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卷七-1

    大青龙汤 麻杏甘石汤 白虎汤 承气汤(俱见伤寒
    九味羌活汤 治四时感冒,头痛、发热、项强、恶寒、恶风、身痛。代麻黄桂枝青龙各半等汤。
    羌活(入太阳) 苍术(入太阴) 防风(各一钱半,周行通身) 白芷(入阳明) 川芎(入桂阴) 黄芩(入少阳) 生地黄(养汁以作汗) 细辛(入少阴) 甘草(各一钱,和诸药
    加生姜五片,葱头二根。如伤风自汗,去葱头加白术,倍防风;胸满,去地黄,加枳壳、桔梗;喘加杏仁;夏加石膏、知母;汗下兼行加大黄。
    按:生地黄、黄芩虽能退热,然初起不可遽用苦寒,不如用葳蕤柔润,以养汗源,且能助正气而驱风邪。
    三黄解毒汤 治大热、谵语、发斑、发黄、吐衄、下血等症。
    黄连 黄柏 黄芩 栀子(各二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
    犀角地黄汤 治火邪吐血、衄血、尿血、谵语、斑黄、赤淋,妇人血崩等症。
    生地(三钱) 犀角尖 丹皮 芍药(各二钱
    水煎服。
    柯韵伯曰:“气为阳,血为阴,阳密乃固,阳盛则伤阴矣。阴平阳秘,阴虚者阳必凑之矣。故气有余即是火,火入血室,血不荣经,即随逆气而妄行,上升者出于口鼻,下陷者出于二便,虽有在经在腑之分,要皆心肝受热所致也。心为荣血之主,心火旺则血不安,故用生犀、生地酸咸甘寒之味,以清君火。肝为藏血之室,肝火旺则血不守,故用丹皮、芍药辛苦微寒之品,以平相火。此方虽曰清火而实滋阴之剂。盖失血则阴虚,阴虚则无气,故阴不足者,当补之以味,勿得反伤其气也。若用芩、连、胆草、栀、柏以泻其气,则阳之剧者,苦从火化,已衰者,气从苦发,燎原而飞越矣。”
    防风通圣散(见中风
    口糜 鼻衄 齿衄
    甘露饮(方见食) 治胃火炽盛等症。
    喉痹 双蛾 单蛾
    导赤散 治火盛口疮,喉痹、双单蛾及赤淋,茎中痛如刀割等症。
    生地(三钱) 木通 甘草(各二钱
    加竹叶二十四片,水煎服。
    季楚重曰:泻心汤用黄连,所以治实邪,实邪责木之有余,泻子以清母也。导赤散用地黄,所以治虚邪,虚邪责水之不足,壮水以制火也。
    血证方
    泻白散 治肺受燥气咳嗽不已,火移大肠作泻等症。
    桑白皮(三钱,生) 地骨皮(一钱) 黄芩 甘草(各一钱
    加粳米二钱,水煎服。
    李时珍云:“此泻肺诸方之准绳也。”
    竹叶石膏汤
    石膏(八钱,生研) 麦冬(四钱) 半夏(三钱) 人参(二钱) 炙草(一钱) 鲜竹叶(八十一片) 粳米(三钱
    水三杯半,煎二杯,入粳米,煎至米熟,量八分服。
    回元汤
    人参 炙草 当归(各二钱) 大枣(二枚) 炙 (四钱) 煨姜 水煎服。
    六味地黄丸 白虎汤 麻黄汤(加减详本论
    四生丸 治热甚逼血妄行,此方止血兼能行瘀,所以为妙。
    生地黄 生艾叶 生侧柏 生荷叶(各服二钱)
    捣为丸,如鸡子大,每服一丸,(以沸汤冲服。
    理中汤(方见吐泻) 上、中、下之血不止,得此便能归经,真神剂也。
    黄土汤 治吐血、衄血、下血,妇人血崩之神剂。
    灶心黄土(八钱) 怀生地 黄芩 白术 阿胶 炙草 附子(炮、各一钱五分
    水煎服。
    余每用去附子,加炮姜八分。
    甘草干姜汤 血症服凉药不止者,得此如神。
    干姜(二钱,炮制) 生甘草(四钱
    水煎服。
    断红丸 治下血久不止。
    侧柏叶(炒香) 续断(酒炒,各三钱) 鹿茸(一具,酥炙
    醋煮阿胶为丸,每服四、五十丸,乌梅汤米汤随意下。
    当归补血汤(见头痛
    旱莲丸(《种福堂》) 治大便下血虚弱者。
    旱莲草阴干为末,以槐花煎汤,调炒米粉糊丸,如梧子大,每日服五钱,以人参五分煎汤下,二服即愈。
