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卷
大乘起信论讲记 第三十四卷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七十六页,「子三、释双行」。
前面是把大乘的止跟大乘的观,各别的说明,这个是针对初学的菩萨,应该是这样修学的;这个地方是告诉我们的目标,应该使令自己在操作上最好是能够止观双运。
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
这个地方是先说明我们止观双运的目标,就是你要能够行、住、坐、卧,这一念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都能够具足止,也能够具足观,这是我们未来的目标。这样子应该怎么做,才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呢?这以下讲出止观双运的相貌。
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当我们这一念心跟因缘所生法接触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先修止,就观察到诸法自性不生。这个自性不生的道理是怎么观察?我们刚开始观察,是观到这个生灭的相,这个人他这个因缘法是生起,或者消失了,或者是垢相、净相、增相、减相,各式各样的对立。但是我们要观察:它是因缘的生灭,生是因缘的生,灭也是因缘的灭,从这个本性来观察,它是离诸生灭的。你从这个不生不灭的本性,这个止就在这个地方安住,就是于无住。你虽然能够观一切法是自性不生,在这个地方安住,你也能够了解到因缘合和,业果不失。或者我们跟心、境接触的时候,我们先生起观,我们观察因缘果报,善恶的业报是丝毫不爽。但是我们也能够观察,其实善恶业报当中,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在主宰,一念心不得,它的本性是清净本然,就是说你这一念心具足了止跟观二种力量,这个地方就是一种止跟观的等流势力。就是说我们修止的时候,比如说你今天修止修了一段时间,你虽然没有修了,但是那个止的势力还在,你修观修了一段时间,虽然你没有修了,但是那个观的势力也被保存下来。所以当你修止的时候,你之前修观的那个等流势力会存在;修观的时候,止的等流势力也会存在。所以慢慢慢慢的这二种力量,就会让我们能够止观双运,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第三四卷
癸三、结益
这个止观双运所成就的功德利益。
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着世间,能舍二乘怯弱之见。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以此义故,是止观二门,共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
这个地方我们先说明修止的功德。我们经常能够把心带回家,从这种有相的因缘所生法,就回归到我们不生不灭的本性,这样呢能够对治凡夫对五蕴果报的爱着,也能够弃「舍二乘」的「怯弱」,这个怯弱就是一种怖畏。世间这些有为诸法,凡夫跟二乘都是比较偏激的,凡夫是贪爱,二乘是害怕,所以二乘人在观三界果报的时候,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他非常害怕。所以二乘人他为什么成就圣道,他还不敢回到因缘所生法度化众生,我们不能够说他没有悲心,这样讲太武断,因为四禅天的人都有修慈悲喜舍的慈悲,怎么二乘人没有慈悲呢!基本上他之所以不敢回来,是因为他害怕「法执」。一个人会贪爱、会害怕,简单的说就是产生一种自性执,就是「法执」,就是这件事情是真实的。这个真实,你就是二个情况:你不是爱他,你就是恨,就这二种。所以当我们能够回归到自性不生的念念不生、念念不灭的清净本性,我们再出来看世间是如梦如幻,如梦如幻也没有所谓的贪爱,也没有什么害怕,就是从因缘当中,去做我们该做的断恶、修善、度众生这三件事,如此而已。所以你经常修真如三昧,就能够远离贪爱跟害怕的过失。修观「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的过失,因为你修观能够观人我有情的苦,「远离凡夫不修善根」的过失,所以作一个总结:「以是义故,止观二门」应该要相辅相成,如果不能够具足,就很难成就大乘种姓,也就很难生起菩提心,也就很难生起大乘的功德。所以这个大乘止观,这个所谓的止观门,套藏传佛教的「圣道三要」,就是修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不过这个地方,本论是先强调先修空正见。