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闭癃遗溺

    遗尿者,溺出不自知觉也。闭癃者,溺闭不通而淋沥滴点也。惟肝与督脉、三焦、膀胱主之。
    肝脉督脉主之者,经云:肝足厥阴之脉,过阴器。所生病者,遗溺闭癃。又云:督脉者,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生病癃痔遗溺。故遗溺闭癃,皆取厥阴俞穴及督脉俞穴也。
    三焦主之者,经云:三焦下脉,在于足太阳之前,少阳之后,出于 中外廉,名曰委阳,足太阳络也。三焦者,足太阳少阳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 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是也。
    膀胱主之者,经云: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是也。然遗溺闭癃,不取膀胱 穴者,盖膀胱但藏溺,其出溺皆从三焦及肝督脉也。
    闭癃分二病
    闭癃,合而言之,一病也。分而言之,有暴久之殊。盖闭者暴病,为溺闭,点滴不出,俗名小便不通是也。
    癃者久病,为溺癃,淋沥点滴而出,一日数十次或百次,名淋病是也。今分其病立为二门。
    闭癃分二病
    〔垣〕小便不利,在气在血之异。夫小便者,足太阳膀胱所主,长生于申,申者西方金也。金能生水,金者肺也,肺中伏热,水不能生,是绝小便之源也。人法象天地,膀胱之源,自头项下至于足,故曰阳中之阴。
    如渴而小便不通者,肺不能降是也。治法皆用清燥金之正化,气味薄之药,茯苓、猪苓、泽泻、琥珀、灯心、通草、车前子、瞿麦、 蓄之类,皆为淡渗之药,能泻肺火而清肺金,滋水之化源也。若不渴,热在下焦,是绝其流而溺不泄也、须用气味俱浓、阴中之阴药治之。二者之病,一居上焦,在气分而必渴。一居下焦,在血分而不渴。血中有湿,故不渴也。二者之殊,至易分别耳。
    清肺散 治渴而小便闭,或黄或涩,邪热在气分也。
    茯苓(二钱) 猪苓(三钱) 泽泻(三钱) 琥珀(五分) 灯心(二分) 木通(七分) 通草(二分)车前子(一钱,炒) 瞿麦(五分) 蓄(七分) 桂(五分)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煎热服。五苓散、八正散,亦宜用之。
    〔仲〕猪苓汤 治脉浮发热,渴而小便不利。(方见伤寒。)
    五苓散治烦渴饮水过多,或多水入即吐,心中淡淡,小便不利。(方见伤寒。)
    茯苓戎盐汤方茯苓(半斤) 白术(二两) 戎盐(弹丸大,一枚)
    上三味,为末,白汤调下。
    〔《百》〕小便不通。车前子草一斤,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作三服。
    〔垣〕滋肾丸 治下焦阴虚,脚膝软无力,阴汗阴痿,足热不能履地,不渴而小便闭者,邪热在血分也。
    黄柏(二两,酒洗,焙) 知母(二两,酒洗,焙) 肉桂(二钱)
    《内经》云:热者寒之。又云: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以黄柏之苦寒泻热,补水润燥,故以为君。以知母苦寒泻肾火,故以为佐。肉桂辛热,寒因热用也。
    上为细末,熟水为丸,如鸡豆大。每服百丸,加至二百丸,煎百沸汤下,空心服。
    昔长安有大贾王善夫,病小便不通,渐成中满,腹大坚硬如石,壅塞之极,腿脚肿胀,破裂出黄水,双睛凸出,昼夜不得眠,饮食不下,苦痛不可名状。求予治之,因问受病之始,知病不渴,近苦呕哕。众医皆用治中满利小便渗淡之药,急难措手,乃辞归。从夜至旦,耿耿不寝,穷究其理,忽记《素问》有云,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又云,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此病小便癃闭,是无阴而阳气不化者也。凡利小便之药,皆淡味渗泄为阳,止是气药阳中之阴,非北方寒水,阴中之阴所化者,此乃奉养太过,膏粱积热,损北方之阴,肾水不足,故膀胱肾之室,久而干涸,小便不化,火又逆上而为呕哕,非膈上所生也,独为关,非格病也。洁古老人曰:热在下焦,填塞不便,是治关格之法。今病者内关外格之病悉具,死在旦夕,但治下焦可愈。随处以禀北方寒水所化,大苦寒气味俱阴者,黄柏、知母,桂为引用,丸如桐子大,沸汤下二百丸。服药少时,须臾前阴如刀刺火烧之痛,溺出如瀑泉涌出,卧具皆湿,床下成流,顾盼之间,肿胀消散。予惊喜曰:大哉圣人之言,岂可不遍览而执一者也。其证小便闭塞而不渴,时见躁者是也。凡诸病居下焦皆不渴也。二者之病,在气在血,最易分别。
    〔洁〕黄连丸 治因服热药过,小便不利,诸药莫能效者。或脐下痛,不可忍者。
    黄连(炒) 黄柏(炒)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水煎温服,食前。如更不通,加知母,此药助气,使气得化则通矣。
    〔罗〕白花散 治小便不通,膀胱有热。用朴硝不以多少为细末,每服二钱,煎茴香汤调下,食前。《简要》先用茴香酒调。
    〔垣〕导气除燥汤 治小便不通,乃血湿致气不通而窍涩之症。
    知母(三分,酒洗) 黄柏(四钱) 滑石(二钱,炒黄) 泽泻(三分) 茯苓(二钱,去皮)
    上和匀,每服半两,水煎稍热空心服,如急闭小便,不拘时候。
    〔《斗》〕小便不通。用蚯蚓杵,以冷水摅过,浓服半碗,立通。大解热疾,不知人事欲死者,服之效。