    牛膝酒煎(《种福堂》) 治男子茎中痛及妇人血结少腹痛牛膝一大握,酒煮饮之。
    旱莲车前汁(《种福堂》) 治小便下血。
    旱莲草 车前子(各等分)
    将二味捣自然汁,每日空心服一茶杯。
    桂扁猪脏饮(《种福堂》) 治大便下脓血,即日夜数次,数年久病,服之立愈。
    雄猪脏(一条,洗净) 桂圆肉(二两) 扁豆花(鲜,白,四两
    将二味捣烂,用白糯米拌和,装入猪脏内,两头扎住。砂锅内烧烂,忌见铁器。然后将人中白炙脆,研末蘸吃,或酱油蘸吃亦可。不论吃粥吃饭,空口皆可吃,吃四、五条即愈。
    小青龙汤(见咳嗽
    小半夏加茯苓汤 治水饮,咳逆欲呕,眩晕等症。
    半夏(四钱) 生姜(五钱) 茯苓(八钱
    水煎服。
    葶苈大枣泻肺汤 治支饮阻隔气道,呼吸不利。
    大枣(十一枚) 葶苈子(二钱,研
    水二杯,先煮大枣至一杯,分入葶苈煎八分服。
    越婢加半夏汤 治气盛痰壅,肺胀上气,目如脱,脉浮大者。
    麻黄(三钱) 半夏(二钱) 生石膏(四钱,研) 甘草(一钱) 大枣(二枚半) 生姜(钱半
    水二杯半,先煮麻黄,吹去沫,入诸药,煎八分服,日再。
    黑锡丹 治脾肾虚冷,上实下虚,胸中痰饮,或上攻头目,及奔豚上气,两胁膨胀,并阴阳气不升降,五种脚气,水气上攻,或卒暴中风,痰潮上膈等症。
    黑铅 硫黄(各三两,同炒结砂,研至无声为度) 沉香 胡芦巴 熟附子 肉桂(各五钱)茴香 破故纸 肉豆蔻 木香 金铃子(去核,各一两
    上共为末,酒煮,面糊丸,梧子大,阴干以布袋擦令光莹,每服四十丸,姜汤下。
    真武汤(见上噎嗝) 桂苓甘术汤 肾气丸(即桂附八味丸。俱见上痰饮
    四磨饮 治诸喘。
    人参 沉香 乌药 槟榔(各等分
    四味磨浓汁,煎沸服。
    方用人参泻壮火以扶正气,沉香纳之于肾,而后以槟榔,乌药从而导之,所谓:“实必顾虚,泻必先补也。”四品气味俱浓,磨则取其味之全,煎则取其气之达,气味齐到,效如桴鼓矣。原注云:送下养正丹甚妙者,以养正丹能缓肾也。安肾丸、八味地黄丸,可代此丹,镇摄归根,喘急遄已矣。
    苏子降气汤 治上实下虚,痰喘及吐泻等症。
    紫苏子(二钱,研) 前胡 半夏 茯苓 当归 炙草 沉香 浓朴(各五分
    加生姜二片,水煎服。
    全真一气汤(《冯氏锦囊》) 治上焦虚热下焦虚冷,此方清肃在上,填实在下之法。
    熟地(一两) 人参(一、二、三钱或一两,另煎另服) 麦冬 牛膝(各二钱) 冬白术(炒三钱 五味(七分) 附子(一钱,须重用
    水煎服。
    哮症
    圣济射干丸 治呷嗽咳而胸中多痰,结于喉间,呀呷有声。
    射干 半夏(各一两) 陈皮 百部 款冬花 贝母 细辛 干姜 茯苓 五味子 郁李仁 皂荚(去皮子,炙,五钱
    共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米饮下三、四十丸,一日两服。
    五淋癃闭
    五淋汤 治小便淋症不出,或尿如豆汁,或成砂石,或为膏汁,或热沸便血。
    赤茯苓(三钱) 白芍 生山栀(各二钱) 当归 细甘草(各一钱四分
    水煎服。
    此方用栀、苓治心腹,以通上焦之气,而心火清,归、芍滋肝肾,以安下焦之气,而五脏阴复,甘草调中焦之气,而阴阳厘清,则太阳之气自化,而膀胱之水府洁矣。
    补中益气汤(见疟疾) 桂附八味丸(见痰饮
    白通汤(方见伤寒) 治少阴病下利者此方主之。
    尤氏治小便不利
    滋肾丸(一名通关丸) 治小便不通、口不渴者。并治肺痿声嘶,喉痹咳血,烦躁等症。
    黄柏 知母(各一两) 肉桂(一钱
    研末,蜜丸,每服三钱,开水送下。
    此方一治小便不通,盖以小便由气化而出,气者,阳也,阳得阴则化,故用知柏以补阴,少佐肉桂以化气。一治肺痿声嘶喉痹等症,盖以前症皆由水衰于下,火炎于上而克金,此时以六味丸补水,水下不能遽生也,以生脉散保金,金不免犹燥也,惟节用黄柏之苦以坚肾,则能伏龙雷之沸火,是谓浚其源而安其流。继用知母之清以凉肺,是谓沛之雨而腾之露。