法王在开示「圣道三要」的时候,他也强调:最好利根的人先修空正见,再修出离心跟菩提心。为什么呢?我们解释一下:因为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性,从因缘所生法,我们在三界是流转太久了,所以我们也熏习很多很多的烦恼,跟众生结下很多很多的业力跟因缘。这样的因缘已经是非常的错综复杂,已经是谁对谁错厘不清楚了。所以你依止这样一种错综复杂的心来修出离心、菩提心,你就会有困难,非常困难,很多的功德你就没办法生起。因为你这样的一种错综复杂的心态去修出离心、大悲心,你根本修不下去了。那这怎么办呢?就是把这个生命先归零,就是你先不要是管这个因缘所生法是怎么回事,刚开始就是把心带回家。你先修无住,先从这个有为诸法的有相的因缘生灭门,就回归到真如门,你在这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平等法界安住了以后,你再出来,你再来看人世间,那个感觉不一样了。「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犹如梦中事,你要修出离心、大悲心就容易多了,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所以这个地方,大家要注意它的一个道次第,先修无住,再修生心。以无住的真如三昧为本,再生出离心、大悲心,这大乘止观的次第是这样子的。
戊二、更示胜异方便己一、泛明念佛除障
前面所说的大乘止观,是一个自利法门,我们所依止的是内在的观照力跟誓愿力;这个地方的特别法门,是强调佛力加被,就是有诸佛的本愿功德所摄受的所谓的佛力法门。那这当中,我们分二科,先看己一的「泛明念佛除障」。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
这个地方,我们根据这个古德的注解,分成二段,先说明退转的因缘。一个初心的菩萨,修习大乘法门,依止这个一心、二门、三大的道理,来生起大乘止观,来成就大乘的「正信」。但是这个时候有一个问题,就是在修学的过程当中,产生「怯弱」。这个地方怯弱,蕅益大师解释:怯弱的理由有二个:就是本身止观的善根薄弱,这是无始劫来大乘止观的熏习薄弱,当然这意思就是妄想粗重,本身的善根薄弱。第二个境缘粗恶,就是我们在这个流转当中,跟很多人结了很多的善缘,也跟很多人很多人结了恶缘。不管善缘、恶缘都是一种诱惑或者障碍,这个因缘刺激太大,境缘粗恶,所以说就产生怯弱,产生畏惧。这个地方就把这个怯弱畏惧的心情,把它开展出来。第一个讲到善根薄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今天你要成就大乘的正信,当然你要成就大乘止观,大乘止观,你一定要有大乘的善根,大乘善根的成就,这个善知识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善知识他有方便力,他能够知道你内心当中,那些遮障应该如何破除;你过去的善根,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开导:他有这个方便力。就像《智度论》上说:这初心菩萨不能够离开佛陀,就像小儿子不能离开母亲。母亲知道这个小孩子什么时候要喂奶,什么时候要睡觉,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也就把小孩子养得肥肥胖胖的,这母亲他有这方便力;佛陀亦复如是,他有方便力,来开导你的善根,破除你内心的遮障。你在娑婆世界要遇到佛陀很难,你顶多遇到佛像,这是一个问题。第二「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这个地方你没有遇到佛陀已经是很严重的一个障碍,而且你遇到的环境都是违背,都是你要修大乘止观的一个障缘。你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境界,帮助你修大乘止观的非常的少,障碍大乘止观的非常的多,这个地方也是我们产生害怕的第二个原因。那这怎么办呢?这以下说明防止退转的方法:「当知如来有」殊胜的「方便」,来「摄受」这个大乘的「信心」,使令不退转。应该怎么办呢?「专忆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这个地方先讲他的因地。因地就是忆念弥陀的功德,当然这个功德,或者是忆念他的相好,或者他的名号,以这样的因地,发愿求生到十方的佛土。为什么要发愿到佛土呢?这当中有二个非常重要的理由:第一个「常见于佛」,第二个「永离恶道」。常见于佛我们也说过:见佛呢,我们得到佛陀的教化摄受,能够破除遮障栽培善根。