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 > 佛经研究 > 摄大乘论 > 摄大乘论白话文

<- 第八卷第十卷 ->

第九卷

  增上慧学分第九
  译文
  这就讲完了增上心殊胜,增上慧殊胜云何可见呢?增上慧就是无分别智,或自性,或所依,或因缘,或所缘,或行相,或任持,或助伴,或异熟,或等流,或出离,或至究竟,或加行、无分别、後得胜利,或差别,或无分别、後得譬喻,或无功用作事,或甚深。应当知道,无分别智名增上慧殊胜。
  原典
  增上慧学分第九①
  如是已说增上心殊胜,增上慧殊胜云何可见?谓无分别智,若自性,若所依,若因缘,若所缘,若行相,若任持,若助伴,若异热,若等流,若出离,若至究竟,若加行、无分别、後得胜利,若差别,若无分别、後得譬喻,若无功用作事,若甚深。应加无分别智名增上慧殊胜。
  注释
  ①增上慧学分第九,《藏要》本校注称:「藏本、魏本不分品,陈本作依慧学胜相第八,隋本作增上慧学胜相胜语第八。」
  译文
  这裏所说的无分别智,要离五种相,才是它的自性:一、因为要离无作意,二、因为要离过有寻有伺地,三、因为要离想受灭寂静,四、因为要离色自性,五、因为要离真义异计度。离开这五相,应当知道,这就称为无分别智。如前所说无分别智的成立相中,又说很多偈颂:
  诸菩萨无分别智的自性,远离五种相,不异计於真。
  诸菩萨无分别智的所依,非心非非心,非思议种类。
  诸菩萨无分别智的因缘,是有名言的闻熏习,又是如理作意。
  诸菩萨无分别智的所缘,是不可言说的法性,又是人无我和法无我性的真如。
  诸菩萨无分别智的行相,又於所缘中,它的所知是无相。
  与名字相应的自性之义,是所分别,并不是其余的什么东西,名字的展转相应,这就是名义相应的义相。
  并不是离开那能诠的名言,有智慧於所诠的义相上转起,并不是能诠与所诠不同,一切事物的实性都是不可言说的。
  诸菩萨的摄持,就是无分别智,使後得的各种菩萨行,进趣到一切智海,渐渐地增长。
  诸菩萨无分别智的助伴,据说有二种道,就是其余五度。
  诸菩萨无分别智的异熟识,於佛的二会中受生,由加行证得。
  诸菩萨无分别智的等流果,在後後生中,智体更为增胜。
  诸菩萨无分别智,出离二障,要有得相应和成办相应,应当知道,在十地当中。
  诸菩萨无分别智的究竟,是得清净三身,得最上自在。
  这种如虚空一样无染的无分别智,能转各种各样的极重恶业为轻,这是由於对无分别智的相信和胜解。
  这种如虚空一样无染的无分别智,解脱一切障,在初地得相应,初地以上称为成办相应。
  这种如虚空一样无染的无分别智,常行於世间,不为世间法所染污。
  如瘂子追求所受用的境义,又如瘂子正在受用境义,又如非瘂子在受用境义,对於三智的譬喻就是这样。
  如愚人追求所受用的境义,又如愚人正在受用境义,又如非愚人受用境义,对於三智的譬喻就是这样。
  如五识求受境义,又如五识正受境义,如意识正受境义,对於三智的譬喻就是这样。
  如有未解於论的文义,而求论的理解,但能受法,领受其义,按照这种次第譬喻三智,应当知道加行等三智。
  如人正当闭目的时候,是无分别智。若人即时又开目,後得智也是这样。
  应当知道,如虚空那样,是无分别智,於虚空中现起一切色像,俊得智也是这样。
  无分别智如末尼宝珠和天乐一样,无思虑而能成办自己所应作的事情,各种各样的佛事都能成办,又是恒常远离思虑。
  并不是於此依他起性,也不是以其余的境界,非智非非智,与境没有区别,与能缘智也成无分别。
  应当知道,一切事物,从本以来,法性是没有分别的,所分别本来就是无,无分别智是无。
  这裏的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即因缘、引发、数习,是从生起的差别建立的。根本无分别智也有三种:即喜足、无颠倒、无戏论,是从无分别的差别建立的。後得无分别智有五种:即通达、随念、安立、和合、如意,这是从思择差别而建立的。
  原典
  此中无分别智,离五种相以为自性:一、离无作意故,二、离过有寻有伺地故,三、离想受灭寂静故,四、离色自性故,五、离於真义异计度故。离此五相,应知是名无分别智。於如所说无分别智成立相中,复说多颂:
  诸菩萨自性,迷离五种相,是无分别智,不异计於真。
  诸菩萨所依,非心而是心,是无分别智,非思义种类。
