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荨麻疹

    1.正虚邪实,微风可除,若施巨风,助邪伤正
    岳××,女,35岁。
    大小不等的风团样损害,时发时止8年多。医诊荨麻疹。先以西药治疗4~5年无效,后以中药祛风散寒,燥湿活血,养血活血,清热凉血等剂治疗4~5年亦无效。细审其证,全身反复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样损害,搔抓时即片片出现,高出皮肤,奇痒,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且时见胃脘满痛,舌苔白,脉浮紧。综合脉证,思之:脉浮紧者,风寒也;腹胀满者,寒湿也。表里俱病,治宜祛风散寒,理气温中同施。处方:羌活3克,防风3克,荆芥3克,川芎10克,厚朴1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僵蚕10克,蝉蜕10克,藿香10克,清茶l撮。
    服药4剂,痒疹大减,由每日发病1~2次,减为一周发病1次,且痒疹明显减少;继服10剂。追访2年,未见复发,愈。
    某医云:此病余久用消风散治之,然每次药后非但不减,而且更加严重者何也?答曰:羌活、防风、荆芥用量均在10克以上,余仅用3克以下。医云:何以知之?答曰:此病已患8年余,正虚邪实,稍予祛风则伤卫阳而风邪反人,稍多补正则郁卫气,故余仅用羌活、防风、荆芥之微剂于补剂之中,使其祛邪而不伤正。今你用消风散而使病情加剧者,必重用祛风除湿之药,故知你必用羌活、防风、荆芥均在10克以上也。医云:果如是也。
    2.脉缓病脾,脾虚夹风,实邪内结,治其太阴
    耿××,男,成。
    遇冷或食刺激性食物、饮酒后,即全身奇痒,起疹,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6~7年。医诊荨麻疹。先予西药治疗数年不效,继又予中药祛风散寒、养血祛风、散风除湿清热2~3年亦无明显改善。细审其证,除荨麻疹反复发作外,并偶见胃脘痞满不适,大便时干,舌苔薄黄,脉缓。综合脉证,思之:脉缓者,湿盛脾虚之脉也,脾虚、湿盛之脉又不见脾虚湿盛之内证。必所谓之太阴表证也,仲景于《伤寒论》太阴篇列桂枝大黄汤方以治太阴外感,何不予之。处方:桂枝10克,白芍20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7个,大黄3克。
    服药10剂,愈。
    3.脾虚肝郁,清阳失升,风邪闭郁,寒热夹杂者,健脾疏肝,升阳益胃,疏风解郁始解
    高××,女,46岁。
    胃脘疼痛,荨麻疹反复发作30多年。医诊慢性胃炎、荨麻疹。先用西药久治不效,继又配合中药疏肝和胃、健脾温中、活血养血、疏风解表、燥湿清热、凉血活血等治疗亦无效果。最近3年以来,胃脘胀痛和荨麻疹的发作日渐严重,尤其是近4个月来,胃脘一直持续的胀痛不止,荨麻疹此起彼伏,从不彻底消退。细审其证,除胃脘胀痛,荨麻疹外,并见心烦心悸,口苦咽于,全身俱痛,舌苔薄白,脉浮弦紧。综合脉证,思之:久病而脉浮者,气虚也;浮紧并见者,表寒也;弦者,肝脉也;弦紧并见者,滞也。综合脉证论之,乃脾虚肝郁,清阳失升,风寒闭郁所致也。治宜健脾疏肝,升阳益胃,疏风散寒。处方:黄芪15克,甘草10克,党参10克,黄连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防风6克,羌活6克,独活6克,柴胡10克,白芍10克,生姜3片,大枣5个。
    服药1剂,症无进退,继服第2剂后约l小时胃脘疼痛加剧,2小时后,除胃脘仍持续疼痛外,并发现全身奇痒,稍一搔抓,即皮疹连片,但至2个半小时后,突然胃脘胀痛与全身皮疹均全部消失。为巩固效果,又以上方2剂内服,愈。
    某医云:患者何以药后脘痛加剧而皮疹增多?答曰:此药后正复邪却之象也。本病久病正虚邪微,正不胜邪,稍得药力,正气稍复,欲驱病邪,正邪交争,欲作战疹,乃至正复邪却,皮疹突现,病即解矣。此与战汗之作同一意也。
    4.湿郁夹风,散风湿存,其病加剧
    呼××,男,成。
    胃脘疼痛,全身荨麻疹反复发作5年多。医诊慢性胃炎、荨麻疹。先用西药久治不效,继又配用中药祛风散寒,温中健脾等剂病情日重。细审其证,胃脘痞满,隐隐作痛,全身皮疹散在不多,舌苔薄白,脉濡缓。综合脉证,思之:脉濡缓者,脾土不足,湿郁不化,清阳失升,风邪内扰也。治宜健脾除湿,理气和胃,散风升阳。处方:羌活3克,防风3克,荆芥3克,川芎10克,厚朴10克,党参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僵蚕3克,蝉蜕3克,藿香10克。
    服药4剂,胃脘满痛,荨麻疹均明显好转,继服20剂,诸证消失,愈。
    某医云:为什么你用消风散而治愈。我用消风散而加剧?答曰:本证是一个以脾气不足,湿郁不化,清阳不升,稍兼风邪的证候,治疗起来必须以健脾和胃,理气升阳为主要治法。至于风邪问题,也只能在健脾的基础上微去风邪,否则若过用风药必使正气更虚而风邪不除。加之本证内夹湿邪,前人虽有风能胜湿之论,但过用散风则必风气去而湿气在,使风邪加剧。你所用之消风散风药量大而除湿扶正量小,故使病反剧,今余用小量之风药微祛风邪,故正复邪却而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