第二个是远离恶道,我们生死凡夫在修大乘善根,跟初地菩萨修大乘善根最大的差别,就是这个报障,就这个分段生死的报障。比如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受了十七世的士大夫,你看他十七世,那是一个久读圣贤之书,久修圣贤之道,那是一个非常克己复礼的君子。但是他到十八世一时的恶业,变成一只毒蛇,他的心情完全改变,那个瞋心非常重,看到人就要伤害,因为他变成毒蛇的果报。也就是说我们累积很多很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善根,但是换到畜生道,你做一只蚂蚁、做一条蛇的时候,你的善根就产生遮障,这个地方就是严重的问题。所以我们在修习大乘的善根有二个选择:第一个你选择在秽土,当然这个是悲增上的菩萨;第二个你选择在净土,这是智增上菩萨。净土法门它给你一个非要的保证:第一个,它保证你一定可以见到佛陀。当然你遇到佛陀,你一定是蒙佛陀的开导摄受,你善根的生起、遮障的破除,就比一般人得到很大的方便;第二个,你到了净土,保证你不到三恶道去,你的修学不会因此而中断。这二大保证是这净土的特色──「常见于佛,永离恶道。」这个是我们在秽土所没有的一个殊胜的条件,再看:
己二、的指求生极乐
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前面是讲十方的净土;这以下马鸣菩萨在十方净土当中,特别标出了西方净土。说是正如在净土三经上所说的,求生净土要具足三种的功德。第一个,「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或者忆念他的功德、忆念他的相好、忆念他的名号,这是第一个,专念彼佛。第二个「修」诸「善根」。以念佛为正行,兼修戒、定、慧来调伏烦恼。第三个,至心「回向,愿生彼」国,依止忆念佛陀、修诸善根、至心回向这三种力量,就往生净土,常得「见佛」,远离恶道,「终无退转」。这样,法藏大师说是资粮位的浅位菩萨所修的有相行,第二个是深位菩萨。就加行位菩萨他求生净土是怎么修呢?「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学,毕竟得生,住正定故」,直接观佛的法身,佛的法身,就是佛的真如三昧,从真如三昧当中,再产生至心回向,而往生成就正定聚。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这个地方的念佛法门,它所取代的是前面的真如三昧。这个真如三昧,它是无相三昧。无相三昧,它是以无住为本,它有一个困难点,禅宗的祖师说:「相续也太难。」就是我们偶尔从有相的因缘,回到无相的真如,短时间的相续有可能,但是你要长时间的安住在真如三昧,有困难,就是无始劫所熏习这个等流的妄想太强烈。那怎么办呢?没关系!这个「无相三昧」,当你修了一段时间,你可以修「一相三昧」。一个相,就是弥陀佛的相状,他以一相三昧来取代真如三昧,但是其他的出离心、大悲心都不能少。这个地方我们也说明一下。前面是讲到十方净土,那这个地方,马鸣菩萨特别讲到阿弥陀佛净土,不但是马鸣菩萨,我们看到历代祖师都很强调阿弥陀佛净土,它一个重要理由,我们说明一下。在《弥陀要解》也强调说:为什么阿弥陀佛净土在十方净土当中,是特别被赞叹的一个有特色的净土?蕅益大师他提出二个理由:第一个是它依正庄严的殊胜,它所成就的依报庄严,它所提供你这个正报的寿命,所谓的无量光、无量寿,这件事情是超过十方净土的第一个理由。当然这个理由还不是非常重要,这个是讲果地的殊胜。第二个它因地的殊胜,就是它的一个临终接引的殊胜。蕅益大师说:在其他的净土,比如说药师佛的净土也是很庄严,那其他的阿閦毗佛的净土也是很庄严;但是你要去,你得个凭本事,你自己要超过三界的业力,简单的说就是:深入正定、行重三昧,你自己要去。只有西方净土,「是人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你念他的佛,他来到娑婆世界,开导安慰,使令你「心不贪念、意不颠倒」,把你带到净土去,这一点是西方净土很特色的地方。就是说你今天要去参访一个长老,那你自己要去参访他;这个长老,他来到你这个地方带你去,这临终的接引这个愿是非常重要的。针对我们临终的一个错综复杂的凡夫,有弥陀的接引,会给我们很多的安定跟鼓励的作用,这个地方是西方净土的特色。这个地方是说,修真如三昧的一个怯弱,我们也可以兼修一相三昧。看丙五的「劝修利益分」,这当中分二科。先看第一科的「结前起后」。
丙五、劝修利益分丁一、结前起后
已说修行信心分,次说劝修利益分。如是摩诃衍诸佛秘藏,我已总说。
