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案例编号022

    主治病名    青盲
    歌诀    青盲失明不见物,瞳孔无损眸如常。肝俞络却循天柱,曲泉养老灸商阳。
    特效主治    青盲、眼底退行病变、或继发于多种眼病的视神经萎缩、或黄斑变性、皮质盲、脑部肿瘤等引起的视物不清,患者视力逐渐下降,但眼睛外观正常
    特效穴道    肝俞,络却,天柱,曲泉,养老,温灸商阳
    穴位介绍    肝俞:在第九椎下,去脊一寸五分。      络却:在百会后一寸,去中一寸五分。
    天柱:在项之后部发际大筋外廉之陷中。  曲泉:在膝内辅骨边,屈膝横纹大筋上小筋下陷中。
    养老:在手腕后一寸,踝骨上陷中。     商阳:在食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韮叶。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青盲,诗疏:有眸子而无见曰蒙,即今之青盲者也。生理学名词:色盲之一,患者于诸色中,独不能辨青色。
    【分析二】:青盲眼:青盲者瞳孔如常,无损无缺,略无变态,惟视物不见,其原因多由七情内伤,损其精血因以致目失所养,最为难治,若高年及病后,或心肾不充,而成斯症者,虽治不愈。雀目俗称雀盲,亦称鸡盲,目科谓之高风内障,其状至晚不见,至晓复明,乃由血虚所致。内经曰:目得血而能视,血虚则不能视也。(见针灸学)
    生理分析     瞳孔,生理学有云:睛球前面之小孔,由此摄外物之光线,以达于网膜之黄斑,常应光线之强弱,而伸缩其虹彩膜,以增减瞳孔之大小。眸,目中瞳仁也。
    医疗案例
    【案例一】:江X台,男,十六岁,河南人,住台北县景美镇中正路,患两目青盲,历经年余,对面看不见物,其行路似盲人,经其至友崔先生推荐,于民国五十五年二月十九日,求予诊治,即取天柱、养老等穴并按上法施治,先后针疗十一次,而告痊愈。
    【案例二】:刘X玉小姐,十四岁,台湾人,住台北县石门乡老梅村大丘田,患眼疾,右眼看不见物,左眼微轻,经眼科名医检查,系属青盲眼,后经蒋女士介绍,于民国五十七年十一月十五日,求予诊冶,即依上法施治,先后针疗七次,完全复原而愈。
    工作小组加注
    【中医病名解释】:青盲:古来有三种解释:(1).乃是指色盲的一种,患者于各色中,唯独不能分辨青色者,故称为『青盲』。(2).病名,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眼病。由眼内压力增高所引起,类似『青光眼』。(3).乃是指眼睛的黑睛与瞳神之气色、形态正常,但视力却严重下降,甚致失明的慢性内障眼病之一。相当于西医的『眼底退行病变,或继发于多种眼病的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皮质盲、脑部肿瘤』等。孙培荣医师医案的『青盲』乃是属于第三种种说法,此种说法始见于《神农本草经》、隋代《诸病源候论》对本证作了详细描述,认为青盲之证,眼外部及瞳神、气色、形态无异,仅视物体渐糊不明。需注意:不要认为目盲就是青盲,若看不见且眼睛瞳孔气色稍有改变,此乃内障,而非青盲。本病常以疏肝解郁,活血祛瘀,益气养血,补肝益肾为治则。青盲多由肝郁气滞,血瘀,精气不能升养于目﹔或因禀赋不足,纵情嗜欲,肝肾不足,精血耗损,目失涵养,而致神光泯灭。亦有命门火衰,以致脾肾阳虚,精微不化,不能运精于目,或头目外伤,脉络瘀滞,目系受损而致者。青盲初起视物不清,似有薄纱遮挡,以后日渐加重,犹如隔雾视物,终至失明。但黑睛与瞳神的形态、气色皆如常人,眼底检查,可见到视神经乳头色泽变淡,直至苍白,血管正常或变细,视乳头边界清晰或模糊,或见视网膜黄斑区,色泽紊乱,或有渗出。若病于脑部,初起眼底无明显改变。
    青盲的临床证型有﹕(1).若头晕耳鸣,腰脊酸楚,两目干涩,畏光少泪,视物昏糊,脉沉细,苔薄质红,证属肝肾亏损,治宜补益肝肾,方用明目地黄丸加减。(2).若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眼底视神经乳头色淡,脉细弱,苔薄质淡,证属气血二亏,治宜益气养血,方用十全大补丸加减。(3).若纳少便溏,头晕肢冷,眼底见有黄斑区光泽紊乱,或有渗出,脉沉细,苔薄舌质淡嫩,证属脾肾阳虚,方用右归丸加减。(4).若见胸闷胁痛,情志抑郁,脉弦数,苔薄黄质偏红,眼底可见视神经色淡,边界模糊,或在黄斑区有光泽紊乱,脉络有弯曲者,宜疏肝解郁,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5).若见眼内作痛,或有头痛隐作,痛有定处,脉涩,苔薄质边有紫点,眼底可见网膜血管弩张或细,视神经乳头边缘模糊,或苍白,证属气血瘀滞,治宜活血祛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