    〔仲〕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丸主之。
    栝蒌根(二两) 茯苓 薯蓣(各三两) 附子(一枚,炮) 瞿麦(一两)
    上五味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谓之知。
    小便不通腹下痛,状如覆碗,痛闷难忍者,乃肠胃干涸,膻中气不下。故经所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故膻中者,臣使之官。三焦相火,肾为气海也。王注曰:膀胱津液之府,胞内居之。少腹处间毛内藏胞器,若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溲便注下,气海之气不及,则隐秘不通,故不得便利也。先用木香、沉香各三钱,酒调下,或八正散。甚则宜上涌之,令气通达,便自通利,经所谓病在下,上取之。王注曰:热攻于上,不利于下,气盛于上,则温辛散之,苦以利之。(一方煎陈皮、茯苓汤,调木香、沉香末服之,空心下。)
    〔丹〕小便不通,属气虚,血虚,有实热,痰气闭塞,皆宜吐之,以提其气,气升则水自降,盖气承载其水者也。气虚用参、术、升麻等,先服后吐,或就参、 药中调理吐之。血虚用四物汤,先服后吐,或就芎归汤探吐之。痰多二陈汤,先服后探吐之。痰气闭塞,二陈汤加香附、木通探吐之。实热当利之,或用八正散,盖大便动则小便自通矣。
    〔丹〕治一男子,小便不通,用吐法,一吐便如注。论见治虚实法,病在下取之上条。
    〔仲〕小便不利,蒲灰散、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主之。(蒲灰、发灰,本草消污血。滑石,丹溪云逐污血。)
    蒲灰散方
    蒲灰(七分,恐即蒲黄粉) 滑石(三分)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五分方寸匕,日三服。
    滑石白鱼散方
    滑石(二分) 乱发(二分,烧) 白鱼(二分,衣鱼也)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五分匕,日三服。
    〔无〕发灰散 治脐下急满,小便不通。用发灰研细,每用二钱,米醋二合调服。一法与葵子等分为末,饮服二钱讫,即炒黑豆叶盖其上,即通。(丹溪云:发鬓,补阴之功甚捷。)
    〔《本》〕桃仁煎 治妇人积血,顷在毗陵,有一贵宦妻外家,小便不通,脐腹胀痛不可忍。众医皆作淋治,如八正散之类数种,皆治不通,病愈甚。予诊之曰:此血瘕也,非瞑眩药不可去。予用此药,初服至日午,大痛不可忍,卧少顷,下血块如拳者数枚,小便如黑豆汁一二升,痛止得愈。此药猛烈大峻,气虚血弱者,宜斟酌之。
    桃仁 大黄 朴硝(各一两) 虻虫(半两,炒黑)
    上四味为末,以醇醋二升半,银石器内,慢火煎取一升五合,下大黄、桃仁、虻虫等,不住手搅,良久出之,丸如梧子大。前一日,不晚食,五更初,温酒吞下五丸,日午取下如赤豆汁,或如鸡肝虾蟆衣状。未下再作,如见鲜血即止。续以调血气药补之。此方出《千金》。(此方不可妄用。)
    上四方,治污血小便不利。前三方轻剂可用,后一方峻剂,须认得分晓用之。
    〔丹〕吕仲年六十六岁,病伤寒得汗,热退后,脉尚洪,此洪脉作虚脉论,与人参、黄 、白术、炙甘草、当归、芍药、陈皮,数日其脉仍大,未收敛,又小便不通,小腹下妨闷,颇为所苦,但仰卧则点滴而出。予曰:补药服之未至,前药倍加黄 、人参,大剂与服,两日小便方利。
    小腹痛胀如覆碗为实。其法有二:气壅塞于下者,用吐法以提之,血污于下者,用桃仁之类以破之。(二方并见血气条。)
    〔世〕治小便 。用大田螺生去壳,捣细,封脐上即通。治伤寒后,小便不通,用生姜八九块,杵碎,水十余碗,麻布五六尺同煎数沸,用桶盛,至候通手,以布频熨小腹良久,恰用红豆末一匕,江茶二匕,井花水调服,神效,小便如注。
    〔《本》〕治小便难,小腹胀满。不急治,杀人。用葱白一斤,细锉,炒令热,以帕子裹,分作两处,更替熨脐下,即通。
    〔《玄》〕阴阳关格,前后不通,利大便,小水自行。中有转胞之证,诸药不效,无救,则胀满闷乱而死。予曾以甘遂末,水调敷脐下,内以甘草节汤饮之,药汁至脐,二药相反,而胞自转矣,小水来如涌泉,此救急之良法也。
    〔《圣》〕治小便难,腹满闷,不急疗之,杀人。用秦艽一两去苗,以水一大盏,煎取七分,去渣,每于食前,作两服瘥。
    〔世〕治小便不通,用大杏仁二十一枚,研,水调分作二服效。(杏仁、紫菀利小水解肺郁,郁解则气自降而小便去矣。)
    〔《千》〕治妇人卒不得小便。用紫菀末,以井花水,服三撮便通。小便血,五撮立止。
    〔《外》〕若小便不通,数病而微肿,方取陈笔头一枚,烧为灰,和水服之。(此方未详。)
    经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小肠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也,水液出焉,是属膀胱,乃肾之府也。又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由是言之,膀胱藏水,三焦出水。治小便不利,故刺灸法,但取三焦穴,不取膀胱也。小肠属肾肺,故东垣用清肺饮子、滋肾丸,利小便是也。
    运气 小便不利有三:
    其一属湿邪攻三焦。经云:太阴在泉,湿淫所胜,病小腹痛肿,不得小便。又云:水不及曰涸流,涸流之纪,上宫与正宫同,其病癃闭是也。
