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第八课
思考题
1.什么是有漏业?怎样才能清净有漏业?
2.什么是四魔?如何降伏诸魔?
3.列举菩萨的八种广大事业。
4.为什么说普贤菩萨是诸佛的长子?
5.普贤菩萨具有什么样的不共功德?请结合教证加以说明。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丁十三、修行妙法愿: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
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漏业有三种:不善业、有漏善业和不动业。乃至没有清净一切有漏业之前,众生不可能获得解脱。要清净有漏业,首先要从清净不善业开始,之后再清净有漏善业和不动业。我们要知道,其实,清净有漏业就是积累无漏业的过程,积累无漏业的途径很多,作为初学者,主要是从发愿入手。
通过学习《普贤行愿品》,希望很多人以后广发善愿,千万不要发恶愿,否则是很不值得的。人的生命很脆弱,很难说能在世上住多久。《胜军化世百喻伽他经》云:“水滴地上非久住,可喻人生命不坚。”一滴水在地上不可能存留很久,只要太阳一出来就会消失,从表面上看,很多人身体很不错,其实他们的寿命就像水滴一样脆弱不坚,四大稍微不调或者业力现前时就会离开世间。所以,大家要好好利用短暂的人生,每天要尽量发善愿,千万不要发恶愿。
学习《普贤行愿品》以后,大家应该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以前你不念《普贤行愿品》,以后每天至少念一遍。其实,念一遍《普贤行愿品》连十分钟都不要,语速快的人几分钟就能念完一遍。只要自己重视,谁都有时间念《普贤行愿品》,即使在出差的时候,不管坐车还是乘飞机,随时随地都可以念《普贤行愿品》。
我认识一位老出家人,“文革”期间,每次开会他都捧着一本《毛主席语录》默念,后来我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外面套着《毛主席语录》,里面其实是《普贤行愿品》。由于他每天不间断地念,几十年念下来,每页经文下边都被手指磨烂了。我还听说过一个出家人,他会背诵《普贤行愿品》,文革期间他在监狱里默念了十万遍《普贤行愿品》。所以,只要有恒心,在那么困难的年代也能坚持自己的修行。
在藏文译本中,这句偈文是“清净一切诸业力”。我觉得这样比较好理解。因为“诸业”包括了需要清净的不善业、有漏善业和不动业。当然,要清净一切有漏业,首先要清净一切不善业。如果我们清净了身口意所造的恶业,很快就能获得涅槃。如《大方广三戒经》云:“若身无恶业,口业亦无恶,意业悉清净,速疾至涅槃。”
2.“摧灭一切烦恼力”,愿我获得摧灭一切烦恼的能力。
烦恼分为根本烦恼和随烦恼,随烦恼又分为大随烦恼、中随烦恼和小随烦恼。众生相续中有不知取舍的无明,由于被无明愚痴所覆盖,众生遇到悦意对境会生起沸水般的贪心,遇到不悦意对境会生起猛火般的嗔心,进而在烦恼推动下会造作各种有漏业,因此,烦恼就是众生流转轮回的根本因。我们应该发愿通过观修无常、无我等妙法,把相续中的烦恼无余摧毁。
3.“降伏一切诸魔力”,愿我获得降伏一切诸魔的能力。
魔是四魔——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烦恼魔刚刚分析过了(摧灭一切烦恼力)。蕴魔就是五蕴积聚而成的生死苦果。死魔就是此世的命终。天子魔就是欲界天的魔王,他每天对众生射出贪心、嗔心、吝啬、我慢、嫉妒的毒箭。
怎样降伏诸魔呢?如果我们证悟了粗大五蕴为无缘空性,就能降伏蕴魔;如果我们证悟一切心识离戏寂灭,就能降伏死魔;如果我们修持大慈大悲心,就能降伏天子魔。当年世尊成道时,就是对欲天为主的一切魔众生起大慈大悲心,以大慈大悲心的力量,魔众射向世尊的所有兵刃都变成了花雨。当然,如果能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认识到魔众皆为心之幻化,也能降伏一切天子魔。
以上三句偈文是摧毁业障、烦恼障、魔障这三障的殊胜发愿。
4.“圆满普贤诸行力”,愿我获得圆满行持普贤妙行的能力。
