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虚证类

    虚劳
    虚劳之证,精神气血俱被损伤是也。盖肾藏精,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肾受伤而精病,精病则遗泄而不秘。心受伤而神病,神病则惊怯而不安。肺受伤而气病,气病则痞塞而不宣。肝受伤而血病,血病则凝瘀而不流。然四维之病,总由中气虚败有以致之也。会仲景建中之义,则治劳证得其要领矣。
    如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以小建中汤主之,或以当归建中汤主之。如虚劳里急诸不足,以黄 建中汤主之。如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以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如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以八味肾气丸主之。此统治之法也。
    如精遗神惊,气郁血脱,及咳嗽不寐等证,再于各专门,求方治之。
    小建中汤
    (方见咳嗽)
    当归建中汤(方见《金匮》)
    黄 建中汤
    即小建中汤加黄 ,如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如脾虚不足,宜补气者,加半夏。
    桂枝龙骨牡蛎汤
    桂枝(三钱) 白芍(三钱酒炒) 生姜(三钱) 甘草(二钱炙) 龙骨(三钱)牡蛎(三钱) 大枣(四枚) 水煎大半杯,温服。 如下部有寒,干姜、附子均可加。
    八味丸
    (方见脚气)
    炙甘草汤(方见伤寒)
    精遗
    精藏于肾,而交于心,则精温而不走。若精不交神,乃病遗泄。其原由于肝脾之不升,乙木升而化火,己土升而生木,木火生长,阳气发达,阴精和煦,故不陷流;一自脾湿不升,木失生长之性,是以下郁而为疏泄,法宜暖水培土,清风木而去其郁,则精自不泄矣。以玉池汤主之。
    玉池汤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芍药(三钱) 龙骨(二钱) 牡蛎(三钱) 附子(三钱) 砂仁(一钱炒研去皮) 水煎大半杯,温服。如湿旺木郁,而生下热,倍茯苓、白芍、加泽泻、丹皮,不可谬用清凉,以败脾肾之阳。
    秘元煎
    此方专固心脾。 人参(三钱) 白术(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山药(三钱)远志(二钱) 枣仁(三钱) 五味子(二钱) 芡实(三钱) 莲肉(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神惊
    神藏于心,而交于肾,则神清而不摇。若神不交精,乃生惊悸。其原由于胆胃之不降,甲木降而固水,戊土降而收金,金水秘藏,阴气收敛,阳神静谧,故不摇荡。一自胃湿不降,火失封蛰之性,是以上炎而生烦扰。法宜降土清木敛相火而固其根,则神自不摇矣。以金鼎汤主之。
    金鼎汤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 芍药(三钱) 龙骨(三钱)牡蛎(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如上热者,倍芍药以清胆火。下寒者,加附子以温肾水。若病重年深,奔豚凝结,少腹坚硬澌寒,此阴邪已盛,缓用附子,当燥土去湿,调其脾胃,后以温燥之药,熬膏贴之。详载黄氏奔豚证中。
    气证
    气有肝肺之分,肝气宜升,肺气宜降,肝气不升则滞结于脐腹,肺气不降则痞塞于心胸,则气病矣。
    然肝不自升,必赖脾以升之,肺不自降,必赖胃以降之。如中土湿盛,脾不升则肝陷,气积于脐腹左协,宜补肝脾以升之。胃不降则肺逆,气积于胸膈右胁,宜泄肺胃以降之,此化积调气之法也。如积在脐腹左胁者,以达郁汤主之。如滞在胸膈右胁者,以下气汤主之。
    达郁汤
    桂枝(三钱) 鳖甲(三钱醋炙焦研)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砂仁(一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下气汤
    甘草(二钱)半夏(三钱) 五味(一钱) 茯苓(三钱) 杏仁(三钱炮去皮尖) 贝母(二钱去心) 芍药(三钱) 橘皮(二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血证
    肝主藏血,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家之所灌注也。但木性善达,如水寒土湿,生气不达则血瘀矣。如木郁风动,疏泄不敛,则血脱矣,血瘀则凝滞不行,必至枯槁。其肌肤血脱,则泛滥无归,必至流溢于上下。总由中气颓败,有以致之也。如血瘀不行者,以破瘀汤主之。如血脱于上而为衄血者,缘火泄金刑,气伤血沸,以仙露汤主之。如血脱于上,而大吐瘀血者,缘中下湿寒,凝瘀上涌,以灵雨汤主之。如血脱于上,而零星吐红鲜者,缘土湿胃逆,肺家不无上热,以白茅汤主之。如血脱于下,而为便血者,缘水土寒湿,木郁风动,以黄土汤主之。如血脱于下,而为溺血者,木郁尤甚,以宁波汤主之。如阴虚有火而吐血者,以六味地黄汤主之。如阳虚有寒而吐血者,以甘草干姜汤主之。如吐血穷极者,以当归补血汤主之。
