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少阴病证论第五

    少阴病,欲吐而不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虚故引水自救。小便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其人小便白者,下焦虚寒不能制溲,故白也。夫病,其脉阴阳俱紧,而反汗出,为亡阳,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少阴病,脉紧者,至七八日下利。其脉暴微,手足反温,其脉紧反去,此为欲解。
    虽烦下利,必自愈。
    少阴病,下利,若利止,恶寒而踡,手足温者,可治。
    少阴病,恶寒而踡,时时自烦,欲去其衣被者,可治。
    少阴病,恶寒,踡而利,手足逆者,不治。
    少阴病,下利止而眩,时时自冒者死。
    少阴病六七日,其人息高者,死。
    少阴病,其人吐利,躁逆者,死。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踡,其脉不至,其人不烦而躁者死。
    少阴病,下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服汤药,其脉暴出者,死。微细者,生。
    下利,手足厥,无脉,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者是。
    少阴病,其人吐利,手足不逆,反发热,不死。脉不足者,灸其少阴七壮。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其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下利,有微热,其人渴。脉弱者,今自愈。今,即也。
    下利,脉数,若微发热,汗自出者,自愈。设脉复紧,为未解。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强痛,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必便脓血。喉痹为少阴病,便脓血亦为少阴病。叔和以此诸条,次于《厥阴篇》,误。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下利。厥利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恐为除中。食之黍饼而发热者,而发热者。“而”字原误“不”,今改正。因古字“而”“不”二字形近,故易致误也。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
    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与黄苓汤复除其热,腹中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为除中,必死。
    伤寒,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伤寒,厥逆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者,生。其人汗出,利不止者,死。但有阴无阳故也。
    伤寒,发热,下利至厥不止,死。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为可灸少阴厥阴,主四逆。
    诸下利皆可灸足大都五壮。一云。七壮。商邱、阴陵泉皆三壮。
    伤寒六七日,其脉微,手足厥,烦躁,灸其厥阴。厥不还者,死。
    伤寒,下利,厥逆,躁不能卧者,死。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其人脉反实者,死。
    少阴病,八九日而一身手足尽热,热在膀胱,必便血。
    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其后必便血。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此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是也。直视,谵语,喘满,死。若下利者,亦死。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为下厥上竭,为难治。
    少阴中风,其脉阳微阴浮,为欲愈。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尽寅。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