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四章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四)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阿难问道:经过您的开导,我虽然也认识到,这个见性没有任何归属。可是,如何才知道它就是我的真如自性呢?”
【真性】真如自性,妙真如性,真心法性,等等,都可以简称为“真性”。它也就是“妙明真心”,“妙真如心”,“妙精明心”,等等。
阿难尊者虽然听明白了“见性无还”的道理,却还没有明了当前的“见性”。也就是说,此时的阿难,连“第二月”都还不曾见到。因此呢,他还流连在“缘起之心”当中。
用“缘起之心”来理解世尊上述开导,从思维逻辑上来说,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见性”虽然无还,虽然没有归属,那说明它属于它自己,它有可能是一个独立的东西,是一个独立的物体而已。因此,阿难尊者才会请问如来:如何才能够证明,它就是我的“真性”呢?
下面,就是世尊的一系列解答,其中也运用了因明的学问,饱含着细密的逻辑关系,需要大家仔细体会。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净,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菴摩罗果。诸菩萨等,见百千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净国土,无所不瞩。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佛陀告诉阿难:我现在来问你,虽然你还没有证得无漏圣果,尚未得到清净天眼,但是,承蒙佛陀神通力之加持,你就可以看到初禅天的情形,没有任何障碍。”
“而阿那律以他的天眼通,观察这个南瞻部洲,就好像观看他手掌当中的一枚菴摩罗果。”
“诸位大菩萨们,可以见到百千世界当中的种种情形。”
“而十方世界的一切如来,则能够全部明了像无量微尘数那样多的所有清净国土,没有任何遗漏。”
“可是,世间的众生,用他们的肉眼来观察,其洞达的范围,相比较来说,不过是分寸之间。”
【阿那律】翻译为“无贫”,佛陀十大弟子当中的“天眼第一”,曾经因为听经时贪睡,被佛陀所呵斥。尊者深为自责,七天七夜不睡,不合眼,结果双目失明。世尊教他修“金刚乐照三昧”,得以开发天眼通,并最终证得阿罗汉果。
【阎浮提】也叫做“南阎浮提”,或者“南瞻部洲”,就是这个娑婆世界当中,咱们人类所居住的这个区域。据佛经所说,位于须弥山之南。
【庵摩罗果】印度的一种水果,椭圆形,很难断定具体是哪种,只是知道其个头比较小。
【清净国土】如来观一切世界,无不清净,如来心清净的缘故。所谓“国土”,就是指“世界”。
【众生洞视,不过分寸】世间的众生,用他们的肉眼来观察,其洞达的范围,相比较来说,不过是分寸之间。
这是与圣者的天眼通相比较而言的,是约略之说。在佛经当中,常有如此的约略,或者夸张的讲法,这源于古印度人的语言习俗和表达方式。这样的表达,也使他们的行文文采斐然。记得古代的译经大师们曾说过,他们翻译出来的汉语经文,与梵文原典相比较,明显不及梵文的优美与流畅。其实,这很正常,象形文字擅长于表达意思,而拼音文字则更加富于音韵美,本来就如此呀。
虽然咱大家似乎也可以看得挺远,尤其是登上山顶以后,可以登高望远。不过,咱的这个“望远”,和阿难尊者得了世尊加持之后,能够看到初禅天相比,就太微不足道了。更不要说和阿那律尊者相比,尊者可以从太空当中俯瞰咱这个世界,好像观看手里的一枚小小水果。
而诸位大菩萨们呢,据其它佛经所说,初地菩萨可以遍观百世界,也就是一百个咱娑婆世界这样的世界。二地菩萨可以遍观千世界,三地菩萨可以遍观万世界,等等,以此类推,大菩萨们所观察到的范围,实在是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想象范围。直到如今,人类对于其它生命世界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科学幻想”的层面上。