我们应该圆满行持《普贤行愿品》中的发菩提心、六度万行等善法,这样才能圆满福慧二种资粮。《大圆满心性休息实修法》中讲了大士八大愿:但愿我有朝一日能遣除一切众生的痛苦;但愿我有朝一日能令苦难众生具大财富;但愿我有朝一日能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利益众生;但愿我有朝一日能饶益长久堕于地狱中的众生;但愿我有朝一日能以世间、出世间的广大财富满足众生希求;但愿我有朝一日成佛后定能去除众生的一切痛苦;但愿我生生世世中断除一切损害众生之行,不唯住胜义之一味寂灭,不言令众生不悦之语,不行不利他众之事,不转成有害于众生的身体、智者、富翁,不喜损害他众;但愿我有朝一日能令一切众生罪业果报成熟于自身,自之善果成熟于众生令彼等享乐。如果我们圆满了普贤诸行力,就能真实行持这八大愿。
法王如意宝说,《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1990年,法王去印度朝圣,一连好几天转绕金刚座的大菩提塔,当时法王念的就是这个偈颂。1997年,法王依靠这个偈颂制定了未来四年的传法计划,按照法王的安排:第一年以“清净一切善业力”为居士为主传讲《百业经》,第二年以“摧灭一切烦恼力”为藏族尼众为主传讲《入菩萨行论》,第三年以“降伏一切诸魔力”为汉族弟子为主传讲《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第四年以“圆满普贤诸行力”为藏族喇嘛为主传讲《上师心滴》。法王说:“我依靠这四句偈颂为学院的四众弟子制定四年传法计划,我发愿不管遇到什么违缘都要完成四年传法计划。四年传法圆满后,往后的去向就不定了。”很多老弟子对法王的这些话应该有印象。四年传法圆满以后,法王确实再没有讲比较大的法,后来虽然法王也讲了《宝性论》和《大圆满前行》,但只是像念传承一样一带而过,没有像以前那样广讲。
我记得法王还讲过,不管朝拜神山还是拜见高僧大德,发愿的时候最好是念《普贤行愿品》和《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文》,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只念这个偈颂也可以。今天我们一起念三遍吧。(上师带领大众念诵。)
这个颂词显示了第九地的境界。九地菩萨圆满了力波罗蜜多,能够摧毁一切违品,获得了四无碍解,由于此地菩萨具足善妙的智慧,所以叫做善慧地。
丁十四、广大事业愿:
普能严净诸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
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
这两个偈颂是发愿获得菩萨的八种广大事业。
1.“普能严净诸刹海”,愿我能令一切如海刹土清净庄严。
我们这个世界乱糟糟的,到处肮脏不堪,即使每天打扫也没用,而且还有乌云、狂风等不吉祥的景象。我们在发愿时应该想:法界中有无量的世界,愿这些世界不要像娑婆世界一样,希望通过我的修行和努力,这些世界都像西方极乐世界或者东方琉璃世界一样清净庄严,所有这些世界都以七宝为地,以八功德水为浴池,楼阁殿堂等庄严应有尽有。
2.“解脱一切众生海”,愿我能令一切如海的六道众生获得解脱。
娑婆世界哪里都是众生:旁生那么多,饿鬼那么多,地狱有情那么多,人也那么多……学习这句偈文后,我们应该这样想:愿我能度化所有的众生,让他们依靠佛的加持力和自身的善业力通达无我空性,断除一切有漏业和烦恼,就像极乐世界的有情一样远离身心痛苦,甚至连痛苦的声音都听不到,各自随意获得解脱,具足如海的功德,享受无量的法乐。
3.“善能分别诸法海”,愿我善能分别如海的一切佛法。
佛法分为教法和证法,教法包括在经律论三藏中,证法包括在戒定慧三学中,我们应当发愿善能辨别这些佛法。
当然,我们不仅要善能辨别佛法,还要真实获得佛法,并且要为众生作法布施。我们应该这样想: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没遇到佛法的众生,有些众生虽然遇到了佛法,但遇到的只是表面的佛法,并不是真正的佛法,愿所有众生获得真正的佛法,遣除一切烦恼和痛苦。
