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 > 佛经研究 > 普贤行愿品 > 普贤行愿品讲记_净空法师

<- 第十九卷第二十一卷 ->

第二十卷

  普贤行愿品讲记第二十卷
  净空法师讲述
  请掀开四十三页最后一行,这是第八段常随佛学愿,‘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实际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说愿只有七条,前面从第一到七是七种大愿,那么后面这三条都是属于回向,注子交代得很明白,‘自此至十,三科皆是回向。’这是第八第九第十,这三愿都是属于回向。‘前二是别义’,是回向当中的别义,就是这一条以及底下一条的恒顺众生,这两愿是回向的别义。‘如其不然,何以下重颂中,颂第七愿竟,便颂回向。以其欲收前二,属回向故。故知前二即是别义也。’那么这就本经在后面偈颂里面能够很明显地看得出来,后面偈颂是属于重颂,就是重复说十大愿,这是佛经很好的教学方式。
  长行文属散文,便于疏理,能够把这个事情理论方法境界,不受任何拘束讲得清清楚楚、痛痛快快,让大家能够明白。可是这些事理境界,说老实话,一定要记住;如果你要记不住的话,试问你怎么个修行法呢?你没有法子修啊!你要把它变成日常生活,那你条条都要记住,记不住你就没法子做到。那么要记诵的话,长行文就不方便了,要把它背起来很困离,文字太多太长也不好背,所以经文后面有偈颂,偈颂就是便利于你背诵。偈颂可以入谱,等于都是歌词一样,可以谱成曲来唱,而且多半都是押韵的,这就很容易记诵了,不要硬记,唱唱就唱会了,你就会记住了。所以偈颂全都是歌词,意思都是前面所说的,所以叫重颂。
  你由此可知佛门教学比儒家还要重视音乐,应当在经讲到后面偈颂的时候,大家都来唱,就不是讲了,都是来唱,一面唱一面讲著,这的确是很好的教学方式,非常之理想。那么重颂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讲经跟学校上课不一样,学校上课学生是固定的,到时候都得要来了;那么讲经毕竟不同学校,所以听众有先来后到的,有讲了一半他才来的,一半来的前面没有听到,那怎么辨呢?后面偈颂重复再略说一说,所以后来的人,前面重要、精要的意思,他也能听到,便利于后来的,顾及他们。所以讲经的方法确实是为听众设想得很多,因此往往长行文后面都有偈颂;如果长行文很重要的话,立刻后头就有偈颂,这是我们在经典里面常常看到的许多不同种的体裁,要晓得它的用意之所在。
  那么在本经偈颂里面,这偈颂相当之长,重颂前面十愿只颂到第七愿,第八就回向了,所以此地没有明说回向,偈子当中很明白地把它都归纳在回向里面。所以我们晓得这十愿前七是愿,后三是回向,那么后三,末后一条普皆回向,那个没有话说,那个意思太明显了,所以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是回向当中的别义,这两条也是非常重要的。注解里面也说得很明白,‘即是所修二利之行体’,完全讲修行、行门,行门之体就是这两条,常随佛学、恒顺众生,你们把这两句多念几遍,看看能不能体会到里头意思。我们今天道业不能成就,第一个不肯随佛学,跟佛所学的背道而驰。第二个绝对不肯恒顺众生,顺自己就好了,不肯随顺别人,所以完全相违背。你要想道业成就,不能随顺自己,要随顺众生,随顺众生是真修行。随顺众生里头学什么呢?学佛,佛不离开众生,菩萨不离开众生;离开一切众生,菩萨道不能成就。
  这在此地讨论了这个问题了,‘此科属自利’,就是常随佛学属于自利,‘第九’恒顺众生‘属利他’。‘至第十,将此二利功德,及前七科行愿之福,尽皆回向三处也。’第十愿是总回向。这两愿是自利利他,二行之体,不能恒顺众生就不能利他,不能常随佛学就不能自利。佛教一切的设施是为众生的,不是为他自己的,所以佛教的设施是因时因地因一切众生机宜而有所不同,不是一样的;原理是一样的,决定修觉正净,这是一样的,但是形式上来讲,就是仪式上不一样。我们在今天在全世界看,每一个国家的佛教不一样,在仪式上不一样;每一个地区不一样,乃至于每一个寺庙有每一个寺庙的修行作风,也不一样,的确它是因人而异的。我们怎么晓得它的原则原理是相同的呢?譬如说所依的经论,理论依据不一样,各人有各人依据的经论,经论这么多,但都是佛说的,没有话说。方法呢?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修行的方法也不一样,修什么诸位要晓得,修三皈依啊!