这个「结前」,就是前面的「信心分」已经说了,未来我们应该说明修习本论的功德利益。「如是摩诃衍诸佛秘藏,我已总说」,这个「摩衍诸佛秘藏」,是一个大乘的不共法门,不共于二乘的法门。这个诸佛秘藏,蕅益大师说:诸佛不可思议的法门,一言以蔽之就是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有二种:一个是念自性佛,向内安住的真如三昧;一个是念他方佛,是修一相三昧;当然你也可以修自他不二的法门。总之,诸佛秘藏那是密宗说的金刚乘,这是念佛法门,不管念自性佛、念他方佛,这都是大乘的不共法门。看「丁二」的「正说劝修」。这个地方先作一个「总劝」,再作别劝。先看「总劝」:
丁二、正说劝修戊一、总劝
若有众生,欲于如来甚深境界,得生正信,远离诽谤,入大乘道。当持此论,思量修习,究竟能至无上之道。
这个地方是把大乘的因果作一个总结,从大乘的果报来说呢,我们一个初心菩萨对佛陀的甚深法界,要生起大乘的信心,远离这样的一种疑惑跟邪执,成就大乘的种姓,这是大乘的功德。应该怎么办呢?「当持此论,思量修习,究竟得至无上之道。」就是本论的宗旨,它能够使令我们对大乘的甚深功德,远离邪执诽谤,成就大乘正信,而步入大乘的功德,这是一个总劝。再看戊二的「别劝」,别劝当中分二段:先说明「修学」的「功德」,再说明诽谤的过失。先看它的功德。
戊二、别劝己一、修学功德
若人闻是法已,不生怯弱。当知此人,定绍佛种。必为诸佛之所授记。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于一食顷,正思此法。过前功德,不可为喻。复次,若人受持此论,观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得说。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叹其功德,亦不能尽。何以故?谓法性功德,无有尽故。此人功德,亦复如是,无有边际。
我们先分二段,先作一个别释,再作总结。别释当中,分成闻、思、修三种功德,先看闻慧的功德。我们听闻大乘佛法这个一心、二门、三大的道理,而生起大乘止观,假设对这样的传承,「不生怯弱」,你能够信心具足,欢喜好乐,直下承当,这个人有什么好处呢?「定绍佛种」,就是你这个大乘种姓特别坚固,套一句印光大师的话:「王子坠地,功超群臣。」虽然你还有无量无边的恶法要断,你还有无量无边的善法还没有成立,但是你的种姓已经是佛的种姓了,这一点谁也不能否定,这是成就大乘种姓,这是闻慧。第二个思慧。「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使令他们断除恶法,修习「十善」,这功德很大。但是呢「不如有人,于一食顷」当中,来思惟这个一心、二门、三大的道理,而生起大乘的止观,这样的功德,是「不可为喻」的。这个地方我们先说明一下:虽然十善法很多,你教导这么多众生修十善法,但是你比不上一食之顷来思惟这样一个大乘的圆顿法门。就是说我们前面断恶修善的法门,它本身没有返妄归真的力量,它只是在心中积集一些善业,如此而已。但是我们如实的观照无住而生心,这样大乘止观,它有返妄归真。就是说你这个生命的流转,是从根本上的改变,这个地方就有所不同,这个思慧,这个功德就更深刻了。「复次,有人受持此论,观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得说。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叹其功德,亦不能尽。」这个成就修慧了。就是你对大乘止观,观察修行到什么境界呢?乃至于「一日一夜」,那这个地方就成正定了,这种功德不要说是凡夫没办法宣说,十方诸佛都没办法宣说。为什么呢?「何以故?谓法性功德,无有尽故。此人功德,亦复如是,无有边际。」因为你功德是随顺于清净的真如法性,法性是时空无尽的,所以你这种功德也是时空无尽的。这个地方是赞叹我们受持大乘止观的一个殊胜利益,这以下说明「诽谤」的「过失」。
己二、毁谤过失
其有众生,于此论中,毁谤不信,所获罪报,经无量劫,受大苦恼。是故众生,但应仰信,不应诽谤,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断绝一切三宝之种。以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萨,因之修行,得入佛智故。