    然恐水火不相入而相射也,故益肉桂为反佐,兼以导龙归海,此制方之妙也。
    赤白浊
    二陈汤(见痰饮
    萆 厘清饮 治下元不固,遗精,赤白浊。
    川萆 (三钱) 石菖蒲 乌药 益智仁 甘草梢(各一钱)
    水煎,入盐三分,空心服,日二服。
    将军蛋方(《种福堂》) 治赤白浊,兼治梦遗。
    生大黄(三分,研末) 生鸡子(一个)
    将鸡子顶尖上敲破一孔,入大黄末在内,纸糊炊熟,空心吃,四、五朝即愈。
    龙牡菟韭丸(《种福堂》) 治色欲过度,精浊,白浊,小水长而不痛,并治妇人虚寒,淋带崩漏等症。
    生龙骨(水飞) 牡蛎(水飞) 生菟丝粉 生韭子粉
    上四味各等分,不见火,研细末,干面冷水调浆为丸,每服一钱,或至三钱,晚上陈酒送下,清晨服亦可。
    蚕砂黄柏汤(《种福堂》) 治遗精白浊有湿热者。
    生蚕砂(一两) 生黄柏(一两
    二味共研末,空心开水下三钱,六、七服即愈。
    白果蛋方(《种福堂》) 治白浊。
    用头生鸡子一个,开一小孔,入生白果肉二枚,放饭上蒸,每日吃一个,连吃四、五次即愈。
    龙骨韭子汤(《种福堂》) 治遗精滑失。
    白龙骨(一两,研末) 韭子(炒,一合
    上为末,空心陈酒调服三钱。
    小菟丝石莲丸(《种福堂》) 治女痨,夜梦遗精白浊,崩中带下诸证。
    菟丝子(五两,酒浸研) 石莲肉(二两) 白茯苓(一两,蒸
    上为细末,山药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一百丸,或酒或盐汤空心送下。如脚无力,木瓜汤晚食前再服。
    龙莲芡实丸(《种福堂》) 治精气虚,滑遗不禁。
    龙骨 莲须 芡实 乌梅肉各等分为末,用山药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芦根白酒汤 治白浊。
    新鲜芦柴根二把,白酒浆煎服。
    胞转方(《千金翼》) 治丈夫、女人胞转不得小便八、九日者。
    滑石(二斤) 寒水石(一两,研) 葵子(一升
    以水一斗,煮五升,服尽即利。
    牛膝膏 治死血作淋。
    桃仁(去皮尖) 归尾(各一钱) 牛膝(四两,酒浸一宿) 白芍 生地(各一两五钱
    水十钟,微火煎至二碗,入麝香少许,四次空心服。如夏月,用凉水浸换此膏不坏。
    四君子汤 六味丸 封髓丹 桂附八味丸
    呕吐哕呃
    二陈汤(方见痰饮) 加生姜四钱为主,变时法为神奇,其效如神。
    通草橘皮汤(《千金》) 治伤寒胃热呕逆。
    通草(二钱) 橘皮(一钱五分) 粳米(一撮) 生芦根汁(一杯
    水煎热服。
    去通草、橘皮,加竹茹、生姜汁,《千金》名芦根饮,治伤寒后呕哕、反胃、干呕。
    丹溪云:“凡呕家禁服栝蒌实、桃仁、莱菔子、山栀,一切有油之物,皆犯胃作呕。”
    景岳云:“呕家亦忌苍术,以其味不纯而动呕也。”
    吞酸
    左金丸 怒动肝火,逆于中焦,其症口苦脉弦,胁及小腹胀满,或痛发则身热气逆是也黄连(六两) 吴茱萸(一两
    粥为丸,椒目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连理汤(即理中加黄连) 小柴胡(见疟症) 平胃散(见伤食) 人参白虎汤(即白虎加人参) 调胃承气汤 肾气丸(即桂附八味丸
    三消
    六味地黄丸(见厥症) 用一斤,加五味子、肉桂各一两,水煎冷服。
    实症诸方
    承气汤 大柴胡汤(俱见伤寒) 防风通圣散(见中风) 还魂汤(见厥症 四顺清凉饮 通大便而不伤元气。
