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附方

    x仲景防己黄 汤 x(见第六十七)
    x仲景越婢汤 x 加术四两,即越婢加术汤。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三升,分温三服。
    x防己茯苓汤 x 防己 黄 桂枝(各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水六升,煮二升,分温三服。
    x蒲灰散 x 蒲灰(一两七钱半) 滑石(五钱)
    上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二服。
    x甘草麻黄汤 x 甘草(二两) 麻黄(四两)
    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甘草,煮三升,温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风寒。
    x当归散 x 水肿之疾,多由肾气不能摄养心火,心火不能滋养脾土。故土不制水,水气盈溢,气脉闭塞,渗透经络,发为浮肿,心腹坚胀,喘满不安。
    当归 桂心 木香 赤茯苓 木通 槟榔 赤芍药 牡丹皮 陈皮 白术(各一钱三分)
    水二钟,紫苏五叶,木瓜一片,煎一钟,不拘时服。
    x分气补心汤 x 治心气郁,发为四肢浮肿,上气喘急。
    木通 川芎 前胡(去苗) 大腹皮(泡) 青皮 白术 枳壳(麸炒) 甘草(炙,各一钱) 香附(去毛、炒) 白茯苓 桔梗(各一钱半) 细辛 木香(各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一钟,食前服。
    x分气香苏饮 x 桑白皮(炒) 陈皮 茯苓 大腹皮 香附(炒,各一钱) 紫苏(一钱半) 桔梗 枳壳(各八分) 草果仁(七分) 五味子(十五粒)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入盐少许,食前服。
    x导水茯苓汤 x 治水肿。头面、手足、遍身肿如烂瓜,手按而陷,手起随高,喘满倚息,不能转侧,不能倒卧,饮食不下,小便秘涩,溺出如割,或如黑豆汁。诸药不效,用此即愈。
    赤茯苓 麦门冬(去心) 泽泻 白术(各三两) 桑白皮 紫苏 槟榔 木瓜(各一两) 大腹 皮陈皮 砂仁 木香(各七钱半)
    上 咀。每服半两。水二盏,灯草二十五根,煎八分,去滓,空心服。如病重者,可用药五两,再加去心门冬二两,灯草半两,水一斗,于砂锅内熬一大碗,再下小铫内,煎至一大盏。五更空心服。滓再煎服。连进三服,小水自利,一日添如一日。
    x胃苓汤 x(见第十七)
    x元戎调胃白术泽泻散 x 治痰病化为水气,传为水鼓,不能食。
    白术 泽泻 芍药 陈皮 茯苓 生姜 木香 槟榔(各等分)
    上为末,水煎服。一法加白术,治脐腹上肿如神。心下痞者加枳实,下盛者加牵牛。
    x金匮八味丸 x(见第十六)
    x济生肾气丸 x 治肾虚脾弱,腰重脚肿,小便不利,或肚腹肿胀,或喘急痰盛,已成蛊证,其效如神。此证多因脾胃虚弱,治失其宜。元气复伤而变者,非此不救。
    熟地黄(四两) 薯蓣(一两) 山茱萸(一两) 泽泻(一两) 茯苓(三两) 牡丹皮(一 两) 肉桂(一两) 附子(炮五钱) 牛膝(一两) 车前子(一两)
    上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米饮下。
    x调荣饮 x 治瘀血留滞化为水,四肢浮肿,皮肉赤纹,名血分。
    蓬术 川芎 当归 延胡索 白芷 槟榔 陈皮 赤芍药 桑白皮(炒) 大腹皮 赤茯苓 葶苈(炒) 瞿麦(各一钱) 大黄(一钱半) 细辛 官桂 甘草(炙,各五分)
    作一服。水二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一钟,食前服。
    x四制香附丸 x 治妇人女子,经候不调。
    香附(浸去皮。一斤分作四分,酒浸一分,盐水浸一分,童便浸一分,醋浸一分,各三日,焙干)
    上为细末,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温酒下。(香附子血中之气药也。
    开郁行气而血自调,何病不瘳。妇人宜常服之。)
    x济生实脾饮 x 治阴水发肿,用此先实脾土。
    厚朴(去皮,姜制) 白术 木瓜(去瓤) 大腹子 附子(炮) 木香(不见火) 草果仁 白茯苓(去皮) 干姜(炮,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x复元丹 x(见第六十四)
    x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x 桂枝 生姜(各三两) 甘草(一两) 大枣(十二枚) 麻黄 细辛(各二两) 附子(一枚,炮)
    上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x金匮枳术汤 x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上 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x麻黄附子汤 x 麻黄(三两) 甘草(二两) 附子(一枚炮)
    水七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二味,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x葶苈丸 x 治肺气咳嗽,面目浮肿,喘促不安,小便赤色。
    甜葶苈(隔纸炒) 贝母(煨黄色) 木通(各一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 防己(各二两)
