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浅释 第十六卷
接着要跟大家谈谈「还灭门」。我们首先必须检讨一下生死的根源。人生为什么会有忧悲苦恼;这些种种的迷茫与痛苦,到底从何而来?是由无常转变的「老死」而来的──人生最悲哀而痛苦的就是老死;老死又从何而来呢?是从投生来做人而有的──因有了生的生命自然有生命走向灭亡的老死;而我们为什么要来投生?是由过往所作的业「有」牵引而来的──既有业因当然要依业受报而来投生,所谓负债须偿;而「有」又从何而来?是由妄「取」而来的──因为有了妄取才会去妄造有的业因;为什么要去取呢?是被贪爱心所驱使──如没有贪爱就不去取;「爱」又从何而来?是从领受而来的──如果不去领受,那么贪爱就不会生起;「受」又从何而来?是从六根接触六境而来的──根不接境自然就没有领受;「触」又从何而来?是从「六入」而来的──没有六根怎能去接触尘境;六入又从何而来?是从「名色」而来的──没有心物和合的名色,怎能成就六入的作用;名色又从何而来?是由阿赖耶识去投胎而有的──若无业识揽父精母血而成胎又怎会有名色的成立;业「识」又从何而来?是由各人「行」为上所造出来的业,识被业牵而入胎──正如凭罪状而入狱,若无业力自然不会牵识受报而投胎;「行」又从何而来?是由无明的迷惑心所驱使去妄作胡为而成业「行」──心不迷惑自然不会妄作胡为。
反过来说,怎样才能没有「老死」忧悲苦恼呢?当不去受「生」;要不受「生」,当不「造业」——有;要没「有」业,当不妄「取」;要不妄「取」,当不妄为贪「爱」;要不贪「爱」,当不妄为领「受」;要不「受」,当不妄为接「触」;要不「触」,当勿妄用「六根」(六入),要无「六入」,当勿产生「名色」;要无「名色」,当空业「识」;要空业「识」,当不妄作——「行」;要不妄作,当破「无明」;无明一破则生死便了。
说到这里就明了,生死的根源原来就是这个「无明」。那么,如果想求解脱生死,就应该先从断除无明作为下手功夫,所谓「擒贼必先捣其巢而擒其王」方能克尽全功,这是最恰当的比喻。不过问题是,到底要怎样才能灭除无明?那就必须用般若观照的功夫──观察无明无性,当体即空。因为无明是我们真心上的一种妄现,凡夫不觉就会被它迷惑,而菩萨智悟则能了知是幻是空。
这种道理,再举一个道理来说明,就更加容易明白。就拿「空华」来说,空本无华,而病眼人里则妄见为有;净眼人里则唯见澄空(空喻真心,华喻无明,病眼人喻凡夫,净眼人喻菩萨,唯见澄空喻无明当体即空)。能了悟到这点──无明无性,则无明当下就能冰消瓦解,化为乌有。
无明一灭,则真心自然显现,于是对于一切事理都能明白不昧,自然也就不会迷执我、法二相,生出种种颠倒取着而去妄造一切恶业——行(无明灭则行灭)。既不造业,那里还有依业受报的业「识」呢(行灭则识灭)?没有业识,自然就不会产生在胎的名色(识灭则名色灭)。既无名色,则安有六入的构成(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既无,那么谁去接触(六入灭则触灭)?没有接触,如何能领受(触灭则受灭)?领受既无,便不生贪爱(受灭则爱灭)。既无贪爱,又怎会妄取(爱灭则取灭)?既不妄取,自无有业(取灭则有灭)。既无有业,谁去投生(有灭则生灭)?既不投生,那有老死(生灭则老死灭)。所谓前者灭除,则后者不起,故曰「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由于无明为生死的根本,所以无明一灭,其余十一支就自然不断自断了。这好像砍树一样,从根砍断则全树皆倒。由于我们的真性被无明蒙蔽而不显现,生死又常被无明牵累,因此,断了无明,便可「还」复真性,「灭」除生死,所以称为「还灭门」。
我们如顺着生死之流,则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从而永受生死,无有出期。反之能逆转生死之流,则无明灭,乃至老死灭,如是获得解脱,究竟清净。
上面所说的「流转门」是观察世间生死的缘起,属解方面;而「还灭门」是进修出世解脱的法门,属行方面。虽然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为原则的十二因缘,能令有情流转生死;但所幸的是,同样的这个十二因缘,亦可使众生还灭生死。虽然如是,但在般若照见一切皆空下,「还灭门」亦是不存在的。为什么?可能很多人会产生疑惑。因为解脱是相对于生死而言的,既然是相对的,即是有对象的便是妄想。因为自性觉照本无无明,自性无缚更不须解脱(所谓「无无明尽」)。既无无明,自然就没有生死;生死既无,还有什么解脱可言?也就是说:既然没有生死流转之法,又怎需要灭生死的还灭法门呢?「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的道理,这就清楚明白了。
亦即是说,菩萨行深般若以一心三观,照见一境三谛,了达无明当体即是真空实相,行识乃至老死亦莫不如是。前是约无明虚妄不实,此乃约无明当体即真空,正与前文破五蕴时约虚妄不实之空,及第一义空之意同。正如永嘉大师所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这对于无明当体即实相的道理,可说是一个极有力的证明。
无无明句,是空流转十二因缘;亦无无明尽句,是空还灭十二因缘。前者须用观照工夫对治,有能有所,这是空法未圆。后者则连能空之空亦空,是更进一层以显般若真空义,此则非但破除我执无明,连法执无明亦被遣除净尽。
还有,我们要知道,此十二因缘也就是四谛法,名词上虽有差别,性质上却是相同。无明、行、爱、取、有,此五者合为「集」谛;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此七者合为「苦」谛;观因缘智为「道谛」,十二支灭为「灭」谛。又「流转门」,即是苦、集二谛;「还灭门」即是道、灭二谛。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名异义同,为什么要分开来重复地说?答案很简单,其实就是为了适应不同众生的机宜。
全句的意思是说:真空实相的理体上,究竟清净解脱,非但没有凡夫流转的十二因缘,同时也没有圣者还灭的十二因缘。因为它既为缘起之法,则在诸法空相中也要否定其自性的存在。既然没有无明,乃至没有老死,自然也就没有无明灭,乃至老死灭;所以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以上破缘觉十二因缘法竟。
佛经,心经,心经浅释_宽运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