    当归 大黄 黄芩 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积聚痞气奔豚方
    加味平胃散 治积气痞块, 瘕等症。
    苍术 陈皮 浓朴 甘草 瞿麦 麦芽 川芎(各五钱) 沉香 木香(各一钱五分) 大黄(酒浸三两
    共为末,每服三钱,姜汤下,忌油腻动风之物及房事一月。药须黄昏服,勿食晚饭,大小便见恶物为度。加减详本论。
    金匮奔豚汤 治奔豚寒热往来,气上冲胸腹痛。
    炙草 川芎 当归 黄芩 白芍(各二钱) 半夏 生姜(各四钱) 生葛(五钱) 李根白皮(三钱
    水三杯,煎八分服。
    上升下降,无论邪正之气,未有不由少阳,以少阳为阴阳之道路也,阴阳相搏,则腹痛。方中有芎、归、芍药以和阴,生姜以通阳,又有半夏安胃,甘草益脾,分理阴阳之交争,而腹痛可愈矣。气升则热,方中有李根白皮以降之,气降则寒,方中有生葛根以升之,升降得宜,而寒热可愈矣。且黄芩一味,为少阳遄药,观《伤寒论》大、小柴胡等汤,皆用此味,可知千变万化中,按定六经之法,不逾一黍也。
    癫狂痫
    磁朱丸 治癫、狂、痫及耳鸣、耳聋如神。又治目内瘴及“神水”散大等症,为开瞽第一品方。
    磁石(二两) 朱砂(一两) 神曲(三两,半生半炒
    蜜炼丸,每服三钱,以开水送下。
    按:磁石宜生用,朱砂若 炒则杀人。磁石黑色入肾,朱砂色赤入心,水能鉴,火能烛水,水火相济,则光华四射矣。然目受五脏之精,精裨于谷,神曲能消五谷,则精易成矣,故为明目之神方。其治耳鸣耳聋者,亦以镇坠之功能制虚阳之上奔耳。柯韵伯谓:“治癫痫之圣剂,盖取二石交媾水火,神曲推陈致新,从中焦以转运其气于上下也。”
    滚痰丸(见痰饮) 金匮风引汤(见中风
    舒筋保肝散 治左瘫右痪,筋脉拘挛,身体不遂,脚腿少力,干湿脚气,及湿滞经络,久不能去,宣导诸气。
    木瓜(五两) 萆 五灵脂 牛膝(酒浸) 续断 白僵蚕(炒) 松节 芍药 乌药 天麻 威灵仙 黄 当归 防风 虎骨(酒炒,各二两
    上用无灰酒一斗,浸上药二七日,紧封扎。日足取药,焙干,捣为细末,每服二钱,用浸药酒调下,酒尽用米汤调下。
    喻嘉言曰:“此治风湿搏结于筋脉之间,凝滞不散,阻抑正气,不得通行之方。”
    伤食
    平胃散 治脾胃不调,心腹痞满,吞酸嗳腐,泻痢,瘴疟,不服水土等症。
    苍术(三钱,炒) 陈皮 浓朴(各二钱,炒) 炙草(一钱
    加生姜五片,水煎服。
    瓜蒂散 宿食在上脘,用此吐之,所谓“在上者,因而越之也。”
    瓜蒂(炒) 赤豆(煮,等分
    上为细末,以豉七合,煮汁和散一匕服。一法温浆水调服一钱匕,取吐为度。
    三一承气汤(见上瘟疫
    伤酒
    葛花解酲汤 治酒病呕逆,心烦,胸满不食,小便不利。
    青皮(三分) 木香(五分) 橘红 人参 猪苓 茯苓(各一钱半) 神曲 泽泻 干姜 白术(各二钱) 白蔻仁 砂仁 葛花(各五钱
    上为极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服,但得微汗,则酒病去矣。
    罗谦甫云:“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止当发散,使汗出则愈,最妙法也。其次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湿,何酒病之有。”今之治此者,乃用酒 丸大热之剂下之,又用牵牛,大黄下之,是无形元气病,反伤有形阴血,乖误甚矣。
    五苓散(方见吐泻加减,详本论
    久服地黄暴脱
    通脉四逆汤(见伤寒) 术附汤(见自汗
    室女闭经
    归脾汤(见症冲加减,详本论) 当归龙荟丸(见胁痛
    祟病
    却邪汤(方见本论
    痧症(治法详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