    破瘀汤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桂枝(三钱) 川芎(三钱) 桃仁(三钱泡去皮尖)生姜(三钱) 当归(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仙露汤
    麦冬(三钱) 五味(一钱) 贝母(三钱) 柏叶(三钱) 甘草(二钱) 芍药(三钱) 杏仁(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如胃逆须加半夏;如因中下湿寒,当加干姜、茯苓;如大衄之后,气泄阳亡,厥逆寒冷,宜加参 姜附以续微阳;清润之药,切不可用。
    灵雨汤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干姜(三钱炮) 柏叶(三钱) 丹皮(三钱) 贝母(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如气虚加人参。下寒甚者蜀椒、附子,亦当大用。其零星咯吐,红鲜不凝,虽有上热,亦非实火,稍加麦冬,略清肺热,不可过用苦寒也。
    又方治吐血有寒者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半夏(三钱) 干姜(二钱炮) 丹皮(三钱)牡蛎(二钱) 桂枝(三钱) 白芍(三钱) 水煎服。
    白茅汤
    杏仁(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贝母(二钱) 茅根(三钱) 芍药(三钱) 丹皮(二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如相火极旺,宜加黄芩而倍芍药。若上热不敌下寒之剧,当大温水土。清润诸法,切不可用也。
    黄土汤
    甘草(二钱) 白术(二钱) 干姜(二钱) 阿胶(三钱) 地黄(三钱) 黄芩(二钱) 灶中黄土(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宁破汤
    甘草(二钱) 芍药(三钱) 阿胶(三钱)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栀子(二钱) 发灰(三钱猪脂煎研) 水煎大半杯,温服。若瘀血紫黑,累块坚阻,加丹皮、桂枝之类行之。用导赤散尤效。
    六味地黄汤
    熟地(三钱) 山药(三钱) 山茱萸(三钱)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丹皮(三钱)
    加柏叶(三钱),水煎大半杯,温服。
    甘草干姜汤
    干姜(二钱炮黑) 甘草(四钱生) 水煎大半杯,温服。
    当归补血汤
    (方见头痛)
    脱证
    阳自右降,降于下而化浊阴。阴自左升,升于上而化清阳。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是阴阳互相为根也。
    而要其升降之权,总在于脾胃。一自脾气不升,则精血驰走而阴脱。《经》曰:脱阴者目盲是也。一自胃气不降,则神气飞腾,而阳脱。《经》曰:脱阳者见鬼是也。如阴脱者,以乌肝汤主之。如阳脱者,以兔髓汤主之。如虚病元阳将脱者,以参附汤主之。如少阴气厥不至者,以地黄饮子主之。
    乌肝汤
    甘草(二钱) 人参(三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首乌(三钱蒸) 芍药(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兔髓汤
    甘草(二钱) 人参(三钱) 五味(一钱) 半夏(三钱) 龙骨(二钱 研) 牡蛎(三钱研) 元参(三钱) 附子(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参附汤
    人参(一两) 附子(五钱制) 水煎大半杯,温服。
    地黄饮子
    肉桂 附子 肉苁蓉 茯苓 熟地 麦冬 五味子 远志 菖蒲 石斛 山萸肉巴戟肉(各一钱) 薄荷叶(四分) 水煎大半杯,温服。
    盗汗自汗
    阴虚盗汗。盗汗者,时常发热,睡时出汗,醒时即收也。阳虚自汗。自汗者,时常畏寒,动静皆有汗也。然阴阳互根,又有不可泥者。盗汗亦有阳虚,自汗亦有阴虚者。如汗出喘甚,汗出脉脱,汗出身痛,汗出发润至巅,汗出如油,汗出如珠,此六者皆不治之证也。如汗出属阴虚者,以叶氏方主之。
    如汗出属阳虚者,以参附汤主之。如阴阳俱虚者,以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如肾水上泛,汗出不止,名曰亡阳,以真武汤主之。
    叶氏方
    人参(二钱) 熟地(三钱) 五味(二钱) 甘草(二钱炙) 湖莲(二钱) 茯神(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参附汤
    (方见脱证)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附子(三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真武汤(方见痰饮)
    不寐
    不寐之证不一,有劳病虚烦不得眠者,缘土湿胃逆,相火浮动,以扰乱神魂而不得安,以酸枣仁汤主之。又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以司昼夜之开阖。今有厥逆之气,客于五脏六腑,抗卫气于外,使之行于阳,不得入于阴,故目不得瞑,以半夏秫米汤主之。又有水气停滞于胸中,郁成湿痞,近而欺凌宫城,心神烦扰而不得眠者,以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酸枣仁汤