    其二属风邪攻脾。经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病溏瘕泄水闭是也。
    其三属燥热。经云:阳明司天之政,天气急,地气明,民病癃闭。初之气,其病小便黄赤,甚则淋。又云:少阴司天之政,地气肃,天气明,二之气,其病淋是也。
    《内经》刺灸小便不利法有五:
    其一取肝。经云:肝足厥阴之脉,所生病者癃闭。又云:小腹满,身寒热,小便不利,取足厥阴。又云:癃取阴跷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是也。
    其二取三焦。经云: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丸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流即为胀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大络在足太阳少阳之间,亦见于脉,取委阳。又云: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之太阳大络,(大络,委阳。)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当有取之二字。)是也。
    其三取肾络。经云: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病实则癃闭,取之所别也。
    其四取脾。经云:足太阴之脉所生,病者溏瘕泄水闭,视虚实寒热陷下,而施补泻疾留灸也。
    其五杂取。经云:内闭不得溲,刺足少阴太阳与 骨上,以长针,气逆则取其太阴、阳明、厥阴,甚则取少阴、阳明,动者之经也。
    〔《经》〕治小便淋沥,或有血。以赤根楼葱,近根截一寸许,安脐中,上以艾灸七壮。
    〔罗〕治小便淋涩不通。用盐不以多少,炒热填满病患脐中,却用艾如箸头大,灸七壮,其小便自出。
    〔《摘》〕(内阴谷出《密语》)关元(八分,令病患觉淋沥三五次为度,便揉小腹,却取下穴。)三阴交(三分即透。)阴谷
    〔《撮》〕小便闭数不通:阴谷(一寸五分,灸。)阴陵泉(泻之。)
    〔《标》〕又法 偏历
    〔《集》〕小便闭不通:阴陵泉 阴谷 三阴交 气海 关元(灸三十壮,刺二寸五分。)不已,取下穴:太溪 阴交
    〔东〕热淋,小便黄,腹满:阴陵泉 关元(各二寸。) 气冲(二七壮。)
    石淋不得小便:关元(三七壮。) 气门 大敦(各二七壮。)
    血淋:气海 丹田(各刺灸三七壮。)
    小便热痛,目赤尿如血:列缺(沿皮一寸。) 大陵 承浆(各五分。)又法:曲骨(灸二七壮。)
    阴阳二陵泉(各二寸五分。)
    〔《甲》〕少腹中满,热闭不得溺,足五里取之。溺难,痛,白浊,卒疝,少腹肿,咳逆呕吐,卒阴跳腰痛不可以俯仰,面黑,热,腹中 满,身热厥痛,行间主之。
    癃遗溺,鼠鼷痛,小便难而白,期门主之。阴胞有寒,小便不利,承扶主之。
    筋急身热,少腹坚肿,少腹时满,小便难,尻股寒,髀枢痛,外引季胁,内控八 ,委中主之。癃,中主之。胸满膨膨然,实则癃闭,腋下肿,虚则遗溺,脚急,兢兢然,筋急痛,不得大小便,腰痛引腹,不得俯仰,委阳主之。小腹胀急,小便不利,厥气上头巅,满谷主之。劳痹小便赤难,前谷主之。气癃溺黄,关元及阴陵泉主之。(《千金》云:寒热不节,肾病不可俯仰。)气癃,小便黄,气虚则遗溺,石门主之。小便难,窍中热,实则腹皮痛,虚则痒瘙,会阴主之。
    闭癃分二病
    〔丹〕朱郎小便淋痛,脉左大右涩,此为劳伤经血,勿作淋治,可补血行肝经滞血,自愈。
    生地 当归 赤芍(各一钱) 川芎(三分) 条芩(三分) 甘梢(三分) 陈皮(五分) 木通(五分) 黄柏(二分,炒) 红花(豆大) 杜牛膝(一钱)
    上桃仁泥研滑石同煎,待淋病去,退滑石、桃仁、杜牛膝、木通,入川牛膝代木通,分两倍之。
    金华申明叔,年逾七十,因壮年踏冷患肾气疝痛,常食苍术、乌、附等药。二十余年,疝气少止,却患小便淋痛。又十三年,其间又服朴、硝、大黄治诸淋之药,百方俱试,并无一效。至是年春,颈项带右边发一疽,延及缺盆,可尺许,不能食,淋痛愈加,必须叫号,其疮淫溃,脓血淋漓,精神困惫。时正六月,诊其脉,两手涩短,左微是弦状,轻重皆近五至。予谓此疮,皆前乌、附等药积毒所发,此淋亦因燥烈之药,凝积滞血满膀胱,况涩脉为败血,短脉为血耗。遂令于溺后视之,有物出如败脓者否?视之果然。因思之,忍痛则伤血,叫则伤气。遂先治淋,令取杜牛膝根茎叶同煎取浓汁,却煎四物汤,作大料与服,三日后,痛渐减。前所谓败脓者,至是渐少,五七日,淋病全安。此时疮亦定,盖四物能生血也。但饮食减少,疮未收敛耳。遂用参、 、当归、白术四药大剂,于瓦器熬为膏,以陈皮、半夏、缩砂、木香,煎取清汁,调膏药饮,遂能食。又一月而疮安。
    一方名血余散 治血淋内崩,吐血,舌上出血,便血。
    用乱发以皂角水洗浮,晒干烧灰,为末,每服二钱,以茅根、车前叶煎汤调下。
    〔《斗》〕治五种淋。用苎麻根两茎打碎,水一碗半,煎半碗,顿服即通,大妙。(丹溪云:苎根补阴行滞血。)
    〔《博》〕治五淋。赤芍药一两,槟榔一个,面裹煨为末。每一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空心服。
    气虚淋。八物汤加杜牛膝、黄芩汁,煎服。老人气虚亦能淋,参、术中加木通、山栀。
    仁八侄淋病,脉沉而大,此主劳苦伤血,下焦蕴结。