对于圆满正觉的诸佛们来说,无尽的世界,统统尽收眼底,尽在佛陀智慧明了当中,绝无遗漏。因此,佛陀也叫做“正遍知”。同时,佛陀还通达三世,洞达无尽的过去与未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那是因为,如来法身,也就是“妙明真心”,本来就含容一切,无所不包的缘故。
明了本身之内的东西,自然是有可能做到的啦。
以上是“见”的范围差别,下面,世尊将会通过提问,来引导阿难尊者,在所见的物象当中,找到自己的“见性”。
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留碍。汝应于此分别自他。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
“阿难,就目前来说,我和你一同观看四大天王所住的宫殿,这个范围内可以看到各类众生,不论是水里游的,地上跑的,还是空中飞的。虽然这一切看起来,有种种明暗不同的形象,却无非都是你的见性,对于当前色尘的一种分别和住着。”
“你应当能够在这里面分别出自他之不同。现在我把你放到这个情景当中,帮助你抉择一下,看看到底谁是你自己,谁是物象。”
【前尘分别留碍】见性对于当前色尘的一种分别和住着。
其实,当咱大家“见”到任何景象的时候,其形相,都是咱的心“分别”而“显现”出来的。同时呢,咱还会把它们当做是实有的,这就是“住着”,也就是“留碍”。因为,“住着”就是“执着”,也是“停留”,一旦执着和停留,“障碍”也就由此而发生了,所以叫做“留碍”。嘿嘿,“咱”就被它束缚住啦。
不过,当“分别”和“留碍”一产生,“见性”也就不再是“见性”了,它转变成为了“缘起之心”,从“第二月”变成了“月影”。
那么,有智慧的同修会问了:“见性”如何才能够回归于“妙明真心”呢?
答:古人说得好:“对境无心即佛心”。如果开悟“见性”的人(那说明他已经放下了对于外境的攀缘,初步做到了回光返照),再能够把心和境界的对立消融,当下体会到“全境即心,全心即境”,此时,“见性”也就回归了“妙明真心”。“第二月”消失了,唯一无形妙月,朗照自性乾坤。
例如,五代时期,天台山徳韶禅师,是法眼文益大禅师的弟子,法眼宗第二代祖师,他当时住在天台山上的一座山峰,名叫“通玄峰”,徳韶禅师发明心地以后,说了一首著名的偈子:
“通玄峰顶,不是人间;
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就凭这首偈子,法眼禅师当即予以印可。为啥呢?因为,前两句“通玄峰顶,不是人间”,表明徳韶禅师已经放下了“境界实有”的执着,心已离境。后两句“心外无法,满目青山”,恰恰彰显了“全境即心,全心即境”之妙境,正是“妙明真心”之显现。所谓的“满目”,也就是“全心”呀。
哎,又有人说了,这好办,我就按照这个思路,完全可以“创作”出来几首“开悟偈”,哈哈,俺也可以大彻大悟咯!
——嘿嘿,您呀,很快就要“大彻大误”了,恭喜您。
禅门悟境,本来无关于文字,只是必须要明了“妙明真心”。然而,禅也罢,法也罢,又何曾拒绝于文字呢!如果不用文字,在咱这个世界,用啥来宣扬正法呢。只不过,那些玩儿口头禅的人,那些用思维心去“创作”所谓的“开悟偈”的人,自欺欺人罢了,实在不值一提。
而且,那些思维心的作品,难免落在分别执着当中,处处着于痕迹,明眼人,一下子就可以将其窥破,真可谓“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下面,世尊就开始为阿难尊者,在芸芸物象当中来抉择其“见性”:
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谛观,虽种种光,亦物非汝。渐渐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阿难,在你能见到的最大范围,从须弥山半山腰,平齐于日月的四大天王之宫殿,它们是物象,不是你的见性。”