这个地方,先说明诽谤的过失,对于本论的不思议境,我们不要「诽谤不信」。当然不相信是可以接受,但是不要出言诽谤,这样的诽谤的过失,是「经无量劫」,这个时间很长,而且无量劫当中受大苦恼,苦恼也特别大。所以我们对于这个不思议法门,刚开始「仰信」,仰信就是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为什么要仰信呢?因为我们诽谤,害了自己,也害了一切众生,这当中的理由是「断绝一切三宝之种」。这个地方蕅益大师的解释我作一个说明,就是说众生之所以能够离苦得乐,是仰仗三宝的住世,众生才有光明,而这个住持三宝的生起,必须有理体三宝。就是说三世诸佛因为证得真如三昧的理体三宝,才能够从理体当中生起应化身,来建立世间的住持三宝。你现在诽谤呢,是直接破坏三宝的根本、三宝的种。没有理体三宝就没有人能够成佛;没有人成佛,就没有人来到世间来成就住持三宝,这种过失,蕅益大师说:比你造五逆十恶还重。因为你破坏世间住持三宝的根本,也就破坏世间的光明。这以下再作一个总结:「以一切如来,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萨,因之修行,得入佛智故。」三世诸佛是依止这个法门而成就涅槃,一切的菩萨也慢慢的在这个法门当中修学而趋向于佛智。这个地方是劝我们应该要仰信,不要诽谤。戊三的总劝。
戊三、结劝
当知过去菩萨,已依此法,得成净信。现在菩萨,今依此法,得成净信。未来菩萨,当依此法,得成净信。是故众生,应勤修学。
这个地方是说明这个法门的传承,是不随时空而有所变化的,过去菩萨是这样子学,我们现在的菩萨也这样子学,经过无量劫的菩萨也根据这个这样学,你别无选择,这个传承的法门是不会因为时空而有所改变的。看甲三的「结施回向」。
甲三、结施回向
诸佛甚深广大义 我今随分总持说 回此功德如法性 普利一切众生界
前面马鸣菩萨把诸佛菩萨大乘止观的「甚深广大义」,已经是随顺众生的根机,这个根机特别是针对末法众生──烦恼粗重、善根浅薄,所以以这个扼要的「总持」来作一个简说。「回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众生界。」把这样一个说法的功德回向于无上菩提,回向法界众生,等
于是回向于菩提心。我们最后把它作一个「结示劝修」。
肆、结示劝修
我们修学本论,在实际的操作当中,有所谓大乘的止跟观,从止的角度简单的说它是从假入空。就是我们刚开始从这个因缘所生的假名、假相、假用的这种有相的因缘,先回归到这种真空的体性,它的意境,禅宗开悟的祖师说:
一、从假入空
心空如太空 豁然无所触 一真法界中 寂照常安住
大乘佛法所空的,它不是空掉外面的所缘境,它是空掉内心的邪执,所以他讲「心空如太空」,这个太空是一个譬喻。在这空性当中,「豁然无所触」,我不可得,法不可得,这是我们所必须要去遮遣的──我执、法执的这样一个有所得的心。但是在这个空掉的心性当中,它有它不空的功能──「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这个一真法界简单的说:是一个绝待平等的法界。在这个绝待平等,没有个体生命的平等生命当中,「寂照常安住」。现前一念明了的心性,念念的现前,这等于是真如三昧。所以我们刚开始,先从一个有相的个体生命,回归到一个无相的平等生命,所谓的「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这等于是修无住。无住了一段时间,应该要生心,从空出假。应该怎么生心呢?根据《华严经》上说:
二、从空出假
于诸惑业及魔境 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花不着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当我们能够从这个清净心再出来的时候,当然那个历练,历事练心,就是在这个凡夫的烦恼障、业障,跟这些报障的因缘当中,去成就我们大乘的解脱,所以大乘的解脱他不是离开了有相求解脱。就是莲花它是长在污泥当中,是在凡夫的烦恼障、业障、报障当中,去成就解脱。成就解脱,怎么解脱呢?这以下讲出二个方法:「犹如莲花不着水」。你应该先修出离心,这出离心就向莲花学习,它在污泥当中,它能够出离,当然能够出离就是有四念处的观照。「亦如日月不住空」,这个大悲像日月一样,普遍的去关怀这些如母有情,修大悲心。这个就是我们在本论当中学习到我们修习止观,由无住而生心,由生心而无住的一个修学宗旨。我们身为一个佛弟子,基本上我们都相信诸法是从因缘所生的,当然这个因缘也是各式各样。那如果我们有志于成就究竟圆满的佛果这个因缘,本论就会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消息,就是你要先成就无住,再生心,这个无住是最重要的。就是说如果你要求你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种种的善法,要随顺于无上菩提、随顺于真如,你要先把你的家找到。简单的说,你修行要上路,你要把你的根本找到,否则你修行就没办法上路了。本论当中如果我们细细思惟,马鸣菩萨他告诉我们一个回家的方法,就是你找到这个根本的无住法门──真如三昧,你修诸善法,都是趋向无上菩提。这一点是我们应该感激马鸣菩萨的地方。好,我们这一堂课就跟大家学习到这个地方,阿弥陀佛。