    人参 归尾 白芍 香附(五钱) 条芩 木通(三钱) 山栀(炒,三钱半) 黄 (五分) 生甘草梢(五分)
    分六帖,杜牛膝汤两盏煎取一盏,食前,热饮之。
    胡云六朝奉,七十余,因 后误与荆芥、大黄等药伤正气,以致恶血结聚。今则小便如淋,中满食少,以此治之。
    生 (三钱) 人参(二钱) 归头 白术 陈皮(一钱)
    作一帖煎服。
    又,生气药。
    缩砂(三钱) 海金沙 红曲(二钱) 檀香(二钱) 木香 白豆蔻 丁香(一钱)
    分六帖,研桃仁十四枚,入生气散。
    死血作淋,牛膝膏妙。但虚人能损胃,不宜食。
    〔《本》〕治妇人诸般淋。苦杖根,俗呼杜牛膝,多取洗净碎之,以一合用水五盏,煎至一盏,去渣,入麝香、乳香少许,研调下。
    鄞县武尉耿梦得,其内人患砂石淋者十三年矣,每漩痛楚不可忍,溺器中小便下砂石,剥剥有声,百方不效,偶有此方啜之,一夕而愈,目所见也。
    〔《千》〕用牛膝以酒煮服,治小便淋痛。《肘后方》用牛膝根茎叶,亦以酒煮服,治小便不利,茎中痛欲死,及治妇人血结坚痛如神。盖牛膝治淋之圣药也,但虚人当用补剂,监治之耳。
    〔世〕茄树散 治放尿有血带血线。童子小便煎茄树根汁,服之效。
    〔罗〕琥珀散 治五淋沥涩痛,小便有脓血出。
    琥珀(研) 海金沙(研) 没药(研) 蒲黄(各一两,研)
    上研为细末,每服三钱,食前煎萱草根汤调下,日三服。
    黄明之,小便涩,茎中痛不可忍,相引胁下痛制,以茯苓琥珀汤主之。
    川楝子(去核,锉炒) 甘草(生。各一钱) 人参(五分) 玄胡索(七分) 茯苓(四分) 琥珀 泽泻 归梢 柴胡(各三分)
    上 咀,都作一服,长流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空心食前,数服大效。
    〔《瑞》〕治诸般砂石淋。琥珀二钱,研细,空心用葱白头浓煎汤调下,无问诸般淋证,一二服立效。(丹溪云:琥珀古今方用以利小便,若血少不利者,反受其渗急之苦耳。本草:琥珀消污血极验。)
    〔无〕鹿角霜丸 治膏淋。
    鹿角霜 白茯苓 秋石(各等分)
    上为末,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
    〔《图》〕治石淋导水。用蝼蛄一枚,盐二两,同于新瓦上,铺盖焙干,研末,温酒调下一钱匕,服之即愈。
    〔《灵苑》〕治五种淋疾,气淋,热淋,劳淋,石淋,及小便不通至甚者。透膈散,用硝石一两,不夹泥士,雪白者,研为末,每服二钱。诸淋各根据汤使。如劳倦虚损,小便不出,小腹急痛,葵子煎汤下,通后更须服补虚丸散。血淋,小便不出,时下血疼痛,并用冷水调下。气淋,小腹满急,尿后常有余沥,木通煎汤下。石淋,茎内痛,尿不能出,内引小腹,膨胀急痛,尿下砂石,令人闷绝,将药末先入铫子内,隔纸炒至纸焦为度,再研令细,用温水调下。小便不通,小麦汤下。卒患诸淋,并以冷水调下,并空心,先调,使药消散如水,即服之,更以汤使送下。服药未效者,服此立愈。
    〔子和〕百亭刘十三之子,年六岁,病砂石淋。戴人以苦剂三涌之,以益肾散三下之,立愈。
    鹿邑一阀阅之家,有子二十三岁,病膏淋三年矣,乡中医不能治,往京师遍访,多作虚损,补以温燥,灼以针艾,无少减。闻戴人侨居HT 东,见戴人,曰:惑蛊之疾也,亦曰白淫,实由少腹热,非虚也,可以涌以泄。其人以时暑,惮其法峻,不决者三日。浮屠一僧曰:予亦有暑病,近觉头痛。戴人曰:亦可涌,愿与君同之,毋畏之。于是涌痰三升,色如黑矾汁,内有死血,并黄绿水,又泻积秽数行,寻觉病去。方其来时,面无人色,及治毕,次日面如醉。戴人虑其暑月路远,又处数方使归,以自备云。
    屈村张氏小儿,年十四岁,病约一年半矣,得之夏秋,发则小便大痛,至握其峻跳跃旋转,号呼不已。小便数日不得下,下则成砂石,大便秘涩,肛门脱出一二寸。诸医不能治,求治于戴人。戴人曰:今日治,今日效,时日在辰巳间矣。以调胃承气仅一两,加牵牛头末二钱,汲河水煎之,令作三五度咽之。又服苦末丸如芥子许,六十丸。日加晡,上涌下泄,一时齐出,有脓有血,涌泄既觉定,令饮新汲水一大盏,小溲已利一二次矣。是夜凡饮新水二三十遍,病去九分,止哭一次。明日困卧如醉,自晨至暮,猛然起走,索食于母,歌笑自得,顿释所苦。继以太白散、八正散等调理,一日大瘥。恐暑天失所养,留五日而归。戴人曰:此下焦约也,不吐不下,则下焦何以开?不令饮水,则小便何以利?大抵源清则流清也。(苦末丸未详考。)
    〔丹〕诸淋皆属于热,余每用黄柏滋肾丸。每百丸,用四物汤加甘草梢、杜牛膝、木通、桃仁、滑石、木香煎汤,空心吞服。兼灸三阴交,如鼓应桴,累试累效者。
    〔《保》〕淋 者,凉膈散加滑石四两,茯苓一两。(凉膈散方见治发热。)
    〔罗〕石苇散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涩不宣,出少起数,脐腹急痛,或尿如豆汁,或便出砂石,并皆治之。
    木通 石苇 滑石(各二两) 炙甘草 王不留行 当归(各一两) 白术 瞿麦 芍药 葵子(各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小麦粥汤调下,空心服。一方加沉香、陈皮,无滑石、瞿麦、白术、木通。
    〔《本》〕治心经热,小便涩,及治五淋,火府丹。
    生地 木通 黄芩 甘草
    上为细末,炼蜜杵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粒,木通煎汤下。此药治淋涩,脐下满痛。
    上二方,解热利小便兼补之剂。