“远到香水海里的七重金山,仔细观察,虽然金山具有种种的光明,也都是物象,而不是你的见性。”
“再逐渐往近处观察,只见云雾蒸腾,百鸟飞翔;风轮涌动,尘埃四起;乃至于山川树木,人畜花草,等等,都是物象,而不是你的见性。”
【极汝见源】你能见到的最大范围。这里的“见源”,并非指“见性”的源头,而是指其所见范围的尽头。
【日月宫】这里是指四大天王的宫殿,位于须弥山的半山腰,分列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因为太阳和月亮环绕着须弥山,也在须弥山半山腰,所以,它们也就环绕着四大天王的宫殿,此宫殿因此而得名“日月宫”。
【七金山】围绕着须弥山,周围有七重香水海和七重金山,从近到远,相互隔开,一重香水海,外面一道金山。而有人类的四大部洲,就漂浮在香水海当中,咱们地球,所谓的南瞻部洲,就在须弥山之南的香水海里面。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此精妙明,诚汝见性。
“阿难,这些从近到远的种种物象,虽然千差万别,却一同被你的见精,观察得清清楚楚。”
“因此知道,各种物象虽有差别,你明见它们的‘见性’,却没有什么不同。这个微妙光明的见之精华,确实就是你的见性。”
【清净所瞩】看得清清楚楚。
那么,这个“见性”,到底是不是阿难之外的一个独立物体呢?下面,世尊运用因明,类似于逻辑学,来推敲论证。
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
“如果这个‘见性’也是某种物象的话,那么,你就应当可以见到我的那个‘见性’才对,可实际上,为啥见不到呢?”
——因此,说“见性”也是一种物体,是荒谬的。
不过,有些人会钻牛角尖,在古代印度,他们会依据因明的学问,仔细分析,考虑到所有的可能性。因此呢,世尊就主动帮他们分析了,结果,却无论如何都不成立。
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如果你认为,咱俩一同见到了外面的景象,就叫做你见到了我的‘见性’。那么,当我闭眼不见的时候,你能够见到我那个‘不见的境界’吗?”
“如果能,它就不能叫做‘不见的境界’了。如果不能,就是不能同见,就说明‘见性是物’这个论题终究无法成立。既然它不是物体,又怎么能不是你自己呢?”
这段文字不太好理解,纯粹是逻辑推理,世尊考虑到了各种情况,最后推翻了“若见是物”的论题。既然这个“见性”不是某个物体,那不就是阿难尊者自己嘛。
下面,世尊还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破斥“若见是物”的论题,以便更加有说服力:
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
“还有,(如果那个见性真是物象的话,就说明物象也能见了)于是,当你见到物象的时候,既然你能见到物象,物象也应当能见到你。”
“这样一来的话,人和物的特性就杂乱无章了,相互混淆了。那么,你和我,以及这个世间的一切物象,就无法正常成立了。”
“汝既见物,物亦见汝”,这是一个荒谬的推论,它明显不成立,完全违背生活现实。因此,也就反证出,“若见是物”这个论题不成立。“见性”既然不是物,那它就只能是阿难尊者自己了,绝非别人。因为,正是阿难,能够从近到远,见到种种物象,见到种种众生,直到日月宫啊。即便是得到了如来的加持,但是,加持归加持,见,则靠的是阿难自己呀。
咱大家也是如此,“见性”就是咱自身,绝非别人,更非某个物体,哪怕某个幽灵般的神奇物体,也不是。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遍,非汝而谁?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阿难!当你在如来的加持下,见到这种种水、陆、空行众生,直到四大天王的宫殿,以及种种物象的时候,那正是你,而不是我。你那个见性遍满四方上下,它不是你,又是谁呢?”