  你看看古今中外只要是佛教,它统统不一样,你问问他早晚课诵里头有没有三皈依?统统都有,只有这个是一样的,三皈依是一样的,古今中外学佛的人,三皈依是一样的。那么你就晓得八万四千法门修的什么东西?修的是觉正净。皈依佛,佛是觉的意思,觉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正而不邪;皈依僧,僧是净,净而不染,决定相同;就是方法手段尽管不相同,仪式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他修觉正净相同的,这个就是佛法。由此可知三皈依的重要,离开了三皈就是外道,就不是佛法,所以佛法一入门从三皈依开始,就是先把修行的宗旨告诉你,你这一生就是学这个东要,千经万论也是说的这个东西,这三宝,三宝是讲自性三宝。那么这讲回向三处,这三处就是菩提、众生、实际,就是这三处,后面会讲到的。
  此地解释‘言常随佛学者’,这个意思是说,‘托佛从因至果,所历之行,所为之事,为我所缘之境,引出自心之志,随而学之。’其实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人垂诫我们的见贤思齐,看到佛,他是人修成的,他能成佛,我也能成佛,所以我们供养佛菩萨这个意思不能疏忽。我们每天看到佛像,自己想到我们要成佛,他是佛,我也是佛,供养菩萨,他是菩萨,我也是菩萨,我也跟他一样,这叫真供养。有一些人很谦虚,他是菩萨,我一身罪业,我怎么敢跟他比呀!这糟糕了!菩萨要是知道了要摇头,没有法子,这不叫供养。真供养是拿他来作榜样,我要学他,我要学得跟他一模一样,这是真供养,一定要懂这个意思,千万不能谦虚。佛菩萨希望你早早成佛、成菩萨,并不希望你老当众生去伺候他,做他的徒弟,没有这个道理。这个托就是以他作一个榜样,看看佛从初发心一直到成无上道,他怎么修的;这个中间他所经历的些事,所造作的些事,在事相里如何来修行,这些统统是我们的榜样。
  尤其在这一部华严经,善财童子做了一个很具体的表演,善财童子一生成佛,肉身成佛,一生的事情。你看看他从初发心,这要在四十华严里头从要第一卷看起,第一卷讲善财童子出生的情形,一直到以后遇到文殊菩萨跟他求学,从文殊菩萨毕业出来之后,在社会上服务,服务就是参学,五十三参,你看他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如何运用最高的般若智慧,在一切人事里面完成自己圆满的智慧,无上的定功,他成就了。五十三位善知识就是代表各种不同的人、物、环境,诸位要晓得这是一部真正的生活教育。这五十三个人代表社会里面有出家修行人、有菩萨、有声闻,也有外道,也有魔王,好人坏人都有,各种职业都有,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统统都有,就是我们从早到晚所遇到的。你要是说善财命好,他遇到五十三位善知识,我们一个遇不到,那你大错特错了。你早晨起来睁开眼睛到晚上睡觉,一天遇到就是五十三位善知识,五十三类呀!善财他会呀!他在这些境界处处成就自己智慧,成就自己定功。
  我们不会呀!处处惹烦恼,处处生是非,这糟糕不糟糕!华严经是妙绝了,你学会了之后,真的你就会做人会办事了,样样圆满,没有一样不圆满,成就自己的道业也真正替大家服务,对于社会是造福人群,对于自己是成就定慧,这书是好得不得了啊!方东美先生赞叹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学书,这赞叹备至!就是可惜一些人他没有念不知道,虽然念,他依文解义,他不懂。全经从头到尾是意在言外,你要去体会,这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说到这一层,意思是那一边,你要能够体会得到,你才晓得妙处啊!那么这是以佛、以菩萨他们行持启发自己的道心,引出自心之智就是启发自己的道心,自己要立志要学佛,随而学之。‘乃以观智,融己身心,令常注如是之境。勿使一念趣于六尘五欲颠倒境也。’这几句话很重要,佛菩萨之所以成为佛菩萨,他在随喜恒顺的时候,他自己做得了主宰,他在一切境界里面他心不颠倒,随顺五欲六尘而不染五欲六尘,高明就在此地,他不染。
