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中医

<- 上一篇 下一篇 ->

提纲 一章

    太阴湿土,气本上行,《素问》: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是脏气之上行也,足之三阴,自足走胸,是经气之上行也。病则湿盛气滞,陷而不升,脾陷则胃逆而不降矣。盖燥为阳而湿为阴,阳本于天而亲上,阴本乎地而亲下,故阳明燥土,病则气逆,太阴湿土,病则气陷,自然之性也。
    太阴提纲,腹满而吐,食不下者,太阴之累及阳明而气逆也,自利益甚,时腹痛者,太阴之伤于厥阴而气陷也。脾陷而不升,胃逆而不降,病见于上下,而根在乎中宫,以中宫枢轴之不运也。若下之,枢轴败折,陷者益陷而逆者益逆。逆之至,则胸下结硬,而不止于腹满,陷之极,不过于自利之益甚,无以加矣。故但言其逆而不言其陷,非省文也,无庸言也。
    

太阴经提纲一 太阴一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脾之经也。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升浊降,腹中冲和,是以不满。脾病则清阳不升,脾病累胃,胃病则浊阴不降,中气凝滞,故腹满也。吐者,胃气之上逆,逆而不纳,故食不下也。利者,脾气之下陷,清阳不升,寒生于下,水谷不消,故自利益甚也。湿寒郁塞,木气不舒,侵克脾土,故时腹自痛也。若下之,土愈败而胃愈逆,甲木壅碍,不得下行,痞郁胃口,故胸下结硬。即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 程氏曰:太阴湿土,其脏有寒,则病自是寒,岂有传经为热之理!使阳入阴,能化阴为阳,则水入火,亦能变水为火,必无之事也。吐利痛满,纯是阴邪用事。下之阴邪入于阳位,究与结胸之邪高下稍异,彼因阳从上陷而阻留,此缘阴从下逆而不归,寒热大别。 三阴篇皆言脏病,非经病也。经病而不入于脏,伤寒不过六日,中风不过七日,无不汗解之理。三阴经病,总统于太阳一经,四日太阴,未可曰太阴之为病,亦不必痛满吐利,脏寒而用四逆,五日少阴,未可曰少阴之为病,亦不必厥冷吐利,水盛而用真武,六日厥阴,未可曰厥阴之为病,亦不必蛔厥吐利,风动而用乌梅,不拘何经,其在六日之内者,悉宜麻、桂发表,无异法也。至于自经而入脏,然后太阴有痛满吐利之证,而用四逆,少阴有厥冷吐利之证,而用真武,厥阴有蛔厥吐利之证,而用乌梅,以其一脏之为病如此,用药不得不如此也,而桂枝、麻黄之法,不可用矣。 昔人传经为热,直中为寒之说,固属庸妄之胡谈,程氏乃以脏病为经病,且谓伤寒不传经,亦悖谬不通。义详少阳传经中。

太阴经病桂枝证一 太阴二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方在太阳五(方【1】)。此太阴经病。 太阴病,已传脾脏,宜见腹满吐利,腹痛不食诸证。若不见诸证而脉浮者,是脏病未成而但见经病也,宜桂枝发汗。

太阴脏病四逆证二 太阴三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不差,身体疼痛,当温其里,宜四逆汤。 发热头痛,是太阳表证,脉应见浮,乃脉反沉,是已入太阴之脏。若脉沉,不差,虽身体疼痛,表证未解,然当先温其里,宜四逆汤,甘草培其土,干姜温其中,附子温其下也。 〖四逆汤〗七十六 (方【14】) 【14】四逆汤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下利清谷证三 太阴四

【364】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脉沉已当温里,不可发表,若见下利清谷之证,则脏病益显,不可攻表。汗出亡阳,必生胀满。

四逆桂枝证四 太阴五

【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方在太阳五(方【1】)。 下利而腹又胀满,是太阴脏病,腹满自利之证俱见矣,而其身体疼痛者,又有太阳经病,是当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以驱寒,攻表宜桂枝汤以驱风,里温则发汗不虑其亡阳矣。此与太阳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章法同。

四逆证五 太阴六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三阳之利,津亡里燥,多见渴证,自利而不渴者,此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是当温之,宜四逆辈也。