“为什么你要怀疑自己的真性呢?正因为你向来把不真实的缘起之心,误认做了你的本性,所以才会向如来反复求证真实的自性。”
【性汝不真】把不真实的缘起之心,误认做了你的本性。“性”在这里作动词用,是“把...当做本性”的意思。
虽然经过了世尊一系列开导,但是,阿难尊者还存有疑惑,那就是,对于自己的见性范围忽大忽小这个问题,还有疑问。因此,尊者再次祈请世尊予以开示。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退归精舍,祇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
“阿难恭敬地向佛说道:“世尊!如果说这个见性就是我,而不是其它。”
“当我与您一起,观看四大天王那胜妙宝藏所形成的宫殿,太阳和月亮环绕其外,此时,这个见性充满了整个娑婆世界。”
“可是,一旦没有了您的加持,我把目光收回到祇桓精舍以后,却只能见到这个不大的伽蓝道场里面,清净的厅堂建筑,只是看到些屋檐走廊之类。”
【胜藏宝殿】四大天王所居住的宫殿,在须弥山半山腰,是由殊胜宝藏所成就的。其中:东方持国天王,居住在黄金埵,也就是黄金宝藏;南方增长天王,居住在琉璃埵,也就是琉璃宝藏;西方广目天王,居住在白银埵,也就是白银宝藏;北方多闻天王,居住在水晶埵,也就是水晶宝藏。
【檐庑(音:午)】“檐”是屋檐,“庑”是指堂屋周围的廊屋,也泛指房屋。
这样一来,阿难尊者的见性范围,似乎从大变小了。那么,它到底是咋变得呢?阿难尊者对此充满了疑惑:
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世尊,这个‘见性’竟然是这样的:它的体性本来充满一整个娑婆世界;如今回到了房子里面,却只是充满了这个房间而已。”
“那么,到底是这个‘见性’从大变小了,还是墙壁把它夹断分开了呢?如今我实在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愿您以大慈悲心,为我详细讲说。”
其实,此时的阿难尊者,仍然把“见性”当做了某种东西,某个像幽灵一般神秘的物体,某种玄妙的灵性之体。他仍旧以为,“见性”是实有之物,似乎,只有这样,他才觉得心安理得。
为啥呢?不为啥,习惯了。这就是习惯性,和咱大家一样的习惯性。对于一切生死轮回当中的众生来说,已经习惯了,把任何东西,都认为是“实有”,是某种“确实的存在”。不过,问题在于,“见性”,从来就不是一种“实有之物”,“心性”更是如此啊。它并非任何实成(莲花生大师语),所以无处不在,所以根本不存在大小问题,更加不会被斩断,它呢,只是“随缘”显现出它的作用罢了。而其作用的范围,是有可能出现大小不同情况的。
只有“实有之物”,才会变大或者缩小,才会被啥东西斩断或者分开。而“非实有”的“见性”,则不在此列。它,的确不可思议。
佛告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不应说言见有舒缩。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你要知道,世间的一切种种事物,无论其形体大小,也无论其处于某个区域的内部还是外部,各个都属于当前的六尘境界,(并非是心外之物,也并非是‘见性’外之物)。所以,不应当说‘见性’有大小伸缩。”
【诸所事业】泛指各种事物。因为一切事物,都是业力所现,故名“事业”。
所谓的“各属前尘”,是说一切事物无非都属于当前的六尘境界。问题是,“当前”并不在咱大家的“心性”之外,也不在咱的“见性”之外呀。而是呢,都现量地包容在咱的心中,也包容在咱的“见性”之中啊。
这个地方,许多人理解得不圆满,以为“前尘”,就是自己面前的六尘境界,这样的话,就在自己之外了。实际情形,并非如此。实情是,一切六尘境界,都在妙明真心当中,因此,也都在咱的“见性”当中。如果不是世尊前文开示,如果不是反复学习大乘经典,对此,咱大家很难认识到。
这样一来,阿难尊者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了,见得近,见得远,并不是“见性”有了伸缩,而是“见性”的作用,顺应着缘分,发生了变化而已。换句话说,那个见近见远之“见”,它不是“见性”,而恰恰是“缘起之心”呀。
它正是种种因缘,种种尘境,在“妙明真心”当中落下的影子,犹如水中的月影,而不是月亮,连“第二月”都不是啊。
如前文所说,“见性”犹如“第二月”,还不是“妙明真心”,但是,已经距离“妙明真心”很近了。直到此时,阿难尊者尚未明了自己的“见性”,还没有见到“第二月”,他还牢牢地盯着水中的月影。所以,才会有如此多的疑问。
这样很好,借着这个因缘,咱大家正好可以在世尊的反复开导之下,舍离“缘起之心”,去发现咱本有的“见性”,乃至于无处不在的“妙明真心”。
以下,世尊通过比喻,来解答阿难尊者的疑惑:
譬如方器,中见方空。吾复问汝: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
“好比一个方形的容器当中,里面会见到一个方形的虚空。我再来问你:这个方形容器当中所见到的方形虚空,它到底是确定的方形,还是不确定的方形呢?”