答:大乘的法门有所谓的共于人天跟二乘的法门;也有不共的法门,所谓诸佛秘密藏。本论当然所强调是大乘不共法门,就是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有二个:一个是修真如三昧,一个是修念佛三昧;一个是无相三昧,一个是一相三昧。这二个法门,我们也可以作一个简别。我们先从果地上来说,再说它的因地。从果地上来说,如果你一路修真如三昧,会有什么问题?当然我们今生修真如三昧应该没什么问题,因为这个真如三昧是谁也不能破坏的,它是金刚三昧,因为它是直接从有相到无相。所以鬼神也不能障碍你,烦恼也不能障碍你,罪业也不能障碍,你这是事实。因为从真如三昧来观察,这些都不可得。所以你入了真如三昧以后,那这是一个非常安稳的处所。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生死凡夫有这个死亡的问题。这是一个你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说你经常修真如三昧,可能你就会忽略一些生命的现实面,就是你会忽略你还有死亡这件事情。当你死掉以后,我们内心当中有这个业力,就去得果报了;得果报了以后呢,可能你对你的修行就会中断,这是一个问题,就是你要面临死亡。如果我们今天的寿命就像净土无量无边阿僧袛劫,那你修什么都好,因为你成佛有三大阿僧袛劫,三大阿僧袛劫你再怎么懈怠,你也不要用到无量无边阿僧袛劫吧。但是问题是:我们的生命只有70岁80岁!这个分段生死,在我们凡位的菩萨修大乘善根,这件事情是个非常严重,我们要去面对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来生只有二个选择:我们不能到涅槃去,你要嘛在秽土继续的流转,你要嘛到净土去,就是二个选择。就是我们相信有来生,来生你一定要作一个规划,生命的规划。然而你要是说在三界继续流转,那这件事情谁也不敢说,譬如空中的羽毛「可上可下」,你这个羽毛要飘到哪里去,谁也说不准,我们只能够说祝福你了。你要求生净土,就是有这个好处,第一个保证你不到三恶道去,第二个你保证见到佛陀。你有任何疑惑,你有任何遮障,你的病再重,你看到好的医生,就不怕,他有方便力。这件事情你要想一想。当然你一天到晚修真如三昧,我经常在思惟,一个人经常修真如三昧,会忽略一些生命的现实。我相信很多人会有这种感觉:你在无相三昧待久了,你好像对这个生死的害怕轻薄,但是你对它害怕轻薄,它还是存在。所以我们有时候也要想一想这个生命的规划,你来生应该怎么办?既然有来生,你就应该作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抉择,你应该在秽土继续流转,或者到净土去比较好,这是你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好,假设你决定求生净土,你认为这件事情对你非常重要──为菩提道,求生净土,我们从一个比较现实的角度,忆念弥陀的圣号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说一切法因缘生,你今天栽培什么因缘,它就什么果报。当然真如三昧是成就大乘善根,那是一个非常长远的布局。但是就着来生求生净土的角度,你忆念弥陀的圣号,临终蒙佛的接引,这是一个所谓的你短期要达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所以到底我们应该偏重真如三昧,或偏修念佛三昧?这就是你应该把你的目标订出来,你才知道你的有限生命当中,你要把比较多的精神体力放在哪里,就是说你是由目标来引导你的修行。反正你今生能够用的精神体力就这么多,你扣掉吃饭、睡觉、杂务,你的时间就这么多,你如何来规划你这些时间,来规划你长远的菩提道,这就是你自己要去规划的。当然生命就是一个抉择,你这样子抉择,你就承担你的抉择,我们很难说谁好谁坏,但是要想清楚你该怎么走,你再去做,这个是比较好的方法。如果说你今天我们害怕退转,来生真的是充满了不确定,我们应该先到净土去,这个时候你也可以兼修真如三昧,但是你也要偏重念佛三昧,因为这个感应道交,你一定要忆念的圣号,才能够从产生感应道交,这个不是单方面的。所以念佛三昧,从临终的忆佛、念佛,要从平常的栽培,那这件事情你就不能忽略了。所以说你在规划你今生的修学,你要先规划到来生,就是你来生要到哪里去,你就知道你今生应该要积集什么样的资粮,你这样子规划会比较完整。你成佛之道应该怎么做?你先规划完你再去走,那就知道你应该如何做取舍了,你在这个有限的精神体力如何作取舍,这个问题诸位应该也就会知道你应该怎么做。好,我们这堂课跟大家学习到这个地方。好,弥陀阿弥陀佛,回向。
佛经,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讲记_净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