  如果不染那么他的心就愈练愈清净,这两条实在讲就是古人所讲历事练心,你在不在事上经历过,你说你心清净,不能算真实的清净,要练过,你说是我嗔恨心没有了,如果不经过歌利王割截身体的锻练,你说你嗔恚心没有了,这个不可以说,你自己以为没有了,到那个境界嗔恚心生了,你才晓得嗔恚心并没有断,一定要经历,不经历不行啊!你说我不贪财,真的金银财宝堆满时,确实不动心了,那才叫真不贪;你没有看到的时候,我不贪,到时候一样起贪心,不行啊!范仲淹那个时候,我们讲他不贪财,这可以说真的,他那么样穷困,挖到人家藏的金子,他一点不要,把它埋起来,这真叫不贪。你没有经历这个境界不能说,所以菩萨一定要经历,什么样境界他都要经历,在这里面去练自己的清净心,历事练心这叫修行,不经历这个境界,那怎么叫修行,那不叫修行。
  所以今天一看到境界现前的时候,马上要逃避,这不行。这即使修行,修小乘,绝对不是修普贤行愿,不是修大乘。修大乘一定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在随喜当中成就功德就是定慧,成就自己定慧。定慧实际上就是金刚经上所讲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样样经历,不著相,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善财童子这五十三参,每一次参访就是练这个功夫,就是金刚经上讲的。所以金刚经古德提倡是有他的道理,它真正是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但是一部经也只有几句话是最高指导原则,这是释迦牟尼佛给须菩提尊者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练这个,从初发心到无上道,就是练这两句话。不管什么境界里头都是不著相、不动心,这是你自己里头练功。外面怎么样?外面要随顺、要欢喜,要恒顺众生。里面要不著相、不动心,这是菩萨修行法,修证无上菩提唯一的妙法。
  ‘行者苟能以佛所历苦行之境,常作心观。设遇苦事,乃称本愿,不生怨恼。逢诸乐事,自无耽染,以非常时心观之所愿故。有志于学者,勉旃。’真正有志于学大乘佛法的应当要以此自勉,遇到些苦难、折磨,那是自己的本愿。你不经过这个折磨,头一个要把自己嗔恚心去掉,把它断除掉。嗔恚堕地狱,所以先从逆境当中修,你看一切经论里头,逆境里面嗔恚心没有了,再从顺境里面断贪心,贪爱的心,嗔恚与贪爱是一切烦恼的大根大本。为什么先从逆境呢?因为逆境果报是最惨的,嗔恚是堕地狱的,所以从逆境里头转过头来,先不堕地狱;顺境里头没有贪爱不堕饿鬼,地狱饿鬼不堕,可以说这个人也不堕畜生,超越了三恶道,纵然在六道里头没有超越,三恶道不去了,所以多么重要。所以凡是修行人,从古到今最初学佛都是修苦行,都是从逆境里头反过来,从逆境开始学,先要吃苦头啊!怕苦、畏苦、不愿意吃苦,不行,不肯受折磨不能成就。所以真正修道人,他晓得吃苦对自己有利益,消自己业障,培自己的福德,受一切折磨更是消业障,成就自己忍辱波罗密,给自己修定打基础。因为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等于是预备工夫,不能忍辱不能成就禅定,不能忍辱不能得一心不乱,什么都要忍,你才能得一心,你才能得定。
  所以遇到这种境界现前,决定不能舍弃、不能逃避,好机会来了,这种机会是千载难逢的,到那里去找啊!所以一些人他不懂,真正是可惜,他根本就不懂得修行的理论与方法。你要难开这个境界,你自己忍辱真成就了,那就不必了,确确实实在一切逆境里头怨恨心不生,你己经磨练到这个程度了,这个可以了。如果嗔恚心还没有断就得要找机会去锻炼,要找几个真正善知识,那善知识是恶人,天天瞧你就不顺眼的,找这种人才行,你要常常跟他在一起,把你自己心头的火慢慢地把它消灭掉,你才能够成就道业。所以善知识,真正好老师,他看学生有这个习气,心里面很爱这个学生,成就这个学生,表面上看了就生气,看了就讨厌,那是装样子磨练他的,那真正是成就他的。