    〔无〕石燕丸治石淋,多因忧郁气注下焦,结所食咸气而成,令人小便碜痛不可忍,出砂石而后小便通。
    石燕(烧令通赤,水中淬三次,捣研,水飞,焙干) 滑石 石苇(去毛) 瞿麦穗(各一两)
    上为末,糊丸桐子大。煎瞿麦、灯心汤下十丸,食前服,日二三。
    〔罗〕海金沙散 治小便淋涩,及下焦湿热,气不施化,或五种淋疾,癃闭不通。
    海金沙(研) 木通 瞿麦穗 滑石 通草(各半两) 杏仁(汤洗,去皮尖,麸炒,一两)
    上为细末,入灯心同煎,空心服。
    八正散 治小便赤涩,或淋闭不通及热淋,并宜服之。
    大黄(面裹煨) 木通 瞿麦 滑石 蓄 车前子 山栀仁 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入灯心同煎,小儿少少与之。
    〔洁〕葵花散 治小便淋涩经验。葵花根一味,洗净锉,水煎至七沸,服之立效。(味甘寒。)
    〔世〕葛粉丸 治男女淋病疼痛,效速,勿轻忽之。
    砂糖(《本草》云:治心肺大肠热) 葛粉和丸如桐子大。井花水化开一二丸。
    治血石淋。杨树蛀屑,乌梅一,大枣三,水一盏,煎服。
    〔《灵苑》〕治卒患诸淋,遗涩不止,小肠赤涩疼痛。三叶酸浆草,人家园林亭槛中,着地开黄花,味酸者是。取嫩者净洗,研绞自然汁一合,用酒一合搅匀,空心服之,立通。(三叶酸浆草即布谷饭,详见白带门。)
    〔无〕 草汁,治膏淋及尿血。 草捣汁二升,醋二合和,空腹服一盏。又浓煮汁饮,亦治淋沥尿血。(草俗名辣母藤,又名葛勒蔓,处处篱墙上有之。)
    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全文见诊病传变。胞谓女子胞也。)
    〔《素》〕痹论云:胞痹者,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夫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今风寒湿邪气客于胞中,则气不能化出,故胞满而水道不通,其小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以足太阳经其直行者,上交巅入络脑,下灌鼻窍,则为清涕也。治胞痹,小便不通,
    肾着汤(《千金》河间方同。)
    赤茯苓(去皮) 白术(各四两) 甘草(炙,二两) 干姜(炮,一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日三。
    茯苓丸 治胞痹,小便内痛。
    赤茯苓 防风 细辛 白术 泽泻 官桂(各半两) 栝蒌根 紫菀 附子 黄 芍药 甘草(炙。各三分) 生地 牛膝(酒浸) 山芋 独活 半夏(汤浸) 山茱萸(各一分)
    上十八味,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温酒送下,食前。
    巴戟丸 治胞痹脐腹痛,小便不利。
    巴戟(去心,一两半) 桑螵蛸(麸炒) 远志(去心) 生地 山芋 附子(炮) 续断(各一两) 肉苁蓉(酒浸,一两) 杜仲(炙) 石斛 鹿茸(酥炙) 龙骨 菟丝子 五味子 山茱萸 官桂(各三钱)
    上十六味,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温酒下三十丸,空心,食前。
    肾沥汤 治胞痹小腹急,小便不利。
    桑白皮(炒) 犀角屑 杜仲(炙,去丝) 五加皮 麦门冬 木通 桔梗(各一两) 赤芍药(五钱)
    上八味,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羊肾一个切,竹沥少许同煎,去渣温服。
    诸淋皆属于热,古方有冷淋,盖十百之一也。今因胞痹属风寒湿,故主寒条。
    〔无〕瞑眩膏 治诸淋疼痛不可忍受,及砂石淋。大萝卜切一指浓,四五片,好白蜜淹少时,安净铁铲上,慢火炙干,又蘸又炙,尽蜜二两,翻覆炙令香软,不可焦,候蜜尽细嚼,以盐汤一盏送下,立效。
    〔《圣》〕治冷淋,小肠不利,茎中急痛。用槲叶捣末,每服二钱,水一盏,葱白七寸,煎六分去渣,食前温服。
    〔崔〕疗石淋,便中有石子者。胡桃肉一升,细米煮浆粥一升,相和顿服即瘥。(胡桃性热。)
    运气,小便淋气,及针灸淋 法。(并见小便淋 门。)
    〔仲〕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便血。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肾脉滑实为癃 。脾脉滑甚为 癃。(全文见治虚实法。)
    〔《脉》〕少阴脉数,妇人则阴中生疮,男子则气淋。
    〔《素》〕病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
    太阴脉细微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奇病论 癃病脉细不治。)
    胎前淋闭
    〔丹〕转胞病,胎妇禀受弱者,忧闷多者,性躁急者,食味浓者,大率有之。古方皆用滑利疏导药,鲜有应效。因思胞为胎所压,展在一边,胞系了戾不通耳。胎若举起,悬在中央,胞系得疏,水道自行。然胎之坠下,必有其由。一日吴宅龙人患此,脉之两手似涩,重取则弦,左手稍和。予曰:此得之忧患,涩为血少气多,弦为有饮,血少则胞弱而不能自举,气多有饮,中焦不清而溢,则胞知所避而就下,故喜坠。遂以四物汤加参、术、半夏、陈皮、生甘草、生姜,空心饮,随以指探喉中,吐出药汁,候少顷气定,又与一帖,次日亦然,如是八帖而安。此法果为的确,恐偶中耳。后有数人,历历有效,未知果何如耶?仲景云:妇人本肌盛头举身满,今反羸瘦,头举中空减,胞系了戾,亦致胞转。其义未详,必有能知之者。
