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疹余毒之病

    东垣李明之曰。诸 疹皆从寒水逆流而作也。子之初生也。在母腹中。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呼吸者阳也。而动作生焉。饥食母血。渴饮母血。饮食者阴也。而形质生焉。阴具阳足。十月而降。口中恶血。因啼即下。却归男子生精之所。女子结胎之处。命宗所谓玄牝玄关者也。此血僻伏而不时发。或因乳食内伤。或因湿热下溜。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所僻伏者。乃为所发。初则膀胱壬水挟脊逆流。而克小肠丙火。故颈项以上先见也。次则肾经癸水。又克心火。故胸腹以上次见也。终则二火炽盛。反制寒水。故胸腹以下后见也。至此则五脏六腑皆病也。七日齐。七日盛。七日谢。三七二十一日而愈者。七日为火数故也。愈后或有疽病疮者。是皆余毒尚在。今其病目者亦然。与风热不制之病。稍同而异。总以羚羊角散主之。便不硬者减硝黄。未满二十一日而病作者。消毒化 汤主之。此药功非独能于目。盖专于 者之药也。不问初起已着。服之便令消化。稀者则不复出。方随四时加减。
    羚羊角散(治小儿 痘后。余毒不解。上攻眼目。生翳羞明。眵泪俱多。红赤肿闭。)
    草决明 芒硝 升麻 防风 车前子 黄芩 黄 大黄 羚羊角(将角细锉俱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钟。煎至半钟。去滓温服。
    上方以羚羊角主明目为君。升麻补足太阴以实内。逐其毒也。黄 补手太阴以实外。御其邪也。为臣。防风升清阳。车前子泻浊阴。为佐。草决明疗赤痛泪出。黄芩、大黄、芒硝用以攻其固热。为使。然大黄、芒硝乃大苦寒之药。智者当量其虚实。以为加减。未满二十一日而疾作者。消毒化 汤主之。
    消毒化 汤(治小儿 疹未满二十一日而目疾作者。余证同上。)
    柴胡 本 生地黄 连翘 细辛 黄柏(酒制) 川黄连 当归 甘草(各四分) 花粉 吴茱萸 白术 苏木 陈皮 干葛根(各二分) 麻黄 防风 升麻 川羌活(各五分) 黄芩(酒制) 苍术(泔水制) 川芎(各三分)
    上锉剂。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温服。
    上方功非独能于目。盖专于 而置也。今以治 之剂治目者。以其毒尚炽盛。又傍害于目也。夫 疹之发。初在膀胱。壬水克小肠丙火。羌活。 本。乃治足太阳之药。次则肾经癸水。又克心火。细辛主少阴之药。故为君。终则二火炽盛。反制寒水。故为臣。麻黄、防风、川芎。升发阳气。祛诸风邪。葛根、柴胡。解利邪毒。升麻散诸郁结。白术、苍术。除湿和胃。生甘草大退诸热为佐。气不得上下。吴茱萸、陈皮通之。血不得流行。红花、苏木顺之。当归愈恶疮。连翘除客热。故为使。此方君臣佐使。逆从反正。用药治法俱备。通造化。明药性者。能知也。如未见 疹之前。小儿耳尖冷。呵欠。睡中惊。喷嚏。眼涩。知其必出 者。急以此药投之。甚者则稀。稀者立已。已后无复出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