  再看底下一段,这是‘释行愿相’,‘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生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这个聚落就是像我们现在讲的小镇、村庄,是许多人家居住在一起的;那么在古时候多半是一族,一个族都住在一起,从前是大家庭制度,一族住在一块,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这一段先讲学本师,怎么个学法,此地给我们举例说出来了。这一段文里面最重要的是讲到如来的初发心。从初发心精进不退,这一句最重要。注解里面我们可以看看,‘娑婆’这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叫‘堪忍’。毗卢遮那佛是法身如来,卢舍那是报身如来,释迦牟尼佛是应身如来,应化身,这是讲佛的三身。所以此地看到毗卢遮那如来就是释迦牟尼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我们讲释迦牟尼佛就是毗卢遮那佛的应身,应化身,一而三,三而一。
  在华严,因为它讲华藏世界,所以说佛都是讲毗卢遮那,你看这里称的是本师,他是我们的本师。注解里面讲‘乃我本师所王大千之世界’,王念去声,念王,当动词讲,就是统治,那么在此地他虽然不是一个政治领袖,用这个字来形容他的教化区,他教化的是三千大千世界。‘居最中央香水海,二十重华藏,即第十三重世界是。’这个在此地不必多说,这是华严里面讲华藏世界的组织概略的情形,在大经华藏世界品里面说得很详细。那么二十重华藏,华严用十表法,十代表圆满,二十是以十代表自行,以十又以十代表利他,就是自利利他都圆满了,所以取二十的意思是这个意思。
  那么讲到娑婆世界在第十三重,意思就显示出本师如来利他心切,利他超过了自利;如果是利他跟自利完全相等,那就是第四重;他超过了,他第十三重,所以利他心切,取这个意思。‘意取即此秽土众生,可以起观造修也。’诸佛如来在因地发愿不相同,那么在本省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得非常广泛,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你们看看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地藏菩萨在因地作国王,跟邻国一个小国王是好朋友,都是以十善教化众生。他们两个人发愿就不一愿,两个好朋友,两个都学佛,两个人愿不相同,一个是发愿赶快成佛度众生,一个是要行菩萨道,众生 不成佛我就不成佛,你看愿不相同嘛!因此十方诸佛如来虽然都成佛了,他们在因地上发的愿不一样,因此成佛之后在果地上教化众生也不相同。如果讲他自己的果证,那是相同的,佛佛道同,决定没有差别;他教化众生的方法、手段会不相同的。
  那么讲初发心,‘言初发心者,毗卢即是释迦’,这是一不是二,‘以华严真应不二故,今言真身,故曰遮那。他经言应身,故曰释迦。’这个地方如果还是不太容易懂,我们作比喻,但是比喻诸位要记住,比喻没有办法比喻得很恰当,只能比个仿佛,比到恰当不可能的事情,没法子。真身就好比是本人,本人是真身,应身就是用什么身分去教化。譬如你自己非常有学问,学问道德都圆满了,今天有个小学要是请你去做个老师,菩萨很慈悲,他绝不推辞,他就去了,到那边是小学老师的身分;本人就好比真人,到小学里做小学老师这个身分就是应身。另外一个中学也请他去做老师,他到那里是中学老师的身分,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到那一个世界,那些众生机感必定要与他相应,相应就是应身,用应身。到人间来一定现相的时候要跟人一样,没有什么特殊,他世寿也是八十岁,释迦牟尼佛是八十岁入涅的,那么也有父母,在家的时候也有太太,也有儿子,出家之后他有六年的苦行,到处去寻师访道,三十岁示现成佛。成佛之后就开始教学,一生从事于教学工作,从三十岁到八十岁,所以我们讲说法四十九年,连头带尾是五十年,五十年都是从事于教学的工作,这叫做应身。