    酸枣仁(八钱生用不研) 甘草(一钱半) 知母(三钱) 茯苓(三钱) 芎 (一钱半)
    水三杯,先煮酸枣仁至二杯,入诸药,再煎至八分服。
    半夏秫米汤
    半夏(五钱) 秫米(一茶杯) 以长流水扬数百遍,煎大半杯,温服。
    小半夏加茯苓汤
    (方见喘促)
    怔忡
    怔忡者,心下跳动不安也。即惊悸之类,缘土湿木郁,相火浮动,逼扰宫城,以致心神震荡不安也。以金鼎汤主之。如因水气凌心,而成怔忡者,以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重者以桂枝茯苓大枣甘草汤主之。再重者以真武汤主之。如因奔豚而成怔忡者,当于奔豚门求方治之。
    金鼎汤
    (方见神惊)
    小半夏加茯苓汤
    (方见喘促)
    桂枝茯苓大枣甘草汤
    茯苓(八钱) 桂枝(四钱) 甘草(二钱) 大枣(二枚) 取水扬三百遍,名甘澜水,三杯,先煮茯苓至二杯,入诸药煎至七分,温服。
    真武汤
    (方见痰饮)
    痿证
    痿证者,两足痿弱而不痛也。内经分为五脏:肺痿者,皮毛痿也。心痿者,脉痿也。肝痿者,筋痿也。脾痿者,肉痿也。肾痿者,足痿也。而其要宜独取阳明,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若阳明虚不能藏受水谷之气而布化,则五脏无所禀,宗筋无所养,则痿 之证作矣。如足痿不能行者,以虎潜丸主之。如痿证专属肾虚者,以加减四斤丸主之。如气虚多痰者,以六君子汤加味主之。如血虚多火者,以六味丸加味主之。如气血俱虚者,以当归补血汤加味主之。
    虎潜丸
    黄柏 知母 熟地(各三两) 龟板(四两) 白芍 当归 牛膝(各一两) 虎胫骨(酥炙)
    琐阳 陈皮(各一两半) 干姜(五钱) 研末,酒煮羯羊肉一斤,切片,微火焙研末,和上诸药,炼蜜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盐汤、酒随意送下。或以淫羊藿剪去刺一两,天冬五钱,紫菀三钱,苍术二钱,黄柏一钱,水煎服。
    加减四斤丸
    肉苁蓉 牛膝 木瓜 鹿茸 熟地 五味子 菟丝子各等分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米饮送下。
    六君子汤
    (方见疟疾)
    加黄柏、苍术、紫菀。
    六味丸
    熟地(八两) 山萸肉(四两) 丹皮(三两) 山药(四两) 茯苓(三两) 泽泻(三两) 加黄柏、苍术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淡盐汤送下。
    当归补血汤
    (方见头痛)
    加竹沥、姜汁。
    阳痿
    阳痿者,宗筋纵弛也。有因肾寒精冷而痿者,以赞育丹主之。有因惊恐伤肾而痿者,以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赞育丹
    人参(四两) 冬术(四两) 当归 枸杞 杜仲(酒蒸一日) 巴戟肉(甘草汤炒) 山茱萸淫羊藿(羊脂炒拌) 肉苁蓉(酒洗去皮) 韭子(炒黄各四两) 蛇床子(微炒) 附子(制) 肉桂(各二两) 上炼蜜丸,服。
    桂枝龙骨牡蛎汤
    (方见虚劳)
    赤白浊
    赤白浊者,湿热之病也。湿胜热则为白,热胜湿则为赤,而要病源,总在于脾。脾湿不升,而木气沉郁于下,瘀为湿热,化生赤白,流溢而为浊也。如纯属湿热者,以二陈汤加味主之。如因肾元不固而为浊者,以萆 厘清饮主之。如因心气不固而为浊者,以四君子加远志汤主之。如因相火炽盛而为浊者,以封髓丹主之。如因色欲过度而为浊者,以龙牡菟韭丸主之。
    二陈汤
    (方见眩晕)
    加苍术、白术、黄柏、萆 ,赤浊再加丹参。
    萆 厘清饮
    川萆 (三钱) 石菖蒲(一钱) 乌药(一钱) 益智仁(一钱) 甘草梢(一钱) 水煎入盐三分,空心服,日三服。
    四君子加远志汤
    人参(三钱) 白术(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远志(二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封髓丹
    黄柏(三两盐水炒) 甘草七钱(炙) 砂仁(一两) 研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钱,淡盐汤送下。
    龙牡菟韭丸
    生龙骨(水飞) 生牡蛎(水飞) 生菟丝粉生韭子粉 各等分,不见火,研细末,干面冷水调浆为丸,每服一钱,或至三钱,晚上陈酒送下,清晨服亦可。
    遗溺
    遗溺者,膀胱不固也。肾司二便之门户,肾虚有寒,关门不固,是以遗溺。然亦有肺脾气虚,不能约束水道而为遗溺者。如因肾元不能温固而为遗溺者,以附子、人参、山萸肉方主之。如因肺脾不能提摄而为遗溺者,以补中益气汤主之,如睡中尿出者,缘素禀阳虚,膀胱与肾气俱冷故也。以雄鸡肝桂心方主之。
    附子人参山萸肉方
    附子(三钱) 人参(三钱) 山萸肉或加益智仁(二钱),水煮入盐少许,服。
    补中益气汤
    (方见五淋)
    雄鸡肝桂心方
    雄鸡肝 桂心 二味各等分,捣为丸如小豆大,日三服。
    脱肛
    脱肛者,脾肾之气陷也。脾主升,肾主固,脾升可以提摄,肾固可为管钥,如脾气陷而无提摄之力,肾气陷而失管钥之权,则肛门乃脱落矣。如因脾肾气陷而为脱肛者,以补中益气汤主之。
    补中益气汤
    (方见五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