    一妇人四十一岁,妊孕九个月,转胞,小便不出,三日矣。下急脚肿,不堪存活,来告急。予往视之,见其形悴,脉之右涩而左稍和。此饱食而气伤,胎系弱不能自举,而下坠压着,膀胱偏在一边,气急为其所闭,所以水窍不能出也。转胞之病,大率如此。予遂制一方,补血养气,血气既正,胎系自举,则不下坠,方有安之理。遂作人参、当归、身尾、白芍药、白术、带白陈皮、炙甘草、半夏、生姜煎汤,浓与四帖,任其叫啖,至次早天明,又与四帖,药渣作一帖,煎令顿饮之,探喉令吐,出此药汤,小便立通,皆黑水。后就此方,加大腹皮、枳壳、青葱叶、缩砂仁,二十帖与之,以防产前后之虚,果得就蓐平安,产后亦健。
    一妇人,妊娠七八个月,患小便不通,百医不能利,转加急胀。诊其脉细弱,予意其血气虚弱,不然,水载其胎,故胎重坠下,压住膀胱下口,因此溺不得出。若服补药升扶,胎起则自下,药力未至,愈加急满。遂令一老妇,用香油涂手自产门入,托起其胎,溺出如注,胀急顿解。一面却以人参、黄 、升麻,大剂煮服,或少有急满,仍用手托放取溺,如此三日后,胎渐起,小便如故。
    〔仲〕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即八味丸,方见治法,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日再服。)
    〔《产》〕疗小便不通及胞转。桑螵蛸捣末,米饮服方寸匕,日三。
    〔仲〕妊娠有水气,重身,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葵子 茯苓(各三两)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归母苦参丸主之。
    当归 贝母 苦参(各四两)
    上三味末,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男子加滑石半两。)
    〔《外》〕治妊娠患子淋。猪苓五两,一味为末,以白汤三合,服方寸匕,渐至二匕,日二夜一。
    〔《大》〕治妊娠卒不得小便。杏仁一味,去皮尖捣丸,如大绿豆。灯心汤吞七粒,立利。
    〔丹〕朱宅妇人三十余岁,四个月胎,大小便闭,因与通利,冬葵子等药已通,但气未顺。此由性急血耗气乱,须和其气,滋其血乃安。
    陈皮 青皮 芍药(一钱) 人参 归身尾 川芎 地黄 白术(半两) 茯苓 木通 甘草(二分)
    〔《甲》〕小便难,水胀满,溺出少,胞转,不得溺,曲骨主之。胞转不得小便,小腹满,关元主之。
    产后淋闭
    〔无〕治产前后淋,其法不同,产前当安胎,产后当去血。瞿麦、蒲黄,最为产后要药。
    茅根汤 治产后诸淋主之。
    白茅根(八两) 瞿麦 葵子(二两) 白茯苓(各四两) 人参(二两) 蒲黄 桃胶 滑石 甘草(各一两) 紫贝(十个,烧) 石首鱼枕石( )
    上锉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灯心二十茎,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亦可为末,木通煎汤调下。
    〔《大》〕疗产后小便不通。用陈皮去白为末,空心服,酒调二钱,一服便通。
    治产后小便不通,腹胀如鼓,闷乱不醒。用盐填脐中,却以葱白剥去粗皮,十余根作一缚,切作一指浓,安盐上,用大艾炷,满葱饼上以火炙之。觉热气入腹内,实时便通神验。
    小便数
    〔罗〕中书右丞合刺合孙,病小便数而短,昼夜约二十余行,脐肠填满,腰脚沉HT ,不得安卧。季春下旬,一日奉敕治之,遂往诊视。脉得沉缓,时时带数。常记小便不利有三,不可概论。若津液偏渗于肠胃,大便泄泻,而小便涩少者一也,宜利而已。若热搏下焦津液,则湿热不能行者二也,必渗泻则愈。若脾胃气涩,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化者三也,可顺气,令施化而出。今右丞平素膏粱湿热内蓄,不得施行,膀胱窍涩,是以起频而见少也,非渗泄分利,则不能快利。遂处一方,名曰茯苓琥珀汤。《内经》曰:甘缓而淡渗,热搏津液,内蓄脐腹胀满,当须缓之。泄之必以甘淡为主,遂以茯苓为君,甘寒滑以利窍涩。猪苓、琥珀之淡,以渗泄利水道,故以二味为臣。脾恶湿,湿气内蓄,则脾气不舒。益脾胜湿,必以甘为助,故以甘草、白术为佐。咸入肾,咸味涌泄为阴,故用泽泻之咸,以泄伏水。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津液不行,以辛散之,桂枝味辛,散湿润燥,故以为使。煎长流甘澜水,使不助其肾气,大作汤剂,令直达于下而急速也。两服减半,旬日良愈。
    茯苓琥珀汤
    茯苓 白术 琥珀(各半两) 甘草(炙) 桂(去皮。各三钱) 泽泻(一两) 滑石(七钱) 猪苓(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煎长流甘澜水一盏调下,空心食前,待少时以美膳压之。
    〔《食》〕主下焦虚冷,小便数损无力。生薯蓣半斤,刮去皮,以刀切碎,于铛中煮酒沸,下薯蓣不得搅,待熟加盐葱白更添酒,空腹下二三盏,妙。
    〔罗〕水芝丸 治上焦真气虚弱,小便频数,日夜无度。
    莲肉(去皮,不以多少,用好酒浸一两宿。猪肚一个,将酒浸莲肉入肚中多半为度,水煮熟取出莲肉,切,焙干)