  诸菩萨因缘,有言闻熏习,是无分别智,及如理作意。
  诸菩萨所缘,不可言法性,是无分别智,无我性真如。
  诸菩萨行相,复於所缘中,是无分别智,彼所知无相①。
  相应自性义,所分别非余,字展转相应,是谓相应义。
  非离彼能诠,智於所诠转,非诠不同故,一切不可言。
  诸菩萨任持,是无分别智,後所得诸行,为追趣增长。
  诸菩萨助伴,说为二种道②,是无分别智,五列彼岸性③。
  诸菩萨异熟,於佛二会④中,是无分别智,由加行证得。
  诸菩萨等流,於後後生中,是无分别智,自体转增胜。
  诸菩萨出离,得成办相应,是无分别智,应知於十地。
  诸菩萨究竟,得清净三身,是无分别智,得最上自在。
  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种种极重恶,由唯信胜解。
  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解脱一切障,得成办相应。
  如虚空无染,是无分别智,常行於世闲,非世法所染。
  如瘂求受义,如瘂正受义,如非瘂受义,三智⑤譬如是。
  如愚求受义,如愚正受义,如非愚受义,三智譬如是。
  如五求受义,如五正受义,如未那受义,三智譬如是。
  如未解於论,求论受法义,次第譬三智,应知加行等。
  如人正闭目,是无分别智;即彼复开目,後得智亦尔。
  应知如虚空,是无分别智,於中现色相,後得智亦尔。
  如未尼⑥天乐⑦,无思成自串,种种佛事成,常离思亦尔。
  非於此非余,非智而是智,与境无有异,智成无分别。
  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无分别智无。
  此中加行无分别智有三种:谓因缘、引发、数习生差别故。根本无分别智亦有三种:谓喜足、无颠倒、无戏论,无分别差别故。後得无分别智有五种:谓通达⑧、随念⑨、安立⑩、和合⑾、如意⑿,思择差别故。
  注释
  ①无相:真理绝诸相。涅槃称为无相,因为涅槃无十相: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土相、住相、坏相、男相、女相。
  ②二种道:从布施到精进是资粮道,禅定是般若所依止,是依止道,
  ③五到彼岸性:即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④二会:即佛的受用身和变化身。
  ⑤三智:即根本智、加行智、後得智。
  ⑥末尼:梵文Mani的音译,意译为宝珠。
  ⑦天乐:即天上的音乐,不用击奏,就可以发出微妙悦耳的声音,
  ⑧通达:後得无分别智,带相缘如,通达真如的体相。〔参阅印顺法师著《摄大乘论讲记》,下注⑨、⑩、⑾、⑿同)
  ⑨随念:即能忆持而不忘失过去诸事之智慧。焉菩萨後得无分别智之一;从根本无分别智,或带相缘如的俊得智俊,随即追念无分别智所契证的;
  ⑩安立:将自己所证见的境界,用名相讲出来,为人宣说。
  ⑾和合:将一切事物,作总合的观察。
  ⑿如意:随顺自己的欲求,能够变地为水,变水为火等,如意而转。
  译文
  又有多个偈颂成立这样的无分别智:
  鬼、傍生、人、天,於等同的一件事物上,各随其所应见的心,有不同的认识,应当认许所逼计的义境是不真实的。
  於过去、未来的事物中,梦中及定中所现的二种影像中,虽然所缘境不是真实的,但是,可以成为所取的境相。
  假若各种境义实义的自性可以成立,就没有无分别智了。假若没有无分别智,证得佛果就不合乎道理了。
  得自在的菩萨,由於胜解力,能随心所欲地使地等成就。得定的行者,也是这样.
  成就简择的菩萨、有智得定者,思惟一切事物,都如义显现。
  菩萨无分别智的现行,各种境义都不显现,应当知道,没有境义,由此可知,也没有能取的识。
  原典
  复有多颂成立如是无分别智:
  鬼①傍生人天②,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於过去声等,梦像二影中,虽所缘非实,而境相成就。
  若义义性成,无无分别智。此若无佛果,证得不应理。
  得自在菩萨,由胜解力故,如欲地等成,得定者亦尔。
  成就简择者,有智得定者,思惟一切法,如义皆显现。
  无分别智行,诸义皆不现,当知无有义,由此亦无识。
  注释
