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吴茱萸汤方

    (正解见下厥阴病中)成注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吴茱萸。生姜之辛。以温胃。人参大枣之甘。以暖脾内台方议云。吐利。手足逆冷者。寒 气内甚也。烦躁欲死者。阳气内争也。以吴茱萸能下三阴之逆气为君。生姜能散气为臣。人参大枣之甘。能缓气和调者也。故用之为使以安其中。愚以中气安。则吐 利自止。此惟寒中少阴。胃虚吐利者宜之耳。
    武陵陈氏云。吴茱萸汤之用有三。阳明食谷欲呕用之。少阴吐利用之。厥阴干呕吐涎沫者。亦用之。故本草称其入太阴少阴厥阴。以散三经之寒。其 性最烈。而其效最捷也。抑有说焉。茱萸虽属三经。而温中下气。治胃冷吐利腹痛为专功。要之吐利之证。未有不关乎胃者。故此汤先定胃气。且夫吐利至于欲死。 此其证之急为何如哉。急证当以急治之。虽桂附之辛。其性犹缓。不如茱萸辛温大热。急能泄邪定胃。故用茱萸最多。而以生姜之辛散为辅。吐利既甚。中气大伤。 非用人参。则无以奠安中土。生姜大枣相合可以和脾而安胃。然参枣之用差少。不及一物之半。因其势以为权衡。岂非欲泄少阴之邪。先以定胃为急乎。至于真武通 脉四逆诸方。亦治利治呕。则以或吐或利。不如是之急。故其法亦异也。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此条病。乃少阴下利。宜温发之证。病初起。寒邪便中少阴而下利。此寒邪不独在经而入脏矣。肾虚无火。不能制水。故下利。用白通汤者。成注云。温里以散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