    上为细末,酒煮面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五十丸,米饮汤下,食前。
    〔世〕治夜多小便,用益智三十四个为末,盐五分,水一盏,煎八分,临卧温服。
    〔《本》〕卫真汤 治丈夫妇人元气衰惫,荣卫怯弱,真阳不固,三焦不和,上盛下虚,夜梦鬼交,觉来盗汗,面无精光,唇口舌燥,耳内蝉鸣,腰痛背倦,心气虚乏,精神不宁,惊悸健忘,饮食无味,日渐瘦悴,外肾湿痒,夜多小便,肿重冷痛,牵引小腹,足膝缓弱,行步艰难;妇人血海久冷,经候不调,或过期不至,或一月两来,赤白带下,漏分五色,子宫感寒,久不成孕,并皆治之。此药大能生气血,遇夜半子时肾水旺极之际,补肾实脏,男子摄血化精,诸病未萌之前,皆能制治,使不复为梗。
    当归(一两,酒浸一宿) 人参(一两半) 金钗石斛(五两) 白茯苓 木香 肉豆蔻 山药(以上各三两) 生地(二两) 熟地(温水洗,三两) 丁香(一两) 青皮(一两,去白) 川牛膝(二两,童便、酒各半盏浸一宿)
    上为细末,每三大盏酒调下,盐亦得,空心食前一服。妇人诸病,童便同酒调,空心下。
    又方 治男子妇人一切虚冷之疾,活血驻颜,减小便,除盗汗。治妇人久不生产,似带疾而非,时有遗沥,并皆治之。功验不可具述。
    苍术(切焙) 川楝子 茴香 吴茱萸(汤洗) 破故纸 胡芦巴(以上各一两,并炒) 川姜 川乌 草乌(以上各半两,炮) 山药(二两)
    上各炮治如法,同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妇人艾醋汤下,日二服。耳目永不昏聋,髦发不白。
    〔《衍》〕邻家有一男子,小便日数十次,如稠米泔色,心神恍惚,瘦瘁食减,令服桑螵蛸散,未终一剂而安。
    此药能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数,补心气。用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苓、当归、龟甲醋炙,以上各一两为末,以人参汤调下二钱。
    〔海〕姜附石脂神砂丹 治小便数而不禁,怔忡多忘。(方见滞下。)
    〔丹〕因看《卢氏医镜》见此一药味数分两同,惟丹砂用伏火者,及治病有瘥。所治者,小便数而不禁,怔忡多忘,魇梦不已不同耳。见其不同,审而详之,乃得此治法不瘥,且泛论之。经言:肾主大便,肝主小便淋溲。《难经》云:小肠为赤肠,是面赤色,及便溺色赤,皆出心与小肠,南方赤色,显于外也。经言:下焦如渎者,正谓大小便也。大便为阴,为有形气化,乃下焦之下者也。谓肾主大便,不言大肠者,明子行父道,为肾脏病。小便为阳,为无形气化,乃下焦之高者也。谓肝主小便淋溲,亦是子行父道,为腑病。凡诸无形气化者,皆腑病所主,诸有形气化者,皆脏病所主,此二证,俱在下焦则同,但有形无形,及在腑在脏有殊,俱是丹田衰败。不言心火者,以其相火代行君之政令故也。细分之,则膀胱壬水胜丙火。小肠者,不传入阴,故为泄血。泄血利不禁,为有形质病。且不传阴,则阴不病。何为有形病?此为阴之体也,为腑之用也。天地阴阳,互为体用,以斯可见。是明五脏者,为六腑所用,六腑者,为五脏所用明矣,是有形皆为传阴也。大小便不禁,是膀胱不禁为遗溺,此不传阴也,是丹田胞络受寒,为壬所克。大抵诸腑皆乘有形,有形病者皆在腑。责其所乘,皆在脏也。用伏火丹砂者,去其寒性耳。治法同者,以其俱在下焦,补诸无形,同在胞络耳。以其胞与肾相对,有渠相通故也。肾主大便,肝主小便,所治安得不殊。经曰:肾肝同归一治。又曰:少阳主骨,所生病,便溲难。膀胱主筋,所生病,亦可知也。小便不禁,茯苓汤下。大便不禁,米饮下。(此论《局方》姜附神砂丹而发。)
    运气,小便数皆属火。经云:少阳之复,便数憎风是也。小便数,惟二脏有之。
    一属肺。经云:肺手太阴之脉,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是也。以刺言之,泻手太阴则愈。
    一属肝。经云:足厥阴之疟,令人如癃状,而小便不利。又云: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是也。
    视虚实补泻之则愈。
    〔东〕小便数腹痛:尿胞(在玉泉下一寸屈骨端。)
    〔《玉》〕小便多:命门(随年壮灸)肾俞(一分,沿皮向外六分,补六呼,泻一吸)
    〔《集》〕小便滑数:中极(灸)肾 阴陵泉(不已,取下穴) 气海 阴谷 三阴交
    溺赤
    诸病水液混浊,皆属于热。(全文见诊。)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全文见水肿。)小便黄,无如黄柏、知母效。
    脉尺涩,足胫逆冷,小便赤,宜服附子四逆汤,足太冲补之。
    脏腑小便黄有四:一属肝热。经云:肝热病者,小便先黄是也。二属胃实。经云:胃足阳明之脉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是也。三属肺虚。经云:肺手太阴之脉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故耳。四属肾虚。经云:冬脉者,肾脉也。冬脉不及,则令人 清,脊痛,小便变是也。
    运气 小便黄有二:
    一属风。经云:厥阴之胜, 胁气并,化而为热,小便黄赤是也。
    二属热。经云:少阴司天,热淫所胜,病溺色变。又云:少阳之胜,溺赤善惊。又云:阳明司天,燥气下临,暴热至,乃暑阳气郁发,小便变是也。盖暴热谓地气少阴之热也。