“如果这个虚空是确定的方形,那么,一旦把方形容器拿走,换来一个圆形的容器,放在相同的地方,(由于此处虚空是确定的方形),圆形容器里面的虚空,难道依旧是方形的,而不会变成圆形吗?”
“如果这个虚空是不确定的方形,那么,也就意味着,在方形的容器当中,应该不存在方形虚空了吗?”
这个比喻当中,“虚空”比喻“见性”,“容器”比喻“前尘”,“方圆大小”比喻“见的范围(也是缘起之心)”。
“虚空”本来就没有形状和大小,它只是随缘显现出“方圆大小”而已。遇到方形的“容器”,“虚空”就现出方形;遇到圆形的“容器”,“虚空”就现出圆形;遇到大的“容器”,“虚空”就显得很大;遇到小的“容器”,“虚空”看起来就很小。
——而实际上呢,“虚空”终究不属于“方圆大小”。说它是确定的方形,或者是不确定的方形,都不准确,都是毫无意义的戏论呀。
对应于咱大家的“见性”呢,那就是:“见性”本来就没有形状和远近,它只是随缘显现出不同的“见的范围(缘起之心)”而已。对应着辽阔的“前尘”,“见性”就现出辽阔的“见的范围(缘起之心)”;对应着狭小的“前尘”,“见性”就现出狭小的“见的范围(缘起之心)”。
——而实际上呢,“见性”终究不属于“见的范围(缘起之心)”,不属于形状和远近。无论说它“缩大为小”,还是说它“夹令断绝”,都不准确,都是毫无意义的戏论呀。
另外,“见性”和“虚空”一样,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容的。它们本身呢,却是没有任何形相的。如果说,这个比喻还有一些不够圆满之处的话,那就是:“虚空”没有知觉性,没有知觉能力;而“见性”则不同,它能够明了与觉知。
有了这个比喻,阿难尊者的疑惑:“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我今不知斯义所在”也就迎刃而解了。对此,世尊小结到:
汝言不知斯义所在,义性如是,云何为在?
“你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何在,不明白到底是‘见性’缩大为小,还是它被墙壁夹断分开了。其实呢,道理本来如此,(‘见性’包容着一切‘前尘’境界,它却没有形相可得,本没有一定的大小远近,只是顺应着‘前尘’而随缘显现其作用,现出见大见小的‘缘起之心’而已),怎么会一定如何呢?”
