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心腹痛门

    病源
    外感寒邪 内伤生冷 七情气结
    夫心痛者是胃脘当心痛也盖胃为水谷之海主容纳五谷喜温而恶寒或外受寒冷之邪或内伤
    生冷之物及七情不顺郁结成痰妨碍升降是以清阳之气不升浊阴之气不降而为痛矣。古方心痛有
    九种曰虫痛曰疰痛曰风痛曰悸痛曰食痛曰饮痛曰寒痛曰热痛曰来去痛是也其痛虽分九种未有
    不因饮食寒邪郁结而成也大抵腹中诸痛皆由劳役过甚饮食不节中气不足寒邪乘虚而入与气相
    搏故猝然而痛也有宿食停于肠胃结滞而作痛者有痛而呕者有痛而泄者有痛而大便不通者有真
    心痛者其痛甚手足青者死不治症各不同当辨其寒热虚实随其所得之由而施治之临病之际尚宜
    审焉
    形证
    丹溪云:心痛即胃脘痛虽日数多不吃食不死若痛方止便与饮食其痛复作必须药后少待方与
    饮食戴云寒痛者绵绵痛而无增减者是也时痛时止是虫与热也死血痛者每痛有常处不行移者是也食积痛者痛欲大便利后则痛减者是也。
    凡心腹痛有虚寒实积虫啮死血当验症处治有以物抵按痛处即止者是虚痛若不能近手摩按
    者是实痛亦有虫痛者发则面斑白唇红思食时作时止此虫啮痛也有素好饮热酒以致死血留于胃
    口亦能作痛遇热饮则痛止是血得热则散也。
    脉法
    脉诀云:沉紧心中逆冷痛 左手脉数热多脉涩死血 右手寸口脉紧盛有食积 心腹痛脉沉细宜或然浮大即倾危
    治法
    一伤寒中脘痛太阴也,宜用 理中汤 小建中汤 治中汤
    脐腹痛少阴也,宜用 真武汤 附子汤
    小腹痛厥阴也,宜用 正阳散 四逆汤
    客寒犯胃作痛者,宜用 草豆蔻丸
    七情气郁痛连心胃者,宜用 七气汤 指迷七气汤
    食积阻滞不通作痛者,宜用 化滞丸 木香槟榔丸 保和丸
    虚气作痛,宜用 二陈合四君子汤 参朮散
    死血作痛,宜用 桃仁陈气汤
    胃中热郁作痛者,宜用 栀子仁(姜汁炒) 佐以行气之药
    诸痛不可过用补药盖痛因不通通则不痛补药能滞气也。
    心腹痛病须分新旧若明知身受寒气口吃冷物而得者于初得之时宜与温散温利之药若病得之
    治方
    治伤寒中腕痛
    俱见中寒门 治同上
    治脐腹痛
    俱见伤寒门 治小腹痛
    治伤寒中脘作痛
    芍药 甘草 桂枝 胶饴
    水二钟,姜三片,大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治客寒犯胃
    草豆蔻 益智仁 吴茱萸 当归身 生甘草 炙甘草 橘皮 僵蚕 人黄 黄芪 半夏 青
    除桃仁为末用蒸饼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滚白汤送下
    治食痰生冷寒留中焦心脾痛不可忍
    干姜 厚朴 麦芽 草果 神曲 良姜 橘红 砂仁 甘草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时服。 为末服亦可
    治七情气郁心腹刺痛
    半夏 桂心 玄胡索 人参 乳香 甘草
    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治七情气结心痛呕逆
    蓬朮 三棱 陈皮 藿香 甘草 官桂 青皮 香附子 益智仁 桔梗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时服。
    治脐腹痛
    附子(生用) 白芍 官桂 茯苓 人参 白朮 甘草
    治小腹痛
    青皮 陈皮 木香 甘草 附子 官桂 炒山栀 芍药 香附
    治虚弱人心脾痛
    人参 白朮 陈皮 丁香 砂仁 甘草 白豆蔻 干姜
    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治心气冷痛不可忍者
    五灵脂 蒲黄(各一钱) 肉桂 石菖蒲 当归 木香 胡椒(各一钱五分) 川乌(炮二钱)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为末服亦可
    治食积肠胃阻滞不化而作痛者
    青皮 木香 黄连 大黄(各三两) 槟榔 枳壳 蓬朮(各一两) 黄柏(三两) 香附(三两)
    上为末,滴水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远服姜汤送下
    治吃饮食或生冷等物停滞肠胃作痛
    木香(一钱) 青皮(五钱) 巴豆(二十五粒去皮心用纸包研去油)
    上为末,清水和丸如绿豆大量人大小用淡姜汤送下
    治同上
    山楂(六两) 茯苓(三两) 半夏(一两汤炮) 炒神曲(三两) 陈皮(二两) 连翘(一两)萝
    方见伤寒门 治死血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