在佛法当中,相对于教法,证法更为重要。为什么我们特别重视讲经说法、听经闻法?因为这是获得证法的途径。佛教的精髓不在寺院,也不在书本,而在于信心、慈悲心、菩提心和无我智慧。不管你去了多少座寺院,不管你的屋子里堆了多少本《大藏经》,只要你没有获得证法,就无法遣除内心的痛苦和烦恼。有些人认为:修几座寺院,印几本书,这就是兴盛佛法。其实并不是这样。法界中有无量的佛、菩萨、阿罗汉和善知识,他们相续中有多如大海的信心、慈悲心、菩提心、无我智慧等证法,这才是佛法的精髓。
我特别希望很多人明白上述道理,也希望很多人得到证法的功德,谁得到了证法的功德,这个人就现前了《普贤行愿品》的发愿。
4.“能甚深入智慧海”,愿我能深深趣入佛的智慧大海。
《华严经》中说:“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可是很多众生没有智慧,有些人虽然有“智慧”,也只是世间的小聪明,在愚痴分别念的支配下,众生一直在轮回中漂泊流转,每天处于烦恼和痛苦中。因此,众生特别需要诸佛的如海智慧,如果有了诸佛的智慧,就不会因烦恼而叫苦连天了。所以我们应该发愿:愿我通过行持六度万行而广积福慧资粮,最终获得佛的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或者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
印度有些大德说,只有长期依止善知识,在善知识面前听闻佛法并且实地修持,这样才能得到佛的智慧。所以大家要清楚,智慧不是无缘无故就能得到的。现在有些人很想开悟,今天到一个上师那里求一个灌顶,明天再到一个上师那里吃一块牛肉,后天又到一个上师那里发心三天,如果这样天天当游神,不一定能得到智慧。只有像前辈大德那样长期依止上师,一心一意闻思修行,才会得到不可思议的智慧。
5.“普能清净诸行海”,愿我能令一切普贤行海清净无垢。
前面讲了七支供,七支供和六度万行都是普贤妙行,我们应该发愿:愿我像前辈大德和诸佛菩萨一样,令一切普贤妙行最为清净,远离自私自利以及三轮执著等垢染。
6.“圆满一切诸愿海”,愿我能令一切普贤愿海得以圆满。
总的来说,菩萨有十万大愿。分别来说,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因地发了五百大愿,药师佛因地发了十二愿。发大愿非常重要,有些大愿现在看起来很难行持,但只要自己的发心不退,最终一定可以实现。《华严经》云:“若有发大愿,爱乐于佛法,于斯难见境,通达不为难。”这个教证说得很清楚,只要能发大愿,并且对佛法有爱乐心,即使难以现见的境界也不难通达。
人们常说“愿大力大”,我自己确实有这种感觉。比如我想建一所学校,刚开始我觉得很困难,但自己发了愿以后,不知不觉学校就建成了。翻译经论也是这样,《上师心滴》那么大的部头,《敦珠佛教史》也很厚,刚开始我也担心:像自己这样的凡夫,恐怕很难完成这些翻译吧?但自己发了愿以后,最终还是圆满翻译出来了。此外,在建经堂、和大家共同学习佛法等很多事情上,我都有这样的体会。因此,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只要一个人心里能发大愿,最后很多事情都能成功。
当然,发大愿不是吹牛皮。现在很多人特别爱吹牛,有些老板经常说大话:我的企业要越做越大,我要搞什么项目。发大愿也不是这样的。但大乘行人确实需要扩充自己的心量。如果自己的心一直萎缩: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还是好好休息吧。这样下去,可能身体也会越来越萎缩。有些人担心特别多:担心别人说自己,担心身体不好,担心心情不好……最后什么事情都不敢做,吃饭的时候肚子大起来了,做事情的时候又缩了下去。开玩笑,有些人在打瞌睡了,所以稍微“电击”他们一下。
我们应该经常发弘扬佛法和利益众生的大愿。如果自己实在不会发愿,可以这样想:《普贤行愿品》里面怎么发愿,我就怎样发愿;《入行论·回向品》里面怎么发愿,我就怎样发愿。这些善愿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甚至在走路或者提水时也可以发。当然,如果一个人的心很恶,随时随地都会发恶愿。有些人在路上看到别人,无缘无故就开始生恶念:哼,杀了你!不仅心里生恶念,而且口中也说恶语,脸色也恶狠狠的。(从有些人的表情看起来,没有一天高兴过,好像是朗日塘巴尊者的化身。朗日塘巴尊者特别厌离轮回,曾经有一只老鼠偷曼茶盘上的一颗松耳石,可是它怎么搬也搬不动,于是它“嗞嗞”地叫来另一只老鼠,然后两只老鼠一推一拉将“成果”搬走了,看到这副情景,尊者才露出了笑容。除此之外,他再也没有笑过。有些道友也是这样,我从来没见他们笑过。也许他们觉得轮回很苦,所以实在开心不起来。其实这样也没必要。虽然轮回很苦,但有时候还是要开心一点,不能永远都是闷闷不乐、郁郁寡欢。我们不可能天天笑,但也不能天天哭。如果生起了比朗日塘巴更强的出离心,那自然另当别论,否则,还是应该偶尔笑一笑,这样至少能让身边的人有一种放松感。)