    邪之所在,皆为不足,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补足外踝下留之。(全文见刺虚实法。)
    〔《甲》〕小肠有热,溺赤黄,中脘主之。溺黄,下廉主之。小便黄赤,完骨主之。小便黄,肠鸣相追逐,上廉主之。
    遗溺
    〔垣〕小便遗失者,肺金虚也,宜安卧养气,禁劳役。以黄 、人参之类补之。不愈,当责有热,加黄柏、生地。(《甲乙》云:肺脉则少气不足以息,卒遗失无度。)
    下虚,谓膀胱下焦虚。经云: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仲景云:下焦竭,则遗溺失便,其气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又云:下焦不归,则遗溲。世用桑螵蛸鸡 之类是也。
    〔丹〕治遗溺。桑螵蛸酒炒为末,姜汤送下二钱妙。
    〔无〕鸡内金散 治溺床失禁。
    鸡 一具,并肠洗净烧为灰,男用雌,女用雄,即是鸡肫内黄皮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饮调服妙。
    又方 用羊肚系盛水满,线缚两头煮熟,取中水顿服之瘥。
    〔《山》〕大人遗溺不知。蔷薇根细研酒下。
    〔丹〕鹿茸丸 治久虚冷,小便自浊,滑数不禁。
    鹿茸 椒红 桂 附子 牡蛎 石斛 补骨脂 肉苁蓉 鸡 沉香(各一两) 桑螵蛸(三分)
    上为末,酒糊丸桐子大。食前酒下三十丸。(此方因沉香解诸涩,故丹溪取之。)
    又云:鹿角屑炒黄为末,温酒下二钱妙。本草云:鹿角逐阴中邪气恶血。鹿茸丸(方见虚条。)
    〔河〕热甚客于肾部,手足厥阴之经,廷孔郁结极甚,而气血不能宣通,则痿痹,神无所用,故津液渗入膀胱,而旋溺遗失,不能收禁也。经曰:目得血而能视,耳得血而能听,手指得血而能摄,掌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走,脏得血而能液,腑得血而能气。然血所通流,则气亦然也。气血先行,则其中神自清和,而应机能为用矣。故经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也。故诸所运动,时习之,则气血通利,而能为用。闭塞之,则气血行微,而其道不得通利,故劣弱也。若病热极,甚则郁结,而气血不能宣通,神无所用,而不遂其机,随其郁结之微甚,而有不用之大小焉。是故目郁则不能视色,耳郁则不能听声,鼻郁则不能闻香臭,舌郁则不能知味。至如筋痿骨痹,诸所出不能为用,皆郁结之所致也。
    〔丹〕《千金翼》白薇散 治尿出不知时。
    白薇(本草云:气大寒) 白芍药(各等分)
    上为末,温酒调下方寸匕,日三服,食前。
    尝治一男子,遗溺不觉,脉洪大盛,以黄柏、知母、杜牛膝为君,青皮、甘草为臣,木香为佐,桂些少反佐,服数帖,大效。此法与前白薇散皆河间所谓热甚廷孔郁结,神无所用,不能收禁之意也。
    〔世〕神芎导水丸 治遗尿有实热者。每百丸,空心白汤下,若一服利,止后服。(前法河间所谓廷孔郁结不能收禁,此所谓淫气遗溺,痹聚在肾,痹谓气血不通宣也。)
    〔无〕茯苓丸 治心肾俱虚,神志不守,小便淋沥不禁,及遗泄白浊。
    赤茯苓 白茯苓
    上为末,以新汲水挪洗,澄去新沫,控干,别取地黄汁,同好酒,银石器内熬成膏,搜和为丸,如桐子大。
    空心热酒嚼下。
    〔世〕用薏苡仁,盐炒煎服效。(方见小儿。)
    〔《本》〕燕蓐草,主眠中遗溺不觉,烧令黑研,水进方寸匕,亦主哕气,即燕窠中草也。
    膀胱咳者,咳而遗溺。(全文见咳。)
    针灸 遗溺法有四:其一取肝,其二取督脉,其三取三焦,并见遗溺闭癃门,其四取肺。经云: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其病虚则欠KT ,小便遗数,取之去腕一寸,别走阳明者是也。
    〔东〕遗尿失禁:阴陵泉 阳陵泉(二寸半)。大敦(七壮)。又方:曲骨 阴阳二陵泉(各二寸半。)
    〔《甲》〕遗溺,关门及神门、委中主之。气癃小便黄,气满,虚则遗溺,石门主之。
    肝脉微滑为遗溺。(全文见治法。)
    妊娠遗尿
    〔《大》〕白薇散 治妊娠不知尿出时。(方见前热条。)
    产后,一味桑螵蛸散,治妊娠小便数不禁。(方见前下虚条。)又方:用鸡尾毛烧灰末,酒调方寸匕。
    产后遗尿
    〔无〕妇人产蓐,产理不顺,致伤膀胱,遗尿无时。
    〔丹〕尝见尿胞,因收生者不谨,以致破损,而得淋沥,病遂为废疾。一日有徐妇,年壮难产得此,因思肌肉破伤在外者,宜可补完,胞虽在腹,恐亦可治。遂诊其脉,虚甚。予曰:难产之由,多是气虚,产后血气尤虚,试与峻补。因以参术为君,芎归为臣,桃仁、陈皮、黄 、茯苓为佐,煎以猪羊胞中汤,极饥时饮之,但剂小,率用一两,至一月而安。盖令气血骤长,其胞自完,恐稍缓,亦难成功矣。
    〔乔町〕妇人产后尿不禁,面微浮,略发热于午后,此膀胱为坐婆所伤。
    黄 归身尾芍药(各一钱半) 白术(一钱) 人参 陈皮(五分) 甘草(炙些)
    上煎热饮之。
    〔云〕桑螵蛸散 治产后小便数及遗尿。
    桑螵蛸(三十个,炒) 鹿茸(酥炒) 黄 (各三两) 牡蛎( ) 人参 赤石脂 浓朴(各三两)
    上为细末,空心米饮调下三钱匕。
    又方
    桑螵蛸(半两,炒) 龙骨(一两)
    上为细末,米饮调下二钱,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