  那么如果释迦牟尼佛要到天上去教,给天人说法,他要示现天身,那个身形、寿命,与天也是一样的。他要去教畜生,譬如说要教一群猪,他一定要变个猪身,也跟那些猪一样;我们肉眼凡夫不晓得,那些畜生道里有不少佛菩萨在教化,你看那个猪圈里说不定就有个猪在那里讲经说法,我们听不懂,猪可以听懂。所以佛是六道都去,所以地狱道也去,在本行经里面讲了个故事,释迦牟尼佛在地狱里面,他也示现堕了地狱了,在一个叫火车地狱,在经上有;那个车是铁的,火烧得红红的,去拉这个车,用什么拉呢?把自己身上筋抽出来当作绳索去拉,非常之苦啊!几个人拉一个车,他老人家发了慈悲心了,另外看到旁边同伴好可怜,他就跟小鬼,拿狼牙棒那个监督的小鬼,去跟他商量,能不能我多抽一条筋代他来拉,看到他太可怜了,我自己宁愿牺牲,我多抽一条筋。那个小鬼一听气死了,一棒就打死他,你们想想怎么样?打死就超生了,地狱里面就超生了,一念慈悲就离开地狱了。
  所以在地狱里头迷得很重啊,地狱里面只要生一念善心就超越了,但是在那个苦的环境生一念善心代别人受苦,不容易啊!真正是难啊!所以这种情形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自己要学,常常要学,看到有苦难的人,宁愿我们苦一点,帮助别人一点,你常常有这种心,你真的将来堕地狱,你也会发这个心跟释迦牟尼佛一样一下就超越了,就离开地狱了。所以人真是在苦难的时候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苦难的时候还能替别人想,真正是慈悲,那是真正慈悲心流露;在顺境里面帮助别人,那个不算,自己在苦难当中还能想到别人,这是难能可贵呀!那么这讲应身,真是诸佛菩萨无处不现身。
  底下接著讲‘乃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也。今经尚未施权,故释迦称遮那。法华已经显实,故遮那称释迦。’这两部经都是属于一乘圆教,一个是在最先讲的,一个是在最后讲,所以在这两部经上,一个是称毗卢遮那,一个称释迦,都是说的本师一个人。‘他经已施权,未显实。故遮那是遮那,释迦自释迦,以真应未相即故。’这我们不必加以多说。‘璎珞本业经云’,这底下几句话很重要,‘具缚凡夫,未识三宝,不知善恶因果,乃于佛法不起一念信心。乃至从此住佛菩提正教法中,发菩提心,起一念信,尔时便名,信相菩萨。故云从初发心’,这是解释初发心,所以我们现在是真正发了心了,就是信相菩萨,你们现在诸位在这个地方几天,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信相菩萨。可是我们一结业出去之后就不晓得你是不是信相菩萨了,你是一退转就没有了,如果不退转能保持住,这是信相菩萨。
  这一段文前面讲的是一般的众生,在佛法里头不生信心,真正可惜呀!常言说得好,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闻佛法而当面错过,你说这可惜不可惜!得人身遇不到佛法,这无可奈何,没有办法的事情。遇到佛法当面错过实在是太可惜了,得人身不容易,真正不容易,遇佛法更难,的确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百千万劫难得有一次你能够碰到佛法,这个机会不容易。所以不晓得事实真相,不知道珍惜,实实在在是可惜。所以佛门里面讲的师恩第一大,介绍我们接触佛法的这个人,我们在佛法真正得到利益,介绍我们闻佛法的这个人,我们生生世世都不忘他的大恩大德,我们今天得到这种殊胜的利益,要不是他接引怎么能得到,得不到啊!所以真的是师恩第一大,父母之恩固然是大,老师之恩关系我们自己的法身慧命,生生世世的恩德。但愿我们也能够像经上所说的,从此以后真正能把心安住在佛菩提正教法中,发起菩提心,于正法起清净信心,你就可以当信相菩萨这个称呼了,你就是信相菩萨了,这是真正讲到初发心。