7.“亲近供养诸佛海”,愿我亲近供养三世诸佛海。
我们应该发愿:愿我生生世世亲近如来,以修行供养、承事供养、财物供养让如来欢喜。如果我们能亲近诸佛菩萨或者善知识,并且以三种供养让他们欢喜,这能圆满很多资粮。
8.“修行无倦经劫海”,愿我在无量劫海中无有疲倦地修行六度万行。
劫是极其漫长的时间单位。《俱舍论》中说,一个大劫分为成劫、住劫、坏劫、空劫,每一个住劫又有二十个中劫,第一个中劫是从人寿无量岁下减到十岁,此后,从人寿十岁上增到八万岁并再下减到十岁算一个中劫,这种上增下减的中劫有十八个,最后一个中劫是从人寿十岁上增到八万岁。和住劫一样,成劫、坏劫、空劫也各有二十个中劫。如是共有八十个中劫,合起来就是一个大劫。
不仅《普贤行愿品》强调无论修行多少劫都不要疲倦。《佛说诸法勇王经》中也说:“若欲令众生,悉除诸苦恼,应学无上智,中间莫废舍。”(如果想遣除众生的痛苦和烦恼,就应该学习无上菩提道,经历再长时间也不要中途废舍。)现在有些道友发心几年后感觉很累,这个时候最好不要退下来。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发心是未来修菩提道的缘起,如果这个缘起没有创造好,不要说圆满三个阿僧祇劫的修行,也许连一生一世的修行都无法圆满。所以,无论遇到多大困难,大家都应该坚持下去。
我建议道友们有时间读一读《华严经》,如果读了《华严经》,就会发现经中很多处在讲菩萨不能疲倦。所谓的疲倦,并不是看书累了停下来喝杯咖啡。因此,只要是对众生或者自己的解脱有利益的事情,即便已经做了无量劫,我们也不能放弃。
这个科判显示了第十地的境界。十地菩萨圆满了智波罗蜜多,即将获得佛果,由于他们能降下甘露法雨,令众生产生如云般的无量善根,所以叫做法云地。
丁十五(随诸佛菩萨修学愿)分二:一、随诸佛修学之愿;二、随菩萨修学之愿。
戊一、随诸佛修学之愿:
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
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
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如来为了成就最胜大菩提,最初发菩提心、中间于无数劫行持六度万行、最后获得佛果并广转*轮,如是一切行愿我都圆满修学,最终以普贤妙行证悟大菩提。
我们应当学习三世一切如来的所有行愿,这就是修行的最好方式。《释尊仪轨》中说:“善逝如来汝之身,眷属寿命与刹土,殊胜妙相等功德,唯愿我等成如是。”麦彭仁波切还有一个发愿偈:“如来佛子所发之大心,事业大愿及与智悲力,无上智慧幻化众功德,唯愿吾等如是获成就。”作为无明众生,在菩提道上很需要引导者,最可靠的引导者就是如来,所以,三世诸佛如何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现证功德、利益众生,我们也应该发愿如是随学。当然,要学习三世一切如来,我们也不能离开菩萨的指引,在此过程中要“以普贤行悟菩提”。凡夫人要完全通达佛的密意是有困难的,月称论师在《入中论》里面尚且谦虚地说:“如我于佛众功德,岂能了知而赞言,然由龙猛已宣说,故我无疑述少分”,所以,在我们和佛中间也需要一种衔接,我们需要以普贤菩萨为榜样,要以普贤菩萨的大愿大行来证悟佛菩提,要像法王在《愿海精髓》中说的那样,“由从普贤行愿品所说,如海菩萨行愿皆圆满。”
