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辨咳嗽

    夏禹铸曰。前书只说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气侵肺。皆令人嗽。又曰。五脏六腑皆有嗽。非独在肺。此仅言咳嗽之大纲。卒未透发。六淫侵肺之颜色。与脏腑俱嗽之分别。余忆其故。必从大方脉书上采来。惟照脉论症。故不说到六淫侵肺的颜色。亦未分疏脏腑致嗽的根由。即言一一形症。俱属模糊。余把六淫侵肺脏腑皆嗽这八个字上。一一体出形色。历药不爽。若风寒湿三邪侵肺。其候面白而畏风。烧热而无汗。或头疼。或鼻流清涕。唇色晦暗。痰涎白色。或滑而易出。小便清长。便知为风寒与湿气所侵。宜用疏风顺气汤。或清肺饮。去白术。加防风。便愈。
    火侵肺嗽。与火炎无制相同。方见后。若燥侵肺嗽。其候头面汗出。寒热往来。皮肤干燥。皮疮瘙痒。大便闭结。痰涎胶粘。治宜润肺清金之剂。用麦冬、贝母、冬花、黄芩、防风、麻仁、甘草、赤芍、陈皮。暑气侵肺而嗽。其候口渴唇淡。治宜香薷、浓朴、扁豆。加冬花、麦冬。至于六淫皆嗽之说。殊属大概。余着实穷究。六淫之外。嗽又有五。一顺传。一逆克。一反侮。一隔经传染。一水火不相交济。
    顺传之嗽在脾。脾不能生金。金无土养。故嗽。汉武帝金钟自鸣。东方朔曰。土其母也。母丧则子鸣。出必有崩者。久之。蜀郡有奏山崩。以此悟之。脾虚肺嗽。乃一定之理。其候唇口惨白。气弱神疲。小便清短。大便或溏泻。淡淡白色。便知脾嗽。治用六君子汤自愈。
    逆克之嗽在心。心火盛。则金被火伤而嗽。试观冶人烁金。火烈而金跃。息火则金安。火克金沸。亦一定之理。其候舌红唇燥。小便赤涩。口气蒸手。便知心火克金。法惟泻心。用贝母、陈皮、甘草、黄连。木通、杏仁、麦冬、五味等分。灯心引。煎服三四剂。自愈。
    弱克之嗽在肝。肝有制伏。肝始不旺。如肺弱木强。侮金。则肺乃被侮而嗽。肝侮肺嗽。又一定之理。其候目勇口苦。宜用白芍、柴胡、冬花、五味、枳壳、半夏、甘草等分。煎服五剂自愈。
    水火不相交济之嗽。由肾水不能上升。则火炎无制。乃上刑肺金而嗽。犹之易之未济。离火居上。坎水居下。水不得火而无功。火不得水而功亦无所施。水火不相交。故不各得其用。若既济。则为有用矣。况五行惟火最烈。
    岂止嗽耶。其症涕唾带血。甚至血溢。治用滋阴降火汤。二三剂自愈。屡治屡效。案难悉载。
    隔经传染之嗽在胃。胃有热因染乎肺而嗽。肺胃各经。顺传不到。逆克不及。又不相侮。胡为亦嗽。乃由胃肺逼邻。胃司食入。肺司气出。出入虽不同途。却共呼吸门户。胃热熏蒸。波及肺窍。所谓失火殃鱼。亡猿灾木者是也。其候唇红口红作渴。气出大热。治用石膏、冬花、麻仁、五味、甘草。
    以上诸嗽。如喘。加麦冬、天冬。如咳有声无痰。加杏仁、防风。有声有痰。加半夏、枳壳。
    余于本经咳嗽外。复将此五种。旁引曲喻。无非为嗽。虽出自肺家。而却有隔经之嗽。理实虽明。故不惜多方以譬明耳。幸毋以卮言罪我。
    江平世业医道。地距四十余里。一孙咳嗽。自药不应。以形色札白之余。并来药单。乃泻肺之味。掳曰。面舌唇口皆红。小便赤色。余札复。示以泻心之剂。后闻三剂愈。此心火刑金。泻心救肺之一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