了。因为,无处不是此心,无处不是此性矣。
这就是所谓的“六解一亡”,对此,世尊继续开示:
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
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
“解开根结需要按次第进行,‘六根’的根结都解开以后,所谓的‘一真性’也就无从树立了,它同样如幻不实。”
“解开根结的次第,首先是要从‘六根’当中选择出最圆通的那一根,用它来下手修行;舍弃对于尘境的攀缘,反观回入根性之流,则终将成就正觉。”
有关‘解结’的具体修法,后文第六卷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当中将会详尽阐述。以上是对于“长行”正文的“重颂”;下面,世尊继续开示甚深修行之法义,与前文不重复,而是单另的补充,在“十二部经”当中叫做“伽陀”,翻译为“孤起颂”。
世尊说道:
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六根’、‘六尘’和‘六识’都由第八识‘阿陀那识’来‘执持’,它是染净和合之微细心识,其中有无量的习气种子在急速奔流不息,以此而‘执持’生死轮回。”
“‘阿陀那识’非真非妄,它有‘无明’的缘故,所以说它‘非真’;它与‘如来藏’同体无二的缘故,所以说它‘非妄’。如此法义极为深奥,恐怕许多人迷惑于其中而发生偏执,因此,我通常不为大家讲说。”
【陀那】即“阿陀那识”,译为“执持”,是“阿赖耶识”之别称,乃是染净和合之心识,其中有无量习气种子急速地奔流不息,保持着生死轮回与因缘果报。
【暴流】急流。
其实,“阿陀那识”乃是从“众生”到“佛陀”之枢纽,它也就是常说的“阿赖耶识”,它所对应的“五阴”覆盖乃是“识阴”。“识阴”是众生的“命元”所在,有“命元”存在,就有“我执”与“法执”,即是众生;“命元”消融于法界,则“我执”与“法执”消灭,全面超越生死轮回,回归于“法身”,那就是佛陀。
可是,“阿陀那识”太微细了,微细到了连阿罗汉都难以透彻的地步,只有佛陀与大菩萨能够明达。当然,其中也包括大菩萨化现的“大阿罗汉”,例如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与大目犍连尊者,等等。
正因为如此,有关于“阿陀那识”之法义,世尊在声闻教法当中并未宣讲,而只在大乘教法当中予以宣说。如《解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这与本经世尊所说完全一致,只是文字表达略有差别,两经可以互参,其法义就会更加清晰明白。
所谓的“阿陀那识”,或者叫做“阿赖耶识”,它是谁呢?它就是大家常说的“心、意、识”之“心”,也就是众生当前之“心体”。过去,禅师们常教导弟子,说参禅要离“心、意、识”而参,其中,“心”是指第八阿赖耶识;“意”是指第七“末那识”,即“意根”;“识”则指前六识,即思维分别。
可是,要真是离开了“心、意、识”,该如何参禅呢?谁在参禅呢?这个问题堪称无解。因此,禅师们的意思是让弟子们离开“心念”而参禅用功。就是说,打掉“妄想”,离开“心念”之后,用“知觉性”,即“根性”去观察寻找本具的“不生灭性”,那就是参禅的真义了。
而这,恰恰与《楞严经》全面吻合。
下面,世尊就“阿陀那识”之心,展开无比殊胜之首楞严妙法,即大乘如幻三昧之智慧观察,此乃本经之根本法门,也是十方诸佛之根本法门。后文的“二十五圆通”,都可以看做是本法之善巧运用: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
“此‘阿陀那识’本是心之全体,众生只因为无明妄动,而用自心之‘见分’,去取着自心之‘相分’,于是,在本不属于幻化的‘真性’当中,反而形成了‘幻心’与‘幻境’,‘幻心’即是‘六根’,‘幻境’即是‘六尘’,它们合称为‘幻法’。”
“反过来,修行人只要明达法界一心,就不会再以‘见’取‘相’,当‘六根’不再攀缘‘六尘’以后,则到达根尘一如的自在之境地,此时,所谓的非幻之‘真性’也同样了不可得。非幻之‘真性’尚且不生不灭,了不可得,那些所谓的‘幻法’又从何确立呢?”
这个修法与观察太不可思议了,短短的几句话,就说尽了一切法义与修行。真要是能够如此修行,长期观察的话,一旦如实契入,就会证得“如幻三昧”,顿超三界与二乘,与大菩萨携手共行。
对于此法门,世尊继续说道:
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
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
“如此修法名为:‘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昧’,若能实证,则会在弹指之间超越二乘无学圣者。”
【妙莲华】比喻“真性”虽在轮回而不染,它向来如如清净。
【金刚王宝觉】比喻“真性”坚固不坏,不会被生死轮回所破坏,它就是宝贵的妙觉性。
这也就是《圆觉经》所说的“如幻三昧”之修法,所谓“知幻即离,不做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等等。两经可以比对观察,其修法就会更加明晰。
有人问: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如幻三昧”呀,可到底该咋实修呢?
答:善思维经文法义,独自长期如此观察,兼持戒静修。如同虚云老和尚早年住山苦修那样,也如同广钦老和尚在山洞里禅修那样,十年如一日,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地去修行,去如理观察,才有相应之份。
要是暂时做不到,那就应当时常闻、思、修经文法义,兼培植自己的福慧资粮,为将来,乃至于未来世的实修与解脱打好基础。
这个“如幻三昧”之修法,不仅仅超越二乘,它也是十方如来成就大涅槃的实修之路。
对此,世尊继续说道:
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门。
“此无比殊胜之法,乃是十方诸佛所共行,一路通往大涅槃之门径。”
【阿毗达磨】亦名“阿毗昙”,翻译为“无比法”。一切佛法都可以称为“阿毗达磨”,因为超胜于世间法,非其可比的缘故。
【薄伽梵】乃佛陀之别名,其中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六种含义,因此不翻译,而保留音译的原名。
到这里,世尊彻底解答了阿难尊者关于生死轮回之“根结”所在的疑惑。同时,阿难和大众也明白了“如幻三昧”之殊胜修法,可谓是大有收益,智慧眼更加明朗了。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伽陀杂糅精莹,妙理清彻。心目开明,叹未曾有。
“于是,阿难尊者以及法会大众,听到如来这般殊胜的无上慈悲之教诲,还有‘重颂’和‘孤起颂’精巧明晰地穿插混杂在一起,所显发出的妙理极为透彻。”
“大家的智慧眼都变得更加开明了,纷纷叹为稀有。”
【糅(音:柔)】混杂。
【精莹】精巧明晰。
听了世尊的开导,阿难尊者虽然得以“心目开明”,但是,对于世尊重颂当中所说的“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他又有了疑问。
于是,阿难尊者便继续向世尊请法。
佛经,楞严经,楞严经轻松学_超然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