再次向大家强调:发愿的时候一定要慎重,甚至开玩笑都不要发恶愿,否则必定会感受苦果!《宋高僧传》中记载,唐代有一个叫鉴空的僧人,鉴空出家前是一个穷秀才,只要稍微有一点钱,他就会生病,只要钱一花完,病也随之而好。有一次,鉴空在杭州一带漂泊。一天,他在路上因为饥渴难耐而无力行走。正当鉴空痛苦不堪时,他面前忽然出现一个梵僧。梵僧笑着对鉴空说:“法师秀才,你尝够了旅游滋味吗?”鉴空说:“旅游滋味确实尝够了,可是你为什么叫我法师?”梵僧说:“你难道忘记以前在洛阳讲《法华经》吗?”鉴空说:“我活到这么大,一直在吴楚间盘桓,从何谈起在洛阳讲经呢?”梵僧说:“看来你被饥火所烧,以前的事情都忘记了。”于是梵僧给鉴空一枚大枣。鉴空吃了枣便睡着了,醒来后他忽然回忆起前世在同德寺讲《法华经》的经历。鉴空伤感不已,向梵僧问起寺院里的其他人。梵僧说:“神上人、震和尚又变成出家人了。悟法师因为在石像前开玩笑地发愿:‘若不证无上菩提,愿成为赳赳大将军’,现在已经当上大将军了。当时我们五人之中,只有我得到解脱,唯独你饥寒落魄。”蒙受梵僧点化后,鉴空当天晚上便到灵隐寺出家为僧。七十多岁时,他留下了佛教将来被毁的授记。这是一个真实的公案。请大家想想:在佛像前开玩笑地发愿,结果来世果真变成了大将军,因果确实太可怕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发善愿,千万不要发恶愿。
三世诸佛都是以发清净愿而成就的,并不是什么都不做,无缘无故就获得成就的。在座的人都是未来佛,也要像诸佛那样发清净愿。在你们当中,有些人愿力强大,很快就会获得成就,而有些人愿力不足,虽然和别人在同一个场合学习佛法,但不一定能很快成就。因此,如果大家想快速成就,就应该努力培养愿力。
当然,发了愿以后,还要注意日常行持。《大宝积经》中说:“过去无量佛,现在及未来,一切从善起,住不放逸道。”既然三世诸佛都恒时以正知正念守护自相续,都是以不放逸而获得成就,作为三世诸佛的随学者,我们也要像他们那样恒时不放逸。
戊二(随菩萨修学之愿)分二:一、随普贤菩萨修学愿;二、随文殊菩萨修学愿。
己一、随普贤菩萨修学愿: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
一切如来有长子,他的名号叫做普贤,我现在回向一切善根,愿智慧妙行都等同于他。
虽然一切菩萨都是佛子,但佛子当中还是有区别的。就像一个家庭的孩子有长幼之别一样,不管从年龄、学问、智慧、慈悲等哪方面看,普贤菩萨在一切佛子中都是佼佼者,堪称是诸佛的长子。因为普贤菩萨具有超胜的功德,又因为他初中末的一切愿行都极为贤妙,所以他的名号在十方世界广为传颂,不只是峨眉山附近的人知道他,也不只是个别人知道他。
学习这个偈颂后,我们应该这样发愿:普贤菩萨的智慧、发愿、行为是什么样,愿我也具足同样的功德。普贤菩萨在发愿方面具有不同于其他圣尊的特殊能力,普贤菩萨在因地时曾发愿,如果任何众生念我的名号并发菩萨大愿,我就会帮助他实现发愿。在《楞严经》中,普贤菩萨对佛说:“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合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就。”所以,念《普贤行愿品》跟其他发愿文完全不同,这样能与普贤菩萨结上善缘,用世间话来讲就是与普贤菩萨搞好关系,依靠普贤菩萨的加持,自己的任何善愿都可以很快实现。
只要翻开《八大菩萨传》一看就会知道,普贤菩萨在发愿方面是最权威、最专业的。所以,大家在发愿方面一定要祈祷普贤菩萨。如果我们祈祷观音菩萨、除盖障菩萨或者舍利子、目犍连,相比之下,自己的发愿就不会那么快实现。为什么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宗喀巴大师、法王如意宝造的发愿文都经常提到普贤行愿,原因也在于此。
以后如果有人去峨眉山朝圣,要记住去半山腰的万年寺,那里的普贤菩萨特别灵,如果在那里发愿,一定会实现所愿。峨眉山脚下有一座报国寺,报国寺有一座普贤殿,那里的普贤菩萨也有特殊的加持力,以前法王朝拜过那尊普贤菩萨,在那里发愿也有殊胜的缘起。在峨眉山顶还有一尊普贤菩萨,在那里发愿也很殊胜。所以,如果以后你们有时间、有足够的人民币,别忘了朝拜这三尊普贤菩萨。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佛经,佛经研究,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释_索达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