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慢性肾小球肾炎

    1.夹杂微疾,不分性质,以寒作热,以寒作虚,久治不愈
    宋×,男,14岁。
    慢性肾小球肾炎,时肿时消,反复感冒4年多。医始以西药治疗2年多效果不著,后又配合中药治疗1年多仍无明显效果。特别是近1年来,身体特别虚弱,汗出畏风,纳呆食减,疲乏无力,睡眠时经常汗透枕巾,稍有不慎即发生感冒,一感冒少则20天,多则1—2个月不愈。审视其证,头汗渍渍而出,疲乏无力,纳呆食减,口干咽痛,脘腹微满,尿蛋白++,红细胞少许。审视所用之药,除西药外,中药有补气养血、清热解毒、活血利水、敛汗固表等,然不是不效,就是使病情加重。综合脉证,思之:自汗者多为气虚,然补气补阳均不济事,又思本病之汗出仅多见于头,头汗者,医家多称灯笼头。论其虚者虽有,而论其实者多见,实者或为瘀血,或为积滞,今见其胃脘痞满者当为食积,且其食后即汗出亦符合食积之证耳。内有食滞,则脾胃失其斡旋升降之能事,升降失职则肺不敷布,而卫气不固,故治者应先消积、理气、解表。处方:苏叶6克,桔梗10克,枳壳10克,陈皮10克,蝉衣10克,槟榔10克,黄芩6克,甘草3克,神曲10克。
    服药1剂,感冒已愈,且头汗亦减,复与升阳益胃调理,精神、食欲逐渐好转。其后乃遵此法,感冒则予上方,不感冒则用升阳益胃,调理半年,果愈。
    2.表里合邪,三焦郁热,反作虚治,久久不愈
    刘×,男,15岁。
    在1年前的一个下午,突然出现全身不适,眼睑轻度浮肿。家属认为是感冒,用了一些感冒药即症状消失。但1个月之后,又突然发现全身浮肿,尿少。经某院检查发现尿蛋白(卅),红细胞3—5个,白细胞1—3个,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经中、西药治疗10个多月后,浮肿虽已消退,但尿蛋白却一直维持在(+++一++++)之间不见改善。细审其证,除咽喉干痛之外,余无任何不适感,舌苔白,脉浮稍数。再询其所用中药有补气养阴者,有活血逐瘀者,有清热解毒者,有养阴补肾者,有收涩固精者,然其效均不著。综合脉证,思之:久病者多虚,久病者多瘀,此病之常也,故多以补益、活血而获愈。本病证之变也,故以补益、活血而不效。其变者何?从脉、舌辨也。又思:本病气色、症状均无虚证,说明经过治疗已不虚也。脉浮者,病在表也,在心肺也;数者,热也。咽喉者,肺胃所主也。证脉合参,乃肺胃郁热,表里同病耳。为拟解表清里,疏理三焦。处方:蝉蜕10克,僵蚕10克,连翘10克,片姜黄10克,大黄1克,紫苏6克。
    服药30剂,咽喉干痛消失,尿蛋白降至(+一++),红细胞消失;继服25剂,诸证消失,愈。
    3.气阴两虚,湿热内蕴,但从补正,其效不著
    晋××,女,32岁。
    慢性肾小球肾炎反复急性发病5年多。医予西药治疗后,浮肿虽然已经大部消退,但下肢浮肿,腰酸腰困却一直不见改善,为此又配合中药补肾之剂治疗2年多,不但症状不见改善,反而急性发作更加频繁。细审其证,除典型的库欣综合征的特点外,并见其下肢浮肿,舌苔黄白而腻,脉虚大滑数。综合脉证,思之:虚大之脉者,气阴俱虚也;滑数者,里热也。舌苔黄白腻者,湿热也。合之于症,乃气阴俱虚,湿热内蕴也。前方之不效者,补肾有余而补气不足,补益有余而除邪不足。因拟补气养阴,利湿清热。处方:黄芪15克,当归6克,麦冬10克,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生地15克,苍术10克,土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
    在一方面逐步减少激素用量的情况下,服药2个月,下肢浮肿,腰酸腰困好转,但尿蛋白不见改善;至服药4个月时,曾感冒1次,但尿蛋白却减至(+);服药5个月时,尿蛋白消失,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