  可是从初发心最重要的是精进不退,以前李老师早年在台中办大专讲座,我也常常参加,同学们来参加讲座很精进,的确一两个星期之后,气质都变了,所以老师很欢喜。可是一结业了,同学们到电影院看个两种钟点电影就完了,全部都完了。所以李老师摇头,我们这一个星期苦口婆心在教学,抵不得电影院两小时,又搞乱了,难啊!真正是难啊!为什么?无始劫以来染污的习气存在,外头一勾引马上就跑掉了,不容易。所以学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太少太少了,原因是什么呢?退转了。什么人成就了呢?精进不退的人成就了,退转的人那就是堕落了。那么讲到精进注解里面也有,‘言精进不退者,简非懒惰懈怠。’这还有一个区别,精进不是讲懒惰的人,懈怠的人,懒惰懈怠当然是不精进,我不懒惰、不懈怠,算不算精进呢?不算精进。什么样才是精进呢?‘谓勇悍无退曰进’,勇猛往前面走,不是走慢步,这才叫进,往前进。‘万行无杂称精’,精就是一门,一门勇猛地向前,这叫精进。
  像我这几天跟诸位说的,我们经以一部,我们行门选一种,这就是精进;经典要是搞得太多了,那是杂了,虽然有进,不叫精进,叫杂进,杂进不容易收到效果,太多了心杂了。所以一方面进,又一方面要专,这是专精,这才是佛法精进的意思。尤其诸位要对于其他法门经论要肯放下,不能起贪心,别的人说这个说那个,不要去羡慕他。人家讲这个经那个经,哎呀!这个我没有看好可惜呀!那就不行了,你的心又动摇了,又被他牵著走了。应当老老实实地只学一门,我这一门不通决定不学第二门,要这样才行。其实你一门通了,那些门不要学,用不著学,一听就会了。像六祖是个例子,他一门通了,一切经他都可以不必学,无论什么经人家念给他听听,他里头完全明了,你有什么疑难,他马上给你解决,这个本事多高啊!太高明了!一经通一切经通。
  你搞杂了,搞了一生一样都不通,那亏就吃大了,所以决定不能够贪多。我们看古来的大德许许多多人一生专攻一部经,专讲一部经,他不是其他的不会,他都会,他一部通一切都通了,为什么还专讲一部经呢?给后人作个榜样,以身摄教,作一个样子给后人看,一门深入的利益,这是很值得我们警惕的。现在人学东西就是贪多,样样都想学,样样都想知道,真是像印光大师讲各各都想做大通家,结果是一样也不通,那可惜了!佛法的修学是希望你做专家,不是希望你做通家,我们在华严上看这五十三位善知识,各各都是专家。善财童子去参访的时候,善知识告诉他,我在无量法门里头只知道一个,只会一个,各各人都是这么说的,各各都是专家,所以一定要发心专攻才符合佛所讲的精进不退的意思。
  下面讲‘精进有三。一披甲精进’,这是比喻,披甲精进底下有个注解,‘无恶不断也’。我们的恶太多太多了,说不尽,这诸位自己一定要晓得,那是恶那是善要能够辨别。披甲就好像古时候战争冲锋陷阵,士兵都穿上盔甲,可以防御,现在战争第一线冲锋陷阵的用战车,也是披甲,取这个意思,取勇猛无畏的意思;往前进,绝不退缩,决定没有恐怖,一定要断恶。第二种是‘善法精进’,这是修善,‘无善不修也’,不管是大善或是小善,只要是善法都要修学。那么善恶我说一个最简单的标准,诸位把它记住,凡是自利的都是恶,凡是利益众生的就是善,你能够常常这样想,大致上就不会错了。念念要想为利益一切众生,一定要以平等心,要以理智,不能以感情,不能说这一些人我喜欢他,我要替他多想一想,给他修修善;那些人是我的怨家对头,我不作恶不找他麻烦,算好的了,我还要给他修善?那这就不行了,这就是不精进了,一定要以平等心,纵然是怨家对头也要替他多想想善事,多叫他得利益,这是你真正的修善。