阿难尊者疑问的病根,还是把“缘起之心”当做了“见性”,可那只不过是“见性”顺应于“前尘”的随缘作用而已呀。
那么,如何才能够超越“缘起之心”,而悟入本没有大小远近的“见性”呢?世尊仍旧以比喻开示道:
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
“阿难!如果想要让‘容器’里的‘虚空’,回归于本没有‘方圆大小’的‘虚空’,只需要除去方圆形状的‘容器’,就会明白,‘虚空’之体性本来就没有方圆,它无处不在。而不应当说,还需要除去‘容器’里面‘虚空’的那个方圆形相。”
咱把比喻解读出来,那就是:
如果想要让咱大家那个对应着“前尘”的“缘起之心”,回归于本没有“大小远近”的“见性”,只需要离开形形色色的“前尘”,就会明白,“见性”本来就没有大小远近,它无处不在。而不应当说,还需要除去“缘起之心”里面的那个远近范围。
“容器里面的虚空”好比咱的“缘起之心”,“容器”好比咱的“前尘”,“虚空”好比“见性”。
于是呢,“容器里面的虚空”被“容器”所束缚,而现出了“方圆大小”。咋让它回归于本没有方圆大小的“虚空”呢?很简单,只需要拿开“容器”就OK了。到那时,“容器里面的虚空”原本的“方圆大小”就不存在了,“容器里面的虚空”和“虚空”自然合而为一(嗨,本来就不曾分开过呀),显现为无垠的广大与包容,无处不在。
同样,咱的“缘起之心”被“前尘”所束缚,而似乎有了“大小远近”的范围。咋让它回归于本没有大小远近的“见性”呢?也不难,咱大家只需要离开对于“前尘”的粘着,就OK了。到那时,“缘起之心”原本的“大小远近”之局限,就不存在了,它和“见性”自然合而为一(嗨,何曾分开过呢),显现为无垠的广大与明了,无处不在。
世尊的一系列比喻当中,饱含着实修方法,只要咱大家认真学习,那真是“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呀。到此方知,咱的“缘起之心”不曾离开过“见性”,也不曾离开过“妙明真心”,就好比,房子里面的“虚空”,难道真的被墙壁割开夹断了吗?难道,它和外面的广大“虚空”,不是一个“虚空”吗?
只要咱大家的目光,不被墙壁所迷惑,咱就会明白,房子里面,房子外面,到处都是一样的虚空。同样,只要咱大家的心,不被“前尘”所迷惑,咱就会明白,咱面对着“前尘”的“缘起之心”,本来就是“见性”,本来就是“妙明真心”,它无处不在。
达摩祖师说得太精辟了:“见色有见色性,不着常解脱”。所谓“见色”,正是咱的“缘起之心”;所谓“见色性”,正是咱的“见性”呀。那么,咱大家该如何“不着”,如何“常解脱”呢?结合上下文,各位兄弟姐妹,参吧。
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续迹?是义不然。
“如果像你前面所问的那样,你到了房子里面,见性就缩小了;难道走出门外,抬头看太阳的时候,你又把你的那个见性拉长了,一直拉到太阳表面了吗?”
“如果说筑起墙壁,就能够把见性夹断;那么,在墙上打个小洞,那个被夹断了的见性,应当会重新接续起来,可是,怎么一点儿痕迹都没有呢?”
“显然,这两个说法都不成立。”
【小窦】小洞。“窦”就是孔、洞。
到此为止,世尊完全摧破了阿难尊者以为“见性”有实体(有实体,也就是物体),这个见解与执着。在世尊的加持下,阿难也可以见到整个娑婆世界,这说明,“见性”本来就周遍整个世界。
回到祇桓精舍以后,阿难只能够见到讲堂屋檐之类,范围似乎很小;而走出门外,抬起头来,却可以立即见到太阳,这说明“见性”是无形的,是没有实体的,是可以随缘见远见近的。在墙壁上打个小洞,看不到“见性”接续起来的痕迹,这说明,“见性”从来就不曾被墙壁夹断。因此,还是表明,“见性”没有实体,只是“空而明了”。
“见性”无形而广大,遍布于整个世界;又“空而明了”,因此不同于顽冥无知的虚空。此时,“见性”所见的一切“前尘”,一切境界,无非都在“见性”里面,无非都是“见性”本身。这种情景叫做“自性见自相”。因此呢,就不需要再标立“能见”的“见性”,也不需要再把“前尘”看做是“所见”的东西了,因为,本来都是一心。
——这时,即便不标立它,“见性”也不曾死去,它如如常明,即是“妙明真心”,即是“自性”,即是“法身”。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