    为末,枣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桑皮煎汤,食前下。
    x和剂五皮散 x 治风湿客于脾经,气血凝滞,致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喘急。兼治皮水、妊娠胎水。
    五加皮 地骨皮 生姜皮 大腹皮 茯苓皮(各等分。一方加白术。磨沉香、木香入服)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热服无时。
    x除湿汤 x(见第二十一)
    x济生四磨汤 x 治七情感伤,上气喘闷不食。
    人参 槟榔 沉香 天台乌药 上四味,各浓磨水,取七分,煎三、五沸。放温,空心服。或下养正丹尤佳。
    x济生疏凿饮子 x 治水气,浮肿喘急,烦躁多渴,大小便不利,服热药不得者。
    泽泻 商陆 赤小豆(炒) 羌活(去芦) 大腹皮 椒目 木通 秦艽(去芦) 茯苓皮 槟 榔(各等分)
    上 咀。每四钱,水一盏,姜五片,煎七分,空心服。
    x五苓散 x(见第十七)
    x和剂木香流气饮 x 治诸气痞塞不通,胸膈膨胀,面目虚浮,四肢肿满,口苦咽干,大小便秘。
    半夏(汤洗七次,焙二两) 青皮(去白) 厚朴(姜制,去粗皮) 紫苏(去梗) 香附子(去毛,炒)甘草(炙,各一斤) 陈皮(去白二斤)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 蓬莪术(煨) 丁香皮(不见火) 草果仁(各六两) 木通(去节,八两) 藿香叶 白芷 赤茯苓(去皮) 白术 干木瓜 人参(去芦) 石菖蒲(各四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二枚,煎七分,热服。
    x和剂黑锡丹 x 治痰气壅塞,上盛下虚,心火炎盛,肾水枯竭,一应下虚之证,及妇人血海久冷无子,赤白带下。
    沉香 胡芦巴(酒浸,炒) 附子(炮) 阳起石(研细,水飞,各一两) 肉桂(半两)
    破故纸 舶茴香(炒) 肉豆蔻(面裹煨) 木香 金铃子 硫黄 黑锡(去滓秤,各二两)
    上用黑盏,或新铁铫内,如常法结黑锡硫黄砂子。地上出火毒,研极细。余药细末和匀,自朝至暮,以研至黑光色为度。酒糊丸如桐子大。阴干。入布袋内,擦令光莹。每四十丸,空心盐姜汤,或枣汤下。女人艾枣汤下。
    x和剂苏子降气汤 x 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痰涎壅盛,胸膈噎塞,并久年肺气,至效。
    紫苏子(炒) 半夏(汤泡,各二钱半) 前胡(去芦) 甘草(炙) 厚朴(去皮,姜制,炒)
    陈皮(去白,各一钱) 川当归(去芦,一钱半) 沉香(七分)
    水二钟,姜三片,煎一钟,不拘时服。虚冷人加桂五分,黄 一钱。
    x宝鉴导滞通经汤 x 治脾湿有余,及气不宣通,面目手足浮肿。
    木香 白术 桑白皮 陈皮 茯苓(各等分)
    上 咀。每五钱,水二盏,煎一盏,去滓,温服。空心食前。《内经》云∶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以苦燥之,以淡泄之。陈皮苦温,理肺气,去气滞,故以为主。
    桑皮甘寒,去肺中水气,水肿胪胀利水道,故以为佐。木香苦辛温,除肺中滞气。白术苦甘温,能除湿和中,以苦燥之。白茯苓甘平,能止渴,除湿,利小便,以淡渗之,故以为使也。
    x和剂木瓜丸 x 治肾经虚弱下攻,腰膝沉重少力,腿脚肿痒,疰破生疮,脚心瘾痛,筋脉拘挛。或腰膝缓弱,步履艰难,举动喘促,面色黧黑,大小便秘涩,饮食减少,无问久新,并宜服之。
    熟地黄(洗、焙) 陈皮(去白) 乌药(各四两) 黑牵牛(炒,三两) 石楠藤 杏仁(去皮尖) 当归 苁蓉(酒浸、焙) 干木瓜 续断 牛膝(酒浸,各二两) 赤芍药(一两)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桐子大。空心木瓜汤吞三五十丸,温酒亦得。
    x消导宽中汤 x 白术(一钱五分) 枳实(麸炒) 厚朴(姜制) 陈皮 半夏 山楂肉 茯苓 神曲(炒) 麦芽(炒 )萝卜子(炒,各一钱)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小便不利加猪苓、泽泻。
    x加味五皮汤 x 即五皮散。脚肿加五加皮、木瓜、防己。不服水土,入胃苓汤。
    x消风败毒散 x 人参 独活 柴胡 桔梗 枳壳(麸炒) 羌活 茯苓 川芎 前胡 甘草 荆芥 防风(各一钱)
    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x和剂升麻和气散 x 干姜(五分) 干葛(一两) 大黄(蒸半两) 熟枳壳(五分) 桔梗 熟苍术 升麻(各一 两) 芍药(七钱半) 陈皮 甘草(各一两半) 当归 熟半夏 白芷 茯苓(各二钱)
    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灯心十茎,煎七分,食前温服。
    x补中益气汤 x(见第三十九)
    x六味丸 x(见第十六)
    x东垣人参平肺散 x 治肺受热而喘。
    桑白皮(炒二钱) 知母(一钱半) 甘草(炙) 茯苓 人参 地骨皮 天门冬(去心,各一钱)青皮 陈皮(各六分) 五味子(三十粒,捶碎)
    水二钟,生姜五片,煎一钟,食远温服。如热,加黄芩、薄荷叶各一钱。
    x八正散 x(见第四十九)
    x栀子豉汤 x 栀子(十四枚炒) 香豉(四合)
    伤寒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 者,此方主之。汗吐下之后,正气不足,邪气乘虚而结于胸中,故烦热懊 。烦热者,烦扰而热。懊 者,懊恼闷也。栀子味苦,能涌吐热邪。香豉气腐,能克制热势,所谓苦胜热,腐胜焦也。是方也,唯吐无形之虚烦则可。若用之以去实,则非栀子所能宣矣。宣实者,以瓜蒂散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