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案例编号153

    主治病名     瘪螺痧
    歌诀     瘪螺痧病指甲翻,胸闷吐泻心不安,天枢内关上中脘,静脉十宣棱针穿。
    穴位介绍     天枢:在脐旁二寸。    内关:在大陵上二寸。      上脘:在脐上五寸。
    中脘:在脐上四寸。       十宣:在手十指尖端,去爪甲角如韮叶。
    病因病理分析
    【分析一】:【中医病名解释】:霍乱:病名,霍乱,霍乱在中国古代又叫『瘪螺痧』,这是在形容患者在极度脱水的情况下,十指螺纹皆扁而命名。霍乱是一种猝然发作的急性细菌性肠病,是由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引起,症状为无痛性大量水泻,双腿抽筋、大量和持续的呕吐、及快速脱水、酸中毒和循环衰竭。严重未治疗的患者可在数小时内死亡,致死率可超过百分之五十,但如加以适当治疗,则可降至百分之一以下。自十九世纪以来,霍乱曾造成多次世界大流行,其流行范围之广和造成的感染死亡人数之多,实使人大为恐慌。霍乱译名为「虎列拉」,又谓「绞肠痧」、「瘪螺痧」、「吊脚痧」等。通常分为「真性霍乱」与「假性霍乱」两大类。而真性霍乱,又谓之「寒性霍乱」、「湿霍乱」,假性霍乱又谓之「热性霍乱」、「干霍乱」。症状为上吐下泻,两层发青,泻出殆如淘米,所淘之白色「米泔」,瑞金土语谓之「米汁」。此为霍乱最大之特征。他如腹痛或不痛,体温下降,脉细声嘎,螺纹骤瘪,四肢厥冷,两目深陷,肌肉顿消,亦能显而易见之病象。一昼夜间,连泻数十次,水干即死。死时其神不昏,辞书谓之神昏而死者,谬也。以上所述,医家谓之「真性霍乱」。若乃胸腹闷胀,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者,是之谓「干性霍乱」,中医称为痧胀。霍乱春冬皆有,夏秋特甚,都市人口集中,传染最易,尤不可不严防而速治也。
    孙培荣临床经验
    【经验一】:此症乃霍乱病之俗称,因失水肤枯,指甲螺瘪而有此名也。发作时,胸闷吐泻,心中搅乱不安,十指爪甲,齐向上翻,神识昏迷,四肢冰冷。凡遇此病,急用棱针刺十宣出血,指甲之翻,实时停止又再于曲泽,委中出血,即得挽救,严重失水,势近虚脱者,应以艾炷加灸、神阙、关元,可救危亡也。患此病者,常见不鲜。
    医疗案例
    【案例一】:民国三十五年夏,在家乡(山东临沂),有邻村王先生,四十余岁,患瘪螺痧病,十指爪甲上翻觉胸闷腹痛,吐泻交加,四肢冰冷,神识昏迷,由共本族,请余前往诊治,始抵其处,视病情危急,即用棱针、静脉、十宣,均出血,神情痛止而愈,惟十指爪甲上翻,时过好久,方复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