黄连证六 太阴七

【173】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伤寒,胸中有热,而胃中有肝胆之邪气,肝邪克脾,腹中疼痛,胆邪克胃,欲作呕吐者,是土气湿寒而木气郁遏也。黄连汤,黄连、半夏,清上热而止呕吐,参、甘、姜、枣,温中寒而止疼痛,桂枝疏木而通经也。 〖黄连汤〗七十七 (方【70】) 【70】黄连汤 黄连三两 甘草炙,三两 干姜三两 桂枝去皮,三两 人参二两 半夏洗,半升 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桂枝芍药证七 太阴八

【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本太阳表证,医不解表,而反下之,脾败肝郁,因而腹满时痛者,此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桂枝解太阳之表邪,芍药清乙木之风燥也。 〖桂枝加芍药汤〗七十八 (方【85】) 【85】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生姜切,三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大黄证八 太阴九

【279】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满痛而加大实,非泻不可,桂枝加大黄汤,倍芍药以清木燥,而加大黄,以泻土郁。 〖桂枝加大黄汤〗七十九 (方【86】) 【86】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去皮,三两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芍药大黄证九 太阴十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胃气弱,易动故也。 太阴为病,其脉软弱,其人当续自便利。设腹满时痛,以至大实,当行芍药、大黄者,宜稍减之。以其人太阴既病,胃气必弱,易于伤动故也。

暴烦下利证十 太阴十一

【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伤寒浮缓之脉,而见手足自温,浮为太阳,缓为阳明、太阴,脾胃同主四肢。中焦阳旺,四肢自温,其为阳明、太阴,无以辨也,且以系在太阴。太阴湿土,表病湿郁,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湿气下泄,又不能发黄。何以别之?必验之大便,阳明则大便自硬,太阴则大便自利矣。至续自便利,则系在太阴确矣。然手足温而小便利,则脾家未衰,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当自止。以此之自利,乃脾家之实,腐秽当去之故,非益甚之自利也。 此与阳明至七八日,大便硬章彼此互文,提下发黄诸章之纲。

茵陈蒿证十一 太阴十二

【260】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伤寒七八日,表寒郁其里湿,而生内热,湿热瘀蒸,身上发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以土湿木郁,疏泄不行,则小便不利,木郁克土,脾气胀塞,则腹里微急,脾被肝刑,土色外见,则皮肤熏黄,缘木主五色,入土化黄故也。茵陈蒿汤,茵陈利水而除湿,栀子、大黄,泻热而荡瘀也。 〖茵陈蒿汤〗八十 (方【80】) 【80】茵陈蒿汤 茵陈蒿六两 栀子擘,十四枚 大黄去皮,二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麻黄连翘赤小豆证十二 太阴十三

【262】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 伤寒表病,湿瘀而生里热,不得汗尿疏泄,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泻皮毛之郁,杏仁降肺气之逆,生梓白皮清相火而疏木,连翘、赤小豆,泻涅热而利水,姜、甘、大枣,和中气而补脾精也。以湿旺腹满,胆胃逆升,相火郁遏,湿化为热,外无出路,是以发黄。发汗利水,使湿气渗泄,则黄消矣。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八十一 (方【84】) 【84】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去节,二两 连轺二两 杏仁去皮尖,四十个 赤小豆一升 大枣擘,十二枚 生梓白皮切,一升 生姜切,二两 甘草炙,二两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栀子柏皮证十三 太阴十四

【261】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瘀热在里,则身热而腹满,瘀热在表,则身黄而发热,栀子柏皮汤,甘草培土而补中气,栀子、柏皮,泻湿而清表热也。 〖栀子柏皮汤〗八十二 (方【83】) 【83】栀子柏皮汤 肥栀子擘,十五个 甘草炙,一两 黄柏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寒湿发黄证十四 太阴十五

【259】伤寒发汗己,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当于寒湿中求之。 黄缘湿热里瘀,若发汗以后,身目为黄,则是湿寒而非湿热,以汗后热泄而寒生,阳消而湿长也。寒湿不可下,当于寒湿中求之,用温寒去湿之法也。

中风欲愈十五 太阴十六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阳中风,而传太阴,是谓太阴中风。脾主四肢,脾病不能行气于四肢,气血壅塞,故四肢烦疼。寸微则阳不上格,尺涩则阴不下盛,脾阳续复,脉渐舒长,是为欲愈也。