  ①鬼:梵文preta的意译,音译薜荔多,旧译饿鬼。《翻译名义集》卷二称:「《婆沙》云:鬼者畏也,谓虚怯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为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
  ②天:梵文Deva的意译,音译提婆。又称为素罗(Sura),意译为光明、清净、自然、自在、最胜之义。受人间以上胜妙果报之所,一分在须弥山中,一分远在苍空,总名为天趣,六趣之一。
  译文
  般若波罗蜜多与无分别智没有差别,《般若波罗蜜多经》说:「菩萨安住於般若波罗蜜多中,与无所得相应,能於其余波罗蜜多修习圆满。」
  什么称为与无所得相应的修习圆满呢?因为远离五种处:一、因为远离外道的我执处,二、因为远离未见真如菩萨的分别处,三、因为远离生死、涅槃二边处,四、因为远离只断烦恼障而生喜足处,五、因为远离不顾有情众生的利益,安乐住於无余依涅槃界处。
  原典
  般若波罗蜜多与无分别智无行差别,如说:「菩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非处相应,能於所余波罗蜜多修习圆满。」
  云何名为非处相应修习圆满?谓由远离五种处故:一、远离外道我执处故,二、远离未见真如菩萨分别处故,三、远离生死、涅槃二边处故,四、远离唯断烦恼障生喜足处故,五、远离不顾有情利益,安乐住无余依涅槃①界处故。
  注释
  ①无余依涅槃:即无余涅槃。「依」是苦所依的身体。涅槃有二种:有苦之依身称为有余依涅槃,无苦之依身称为无余依涅槃。
  译文
  声闻等智与菩萨智有什么差别呢?由五种相而知差别:一、由无分别差别,因为於五蕴、十二入、十八界没有分别;二、由非少分差别,由於通达真如,悟入一切种所知境界,普遍度脱一切有情众生,不是很小的一部分;三、由无住差别,以无住涅槃为所住;四、由毕竟差别,因为无余依涅槃界中没有断尽;五、由无上差别,於此没有其余乘胜过它。这裏有如下偈颂:
  以大悲为体,由於五种殊胜的智慧,在世间、出世间的圆满果中,说这菩萨的妙果最高最远。
  原典
  声闻等智与菩萨智有何差别?由五种相应知差别:一、由无分别差别,谓於蕴等法无分别故;二、由非少分差别,谓於通达真如,入一切种所知境界,普为度脱一切有情,非少分故;三、由无住差别,谓无住涅槃为所住故;四、由毕竟差别,谓无余依涅槃界中无断尽故:五、由无上差别,谓於此上无有余乘胜过此故。此中有颂:
  诸大悲①为体,由五相胜智,世出世满中,说此最高速。
  注释
  ①大悲:救他人苦之心,称为大悲。佛和菩萨的悲心广大,所以称为大悲。
  译文
  假若诸菩萨成就这样的增上戒、增上心、增上般若,其功德就是圆满的,於各种财位得大自在,为什么现见有各种有情众生缺财呢?因所见的那些有情众生,於各种财位有很重的业障。因所见的那些有情众生,假若施与财位,反而障碍他世间善法的生起。因所见的那些有情众生,因缺财而有厌弃生死追求出离世间之心现前。因所见的那些有情众生,假若施以财位,就会成为积集不善法的原因。因所见的那些有情众生,假若施与财位,就会成为损恼其余无量有情众生的原因。所以,现见各种有情众生缺财。这裏有如下偈颂:
  所见诸有情众生,有深重业力,财位能障碍他生起善法,能使厌离心现前,使之积集不善因,成为损恼其余有情众生的因缘。所以,现见诸有情众生,终究不能感菩萨的布施。
  原典
  若诸菩萨成就如是增上尸罗、增上质多①、增上般若,功德圆满,於诺财位得大自在,何故现见有诸有情匮乏财位?见彼有情於诸财位有重业障故。见彼有情若施财位,障生善法故。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离现前故。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为积集不善法因故。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便作余无量有情损恼因故。是故现见有诸有情,匮乏财位。此中有颂:
  见业障现前,积集损恼故,现有诸有情,不成菩萨施。
  注释
  ①质多:梵文Citta的音译,意译为心。

<- 第八卷第十卷 ->

佛经,佛经研究,摄大乘论,摄大乘论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