  第三种‘利乐精进’,这是特别对于有情众生,‘无有情不度也’,只要是有情众生都要能够利益他,都要叫他离苦得乐,所以精进有三种。那么不退有两种,第一个是‘不退堕’,第二个是‘不退转’,底下有举例子,‘十信为不退堕,不退堕于四恶道故。登住为不退转。’那么这个在弥陀经里面讲得非常清楚,讲三种不退。十信位,你看初信了,这个地方讲的是圆教,初信位的菩萨比刚才讲的信相菩萨要高,信相菩萨会退,初信位的菩萨就不退了,他是不退到三恶道,换句话就是决定不堕三恶道。为什么不堕三恶道呢?他三恶道的业因断掉了,就是见惑断了,三恶道的缘断了;因虽然没断,缘断了,没有缘,虽有种子它不会结果,它没有缘。他是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了,这是圆教初信菩萨,所以绝对不堕三恶道。它这里讲四恶道,四恶道加上阿修罗,他也不会做阿修罗。那么换句话说他虽然没有出三界,他是人天两道受福报,在人天两道修行,他不堕三恶道的。
  初住也是讲圆教的初住,他不会再退转到二乘,就是声闻、缘觉;这个地方讲登住位不退转,‘谓有漏业尽’,就是见思烦惰断尽了,没有业力牵引,他不会再退到六道轮回。除非他乘愿再来,那是示现,那不叫退转,那是以应化身来教化众生的,‘唯有乘愿度生耳’;他乘愿再来的时候不算的,乘愿再来,他到地狱、到饿鬼、到畜生,那都不叫退堕,那是以乘愿去度众生,他是自在的,他是愿力生的,不是业力生的,他不是有这个业,那么这是说的从初发心精进不退。底下讲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那么这讲到布施里面,意思就是教给我们常随佛学第一个学什么呢?学佛的布施,学佛实在讲要从这里下手,你看六度第一个是布施,十波罗密里面第一个也是布施,四摄法里头第一个还是布施,佛法最重布施,布施不但是万行之首,而且也包括万行。
  诸位要看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他说得很清楚,布施里头有三大类,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你仔细去一观察,十波罗密、六波罗密,可以统统归纳在布施波罗密里面。所以你要问佛法修什么?修布施而已,布施就是放下,就是肯舍。佛为什么要重视放下,重视舍呢?因为你要晓得你能够舍才与你的法性相应,与你的心性相应。因为你心性清净,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这是心性的实相,本来无一物;你要有一样东西不肯舍,你的真性里面就有染污。你为什么不能成佛?为什么不能开智慧?为什么不能得清净心?你放不下嘛!你那些垃圾,那些垃圾,你不肯舍掉那有什么法子。佛之所以成佛跟我们没有两样,就他把这些垃圾统统倒干净了,一点也不存了,他恢复了明净;我们这些拉拉杂杂东西一样都舍不得丢掉。所以没有法子,所以菩萨道里头修行就是一个布施。
  那么在此地举出一个例子,举出以身命布施,这个是最难舍的了,难舍能舍;一但举这个例子说明难舍能舍,同时更显示出来重法,要把佛法修法看重于我们自己的身命,这是佛菩萨的见解。我们凡夫是把身命看得最重,到紧要关头还是这个重要,其他一切都不重要,不能舍啊!其实讲到最高的境界,法也要舍,金刚经上说得很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但是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法重要,生命不重要;等到我们境界再向上提升了,清净心重要,法不重要,因为清净心能生万法。有了一法,清净心就不生万法了,那个麻烦大了,所以法也不能够执著。我们且看这一段,这一段讲布施,注解里面也说三种布施,‘布施有三,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今是财施’,这是经文举的是财施,‘财施有二,一内财,二外财’,这属于内财,‘内财舍身命,外财舍宝物’。换一句话说外财舍你所有的,我所有的,这属于外财,我所有的财物,我所有的房屋,我所有的土地,这都属于外财,就是身外之物,是属于我所有的,这个舍容易。头目脑髓这是内财,这是要命的,这个舍难,这个舍不容易。所以刚刚修学的时候,修布施的时候,先从外财舍起,先从容易舍的舍起。
