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喜汗第五

    《巢氏病源》小儿头身喜汗出候:小儿有血气未实者,肤腠则疏。若浓衣温卧,腑脏生热,蒸发腠理,津液泄越,故令头身喜汗也。
    钱乙云:喜汗者,浓衣卧而额汗出也。止汗散主之。(方见本门。)又六阳虚汗上至头、下至项,不过胸也,不须治之。
    《婴童宝鉴》:小儿汗出喜惊,舌上白者,衣浓伤热也。
    《玉诀》治小儿血热,若病夜间有汗,皆因抱损,抱得胸膛热传与脾,脾传气、气传血。血家既热,内被淳阳气抱却升,即化而为汗。头发者,血之余,血为根,发为苗。血家既热,头发作穗;血家既热,浑身黄瘦;血家既热,夜间汗出,此病也,不为盗汗。宜凉胃散。(方见本门。)
    《形证论》:小儿多盗汗,睡起即成迹。医者谓骨蒸,用柴胡药非是,宜服饮心气药即瘥者。心之液为汗,小儿缘惊,心气不收,故多汗。
    《婴童宝鉴》小儿衣浓伤温歌:
    衣浓伤温损令儿,热蒸津液透肤皮,致令身体并头上,汗出如珠滴湿衣。
    《千金》治少小头汗出,二物茯苓粉散方。《圣惠》同,亦治盗汗。
    茯苓 牡蛎(各四两)
    上治下筛,以粉八两,合捣为散。有热辄以粉汗,即自止。
    《外台》治心藏热之所感有汗。宜服犀角饮子方
    犀角(三分) 茯苓(四分) 麦门冬(六分) 甘草(二分,炙) 白术(一分)
    上五味切,以水九合,煎取四合,分再服即定。又加龙齿四分佳。
    钱乙止汗散方
    上用故蒲扇灰。如无扇,只将故蒲烧灰、研细。每服一、二钱,温酒调下,无时。
    《玉诀》治小儿多汗。凉胃散方
    青黛 马牙硝 大黄(蒸。各半两) 甘草(炙,一分)
    上为末。每服半字,蛤粉水下。
    《王氏手集》香粉散 治理虚疏病,常多汗。每用少许扑有汗处,频使不妨。
    牡蛎(火 通赤研为粉。一两) 甘松(半两,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