“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由于迷失的缘故,把自己的“心相”当做了外在事物,反而忘失了自己的本来心(妙明真心),不知它本来遍一切处。”
“这样一来,便被种种“错认”出来的外在事物所影响,向外攀缘而流转不停,所以才会在本无大小分别的“妙明真心”当中,显现出见大见小的“缘起之心”。”
【迷己为物】由于迷失的缘故,把自己的“心相”当做了外在事物。
所谓的“外在事物”,本来都源于咱的“妙明真心”。依据《大乘起信论》,在真如一心当中,众生由于无明心动,当即有了“能见相”和“境界相”。最终,“能见相”被错认为了“我”,“境界相”被错认为了“外在事物”。真如一心由此而变得心境角立,世界众生由此而幻化产生。其实呢,所有的一切“外在事物”,都是咱的“心相”而已;心本无相,因无明错认而幻化出了种种“境界相”啊。
这段经文再没啥好说的了,包括我自己在内,咱大家只有认真学习、仔细体会和虚心接受的份儿。能够如此,咱就已经受益无穷了。因为,仅仅依靠自己的禅修,想要到达如此智慧境界,那是千难万难。而咱在世尊的慈悲开导下,理解体会到如此真实妙法,便种下了极大的善根。将来,无论是今生,或是哪一生,只要咱能够得入禅定,于三昧当中,咱就可以在这个闻法善根的引导下,顺利地趋入佛陀的正觉之道。
与那些只是单纯禅修,而不曾明了大乘究竟妙法的人相比,咱大家的修行之路会更加顺畅,因为,承蒙世尊的法布施,咱已经彻底看清了未来的修行之路,不再是迷途的羔羊,也不再是盲修瞎练的莽汉。所以,对于咱大家这样的初学者来说,仔细认真地学习经典,比所谓的“实修”更加重要。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反过来,如果有人能够觉悟到,一切外在事物无非都是‘妙明真心’当中之物,都是“心相”而已,于是,他就不会再攀缘境界,不会再被事物所牵挂而流转,而能够随‘妙明真心’运转万物,这样的人,就和如来一样了。”
“这样的人,堪称身心都在圆满光明当中,处处安住于‘妙明真心’之不动道场。”
“他如何‘转物’呢?例如,在他的一根汗毛尖儿上,就可以全部包容十方世界的一切国土。”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这句经文有省略,对应上文补齐了,意思大约是这样:“一切众生,如果不再迷己为物,便会明了本心,证知一切物无非妙明真心,从此不再为物所转,而能随心转物,如此之人,则同如来”。意思也就清楚了。
啥叫“转物”呢?“转”是“运转”的意思,菩萨实证了“妙明真心”以后,也就成就了“法身”,此心此身无所不包容,为一切万物之根源,为一切法之母。任一切事物于其中自在运转,菩萨心无沾染,同时,又无不包容,无不关怀,无不随顺,是名“转物”。
【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在他的一根汗毛尖儿上,就可以全部包容十方世界的一切国土。
这是世尊在举例说明,如何才是菩萨的“转物”,这的确太不可思议了。
为啥能够做到呢?因为,菩萨的一根汗毛尖儿,当体就是“妙明真心”,无二无别。此心不可思议,非大非小,能大能小,遍能包容与承受一切,哪怕是十方世界的一切国土与众生,也是一样啊。
据一些大乘经典所开示,十地大菩萨,也就是《维摩诘所说经》里面的“不思议解脱菩萨”,他们能够把一个世界,例如咱娑婆世界,扔到很远的地方,越过无数个世界,就像运动员踢皮球一样,很轻松。同时呢,丝毫也不破坏咱这个世界里面的一草一木。因此,咱大家,和一切众生,乃至于所有的天神,等等,都对此一无所知。
只有那些暂住于娑婆世界的圣者们,会有所察觉。您看,自己的世界都被人家给整体搬迁了,当球给踢走了,咱还不知道呢。大菩萨之神通境界,如此不可思议。
(“第六番显见”结束,世尊通过观察见性周遍,帮助阿难显发出见性非物,即是自己真性。下面是“第七番显见”,世尊将会引导阿难观察一切物象,通过其中“无是见者”与“无非见者”,显发出见性与一切虚空及物象,本是妙明真心,众生虚妄分立而已)
佛经,楞严经,楞严经轻松学_超然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