  学嘛!练习嘛!我当年学佛也是老师教我从这里下手。我接触佛法的时候,指导我的老师是章嘉大师,我头一天见面就向他请教这个问题;因为那个时候刚刚接触佛法,知道佛法好,知道佛法殊胜,就向他老人家请教有没有什么方法叫我一下就入进去了,希望能快一点得到。我们的心很急希望得到,他不著急;我这一句话提出来的时候,他眼睛看到我的眼睛,几乎看了半个钟点,一句话不说,那个老人很有趣味。这么长的时间看些什么,叫你心定下来了,什么念头都没有,所以这是教学高明的手段,非常高明的手段,这种印象给你太深刻了,他然后说出一句话,你一生不会忘记,实在了不起。看了半个钟点慢吞吞地说了一个字,有,又停了好几分钟,不马上出来。你跟他在一块就完全好像入定了,都在定中一样,给我说了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我提出一个问题,半个多小时才得到答案,他不是想的,不是在那边我想想应该怎么答覆你,不是的。完全叫我心情不要那么浮躁,定下来,就是要你定下来,这是一种教学的方法,效果非常之好,效果太好了,说话简单明了。
  头一次我跟他在一起,大概两个小时只说了几句话,几乎都是眼睛对眼睛,都是入定,很有味道啊!跟他人家相处,别有风味,跟方东美先生完全不相同,方先生是滔滔不绝跟你说,说的太多了,他老人家说话只有几句,但是那个几句印象非常深刻,你一句都不会忘掉,所以收到非常圆满的效果。毕竟我们没有他那个定功,我们听他人家说看得破、放得下,马上接著第二个问题来了,从那里下手?我的问题提出来,他至少隔了十五分钟之后答覆我两个字,布施,从布施下手。那一天头一天跟他见面,印象特别地深,我离开的时候,他老人家送我到门口的时候嘱咐我一句,我今天告诉你六个字,好好地去做六年。我那个时候刚刚接触佛法,真的就依教奉行做六年,做六年就有感应,这个力量不可思议。
  六年干什么呢?布施。原来也很吝啬啊!不肯布施啊!我们好辛苦一个月一点点薪水攒积起来,怎么肯随便就给人家了!不肯干!那么我是从小喜欢念书,所以我的薪水、加班费,统统都在书架上,一年到头多少钱都能看得出来,在那些那些都看得出来,很爱书,喜欢书。所以布施就送人家书吧!先送那些破烂的,自己不要的;以前就是破烂的、不喜欢的也不肯布施。所以学先把自己不喜欢、用旧了的、不要的了,可以送人了,逐渐逐渐进步了,自己喜欢的送人,不好的自己留到,这是很大的进步,能够把新的东西、好的东西送人,不好的自己留到。但是重要的东西还是不送人,还是不肯送人,自己要学的。到最后再进一步就是自己存的、珍藏的好东西,人家要也肯送人了,宁愿自己不学,让别人先学,这就很大的进步。所以我出家的时候,我收藏有很多的好书,线装书,缮本书我藏的也不少,有很多人想问我要,我说可以,但是有两个条件,就这么白白地送给你,不行。为什么?送给你保存,不如我保存比你好,我不愿意送人保存。
  我有两个条件,第一个你发心讲这部经,我马上送给你,我能够割爱,你发心弘法,这我应当要供养的。第二个你发心印经,我供养你,虽然不讲,你印了流通,我供养你。所以我现在还有不少好版本的书,你们要发心我都可以供养你们,两个条件,一个发心讲经,一个发心印经布施,我可以供给你这个版本,我有非常好的版本。下课了。

<- 第十九卷第二十一卷 ->

佛经,佛经研究,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讲记_净空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